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可與謝家小兒爭鋒

兵到一萬,無邊無沿,數萬軍隊齊齊南撤,更是將隊伍拉的有二十里之遙!

雖然是撤退,有桓衝這個戎馬半生的老將坐鎮,照樣能夠做到有條不紊。

中軍前軍後軍,以及衆多揹着旗子在周邊不斷巡視的斥候,各部之間配合得當,不見絲毫混亂,使得這支軍隊不像是撤退,反而更像是進攻一般。

“後方兩位將軍處情況如何?”

桓衝讓親兵揮動手中旗子,不一會兒就有斥候自後方打馬而來,桓衝看着翻身下馬的斥候,出聲問道。

“敵軍不知我軍撤還,襄陽城內亦無追兵出現,二位桓將軍埋伏兵馬到清晨,見無戰事,這才領兵緩緩撤退,如今距離後軍不過二十餘里!”

斥候稟報道。

“如此甚好!”

桓衝滿意的點點頭,就準備揮手讓斥候退下,斥候卻沖懷裡掏出一個火漆封好的信筒捧在手心道:“石康將軍讓卑職交與大帥的信函,還請大帥過目!”

“信函?”

桓衝有些疑惑,什麼話不能讓斥候傳遞居然還要用信函?

壓住心中疑惑,他接過親兵取過的信筒,檢查一遍確認火漆完好之後,將其拆開

原本還有些不以爲意的他,很快面色就變得難看起來,一旁的桓玄將這些看在眼裡,心中不由大奇,這信中到底說了些什麼,居然讓不動如山的叔父流露出如此神色。

但此時桓衝尚未出聲,又有外人在,他也不好過問,只得在心中暗暗猜想。

桓衝拿着信函,片刻之後面色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將信紙摺疊住,對斥候道:“此事我已知曉,傳令兩位將軍,一日後追上中軍!”

“叔父,石康信中說了些什麼?可是後方出現不利軍情?”

待到斥候騎馬離去,周邊沒有外人之後,忍耐已久的桓玄終於開口詢問。

“唉!”

桓衝嘆息一聲,將那信紙拿出,遞於桓玄道:“你自己看看吧!”

桓玄接過展開,剛掃視兩眼,面色就變得極爲精彩,仔細的看了兩遍,好一會兒才愣愣出聲道:“慕容垂老兒居然讓兵卒執十火炬而行!如此虛張聲勢,着實可惡!

若不是石康捉到幾個秦國走散的兵卒,此時我們定然還被矇在鼓裡!

叔父,侄兒願意領兵殺回!打慕容垂這個老賊一個措手不及!”

他將信函攥在手中,憤然請命。

“不可!”

桓衝搖搖頭斷然拒絕。

“當日夜晚若能發現此乃老賊虛張聲勢之計,我們出兵,應該能夠獲勝,但此時我們已經南下一百餘里,一來一回至少也要四天時間。

這四天時間裡足夠那老賊佈下防禦,而且秦國後續兵力在這段時間裡也會補上。

先手已失,戰機不存,此時即便知曉,也只能徒呼呵呵。

回去吧!日後再找回場子!”

桓玄憤怒過後,面上忽現慚色,吶吶道:“當初穆之說秦國前鋒不可能出現的如此之快,如此之多,這漫天的火光很可能有詐,當時侄兒對此言論有諸多不屑,現在看來,最愚蠢的確實侄兒自己!

我不如穆之遠矣!”

桓衝苦笑一聲道:“何止是你,就連老夫都被慕容垂這個匹夫所矇蔽,現在看來,我們諸人中,只有穆之看到了可疑之處,可惜我沒能重視,以至錯失良機。

穆之此人,先前不顯山不露水,每到關機那時刻,總能發揮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作用,有如此旁支,實在是我桓氏幸事。”

說道後來,諸多感慨。

桓玄面色變幻一下出言道:“侄兒以爲,日後要加強對穆之的培養與重視!如今謝氏人才輩出,朝堂之上有謝安這個老狐狸坐鎮,軍隊之內,有謝玄謝石這些小輩領兵,每每欺壓我桓氏,如今穆之橫空出世,正好可以增加我桓氏力量,抗衡謝氏!”

桓衝點點頭道:“此言甚合吾心,理當如此!”

桓衝大軍撤回上明,楊亮亦因前秦援軍入蜀而撤退,桓石虔和郭銓二人在武當擊敗救援是前秦兗州刺史張崇後,擄掠人口兩千戶南歸。

戰後桓衝向朝廷力薦桓石虔,表他爲襄城太守並守江夏,同時上清讓王薈任江州刺史,但王薈音兄長王劭去世而辭任,桓衝不滿謝安改以謝輏上任,於是自請江州刺史。

至於王慶,本來桓衝是準備讓他擔任江州司馬的,王慶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如果自己不是靠着一些先知先覺,依舊後世諸多的知識,想要這這樣的大戰中出彩,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擔任了江州司馬之後,就會有各種政務纏身,勞心費神,過的不快活,找了理由固辭之後,桓衝也就鬆了口,讓王慶接替劉光,成爲了武陵郡太守。

本來王慶是準備連這個也辭掉的,但桓衝說什麼都不肯鬆口,無奈之下只得走馬上任。

算起來這也是榮歸故里了。

太守府內,武陵郡前任太守劉光見到前來接任的王慶之時,心中可謂是五味陳雜。

兩個多月前對方還是一個終日打魚的漁夫,想要進自己太守府都會被門子侮辱。

可是這纔過去了多少天,對方搖身一變,已經前來替代了自己這個太守。

其實早在當初知道王慶是桓家旁支,又見到了他處理桃花源事情的手段之時,前任太守劉光就已經知道,這人到了軍營之後,定然出彩。

當時他覺得自己給的期望已經很高了,卻沒有想到對方會在短短時日裡獲得如今的地位。

天知道他都做了些什麼!

