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色目人倒黴蛋

得罪5分是得罪,得罪十分也是得罪,或許是出身的關係,李察對壓榨百姓的地方豪族本就沒有什麼好感,現在有了實力又有了利益訴求,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將地方豪族地主階級賣掉……

現在亂世已經在大唐持續了數年之久,地方豪族在戰亂中損失極大,早已不如最初的大唐和平時期。

在安祿山之亂中,地方豪族已經無法獨善其身,必須站隊,不然的話必然會被滅掉,安祿山這種梟雄人物是不會允許自己境內有一個根深蒂固,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的地頭蛇勢力。

除非這個地頭蛇勢力能爲其所用。

亂世之中不光百姓受苦,地方豪族往往也面臨着亡族危機,誰叫他們那麼有錢呢?

亂世中的軍閥就是一個個吞金獸,爲了養足夠多的軍隊本錢,多少錢都不夠填的,錢多了還可以擴軍嘛!

因此,在這場大唐內亂中,地方豪族不是自己大肆擴軍興起地主武裝,就是直接投向某個勢力,送錢送人支持對方的事業,以求自保。

在北方中原這塊地界,只有兩家對立,安祿山和大唐正統,敢冒頭的地方豪族早就在數年的戰爭中泯滅了,但南面卻是地方豪族的盛宴,那些小軍閥可沒有能力碾壓地方豪族地主武裝,一個個打過去首先會把自己打光。

南面大多數軍閥跟地方豪族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不少軍閥本身就是地方豪族建立組織起來的!

正是這種混亂才讓大唐失去了整個南方!

實際上,李察打出的衛護漢民,給百姓均田的口號絕對是獨一份,陷入內亂的大唐沒有任何一方勢力將平民百姓放在眼裡,最多也就拉攏地方豪族添爲自己的助力。

畢竟地方豪族只要肯撒錢,不用一年的時間就能拉出一支人數數千的地主武裝,大家族拉出上萬人也不是不可能,那些軍閥完全可以用這種方式快速擴充軍力!

而平民百姓有什麼值得拉攏的?

他們想要生存就必須乖乖種地交租,軍閥們缺少大頭兵了,到鄉鎮隨便一拉,不走的一刀子剁下去,誰敢不從?

強拉壯丁的手段,這些軍閥做的一點都不比李察差勁……

正因如此,百姓在上位者眼裡就是隨意屠宰和使用的羊羣,當然沒有必要去拉攏。

至於底層掀起的農民起義……

軍閥混戰已經耗盡了民力,能打能殺的青壯不是被軍閥和地方豪族摁在土地上勤勤懇懇的種田,就是拉到戰場上當血肉炮灰,哪裡還有人會去造反?

即便有,最多也就是一個土匪流寇級別的,不是被招安就是被剿滅……

這場內亂的大舞臺上已經站滿了軍閥和地方豪族,農民起義軍是不可能真正崛起的……

所以,爲百姓喊口號,還分地主田地的李察就成了全天下獨一份的仁慈君主,李察只要放出宣傳攻勢,民間就自發性的向周圍地區傳播大明的均田口號!

只要是漢民家家戶戶,無論貧窮貴賤都可以分到足以養活一家人的田產,完全按照人頭分配田畝,這麼大的蛋糕砸在老百姓身上,再對比下如今人命如草芥的大環境,簡直能讓他們幸福的昏厥過去……

既然李察打算給自己塑造一個爲民請命的仁義君主形象,自然不可能再禍害漢民當炮灰,因此這一次攻城他僅僅抓來了萬八千的色目人。

西州畢竟是西域與中原商路的必經之地,而且西域大亂的時候,很多色目人平民爲了不被李察這個極端大漢民族主義分子變成終生農奴,或者乾脆拉去當炮灰,紛紛舉家遷徙到西州定居。

在龍家和平離開焉耆的時候,又有一大批色目人平民自發性的跟隨龍家的隊伍跨越了威脅的荒野地區,移民到西州地區。

西州本就不受到安祿山重視,遷入的色目人雖多,但比起西州的漢民百姓還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戰亂時期人口流動本就比和平時期要大,並沒有引起足夠高的重視,任由那些色目人在西州建村定居。

城池是不會接受色目人的,倒不是他們歧視色目人不讓進城,而是因爲從西域長途遷徙過來的色目人百姓一個個都是窮光蛋,在城裡根本活不下去……

城市不會歧視色目人,但成立的大小老闆們顯然更願意用同族的漢人百姓做工。

因此,遷徙的色目人大部分都在西州郊外定居,龍家也是漢族人,自然不會在意這些西域色目人。

結果李察一來,這些剛剛生活有點起色,能依靠自己的勞作吃飽飯的色目人算是遭了秧。

在抓捕色目人壯丁炮灰的時候,李察根本不用擔心會抓錯人,原因無他,色目人的外貌與漢人差異極大,哪怕是一個文盲小兵,一眼也能看出來。

色目人就是因爲外貌跟漢人不同,所以纔會一直飽受歧視……

李察的士兵在嚴令下無法劫掠地方漢民,所以對發現的色目人村莊下手極其兇殘,凡是膽敢反抗的一律處死,而且色目人青壯的家人也會被抓起來,口糧被搜刮一空淪爲士兵的戰利品——這種事李察並不知情……

李察只要看到那些色目人青壯乖乖充當炮灰踏上戰場,去填西州的護城壕溝,架設攻城梯就足夠了!

