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東林寺外,仰天長嘯

“……嶽帥不往,將至百姓於何地?淮西又將生靈塗炭矣!秦檜狗賊行爲確實可恥……

金人出動,嶽帥再次領兵,將有建功之機,重返中原,也未嘗不可……”

詔書下來,心灰意冷的岳飛以身體有恙不能統軍爲由拒絕了。

朝廷無法,重新升了革職的李若虛,讓這個與岳飛交好的文官前來相勸。

岳飛長嘆一聲:“數年佈置,先前一戰,盡皆動用,中原百姓,經此一役之後,敢再起來迎接王師北上者,寥寥無幾。

中原民心已冷,想要再次進軍中原,談何容易?

況且陛下還有秦檜一心想着議和,所給命令,只是抵禦進犯金兵……前者即將收復故都,尚且放棄,今番又怎能重返中原……”

李若虛默默無語。

隨後望着岳飛道:“嶽帥真的不準備出動?”

岳飛搖搖頭道:“哪能啊!只是氣不過,想要讓陛下還有秦檜急上一急,知道兵將之重要,也讓他們知曉金人亡我之心不死……

淮西之事不用太過擔心,之前一戰,金軍損兵折將,精銳大減,而今即便是捲土重來,也難以成氣候。

明日我便上朝辭別陛下,前往鄂州,領兵前去淮西……”

李若虛聞聽岳飛之言,面上露出喜色。

隨後悵然道:“這世上,忠臣向來比奸臣難做,良善之人大多都沒有禍害活的逍遙,他們需要顧慮的東西太多,牽掛的東西太多,不能做到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吃虧和受傷的總是他們!

可是沒有辦法,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世間不能缺乏這樣的傻子……”

聞聽李若虛之言,岳飛也是禁不住的一聲長嘆。

第二日,岳飛去朝見趙構,趙構執着岳飛的手託付淮西之事,並賜於金絲腰帶。

岳飛以戰事緊急爲由,未曾多做停留,當日中午,便已經出了臨安,朝着鄂州趕去。

僅有七八名親兵相隨,一人兩騎,除此之外,再無長物。

鄂州岳家軍見到主帥歸來,盡皆歡聲雷動。

當日,做爲先鋒的岳雲,便帶着一千背嵬軍鐵騎朝着淮西率先而去……

雙方交戰數次,金人屢敗,終不能寸進,最終只能退軍。

在金人尚未退去之時,便有朝廷旨意傳來,再三告誡,只需擊退金人便可,不可向外進軍追趕。

在得知金人退去之後,更是下詔,讓岳家軍重返鄂州……

金兀朮眉頭緊鎖,他領兵而出,就是想要從宋國這裡取得戰功,穩固自己的地位,結果損兵折將,還丟掉了這麼多的地方。

幸好宋朝皇帝懦弱,召回嶽鵬舉,不然自己所面臨的局面,實在是難以料想。

如今雖然重新佔據河南境地,但因爲有岳家軍在,想要繼續擴大戰果,終究成爲困難。

“嶽鵬舉!岳家軍……”

金兀朮再一次唸叨起這幾個字。

“太子,宋國派使者前來,想要商議和談之事。”

有人前來稟告。

“和談?”

金兀朮顯得有些驚訝的說了一聲,隨後又釋然的笑了。

他實在是弄不明白這些宋國人的心思。

這戰事明明就是自己一直處在下風,這些人居然還一些想要停戰,跟自己和談,這樣的國都居然能夠延續上百年,實在是讓人感到奇怪。

他其實不想和談的,但是隻是有岳家軍在,實在是無力南下,想了想道:“帶他進來。”

不一會兒便有人帶着一個顯得有些抖索的宋人官員前來。

此人是秦檜心腹,之前持着金牌去宣召的人中便有他,呵斥岳飛,攔在張憲馬前不讓出徵的便是他。

只是在岳家軍中那樣勇敢無敵的一個人,如今到了金人帳中,卻嚇得如同一個鵪鶉一樣,抖抖索索的。

不用女真人開口,他就先一步跪倒在地,跟金兀朮建見禮,這可能跟他知道岳家軍不敢殺他,而金人卻不會客氣有關。

“議和?你們江南將兵馬全部陳列於邊城可有絲毫議和之意?

