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進行的如火如荼,然而軍政庭的人注意力完全不集中在這邊。
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誰都知道,這只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隨時都有傾覆的風險。
真正麻煩的是皇太極和多爾袞。
他們固然在第一時間控住了這兩人,但是他們也無比忌憚這兩人搞出什麼幺蛾子。
他們從始至終沒有忘記,清庭是具備遠程投影技術的。
關於軍神,一直以來有一個爭論。
那就是軍神在不使用軍神天賦的情況下,能不能大優勢碾壓一位大軍團指揮。
這也是軍政庭少數沒有預測結果的東西。
而現在,清庭集中了大量的兵力,這本身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況且,如果皇太極選擇放棄國都,直接選擇孤身前往南方大軍,他們的局面會瞬間很被動。
他們現在也不過是利用國都的重要性,牽制着皇太極的選擇。
可一旦皇太極發現致命的威脅,他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放棄國都。
按照軍政庭的分析來看,皇太極對於國都的重視程度很一般。
真正在意的還是漢人將校造反,以及祖地的安全問題。
所以嶽鍾琪會被處死,不光是因爲嶽鍾琪有造反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爲嶽鍾琪具備軍神的能力,皇太極一直以來都想要除掉這個隱患。
對於他們來說,維護自身的統治,遠比多出一個軍神來協助他們破局要重要的多。
這也側面說明皇太極對於局面很有信心,相信還有其他破局的辦法。
這也是白起只是包圍卻沒有着急死命攻打的原因。
就像是打牌,星漢一直在出牌鋒芒畢露,但是清軍卻只是打出一兩張來化解致命危機,顯然是在憋一個大的。
大家都在等,所以纔會轉爲戰略相持,開始比拼雙方的抗壓能力。
而很顯然,清軍的底子很厚實,一直在輸一直在死,但是隨時還能變出大量的士卒。
而且,星漢面對的麻煩遠不止如此,他們佔據的地盤越大,麻煩也就越多。
滿清統治下的百姓,不會因爲他們是漢人,就會直接夾道歡迎。
戰爭之中戰死的士卒,在所難免的會讓百姓對星漢充斥着仇恨。
這種仇恨很難化解,可星漢又沒辦法做到全部屠殺的殘酷行爲。
而且屠殺恐怕會激發更多的仇恨。
所以星漢只能採用半強硬半懷柔的策略,先改變這些百姓的生活,樹立他們的信譽,來化解仇恨消弭仇恨。
可那些隱藏在百姓當中的恐怖份子,讓星漢的佔領區,每天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一樣。
更糟心的是,雖說星漢已經儘可能的封鎖清軍可能的支援路線了。
但是清軍還是有一些特殊的軍團,通過各種方式,從常規意義上難以進軍的地方朝着中原地區集結。
翻越喜馬拉雅山,從青藏高原入中原。
更有甚者環北極圈從東歐北部南下。
不過這些軍團都只是個別現象,對於大局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同樣也是相當糟糕的消息。
“白令海峽那邊的戰事如何?”
“很糟糕,對面也存在類白災能力的軍團,在那片地方白災軍團所能發揮出的上限太過於強大了!”
“要投入第一黃天軍團嗎?”
“不妥,第一黃天一旦投入,很有可能引發全盤連鎖反應!很有可能直接拉開決戰的序幕!”
“那怎麼辦?難道放任白令海峽進軍?”
“不用擔心關雲長,他有天舟支援,斷絕北嶺海峽的援兵不成問題。”
“現在的問題還是新羅百濟那邊!”
