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

一輪秋月浸在江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有琵琶聲在這樣的夜色裡從一點燈火處傳出,飄蕩在江面上,更是平添了幾分幽情。

明明是琵琶,居然如同洞簫一般,有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之音,就連王慶這個不同音律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悲苦、哀怨、寂寥意,更不要說白居易這個懂琵琶的人了,雖未流淚,但也已經面露悲切之色。

一身紅衣的琵琶女懷抱琵琶,素手連番勾動,過的一陣之後,眼中悲苦意更甚,手腕一動,‘錚’的一聲響,打破先前顯得有些低沉哀婉的曲調,將整首曲子的音調都拔高了不止一籌!

絃聲如同驟雨突降,拍擊大地,又夾雜着如同私語一般的低音,混合在一起,恰似一串斷了線大小不一的珍珠,落在青色的玉盤之上蹦跳着彈開。

絃聲由高轉低,好像歡快奔流的溪水遇到大石阻路,變得遲緩起來。

這種遲緩還在不停的加深,王慶眼前出現了寒氣籠罩之下,有冰一點點從被大石阻路的溪水兩側朝着中間蔓延而去的景象,小溪也曾掙扎,卻難逃被冰封的命運。

當最後一點水面也被冰覆蓋,整條溪水如同一條玉龍臥在山間山崗間後,最後一絲琵琶音也消失不見,如同一起被封住了一般。

短暫的寂靜之後,便又是“錚”的一聲大響,如同玻璃水杯掉地粉碎,水珠四迸,黑袍黑甲的騎兵齊齊揮出刀槍!

王慶腦海中,那條被完全冰封的溪水,隨着這一聲高昂到極點的絃聲,陡然爆碎,大大小小的晶瑩冰塊四處爆射……

天空明淨如洗,一輪秋月高懸,江上漁火點點,夜風吹拂着水面,微波輕輕拍打着船舷,船兒隨之微微浮動……

船室之內,悄然無聲,即便是先前腦海中還有諸多雜亂念頭的王慶,此刻也心如古井,彷彿被淨化了心靈,或許這就是音樂之美……

一曲終了,一身紅衣的琵琶女抱着琵琶保持着原來的姿勢坐在那裡,片刻之後,雙肩微微顫抖,之後,有輕輕的啜泣聲響起。

王慶倏然一驚,這才從剛纔那種空靈的狀態走出,望去時,發現不知何時,琵琶女已經淚流滿面……

“……妾身原本是京城女,師從穆曹二善才,居於蛤蟆陵,十三歲時,琵琶技藝已經純熟,二善才聞聽妾身琵琶,每每感慨良多……”

被勾動心事的琵琶女逝去淚痕,將琵琶交與小婢,平復了一下心情,重新落座之後,開始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

她聲音有些哀愁,不過說起這些的時候,還是難以掩飾心中的驕傲。

蛤蟆陵,原名爲下馬陵,是給漢武帝說美人的董仲舒之墓,他弟子很多,埋葬在這裡之後,以前教過的學子,或者是一些對他很是尊重的儒生,經過此處,就會自覺下馬步行,以示尊敬。

相傳就連漢武大帝有次經過的時候,都下了馬。

久而久之,下馬陵就被傳成了蛤蟆陵,不過字雖然變了,但繁華程度卻一點都沒改變,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別是唐朝的時候,蛤蟆陵一帶更是繁華。

琵琶女能夠在帝都的繁華處擁有一處這樣的宅院,也確實值得驕傲,也可以看出她以前的生活着實富足。

而她之前所結交的,也都是一些富貴人家的子弟,如“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五陵是指漢高祖的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以及昭帝的平陵。

漢朝制度,達官貴人豪族要遷居皇陵附近,以繁榮當地。於是就在皇陵周圍形成了長陵邑、安陵邑,陽陵邑等。

這五地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爲權貴豪門的聚居地,而五陵年少,指的就是權貴子弟。

由此可以看出,琵琶女對自己的定位,或者說是她所向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音樂聲中,狂歡的人拿着珍貴的首飾敲打桌椅打着節拍,酒杯晃動,名貴的酒水濺出,污穢了名貴的衣服,也不覺可惜,好一派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少年事,能有什麼事?還是之前在教坊司的種種?