前番嶽鵬舉大舉進犯,傷我猛士,殺我臣民,臨走還擄掠諸多百姓歸襄漢,你江南可有絲毫議和的意思?”

金兀朮瞥了一眼這站在地上躬這身子不敢直起腰的宋人官員,冷笑着說道。

他不用顧及這人感受,經過這些年的打交道,他發現對於這些南人越是不客氣,他們越是對你卑躬屈膝,你若是對他們好了,他反而覺得你好欺負起來。

果然,這前來的官員聞言不僅沒有絲毫的慍色,反而是陪着小心道:“這都是嶽鵬舉那廝無禮,胡亂行事……”

金兀朮不想給這人廢話,直接毫不客氣的道:“別說這些無用的,想要和談也容易,必須將嶽鵬舉除掉,不然我便再從遼東等地徵調大量兵馬前來,平推掉你們江南,將你們的主子逮到龍城,去陪他的老爹!”

這前來的秦檜心腹果然不敢再多言……

說是商談,其實基本上都是金兀朮在說,這人在聽,偶爾回上個一兩句話,都還要看金兀朮的臉色。

前來的宋國秦檜心腹,拜別了金兀朮回去,充當軍師的哈密哧道:“那嶽鵬舉乃是宋國長城,宋國君主雖然昏庸,但這自毀長城之事,怕也是不肯去做,元帥這樣提,只怕……”

金兀朮笑着擺擺手道:“宋國人就不能對他們客氣,嶽鵬舉是英雄,但奈何迂腐,宋國君臣又太過於懦弱無能,先前朱仙鎮一事,我算是徹底看清了他等面目……

長城從外難以撼動,從內側由自己人下手,卻是容易,且看看吧,只要我們態度夠堅決,即便是不能除掉嶽鵬舉這個心腹大患,也能從宋國那裡得到多多的好處……”

哈密哧想來一陣,也笑了起來,笑一會兒之後,嘆惋道:“如此英雄,怎會折辱於宋國君臣此等闇弱無能之輩手中……”

“……金人真是這樣說的?”

南宋小朝廷的都城臨安,相府之內,秦檜詢問。

在他面前的正是從金人那裡回來的官員,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在金人那裡時的卑躬屈膝,反而有一種自傲的心理。

就好像他去金人那裡當孫子,不是一件丟人的事,反倒像是鍍了一層金一樣。

“回相公的話,那金國四太子、大元帥完顏宗翰就是這樣說的。”

他這樣回答。

秦檜點點頭,隨後道:“這一趟前去,諸多兇險,你着實辛苦,這些日子就好好的在相府多休養一段時間,好好的補補身子,家眷明日就差人接來,你也好享享天倫之樂。”

這人知道,這是秦相擔心自己出去亂說走漏的風聲,故此才讓藉口讓自己留在相府。

如今秦相在朝,隻手遮天,他自然是欣然應允,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知道,自己有了這一遭的經歷之後,日後必定能夠受到秦相重用!

“……不行!嶽鵬舉不能殺!否則一旦金人毀約,到時誰來抵擋金人渡江?”

只有皇帝和秦檜兩個人在的皇宮密室之中,皇帝斷然出聲拒絕。

“陛下無需擔憂,只是除去嶽鵬舉一人而已。

嶽鵬舉這些年之所以能夠連戰連捷,最重要的不是他本人有多大本事,而是他手中有着一批敢打敢拼的兵馬。

岳飛之所以敢數次頂撞陛下,違逆陛下諭旨而執意北伐,最重要的也是因爲這支軍隊!

陛下可知天下百姓如何稱呼這支勁旅?”

“岳家軍威名朕雖居宮中,卻常有耳聞,怎麼,這還有什麼不妥不成?”

趙構想了一下問道。

“不妥,有大不妥!”

秦檜連聲道。

“百姓皆以岳家軍相稱,卻不知此軍乃是陛下之軍。

人只道岳家軍乃嶽鵬舉兵馬,卻不言陛下。

臣該死,說句大不敬之言,陛下難道忘記太祖皇帝之事?”

趙構面色變了變,陳橋驛之事他怎麼可能會忘記?