隨着進攻的戰鼓聲擂響,萬八千色目人倒黴蛋被趙厲的下屬官兵押着衝向了城牆,他們扛着大小包裹,任務是填平西州高強的護城壕溝!

西州雖然沒有護城河,但外面卻有一道很深的壕溝,下面佈滿了拒馬木樁,不填平的話,根本攻不上去。

西州城是整個西州唯一算得上堅城的地方,箭塔角樓甕城等等一樣不缺,雖然比起中原幾乎建成要塞堡壘的大城還有所不如,但也足夠讓處於冷兵器時代的進攻方撞個頭破血流。

這就是龍樂天敢收縮實力,在西州城應對李察進攻的原因。

龍樂天需要在西州城拖延足夠長的時間,好讓派出去的龍霸天和其他龍家族人接受安祿山封地,組建新的軍隊!

499 蘇聯建築全開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201 恐懼攻城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318 狠人內閣156 兩輪齊射046 交手432 復興會355 李察的戰術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463 睜開眼的李察039 羣毆殺敵法357 火炮的威力395 阻擊預備隊020 瞬間崩潰506 暗能量492 向蒙古宣戰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308 趙氏宋國291 異變突起209 大酋長薩爾257 暴走的姥姥062 戰場上的羣衆演員252 死的渣都不剩427 誅殺暴君470 英倫三島237 大勢已去291 異變突起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190 荒墳守衛283 戰俘先鋒軍493 變成了瞎子480 奧斯曼出手452 印度次大陸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438 紙幣經濟計劃146 前鋒之戰117 昭武要逃410 反擊失敗089 犯錯的縣令162 吐番禁衛軍261 斬草除根225 李察的目標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173 吐番後路217 牛比的安祿山364 傀儡政權237 大勢已去067 負罪營179 慘烈的推進079 開始攻城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117 昭武要逃401 全面戰爭014 鎮守是蘿莉控368 數萬俘虜276 光明頂大會271 干涉吐番內戰149 唐軍戰術278 萬箭齊發462 動員兵129 農奴政策255 強行招安072 上萬唐幣到手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254 龍立果的擔憂031 3階兵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18 再次抵達四川243 調查武林505 回家的希望146 前鋒之戰116 以少擊多334 薩爾留下的坑301 人心浮動389 組建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280 攔截崑崙派333 復興軍359 三萬戰俘060 進攻119 正面衝鋒155 戰場形勢499 蘇聯建築全開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99 背嵬098 破罐子破摔429 都是假的051 五軍營步兵415 恐明症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457 惜命的李察391 復興歸田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505 回家的希望
499 蘇聯建築全開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201 恐懼攻城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318 狠人內閣156 兩輪齊射046 交手432 復興會355 李察的戰術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463 睜開眼的李察039 羣毆殺敵法357 火炮的威力395 阻擊預備隊020 瞬間崩潰506 暗能量492 向蒙古宣戰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308 趙氏宋國291 異變突起209 大酋長薩爾257 暴走的姥姥062 戰場上的羣衆演員252 死的渣都不剩427 誅殺暴君470 英倫三島237 大勢已去291 異變突起481 旁觀的歐陸各國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190 荒墳守衛283 戰俘先鋒軍493 變成了瞎子480 奧斯曼出手452 印度次大陸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438 紙幣經濟計劃146 前鋒之戰117 昭武要逃410 反擊失敗089 犯錯的縣令162 吐番禁衛軍261 斬草除根225 李察的目標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173 吐番後路217 牛比的安祿山364 傀儡政權237 大勢已去067 負罪營179 慘烈的推進079 開始攻城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117 昭武要逃401 全面戰爭014 鎮守是蘿莉控368 數萬俘虜276 光明頂大會271 干涉吐番內戰149 唐軍戰術278 萬箭齊發462 動員兵129 農奴政策255 強行招安072 上萬唐幣到手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254 龍立果的擔憂031 3階兵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418 再次抵達四川243 調查武林505 回家的希望146 前鋒之戰116 以少擊多334 薩爾留下的坑301 人心浮動389 組建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280 攔截崑崙派333 復興軍359 三萬戰俘060 進攻119 正面衝鋒155 戰場形勢499 蘇聯建築全開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99 背嵬098 破罐子破摔429 都是假的051 五軍營步兵415 恐明症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457 惜命的李察391 復興歸田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505 回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