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調兵平叛

明廷中央內閣之所以不對地方守備軍進行補充,主要是因爲地方守備軍中不少軍官都是地方士紳子弟充任,在戚繼光的領導下,中央內閣在掌控大局的同時,穩定消耗着地方守備軍的實力。

見識過色目起義軍的戰鬥力後,對於平叛鎮壓的結局明廷已經胸有成竹,剛好用這次大起義來練兵和清除地方守備軍集團。

在統一調配下,地方守備軍漸漸失去了地域性,被一個個合併,前線的鎮壓消耗又使得不同地區的守備軍不斷整編在一起。

系統出產的內閣不愧是大神級別的,這場動亂不光沒有動搖中央朝廷的統治根基,反倒是借力打力清洗了地方實力派!

在李察未來的規劃中,是不需要士紳階級的,李察需要更多的土地來打造他的封建軍團。

對李察而言,地主可以存在,但必須是武士地主而不是士紳地主。

畢竟士紳地主沒辦法打仗……

雖說時間長了,經過幾代人後,武士地主同樣會淪爲只會讀書的士紳地主,但在開國初期卻可以形成更多的戰鬥力!

在工業革命來臨之前,戰鬥力最強的無疑就是初代武士封建制度了。

無論是地球歷史上的歐洲中世紀騎士,還是東亞地區的府兵制度,其實都屬於封建武士制度,也就是用支付土地的方式獲取一羣戰士的效忠,從而去打天下。

只不過,這一套制度在戰亂時期和建國初期很強,但和平的時間一旦長久就會變得腐敗。

底層的士兵世代傳承的田產會被各種方式吞併,高層的勳貴則可以利用權勢通過吞併田產的方式變成一個個國家蛀蟲,過上躺着收租的幸福日子。

大唐遺留下來的士紳階級就屬於和平年代養出來的蛀蟲,他們的祖輩都是通過軍功獲封的大唐土地,一點點發展壯大起來的。

理所當然的,對李察而言只是一個個肥羊。

然而,李察爲了統治穩定沒辦法將所有的士紳階級剷除,他雖然是帝王,但也不能不講道理消滅一個階級吧……

那樣做會讓其他人怎麼想?

就算是爲李察賣命的軍功武士也會擔心李察會不會用完他們一句話全給宰了……

因此,沒了牙齒的士紳階級最好是其他人動手鏟除,明軍在以正義使者的身份平叛,一切就會變得完美。

爲了防止地方士紳階級死而復生,被他們滲透過的地方守備軍也需要被削弱,最後合併到新成立的軍隊當中!

Www★ ttκΛ n★ c o

很顯然,新成立的軍隊將會消除地方主義的色彩!

如今的新兵軍團就是一種嘗試和歷練。

除此之外,這次色目人大起義後,中央內閣也打算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種方式就是藉着平叛的名義大屠殺,第二種方式就是將還算老實的色目人全部募集爲炮灰,然後提升這些色目人士兵家眷的社會地位!

畢竟那些輔助軍家眷在危急時刻站在朝廷一方的行爲大家都看到了,只要成爲既得利益者,色目人很願意加入漢籍!

當然,吐番人的融合也在規劃當中,只不過吐番人在西域是少數派,並不被重視。

從大明7年年末第一座大城于闐城陷落開始,到大明8年1月色目大起義全面爆發後,中央朝廷才向大西北的李察彙報這次事件。

這主要是因爲中央政府沒想到這一次起義會嚴重到這個地步!

整個西域地區的士紳階級都受到了重創!

即便屠戮了數以十萬計的色目人農奴,仍然沒有將起義徹底鎮壓下去。

正因如此,中央內閣纔會派人告知李察,只要李察抽調回來一個主力軍團,就能將西域地區看似規模宏大的起義徹底鎮壓下去。

李察收到彙報後,並沒有責怪內閣的意思,內閣已經將起義的前因後果全部呈獻給李察,也說明了這次起義中中央朝廷能獲得的利益。

所以李察迅速取消了原本讓野戰軍團官兵陸續退役的計劃,將輔助軍和兩個野戰軍團替代西域軍團調往北方防線,依託原有的城池要塞抵擋南下的綠皮獸人大軍。

自己則帶着系統兵和西域軍團回援西域地區。

不過錦衣衛大部分力量都被留了下來,一方面協助留下來的吉納維芙繼續擴編錦衣衛的力量,收編江湖零散武者。

另一方面則配合吉納維芙的亡靈軍團監督北線防禦的輔助軍團和兩大野戰軍團,防止他們私自逃跑或起什麼小心思。

至於大西北地區剛練好的新兵則就地組成一個個普通軍團,充當治安駐守部隊。

進行到一半的軍隊改革被迫停止,本來充裕的明軍隊伍再次上緊了發條運轉。

理所當然的,對外擴張的計劃也向後推遲。

不過這一次李察也不是沒有收穫,得益於西域地區色目大起義,中央朝廷的全民動員進行的很徹底,漢民都不想成爲色目人宰殺的羔羊,而動員機制下地方士紳子弟也失去了特權,只能當一個小兵。

