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上帝的歸上帝,科學家的歸科學家

第207章 上帝的歸上帝,科學家的歸科學家

慶祝晚會一直慶祝到了深夜才結束。

參加晚會的人們也都享受到了宴會中的喜悅。

特別是所有在林曉項目中有所職責的研究員們,更是獲得了其他人的讚揚,其中不乏一些表現比較好的,也得到了其他研究機構或者大學的邀請,比如去辦一場講座,然後分享一下他們整個過程。

甚至也有一些人得到了一些大學的聘請,希望他們去大學擔任老師教授什麼的,這對於有些研究員來說,也算是得償所願,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一直在CERN裡待下去的。

總而言之,基本上這些人們都得到了一定的好處,這也讓他們在心中對林曉表示感激。

如果沒有林曉,他們肯定沒有這樣的待遇。

這也算是一種人脈了,畢竟整個項目組幾百號人,除去一百多位一流學者之外,其餘的那些基本上都是年輕人,說不定其中就有幾個是未來粒子物理學界的大人物,冒出一兩個諾貝爾獎得主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這些未來的事情,也只有交給未來才能夠知道了。

晚會結束後,林曉他們便將研究的過程以及結論進行了整理,然後發表了出去。

一篇在科學上,一篇在自然上,一個W玻色子質量,一個是黑洞,每個都值得這兩個期刊以封面形式發佈。

當然,這兩個期刊也確實是這麼做的,W玻色子質量的論文,封面是一個W砸碎了舊標準模型中所有粒子的圖案,表示W玻色子質量的確定是對標準模型的一次打破,不過,在封面的一個角落,還有一個微小的公式,彷彿是要取代舊標準模型一樣,顯然,這個公式就是新標準模型。

對於物理學界來說,新標準模型的取代,已經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了。

至於人造黑洞論文的自然期刊,封面就是一個代表着粒子對撞機的巨大環形物,然後正中間就是黑洞,很簡單,當然,光是一個黑洞就十分吸引人了。

當然,等到這篇期刊刊登的時候,時間也已經來到了十二月中旬了。

距離索爾維會議已經十分接近了。

……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林曉的宿舍中。

說實話,在CERN那邊的小別墅中住了那麼久,陡然回到這個狹窄的小宿舍中,林曉也算是有些不習慣,大概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緣故吧。

當然,問題也不大,至少這個宿舍要更加安靜一些。

此時的他,正在爲索爾維會議做着準備。

畢竟這也算是一個重要的會議,還是要好好對待的,而且他要在會議上爲大家介紹他的多維場論,作爲多維場論的開創者,他必須引出自己的新觀點。

當然,這些問題也不大,畢竟到現在也才幾個月而已,世界上能夠看懂多維場論的物理學家,仍然還是比較少的,所以不管他有什麼‘新觀點’,基本上都屬於真正的新觀點。

忽然,他的電話響了起來,看了一眼來電人,林曉眉頭一挑,是《時代週刊》的人。

之前《時代週刊》的人和他進行了聯繫,說希望能夠採訪一下他,對此林曉自然也不會拒絕,不管如何,這對他來說都是榮譽。

出國了這麼久,他也自然需要爲回國做準備。

雖然作爲一個華國人,並不一定需要外國的榮譽和獎項來表彰自己,尤其是他這樣的成就,但是,以華國國內的大環境來說,這些事情卻始終是無可避免的。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樣也是一個悲哀。

就比如屠呦呦,在拿到諾貝爾獎之前在國內幾乎就是一個透明人物,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經歷、無院士頭銜,被人戲稱爲三無科學家,當然,在諾貝爾獎之前,她其實在2011年獲得了有着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狄貝基臨牀醫學研究獎,而就連她在獲得這個獎之後,也在學術界引起了一番爭議,因爲國內有學者認爲那應該屬於團隊的,不應該屬於她,即使青蒿素是她首先發現的。

而直到後來,她得到了諾貝爾醫學獎後,爭議也始終沒有停息,但不管如何,對她來說也有了較大的幫助,就像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她的名字一樣。