軍政庭幾乎吵成一團,一羣謀士瘋狂地對戰局進行着推演。
一開始制定計劃的時候,情報不足,導致很多方面還是存在漏洞。
雖說大體上完成了他們的第一階段任務,但是因爲這些漏洞,導致他們的計劃遲遲無法朝着第二階段轉變。
他們現在一方面要期待於前線將士的戰鬥結果,另一方面也得千方百計的思索如何破局。
征討清軍的第一個漏洞,就是完全沒有料到清軍的海軍能強大到這種地步。
就算是甘寧堵住了馬六甲海峽,周瑜擊敗了東瀛海軍,可依舊沒有辦法拿下海洋主導權。
太平洋上源源不斷的艦船以東瀛、琉球、澳大利亞爲後勤補給,瘋狂的調動着海軍力量。
雖說不是每一隻艦隊都是正規艦隊的規模,但是聚攏在一起,依舊是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
尤其是這些力量完全堵在新羅和東瀛之間,讓一開始的合圍計劃缺了一角。
但是周瑜和甘寧能夠堵住數倍於己方的海軍,已經是立了天功,就算是軍政庭的諸多謀士也沒辦法對此表達不滿。
“調動天舟部隊,繞道青州,然後北上打新羅!”
張良拍打着面前的桌子,大聲的宣告着自己的想法。
“開什麼玩笑,我們現在哪還能騰出力量去打新羅!”楊修大聲地駁斥着張良的計劃。
幾個軍神也都不在。
中亞地區和貴霜地區帶來的壓力太大,徐庶退守涼州和吳起守望相助。
原本充當預備隊的岳飛也被調動在漢中地區堵死川蜀北伐之路……
賈詡在老家、郭嘉殘了、徐庶在涼州、龐統在馬六甲、諸葛亮在地中海、法正在白令海峽、周瑜在東瀛、陳宮綁定着荀彧去在協助白起圍攻祖地、司馬懿在協助韓信。
王保保在星漢內坐鎮,防止內部爆發動亂。一連串調動下來,軍政庭內的大軍團指揮幾乎沒人、頂尖謀士就剩下了寥寥數人,以往被元老集團壓制的二線謀士們全都開始爆發。
資歷這玩意,在什麼地方都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尤其是在你的對手聰慧程度完全不輸給你的情況下。
而現在元老團全部有各自的重任,楊修等人立刻開始展露頭角,他們之前只能被籠罩在郭嘉等人的陰影之下。
而現在,已經到了他們發揮自我聰明才慧的時候,所有人都很興奮,他們都渴望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證明自己。
他們的任務就是挑刺和提出建議,至於最後採納誰的建議,自有穆易和黃天姬進行拍板。
哪怕提出計劃的張良是大名鼎鼎的漢初三傑、謀聖,也沒有一個人退讓。
楊修本來打算跟着阿文德去鎮守北貴地區的,畢竟那地方就是他們的老家,回去就和回家一樣。
但是那玩意對於楊修來說兩眼一抹黑,跟馬辛德等人完全畢不了,最後還是明智的放棄了這個選項,留在了軍政庭之中出謀劃策。
沒有一個有分量的人存在,整個軍政庭幾乎吵成了一鍋粥。
不過在這些人當中,張良顯然有些鶴立雞羣,自然那也成爲了被圍攻的重點。
當然這並非是惡意的,如果一個人提出的計劃,存在着漏洞,那麼被挑刺也是爲了星漢好,半吊子計劃可是會害死人的。
“我們第一階段的計劃漏洞必須要彌補,否則第二階段根本沒有辦法繼續突進!”
張良本來也是個好脾氣,但是現在硬生生暴躁了起來,指着地圖輸出着自己的觀點。
“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兵力!”楊修一點面子也不給張良,即便曾經他拿張良當偶像。
但是現在可不是追星的時候,他堵上自己的智慧,一定要大放光彩。
“一線部隊完全無法調動,任何一個區域的調動,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缺口!”
楊修指着地圖各處的兵力,他們連岳飛都不得不丟出去堵缺口了,手頭上能用的兵力幾乎都已經完全用掉了。
否則之前也不會有人提議第一黃天軍團參與戰鬥了,真的是已經打到這種時候了。
“況且,就算我們能在維持包圍圈的情況下出兵,你忘了新羅那邊已經探明的兵力部署了嗎?”
“四十萬,整整四十萬,連武安君現在都在頭疼怎麼搞定這邊的駐軍!我們就算要打,現在又能抽調誰?難不成你打算親自上陣?”
