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章 沒有跳好的鯉魚

如果天晴,不颳風的話,夜色降下的時候,總會給人帶來一種別樣安靜,特別是夏日的晚上,更是如此。

喧鬧了一天的東平府隨着夜幕的來臨,也終於安寧下來。

天上的繁星和從一家家門窗透露出來的燈火相映成趣,夜晚的街道上,有惦着燈籠行走的人。

河邊的柳樹下,有人背靠着樹幹,面對無聲流淌的河水暗暗流淚,酒館之內有人喝了酒放聲高歌,行爲狂放,一番狂亂之後,沒了力氣,趴在桌上失聲痛哭。

之前有被驚擾到的人,原本想要上前理論一番,見到這副模樣,心中反倒升起了一絲慼慼然。

一場州試過後,總會留下衆多的失意人。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憂。

今晚沒有月亮,世間依舊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悲歡離合。

與外面諸多失意的學子那種悲傷抑鬱不得志所不同,東平府府尹陳文昭府邸後面的花園裡,此時被一片的燈燭照應的通明。

花園裡擺放下了七八張桌子,上面放着一些酒食,一條鯉魚,一盤子羊肉,還有幾盤子青菜瓜果,這就是今晚上東平府尹幾人爲新中舉的學子們準備的燒尾宴,遠沒有傳說中的那般誇張,令王慶有些失望。

傳說中黃河之上有龍門,鯉魚躍過之後,就能化龍。

不過其中的條件之一,就是需要把尾巴燒掉,不然變得不徹底。

三個等級不同的科舉,對於衆多學子來說,無疑就是三道攔在面前的龍門,躍過去,自然就是迎風化龍,翱翔九霄。

如今的王慶他們,算是一羣通過第一道龍門,頭上剛剛鼓起包來的小鯉魚,今晚上的這道燒尾宴,寓意就在這裡。

只是桌子上的這幾條真正的鯉魚就比較遺憾了,龍門沒躍好,反倒跳進了鍋裡,被做成了菜端到了桌子上。

舉行這場宴會是傳統,也有道理在其中。

一來是對考過的考生的祝賀,二來一個州縣的學子也可以在一塊聚聚,藉着這個機會,相互之間多認識認識,交流交流。

今晚上這頓燒尾宴,滋味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代表的意義。

三位考官自然坐在主桌子上首,能夠跟他們坐在一桌的,只有三位,就是這次的前三甲,分別是王慶、清河縣韓公元,以及陽谷縣的李暢李雲飛。

三位考官一改之前考場之時的嚴肅,在席間跟衆學子說些勉力的話,沒有什麼架子,氣氛倒也不錯。

衆位中舉之人,自然捧場,雖然說話不敢太過隨意,但不失恭敬的言辭中,還是帶着不少風趣。

正話自然不會說太久的,該走的程序走了完,該說的基本上也都交代到之後,梅東林三位,就有意識的把話題往詩詞文章上面引。

讀書人嘛,自然是對這個比較感興趣。

王慶對這上面也瞭解不少,但畢竟沒有這些常年鑽研此道的人理解的深,讓他偶爾做做文抄公還可以,但真的論到賞析什麼品評什麼,還是不太內行,因此上也就不怎麼開口,只是在一旁聽着。

在加上他本來就不是太愛出風頭的人,今日意外的得了一個解元就已經夠惹眼的了,此時也不準再有其它動作。

同桌的韓公元以及李暢二人,看來對這方面比較擅長,說了不少關於詩歌的理解。

特別是李暢,靈感來處,還當場作出一首出來,請三位考官品評,話說的謙卑,到詩卻着實不錯。

再加上今日是個喜慶的日子,三位考官倒是也給出了不錯的評價,其餘人也都附和着說些好話,讓李暢出了不少風頭。

李暢接着這個勢頭,端起酒杯敬了三位考官酒後,又端起酒杯看向王慶道:

“武兄居住陽谷,之前從來聲名不顯,也不曾聽說武兄文學如何,去歲聽得有人言,說武兄要憑不足九月之努力,來參加今年州試。

小弟初聽之時已驚爲天人,原以爲武兄能夠通已屬極爲難得,不想卻是到底是雲飛小看了武兄。

我兄此次州試,一鳴驚人,榮獲解元,着實令人驚歎!至此小弟方知世上原來竟真有奇人!

不足九月之功,就遠超我等十年寒窗,與兄相比,我等實在有愧先賢,有愧每日所食飯食。

我兄大才,倒不妨露上一些才華,也好令我等漲漲見識,今後也好有一個目標。”

他這話一出,周圍頓時就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望向王慶這邊。

可以說,李暢所言,正是今晚在座衆人想說的。

之前還沒有多少人在意王慶,但獲得解元之後,王慶不想引起關注也是不行,所以關於他的事情,在這些士子中流傳的很快。

不過與之前所不同的是,不少人不再認爲這是一種狂妄和癡人說夢,而是覺得人家是真有這個本事,畢竟解元的事實在這裡放着。

也有一些人覺得不公,憑什麼我們十年寒窗,歷經這麼多的困難,你只花費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將我等甩在身後?