對於林曉來說,同樣如此,一個歸國的帶着滿身榮譽的科學家,國內也會更加珍惜一些。

尤其是他打算回去之後,就開始往光刻機上進行發展,這無疑是一個需要極大投資的項目,他背後又沒有公司,沒有百億家產,所以唯獨能夠依靠的就是國家。

而這對於他來說,用一些國際認可的榮譽來爲自己帶來資本,也是有必要的。

當然,林曉也沒有忘記當初那位老人說過,有什麼需要都可以去找他,國家也不會辜負林曉。

但如果林曉能夠獲得這樣更多的資本,也能讓國家更有理由去幫助他嘛,畢竟國內資源是需要分配的。

所以,現在《時代週刊》來採訪他,也只是一個開胃菜而已。

……

很快,林曉來到了一間空閒的教室中,來到這裡接受《時代週刊》的採訪。

這也算是多維場論發表的這近乎半年以來,他接受的第一個媒體採訪。

記者是一個男人,還有一個攝影師。

“林先生,你好,我是《時代週刊》記者麥克倫·凱恩。”

見到林曉後,那個男人便笑着迎上來,向林曉伸出手。

林曉和他握了握手,微笑着說道:“凱恩你好。”

“林先生的大名,我也是聽過很久了,尤其是在在之前你的多維場論誕生之後,我們就一直想要採訪你,但始終沒有得到同意,現在總算能夠採訪到你了。”

麥克倫·凱恩想起這件事情,就不由感慨,他們《時代週刊》想要採訪一個人,什麼時候有這麼難過?

但就是在林曉這裡,他們聯繫了六個月都失敗了。

這使得他們中間一度都想放棄了,反正他們也不一定就非得采訪林曉——因爲他們評判年度最具影響力人物的時候,並不是非得需要採訪的。

不過,面對林曉這樣在物理學界中被認爲是可以和愛因斯坦、牛頓相提並論的科學家時,他們還是選擇了真香。

聽到麥克倫·凱恩的話,林曉不由失笑,“這件事情嘛,實在是因爲我這久以來一直都太忙碌,所以一直都沒有接受採訪,前段時間總算結束了工作,這才答應了你們的採訪。”

麥克倫·凱恩笑着點點頭,說道:“那看來我們還是挺幸運的。”

頓了頓,他接着道:“那咱們,採訪現在就開始吧?”

“好的。”

林曉點點頭。

《時代週刊》並不經常專訪人,不過專訪的一般都是在一段時間內引起國際關注的人,或者是他們評選的年度人物。

林曉雖然沒有被評選爲年度人物,但顯然他在世界上引起的關注絲毫不小。

攝影師架好了攝影機,兩人的背景是寫滿了算式的黑板,如果是學高能物理的人,很容易就能知道那就是經過多維場論完善的標準模型。

標準模型如果完全展開,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式子,總共大概能夠寫個三四十行,當然,黑板上的式子是經過簡化的,不過,由於多維場論引入的未知量更多,所以仍然顯得複雜。

但這也就讓他們的採訪顯得更加有逼格。

攝影機開始錄像,攝影師手中拿着場記板,‘啪’地一聲合上,採訪正式開始。

麥克倫·凱恩開口問道:“所以,你最敬佩的人是誰?”

林曉眉頭一挑,這個採訪的問題,果然和正常的採訪有些不一樣。

而後,他微微一笑:“我敬佩的人,是人民大衆。”

麥克倫·凱恩一愣,“人民大衆?”

“是的。”

林曉微微點頭:“人民大衆,或者是說絕大多數的人民大衆,他們沒有太大的慾望,只希望過好自己的生活,希望不會遇到麻煩事情,比如不會被人欺負、壓迫,只要這樣,他們就覺得生活無憂了,而即使遭受到了一點壓迫,他們也會盡量的去忍受。”

“所以我很敬佩人民大衆,因爲他們最像一個‘正常人’。”

麥克倫·凱恩有些不懂,“最像一個正常人?這有什麼值得‘敬佩’的?”