如此一來,倒是爲李察接下來的軍事改革提供了大量兵力。

同時也有了取代地方守備軍團的替代品。

在李察未來的規劃中,不再設立野戰軍團和地方色彩濃重的守備軍團。

所有的正規軍都可以隨時調動,且只聽從中央政府命令。

正規軍則根據戰鬥力和主要職責分爲甲乙丙三個等級。

丙級軍團就是地方守備軍團的翻版,只不過沒有了固定駐地,哪裡需要往哪裡搬,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新兵軍團,從新兵裡擇優入取補充甲乙兩等軍團。

甲等軍團自然是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老兵部隊,乙等軍團次之。

三大軍團無論是官兵福利待遇和權限上都有着明確的等級劃分,形成一個良性競爭體制。

其中,系統出身的軍團則是近衛軍性質,地位高於甲等軍團!

大明8年2月,李察帶着西域軍團回到西域地區開始大規模鎮壓色目起義,不出意外的,鬧了將近三個月的西域地區大起義迎來了終結。

483 懸賞剿殺令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041 不對勁的犒賞307 大勢已成461 開啓紅警權限210 死循環418 再次抵達四川262 會做人368 數萬俘虜055 掃蕩和拉壯丁158 守備軍團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048 第一次突突突486 巴伐利亞落幕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81 掌心雷222 政治包裝004 顛倒是非142 吐番計劃破產382 帝國根基414 炮斃070 零傷亡攻城戰258 一人破軍329 南下建國024 大唐軍制184 吸血鬼的判斷278 萬箭齊發089 犯錯的縣令389 組建448 休養生息058 官兵壓境382 帝國根基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483 懸賞剿殺令121 讀書人030 炸崩了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29 南下建國363 一追一逃290 閱兵105 出征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497 奧斯曼遷都357 火炮的威力366 龍立果的提議100 兵不血刃143 兩大軍閥321 消耗戰196 唐幣119 正面衝鋒436 100比1的戰損042 暴起殺人140 進攻石國府319 李察的準備264 西域危機300 犯規的攻城戰463 睜開眼的李察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400 耗不起225 李察的目標468 歐陸形勢315 先天境保鏢101 掌控高象縣409 背嵬再出擊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270 義務屯墾兵224 填坑401 全面戰爭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442 一人抓十人364 傀儡政權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498 超時空打擊215 財政赤字(爲lxlyandccc的萬賞加更)462 動員兵056 高象縣250 天山劍陣143 兩大軍閥205 覆滅的大地主355 李察的戰術506 暗能量255 強行招安349 全民抗敵362 堅壁清野265 林登萬284 堅定抗明立場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333 復興軍063 官兵要撤退181 拉鋸消耗058 官兵壓境171 慘勝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157 全殲與收穫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220 氣數已盡?328 不到百萬人口202 三千營精騎
483 懸賞剿殺令441 松贊干布的崛起041 不對勁的犒賞307 大勢已成461 開啓紅警權限210 死循環418 再次抵達四川262 會做人368 數萬俘虜055 掃蕩和拉壯丁158 守備軍團077 一萬三千平叛大軍048 第一次突突突486 巴伐利亞落幕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81 掌心雷222 政治包裝004 顛倒是非142 吐番計劃破產382 帝國根基414 炮斃070 零傷亡攻城戰258 一人破軍329 南下建國024 大唐軍制184 吸血鬼的判斷278 萬箭齊發089 犯錯的縣令389 組建448 休養生息058 官兵壓境382 帝國根基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483 懸賞剿殺令121 讀書人030 炸崩了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29 南下建國363 一追一逃290 閱兵105 出征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497 奧斯曼遷都357 火炮的威力366 龍立果的提議100 兵不血刃143 兩大軍閥321 消耗戰196 唐幣119 正面衝鋒436 100比1的戰損042 暴起殺人140 進攻石國府319 李察的準備264 西域危機300 犯規的攻城戰463 睜開眼的李察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198 撤軍(爲lxlyandccc萬賞加更!)400 耗不起225 李察的目標468 歐陸形勢315 先天境保鏢101 掌控高象縣409 背嵬再出擊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270 義務屯墾兵224 填坑401 全面戰爭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442 一人抓十人364 傀儡政權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498 超時空打擊215 財政赤字(爲lxlyandccc的萬賞加更)462 動員兵056 高象縣250 天山劍陣143 兩大軍閥205 覆滅的大地主355 李察的戰術506 暗能量255 強行招安349 全民抗敵362 堅壁清野265 林登萬284 堅定抗明立場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333 復興軍063 官兵要撤退181 拉鋸消耗058 官兵壓境171 慘勝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157 全殲與收穫194 戰錘種族的分佈220 氣數已盡?328 不到百萬人口202 三千營精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