自己當年爲了做到太守之位,足足花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而此人卻只用了兩個多月!

果然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需扔!

“恭賀桓大人高升!日後還請桓大人看在往日情分之上,多多照拂下官一二。”

換了一身常服的劉光對着一身官服的王慶拱手祝賀。

“劉大人哪裡的話,若不是劉大人當初尋找到我,桓某也不會有如今的地位。

況且賴叔父桓大人青睞,劉大人如今前往南郡當太守,說是平遷,實是升遷,畢竟那南郡三十年前可是荊州治所所在之地,在荊州下轄幾郡中除了江陵之外,就數它最爲富庶,當時小弟恭賀劉大人才對。”

劉光也笑了起來,對着王慶拱手施禮道:“全賴穆之兄仗義執言,愚弟才能忝列南郡太守之位,此恩情,劉光終身不忘!”

劉光年紀比王慶所在的漁人要大上十多歲,此時依舊稱王慶爲兄。

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五十一章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三一一章 曹參被捕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四一七章 被放大了的張巡守城第二七五章 叔父!你!你做什麼?!第二九四章 賣蕭何以保韓國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五章 詣太守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三零四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二)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四七四章 鍾會獻計(拜求訂閱)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四六九章 魏延取長安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四零章 火攻?馬謖?第二零七章 越簡單越複雜(160均定加更)第一一六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二七八章 重情重義的上將軍(均訂190加更)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五十九章 宦官之害第一三九章 丟了魂的西門大官人第三五六章 滅韓之戰——韓王守城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四六一章 丞相,您就安心的去吧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五零一章 乘快舟鍾會離蜀,聽謠言劉禪亂心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五零一章 乘快舟鍾會離蜀,聽謠言劉禪亂心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水滸卷完結感言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二七四章 沛公,且隨我去看白玉馬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二六五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三一四章 莫不是天道循環?劉老三在天有靈?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一三一章 食人惡魔(二)第二五五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月票加更,沒到九十也加)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三五零章 韓信滅趙(三)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一二一章 官商……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一九二章 淪爲太上皇的晁蓋(求訂閱)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五一一章 魏主妙計安天下,賠了糧草又折兵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
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五十一章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第一一四章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氣……第三一一章 曹參被捕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三十五章 如意算盤沒打響第二四四章 棄車保帥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二三章 傳令下去,這是朱仝首領的計策(均定170加更)第四一七章 被放大了的張巡守城第二七五章 叔父!你!你做什麼?!第二九四章 賣蕭何以保韓國第五四五章 風雪走鄂州第四五二章 安被斬,史被殺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五章 詣太守第一零七章 調教(四)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五十四章 攻陷魯都第三零四章 夜宴之叔侄對決(二)第四九二章 不投降?關你禁閉!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四七四章 鍾會獻計(拜求訂閱)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四四五章 黑暗的夜第四六九章 魏延取長安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二四零章 火攻?馬謖?第二零七章 越簡單越複雜(160均定加更)第一一六章 金錢豹子湯隆第二七八章 重情重義的上將軍(均訂190加更)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五十九章 宦官之害第一三九章 丟了魂的西門大官人第三五六章 滅韓之戰——韓王守城第六十二章 冰雕第三三零章 王慶着甲,血戰長街第四十章 出兵之爭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四十九章 再而衰第四六一章 丞相,您就安心的去吧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五零一章 乘快舟鍾會離蜀,聽謠言劉禪亂心第四九五章 七寶溺器第一七八章 投筆從戎,入駐廂軍第二四九章 晝伏夜出,前往東南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四零三章 是朕錯了第三一六章 秦始皇陵和尚未建成的阿房宮第三九零章 回家第五零一章 乘快舟鍾會離蜀,聽謠言劉禪亂心第一八九章 冒煙的大梨山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二十六章 分析局勢解心結(二)第三四四章 大秦的輓歌水滸卷完結感言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五三七章 兵進朱仙鎮第三六零章 張良歸心,兵臨西楚第二七四章 沛公,且隨我去看白玉馬第三七五章 十九年的太子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三七二章 長刀旋,血浪滔天!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九十章 將軍夜引弓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二六五章 猶抱琵琶半遮面第一六四章 隱藏的福利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一五一章 不講理的漢武帝第一零五章 調教(二)第三一四章 莫不是天道循環?劉老三在天有靈?第二一一章 我覺得三娘挺好的啊(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二二七章 去你孃的第一三一章 食人惡魔(二)第二五五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月票加更,沒到九十也加)第二零四章 算不算獅子吼?第五三六章 憾山易,撼岳家軍難!第四七五章 東吳出兵,再伐曹魏(拜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一衣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第一七七章 從八品承奉郎第三五零章 韓信滅趙(三)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一二四章 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第一零一章 不能客氣第一二一章 官商……第四零一章 君舟民水第一九二章 淪爲太上皇的晁蓋(求訂閱)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五一一章 魏主妙計安天下,賠了糧草又折兵第二六二章 貶官江州,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