林曉笑了笑,說道:“因爲人都是有‘慾望’的,而正常人滿足自己慾望的方法,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去獲得。”

麥克倫·凱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後笑道:“原來是這樣,不過,我本來以爲你最敬佩的人,會是和你一樣的科學家呢。”

林曉微微搖頭:“那就太普遍了,既然是你們的採訪,我當然也得說一個稍顯不同的回答嘛。”

麥克倫·凱恩笑了笑,隨後問起了下一個問題。

“那麼,你這個‘稍顯不同’的回答,就留給其他人們來評析了,咱們現在開始下一個問題。”

“我們這些普通人們,可能很難去想象,物理學家們腦海中的宇宙是怎樣的,在你的多維場論描述下,咱們的宇宙有很多維度,那麼你如何認爲這些不同維度的模樣?”

林曉:“如果說我腦海中的想法的話,我可能認爲,我們的身邊,其實就站着一個四維空間的生命,再或者我們腳下踩着的,就是一個二維空間的生命。”

“這是爲什麼?”

林曉伸出手,指了指平面,“你想象一下,這個平面上有一張紙,我們爲什麼能看到這張紙?”

麥克倫·凱恩思考了一下,問道:“因爲光反射到我們眼睛裡面?”

林曉笑着點點頭:“可以這樣理解。”

“但是,讓我們得以‘看見’一個東西,是有要求的,你想象一下,爲什麼我們看不見空氣?比如看不見氧氣?而卻能看見液氧?”

“這就涉及到了粒子密度問題,而對於二維空間中,它就是無窮薄的一張紙。”

“無窮薄的情況下,它就容納不下我們的粒子,因爲你要知道,粒子是有體積的,等於說它的粒子密度爲零,這就更不可能反射我們三維的光,所以我們只能看見三維空間中的東西。”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我們看不到二維空間,我們身邊處處都是二維空間。”

“同理,四維空間也是一樣,傳遞四維空間的‘光’,會穿過我們三維空間,因而不會被我們看見。”

“當然,你也可以這樣理解:建立一個三維直角座標系,x、y、z是長寬高,我們就不是生活在第二維度的‘長寬’上,而是生活在第三維度的‘高’上,而對於第四維度的生命來說一樣,假如建立四維直角座標系,w、x、y、z爲四條軸,他們就主要生活在第四條軸上,而不是代表着長、寬、高的三軸上。”

聽着林曉的介紹,麥克倫·凱恩不由感到神奇:“竟然是這樣嗎?那如果這麼說的話,我們隨手一揮,是否會影響到二維空間?”

林曉搖搖頭:“我們施加的力,都來源於電磁力,而電磁力是需要電子以及光子,但顯然無窮薄的二維空間,同樣容納不下我們三維空間的電子和光子。”

麥克倫·凱恩點點頭,雖然有些不明覺厲,但是他大概還是能夠想象出林曉說的是什麼意思。

而後,他便問道:“那麼,這是你根據多維場論進行的判斷嗎?”

“是的。”林曉點點頭。

“如果真正的高維空間不是按照你的理解來進行的呢?”

林曉笑了笑:“如果宇宙不是按照我的數學推論來進行的話,那我想我們的宇宙實在是太差勁了,或者說,我們的宇宙是虛假的,肯定是被一個真正存在的造物主設計出來的,因爲只有造物主才能不遵守規矩來進行設計。”

“oh,上帝聽到你的話,肯定不會高興。”

“上帝的歸上帝,科學家的歸科學家。”林曉絲毫不在意地回答道。

麥克倫·凱恩一愣,隨後感慨道:“由此,我可以確信您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林曉失笑:“我相信每個科學家都是這樣想的。”

麥克倫·凱恩沒有迴應,開始了下一個問題。

《時代週刊》的專訪,和正常的採訪沒有什麼區別,問問題,然後回答,由於林曉是作爲科學家接受採訪的,所以問題基本上也都和數學有關。

直到最後,麥克倫·凱恩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林先生,你認爲理論科學重要,還是應用科學重要?”