楊修將情況完整的攤開了說,就算是張良也有些頭疼,因爲楊修非但沒有誇張,甚至還有點保守。
新羅地區的正規軍四十萬,天知道現在有多少,這也是僵住的問題之一。
新羅區域的大軍就像是一根釘子一樣,死死地釘在原地,但是誰也沒辦法忽視這一部分的兵力,只能抽調人手進行防備。
可這種防備,人多了他們自己人手不夠,人少了又沒有意義,誰也不敢輕舉妄動,生怕帶來連鎖反應影響佈局。
更要命的是,新羅的海岸線現在還在清軍手裡面,對面還能用海軍夾擊他們的大軍。
“調動益州部、曹魏部、南蠻部走青州,抽調陸遜爲統帥,程昱、張鬆、馬良、黃權等人作爲軍師隨軍!”
張良知道自己實際操作不夠看,所以不提自己的事情,而是點名陸遜充當指揮。
因爲一線的將校都沒辦法抽動,所以張良思索了很久之後,還是根據所有人的天賦組合,搞出來了一個混編的二十五萬大軍。
搭配三艘天舟上面可以抽調的總計十五萬的兵力,總計四十萬,完全可以嘗試一下。
楊修一時間也陷入了沉默之中,不斷地模擬着張良的計劃。
穆易也在思考,實際上他手上的牌還挺多的,只是他手裡的大多數將校都退居三線了或者有其他的任務,沒有放在軍政庭的考慮範圍之內。
但是並不意味着他們不能打仗。
但是知曉這件事郭嘉、陳宮、諸葛亮等人提議將這一部分牌給隱藏起來。
這樣他們纔能有充足的兵力去應對突發情況。
況且,大明和蒙元還沒有下場,若是他們此刻拼盡全力,怕是最後不盡如人意。
“我同意留侯的計劃,但既然要抽調,那就一步到位!我提議將項少羽部也一同調撥給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擊破新羅地區的大軍。”
張鬆眯着眼睛看了良久,率先同意計劃。
“項少羽部恐怕不能輕舉妄動!”
張良搖搖頭,項少羽在韓信手底下,是給皇太極準備的驚喜。
“我倒是沒問題,但我軍怕是已經抽調不出人手了!”程昱皺着眉頭,不是他不願意,而是曹魏真的沒人可以用了。
“只抽調李典將軍!”張良掃了一眼目前的兵力佈置,沉吟了一下之後對着程昱說道。
“奧斯文、庫斯羅伊可以從北貴那邊抽調!”楊修沉默了半響之後,不得不承認張良的計劃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
抽調的地方都是不痛不癢的地方,但是結合在一起,確實有實現的可能性。
至於打不贏,楊修壓根就沒有考慮過,他對於星漢大軍的戰鬥力也很有信心,軍神就這麼點,對面就是在多出三十萬輔兵用不好也事白搭。
“但我的提議是打東瀛,徹底解放海上艦隊,搶佔海岸線,有海上力量的支援,也會更容易一些。”楊修話鋒一轉,提出了自己的計劃。
張良聞言也不禁思索了一下,誠如楊修所言,這確實也是一個可行的計劃。
他對於海軍的瞭解比較少,下意識的忽略了這方面的問題。
但是思索了一下之後,張良還是搖了搖頭。
“不妥,東瀛本土無關痛癢,況且容易將戰線拖長,我們的時間本來就很緊張,如果浪費在這方面上,可能會得不償失。”
“直接攻擊風險太大,若是被海陸夾擊導致攻勢受挫,我們會浪費更多的時間,而且這樣也更加穩妥。”
軍政庭內的討論瞬間就圍繞着兩者展開。
出兵這方面他們達成了公識,可打那個地方,他們卻無法達成統一。
一個更穩妥,但是時間長,一個時間短,風險性更高。
兩個選擇對於黃天姬估算的結果而言相差不大。
穆易看着五十五十的計劃,也犯起了難,不過他也看出來,現在想要打破局勢,就得主動增添砝碼了。
他想了想之後,決定啓用一部分的後備人才。
“打新羅,我會再抽調一批人馬一同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