他們趙家也就是從那次之後,方纔一躍成爲了天下至尊。

同時也是有鑑於此,太祖皇帝方纔杯酒釋兵權,並且以文治武,與士大夫共天下,施行兵將分離之法。

如今岳飛聲威日隆、並且對自己多有不滿,而且岳家軍歸他直接統領,朝廷節制力度並不大,若長此以往下去……

趙構這樣想着,打了一個冷顫。

隨後擡頭道:“嶽鵬舉素來忠義,頂撞朕也只是一心想要恢復中原罷了。”

秦檜搖頭道:“陛下,太祖皇帝當年,對大周莫非不是忠心耿耿?

可當手下兵卒將黃袍硬披在他身上時,又能如何?”

趙構沉默不語。

秦檜再次道:“陛下若爲金人會撕毀盟約再次前來進犯無人抵擋而擔憂,則大可不必。

岳家軍強是強在兵卒身上,並非在於嶽鵬舉一人。

嶽鵬舉除去,岳家軍依然在,陛下派上親信之人統御,再多設監軍,就能將這支我大宋最爲精銳的兵馬牢牢握在手中,再沒有像嶽鵬舉這種功高震主之人。

此舉雖然會損失一些戰力,但在金人撕毀盟約南下之時,將之阻擋住,還不成問題。”

趙構還是沉默不語。

秦檜又道:“陛下,金人態度堅決,必須要除去岳飛之後,方纔肯與我和談。

金人勢大,一旦他真的震怒……”

趙構搖搖頭道:“嶽鵬舉不能殺,你再派人前去聯絡一下,就說,我可以將嶽鵬舉從岳家軍中調離,不讓其掌軍。”

秦檜見趙構不肯,便也不再逼迫,只推說再派人去試試,但想來事情不會太過順利。

紹興十一年四月,也就是金兀朮再次進犯未遂兩月之後,南宋軍中嶽飛、韓世忠、張俊三人被盡數調到臨安,在樞密院任職,不在掌管軍中職務。

其中嶽飛被授予樞密院副使。

岳家軍由原前軍都統制張憲節制。

張俊與岳飛、韓世忠不同,張俊算是唯秦檜馬首是瞻的那種。

之所以連同他一起革職,是秦檜爲了堵住悠悠之口,以此來證明,此舉並非是爲了針對誰……

五月,朝廷有令,命張俊與岳飛一起前往楚州巡視韓世忠軍隊,張俊暗中挑唆,欲與岳飛一同分解此軍,岳飛嚴詞拒絕。

回朝之後,與韓世忠並列爲樞密使的張俊,奏請皇帝,請納宣撫司兵權。

他一出聲,其餘人跟着連番奏請,早已經串通好演戲的高宗趙構還有秦檜,假裝着拒絕兩次之後,便勉爲其難的同意了。

至此,岳飛、韓世忠手中兵權盡數被剝奪。

緊接着,秦檜黨羽羅汝楫等上本彈劾,說今年岳飛救援淮西之時,逗留不前,並且主張放棄山陽,而後要求免去岳飛樞密院副使之職,充萬壽觀使的閒職。

去年的十二道金牌相召之下,岳飛早已經心涼,此時也不多爭辯什麼,自請回到江州廬山舊居賦閒。

皇帝趙構假意挽留之後,任由岳飛離去。

一代名將離開臨安之時,竟只有韓世忠相送……

廬山東林寺,秋雨霏霏,空氣清涼,寺前溪水潺潺,溪邊石頭上長着的青苔越發蒼翠,紅黃綠各色交織雜錯。在秋雨裡越顯得鮮豔,一股涼意襲來,秋意更濃。

滿頭斑白的岳飛,退去了一身的戎裝,穿着素衣,立在這小溪上側的欄杆處,遙望着這山明水淨的廬山。

他沒有打傘,就這樣站在這裡,霏霏細雨在他的白髮上彙集成了諸多細小的水珠。

“啊~!”