聽到這個問題,林曉眉頭一動,隨後笑着道:“我始終堅信理論科學最爲重要,我也將始終爲解決理論科學的問題做出貢獻,至於應用科學——如果你瞭解布爾巴基學派,你就會知道布爾巴基學派並不喜歡應用數學,而我的老師是讓-皮埃爾·塞爾,他也是布爾巴基學派的人,儘管這種觀念在現代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依然存留了下來,就像我即使現在研究起了物理,也只是在研究理論物理而已。”

“應用的事情,交給其他人,我只想探尋更加深奧的真理。”

麥克倫·凱恩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那就祝願你在你的理論科學道路上,發展得更遠了。”

“謝謝。”

採訪至此結束。

麥克倫·凱恩起身,再次向林曉伸出了手,兩人一握。

前面的問題,是他們《時代週刊》要問的,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是別人讓他問的。

而現在,他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案,一個理論科學家,希望他越來越偉大,因爲理論,是通用的。

“哦對了,咱們需要再給你拍個照,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你會出現在下個周的封面上,另外,本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中,也會有你的名字,祝賀你。”

林曉笑着點頭:“多謝。”

(本章完)

第478章 突然爆發的危機,擠兌狂潮第17章 升旗儀式上的表揚第105章 對智慧頂峰的挑戰第171章 《蒙娜麗莎》前的頓悟第351章 興趣改變的孔華安?第66章 華青報的採訪第166章 孿生素數猜想的重要突破第46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萬更)第121章 布爾巴基討論班第140章 萬人齊聚!人民大會堂的學術報告第358章 氣動圖解第100章 人家成教授了,我們都還是實習研究第382章 前往等離子所第205章 物理學界的驚喜第273章 撥開雲霧,輿論第30章 我們也一樣第15章 聯賽開始第284章 孤獨的藝術家?第237章 生產線大更新與再啓動第175章 我的答案,我的《蒙娜麗莎》第346章 造福大衆第414章 不能讓他們成功!第424章 純理論的推導!第490章 第三處火星遺蹟第111章 完美報告的謝幕【求月票】第295章 第二場報告第106章 報告開始,我將親手爲其畫上句號第473章 單向函數的風波,鋰硫電池完成第399章 擦去的黑板,重新落筆第537章 見塞爾教授第411章 將載入史冊的一通電話第541章 火星上的殺戮第490章 第三處火星遺蹟第454章 慶典和授獎儀式第375章 高等文明和低等文明第417章 還有這回事兒?第553章 全球合作!人類命運共同體組織第190章 林曉是偉大的數學家,還是偉大的物第443章 泄密第83章 交卷第90章 IMO特別獎!第119章 林曉帶來的驚喜第270章 再次被攪動的數學界第127章 在所有觀衆面前的提問第485章 美國?火星?第468章 3.5倍以上第181章 W玻色子質量的探討第127章 在所有觀衆面前的提問第167章 被碰瓷?第348章 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第513章 全知全能之神的詢問第408章 對老師來說最好的回報第163章 畢業論文完成第301章 X!第281章 黑暗中的輪廓,人形繪圖機第139章 準備好迎接數學界的考驗第265章 計劃正式開始第341章 EDA巨頭的不敢相信第400章 挑戰!第118章 數學物理課題組會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471章 P≠NP?國際數學家大會閉幕式上的電第45章 不敢相信的徐紅兵第87章 唾手可得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272章 意外第514章 首席去見女朋友了?第281章 黑暗中的輪廓,人形繪圖機第455章 首席科學家第166章 孿生素數猜想的重要突破第394章 集體沉默的物理學界第335章 常溫超導體爭奪大會第275章 白嫖系統第283章 嘗試探索黑暗第172章 林曉變成功夫大師了?