那些看似熱鬧繁華的景象背後,影藏着的是無盡的空虛寂寞,而琵琶女卻沒有看到這一面,她只看到了眼前的快活,而且到了如今的地步,也還是心嚮往之。

而她本人也是一個盡情玩耍的,不然以前她先前的名氣,從‘一曲紅綃不知數’來看,她是賺了不少錢的,但卻不知道錢財珍貴,全都花銷了出去,這纔在‘弟走從軍阿姨死,朝去暮來顏色故’之時,變得格外落魄,心不甘情不願的嫁給了商人爲婦。

在士農工商依次排開的古代,嫁給一個商人,確實值不得驕傲,尤其是對於琵琶女這種帝都出身,又每日裡與權貴子弟,風流文士來往的人來說,商人更是不堪。

只可惜,在她容顏消逝之後,那些她所向往人全都毫無留戀的轉身離去,繼續用曾經追捧過她的方式,去追捧別人。

而她,也只能是委委屈屈的抱着曾經給她帶來無數名聲的琵琶,嫁給了特別瞧不起的商人……

這是一個沒有看清生活、認清自己,過分沉湎於過去的人……

隨着琵琶女的訴說,王慶先前因爲琵琶曲而對琵琶女產生的那種敬仰的心思逐漸消失了,生出一種說不上輕視也說不上鄙夷的心情,只是在心中微微嘆息。

不是爲琵琶女,而是爲前往浮樑買茶的商人。

妓子的下場沒有幾個是好的,即便是清倌人在真遇到一些有權勢的人之後,也同樣的清不起來……年老之後被趕出,流落街頭也是常有之事。

比如北宋宣和年間東京的名妓秦妙觀,當年‘色冠都邑’,盛名之時,畫匠追着求着她讓他們畫她,然後在大街小巷出售。

然而再次與故人相遇之時,卻是蓬頭垢面,狀如乞丐,躲在屋檐下避雨,再小心翼翼的將腳伸出,接雨濯洗……狀況不可謂不悽慘。

削髮爲尼就算是裡面結局好點的,不過這也有自願和非自願之分,自願是心如死灰,只願了此殘生,非自願的則是被紈絝豪紳逼迫,甚至於有些不得不自毀容貌,才能繼續苟活。

有些出嫁的家妓,是家主死了,又不願她們被被人染指,比如高聰就讓他的十幾名家妓‘燒指吞炭,出家爲尼’

還有一些皇帝死後也會要求宮妓殉葬,或出家之類。

真出家的自然是想接借門清淨來修行,假出家則是將此視爲一條活絡,把尼姑庵當作一個棲身之所。

因爲道行不足,春心蕩漾則是常有之事,於是一些常來佈施的香客就有福了,供奉了虛擬的菩薩,就會有真實的女菩薩親自爲他講解奧妙……一些本就風流,長得俊俏的和尚也有福了,再也不用擔心小和尚無處洗頭……

再有一些,就是自己當了鴇母,趁着自己青春年少之時買一個姿色不錯的小女兒當作養女,親自調教,傳授畢生親自實踐總結經驗,等自己年紀稍長,便讓養女接客,賺了一些錢財之後,再將本求利,把生意慢慢做大。

當然,一些在做鴇母的同時,技癢難耐之下,也會親自上陣,磨練一下多年實踐造就的一身本領,免得讓其丟失……

而更好一些的,便是嫁人了,不過做小妾的居多,所託非人的居多,一旦遇到了那種口是心非的衣冠禽獸,迎進門之後的新鮮感過後,一切都會變得冷淡起來。

而且因爲出身的問題,不僅家中其餘人看不起,就連那男子都一樣有蔑視之心,之後便是悲劇的開始,玩膩之後被用來和別人交換,或者是重新被賣掉,都是常有之事……

王慶經歷過不少的古代世界,雖然比較悽慘,一次青樓都沒去過,但耳濡目染之下,對於古代妓子的狀況還是瞭解不少,和其他人相比,琵琶女的結果已經是非常之好了!