他忽然長嘯起來,聲音在山中迴盪,隱隱如同虎嘯。

背後的亭子裡,一個穿着打着補丁僧衣的白眉老僧,靜靜的站在那裡,平靜的望着這一幕,看不出悲喜。

長嘯結束,頭髮斑白的岳飛轉過身來,胸口依舊在起伏,他平靜了一下心緒,對着這老僧雙手合十施了一禮道:“擾亂了佛門清幽之地,禪師還請恕罪。”

老和尚白眉抖抖,還了一禮笑道,指指後面的寺院笑道:“佛祖在那裡,這裡是寺外,驚擾不到。”

而後轉身對身邊的小沙彌道:“去取紙筆來。”

小沙彌蹬蹬的跑去,不一會兒便帶着筆墨紙硯而來,在亭子內的石桌上鋪好。

正要研墨,卻被老僧止住。

老僧拿起硯臺在亭檐下接了一些雨水,而後走回,一手攏着寬大的僧袍,開始緩緩的研墨。

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五章 詣太守第四一七章 被放大了的張巡守城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二十七章 淝水之戰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一七零章 怕別人聽不清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一零章 兵臨七俠鎮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五零章 鼓上蚤夜開三關(60張月票加更)第一一七章 獅子樓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四二五章 朕的刀下不斬無名之人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四九四章 錦官城琵琶行結束了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二五五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月票加更,沒到九十也加)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三二四章 處處都有老司機(上月月票加更)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三六五章 四國臣服而稱皇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三四六章 滅魏之戰(二)第三九零章 回家水滸卷完結感言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一一章 人到中年……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三一八章 殺冊封使而自請削王
第三三四章 神機軍師終勝一籌第四四八章 畫大餅第九十四章 挖坑容易,栽樹難活第三六七章 上吊的楊貴妃第四九三章 關禁閉鄧艾投降,得回信曹睿大喜第五章 詣太守第四一七章 被放大了的張巡守城第二二五章 所到之處,皆受暴擊第五零八章 打老鼠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四八一章 心中的野獸第四二三章 有心脫離安祿山的阿史那從禮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二十七章 淝水之戰第二九八章 四分齊地而挖坑第一一五章 搶奪第四五九章 檀香刑第一八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三九三章 老糊塗的皇帝第四零四章 可敢隨朕一戰?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一七零章 怕別人聽不清第二一五章 呼延灼用計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一二二章 良善人家第二零零章 浪裡白條也白跳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七十二章 木蘭當戶織第四章 平和下的危機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第七章 隱藏任務,淝水之戰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四五三章 華清池內鴛鴦戲水(發車了,發車了)第三十章 英雄遲暮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二四六章 花和尚阻路第二零六章 長揖不起的秦統制第四一零章 兵臨七俠鎮第二八五章 蕭規曹隨?劉規項隨!第四六二章 將星熄,臥龍昇天矣!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二五零章 鼓上蚤夜開三關(60張月票加更)第一一七章 獅子樓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二四七章 智深史進走西域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五三八章 金牌連到第六章 王謝桓庾第一九一章 欺我鋼刀不利?第四一一章 防彈衣都穿上的皇帝第二三二章 燙手山芋落誰家?第四三九章 謀於密室第四一八章 一命二運三風水第五一七章 末世與被氣笑的王慶(嘀嘀嘀)第三九八章 這疆土誰來守?第四二五章 朕的刀下不斬無名之人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四九四章 錦官城琵琶行結束了第三五四章 滅韓之戰——屠營迫降第一零八章 調教(五)第二八一章 心情複雜的張子房(三十月票加更)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二五五章 斬首吳用,生擒宋江(月票加更,沒到九十也加)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二二八章 杏黃旗落地(三千字求訂閱!)第三二四章 處處都有老司機(上月月票加更)第四四零章 安祿山之死第一六二章 一不小心鬧了笑話第一六七章 詩賦第三七四章 展顏一笑百媚生第二十八章 公子雍第三十一章 裡方揮戈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三五八章 滅韓之戰——張良勸降第四二六章 只爲大唐江山永固第四四三章 愁腸百結第三六五章 四國臣服而稱皇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三四六章 滅魏之戰(二)第三九零章 回家水滸卷完結感言第二十章 榮歸故里第七十九章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第四五六章 制約制度使的辦法(嘀嘀嘀)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一一一章 人到中年……第五十六章 風流文姜(二)第四三一章 一戰剛平一戰又起第七十一章 廢除宮市第一三三章 快活林第三一八章 殺冊封使而自請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