第457章 請你出去第324章 超算中心主任的請求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405章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們第508章 神明啊,請回應我吧!第194章 詆譭者第121章 布爾巴基討論班第381章 無該種材料第7章 提前交卷第539章 數學界感謝林曉第142章 世界性的關注第252章 掌控干涉和衍射!第335章 常溫超導體爭奪大會第124章 唐院士的震驚,曹教授不響丸辣第298章 恭喜數學界第209章 外星人就我的公式裡!第441章 收網第90章 IMO特別獎!第416章 汪奕的拜訪第99章 林神又來展現神通了第522章 成功破譯神秘文字第104章 真正的大師永遠都保持着一顆學徒的第339章 我不信—臥槽我信了!第527章 隕石羣襲擊月球第134章 他正在回答你的問題
第478章 突然爆發的危機,擠兌狂潮第17章 升旗儀式上的表揚第105章 對智慧頂峰的挑戰第171章 《蒙娜麗莎》前的頓悟第351章 興趣改變的孔華安?第66章 華青報的採訪第166章 孿生素數猜想的重要突破第46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萬更)第121章 布爾巴基討論班第140章 萬人齊聚!人民大會堂的學術報告第358章 氣動圖解第100章 人家成教授了,我們都還是實習研究第382章 前往等離子所第205章 物理學界的驚喜第273章 撥開雲霧,輿論第30章 我們也一樣第15章 聯賽開始第284章 孤獨的藝術家?第237章 生產線大更新與再啓動第175章 我的答案,我的《蒙娜麗莎》第346章 造福大衆第414章 不能讓他們成功!第424章 純理論的推導!第490章 第三處火星遺蹟第111章 完美報告的謝幕【求月票】第295章 第二場報告第106章 報告開始,我將親手爲其畫上句號第473章 單向函數的風波,鋰硫電池完成第399章 擦去的黑板,重新落筆第537章 見塞爾教授第411章 將載入史冊的一通電話第541章 火星上的殺戮第490章 第三處火星遺蹟第454章 慶典和授獎儀式第375章 高等文明和低等文明第417章 還有這回事兒?第553章 全球合作!人類命運共同體組織第190章 林曉是偉大的數學家,還是偉大的物第443章 泄密第83章 交卷第90章 IMO特別獎!第119章 林曉帶來的驚喜第270章 再次被攪動的數學界第127章 在所有觀衆面前的提問第485章 美國?火星?第468章 3.5倍以上第181章 W玻色子質量的探討第127章 在所有觀衆面前的提問第167章 被碰瓷?第348章 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第513章 全知全能之神的詢問第408章 對老師來說最好的回報第163章 畢業論文完成第301章 X!第281章 黑暗中的輪廓,人形繪圖機第139章 準備好迎接數學界的考驗第265章 計劃正式開始第341章 EDA巨頭的不敢相信第400章 挑戰!第118章 數學物理課題組會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471章 P≠NP?國際數學家大會閉幕式上的電第45章 不敢相信的徐紅兵第87章 唾手可得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272章 意外第514章 首席去見女朋友了?第281章 黑暗中的輪廓,人形繪圖機第455章 首席科學家第166章 孿生素數猜想的重要突破第394章 集體沉默的物理學界第335章 常溫超導體爭奪大會第275章 白嫖系統第283章 嘗試探索黑暗第172章 林曉變成功夫大師了?第457章 請你出去第324章 超算中心主任的請求第515章 NASA要抗議第405章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教授們第508章 神明啊,請回應我吧!第194章 詆譭者第121章 布爾巴基討論班第381章 無該種材料第7章 提前交卷第539章 數學界感謝林曉第142章 世界性的關注第252章 掌控干涉和衍射!第335章 常溫超導體爭奪大會第124章 唐院士的震驚,曹教授不響丸辣第298章 恭喜數學界第209章 外星人就我的公式裡!第441章 收網第90章 IMO特別獎!第416章 汪奕的拜訪第99章 林神又來展現神通了第522章 成功破譯神秘文字第104章 真正的大師永遠都保持着一顆學徒的第339章 我不信—臥槽我信了!第527章 隕石羣襲擊月球第134章 他正在回答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