不管驚歎也好不平也罷,不論抱着那種心思,他們都想親自來見識一下這人的才學,到底有多大本事。

王慶經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人又不傻,稍一思索,也就明白了李暢的意思,再看看一旁三位一臉驚訝看着自己的考官,王慶有種想要揍這傢伙的衝動。

對方這話,看起來是恭敬,實際上還是對自己不相信,先把自己捧的高高的,然後在將自己逼的不得不爲之,若是自己真的沒有什麼才學,那樂子可就大了。

王慶心中暗罵,孃的,就你們苦!別人什麼都沒幹!

你們出去郊遊踏青的時候,老子在學習,你們辦文會寫詩詞互吹互擂的時候老子在學習,你們在青樓尋歡作樂找姑娘的時候老子還是在學習,這個時候倒嫌老子超過你們了?

老子付出了這麼多,憑什麼就不能壓你們一頭?

也不接李暢的酒,王慶站起身來,對着三位考官施禮又朝着衆位學子拱手示意之後,開口道:“……”

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四十五章 衝突起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一八六章 剛過一線天,又遇天生橋(求訂閱)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四一四章 開掛一樣的皇帝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三八九章 大唐該換皇帝了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滿江紅》,本書的最後一篇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二三七章 武松鬥林沖第八十四章 嫉妒是魔鬼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五十五章 風流文姜(一)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零二章 韓信拜將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五十二章 少了續命半小時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一九九章 先陷活閻羅,再留立地太歲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三九四章 皇帝的黑歷史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五十三章 驚弓之鳥割發移盾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三四六章 滅魏之戰(二)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四零九章 不該出征的皇帝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
第三四二章 提兵東出函谷關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四十五章 衝突起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一八六章 剛過一線天,又遇天生橋(求訂閱)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三七七章 不可一世的宦官(六十月票加更)第三八零章 不知名的小吏杜甫杜子美第四五一章 給朕起來第二零八章 負面新聞纏身的秦明(爲心蕊薇萬賞加更)第四零七章 霸王舉鼎與王慶舞獅第一六一章 唯有讀書高第四一四章 開掛一樣的皇帝第五二二章 專屬於華人的基地第四十二章 熬煉與藏拙第四六零章 扶阿斗?第十章 做出決斷第四八六章 心驚不已的鄧艾第二零一章 梁山大點兵第三十六章 泰一神的使者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六二章 四面楚歌第一八七章 廝殺起(三十張月票提前加更)第三八九章 大唐該換皇帝了第二四八章 荼毒千里第五零三章 劉大耳託夢《滿江紅》,本書的最後一篇第四七七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五一零章 驅兵入火海第四十四章 曹劌論戰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八十二章 張飛故計第一零九章 大郎,吃了這碗……第三十四章 挽弓射鹿第二八二章 上位太晚的王者——子嬰第三三二章 不靠譜的竇天章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第二九零章 廉潔的宣講團第二一四章 深明大義,大刀關勝第四六五章 生劈司馬懿第三一九章 白虎獻圖——曲轅犁現世第三一七章 爲何定封號爲漢?第五二零章 反攻基地第二七七章 這黑鍋你且好生揹着(二合一)第二五九章 梁山泊上,奮力耕耘第三二零章 山君顯靈——炒鋼之法第四四六章 李豬兒之死第二三七章 武松鬥林沖第八十四章 嫉妒是魔鬼第八章 太守遣人隨其往第三五九章 分封郡縣之爭第三六九章 馬嵬之亂的真相(一)第二五八章 豹子頭血仇難復第四七一章 簡政放權第二四五章 敗退饅頭山第四二八章 驚喜震撼交加第三四零章 關東亂之彭越攻楚第五十五章 風流文姜(一)第四五四章 隱藏任務——唐蕃之戰第十四章 桃花軍初上陣第一五六章 杖節牧羊(二)第三零二章 韓信拜將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四一六章 大捷第二九五章 送禮的智慧——陳平歸心第二二零章 殺了吧第一五九章 寧食大漢米糠,不食匈奴牛羊。第二二四章 傾心配合的衆人第五十二章 少了續命半小時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二二二章 武都監宅心仁厚!第一九九章 先陷活閻羅,再留立地太歲第五四四 王氏鎖陽第三七六章 倉皇北顧第一八一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二)第三四五章 滅魏之戰第三二八章 太守: 進衙門不給錢?死了活該!第二二九章 率師北上第三九四章 皇帝的黑歷史第四零二章 麪皮抽搐的陳玄禮第四三零章 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二十三章 東山再起謝安石第五十三章 驚弓之鳥割發移盾第三四七章 盡得魏地第五四一章 滿江紅第四十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六八章 浮樑買茶的商人第一五七章 北海泣血第三四四章 沒有做成新郎的大當家第八十五章 給白大詩人丟臉了。第一零二章 說好的景陽岡打虎呢?第三四六章 滅魏之戰(二)第三三五章 暴怒的李鐵牛第五一九章 令人難受的捕捉術第四十七章 王慶論戰第四零六章 整軍第二九三章 分封天下的必要性第四零九章 不該出征的皇帝第一二九章 花和尚魯智深(三)第二零二章 愛上宋江的霹靂火(均定150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