經過這近一個時辰的時間,他也大抵從一些細節上,弄明白了商人對琵琶女的感情。

在這個時候,浮樑茶並不是什麼好茶葉,也就是說商人在販賣浮樑茶的這個過程裡,並不能獲得暴利,而從他需要親自去到浮樑販茶,可以看出,他的家業也算的不太大,不是大富大貴之家。

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願意拿出大量錢財爲琵琶女購置這樣一艘看上去就價格不菲的兩層樓船,而且觀看船艙裡面的各種物件,以及琵琶女的穿着以及首飾等,無一下品。

一個賺錢不多的人,卻肯爲她花這麼多的錢,這份感情裡面縱然夾雜着一些其它私慾之類,卻也超過了大多的人。

而琵琶女卻是越說越傷心,眼淚把妝都給衝花了,抽抽搭搭的說着:“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前去運茶沒法陪你,不去運茶無法養你……這確實很無奈,但這些也不能成爲你哭哭啼啼意欲勾引白大詩人的理由吧?

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五章 詣太守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四二九章 史思明的疑惑第四一三章 太宗皇帝顯靈第一九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個萬賞有優待,再來一更)第五三三章 岳雲聽令!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一五零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六九章 考官的驚喜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八四章 恩不能施的太多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四九零章 王慶欲施連環計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三零四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二)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二八八章 虞姬:牀第之間,男人的話果然不能信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二一章 安營紮寨,坐等賊兵第十一章 家底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八十一章 程咬鐵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五零七章 屈死的皇后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八十九章 元帥何故發笑?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四七二章 陛下,出事了!出大事了!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二十五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第九十五章 老夫還有一個侄子……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三六六章 長恨歌第三八九章 大唐該換皇帝了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五四三章 死給你們看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三一二章 憤怒昂揚的楚懷王(六十張月票加更,有車)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
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四五九章 秋風五丈原第五章 詣太守第四一五章 潑汽油點火第五三九章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四二九章 史思明的疑惑第四一三章 太宗皇帝顯靈第一九四章 大戰將起(第一個萬賞有優待,再來一更)第五三三章 岳雲聽令!第二二六章 攻關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三零九章 斧鉞加身第一四六章 脆弱的生命第一五零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六九章 考官的驚喜第二六零章 發飆的老實人第一四七章 雲水保姆縱火案第二二一章 淫賊與屠戶第一百章 臭不要臉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八四章 恩不能施的太多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一七五章 大雨如注第四九零章 王慶欲施連環計第八十七章 烏雀南飛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二四一章 一絲警覺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四六八章 大都督,還請速速入寨!第三零四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二)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二八八章 虞姬:牀第之間,男人的話果然不能信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二一章 安營紮寨,坐等賊兵第十一章 家底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八十一章 程咬鐵第二五二章 沒有位面之子存在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四七零章 借司馬懿首級一用第三十九章 免費午餐不好吃第一三八章 一竿子捅出禍事來第三五一章 離間計第九十八章 心寒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五零七章 屈死的皇后第一一零章 生死之交一燒餅?第八十九章 元帥何故發笑?第七十四章 可汗大點兵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一六八章 策論——專權的利弊第四七二章 陛下,出事了!出大事了!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五一章 讀原著的好處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第四九八章 壺被收、人被打第三四八章 韓信滅趙第一三七章 一舉數得第九十九章 還是衣錦還鄉的好第三三一章 冤鬼索命,張驢兒慘死第二十一章我剛結親那會兒也腰疼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二三零章 突聞驚變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零六章 擲杯爲號第四三八章 十天打三回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二六六章 論古代妓子的下場——嫁給商人爲婦,真的就那樣悽苦嗎?第二十五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第九十五章 老夫還有一個侄子……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三六六章 長恨歌第三八九章 大唐該換皇帝了第一九零章 稚子何辜?(爲第一個執事天涯弟弟加更)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三八七章 跑的比皇帝都快第五四三章 死給你們看第十七章 衛生防疫第二五四章 含怒出手燕小乙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三一二章 憤怒昂揚的楚懷王(六十張月票加更,有車)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一一二章 制酒(一)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六一章 大喇叭神功——攻心之策第二一七章 被壓制的神機軍師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