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合作(求首訂)

陶安邦是一個血統純正的漢人節度使,自然傾向於康國府的招安,然而,康國府僅僅派來一個信使,軍隊都向兩鎮匯聚,準備抵抗與吐番王國結盟的兩鎮進攻,但史國府在信使後面卻跟隨着一支大軍!

人數上萬的大軍!

這就讓陶安邦很爲難了……

人家的上萬大軍可是不計算色目人那些垃圾的!

實際上,現在安西都護府的形勢對於抵抗的兩鎮極爲不利,若不是漢人的民族榮譽支撐着他們,安西都護府根本不會抵擋吐番王國的入侵!

吐番王國可是號稱百萬大軍北上……

不然的話,安西四鎮怎麼可能有兩大鎮投靠吐番王國?

任何一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安西都護府根本無法抵擋吐番王國的傾國之軍!

至於大唐本土的支援,想都不用想,大唐王室正與安祿山的大軍在中原大戰,人腦子都打成狗腦子了!

中原大戰的戰場上還不時冒出來一個個搗亂,只知道Waaaaaaaaaaagh~~~的綠皮部落,也不知道是哪塊地裡長出來的……

好在,大唐內陸的綠皮力量十分羸弱,根本影響不了大勢,頂多只是干擾雙方戰場而已。

比如說兩軍交戰中,側翼突然衝出來幾百上千個綠皮,然後被軍陣絞殺成渣渣……

中原戰場陶安邦不關心,也沒能力關心,他現在正思考是否該投降……

當高象縣淪陷的消息傳來時,陶安邦多出了一個選項,拉攏李察一起抵抗史國府的大軍!

畢竟李察也是漢人,而且李察維持漢人階級地位的政治舉措也被陶安邦看在眼裡,甚至李察爲何造反的原因也被大唐的不良人收集給陶安邦。

不難推斷出,李察也是一個大漢主義至上的人物,雙方還是有合作基礎的。

只不過,李察終歸是叛軍,而且還殺了那麼多人,安國府的不少士紳世家可對李察恨之入骨,特別是公孫家!

高象縣是公孫家的發家之地,結果李察一來,在高象縣權勢過大的公孫家立馬被李察打壓,淪爲跟當地普通士紳沒啥區別的地主,喪失了全部的政治權利和兵權!

而且李察開始對士紳階級一水端平收取賦稅,限制士紳階級招募武者客卿和家丁護衛數量的政策,也讓安國府的世家感到恐慌。

地方世家之所以能左右官府的決策,靠的不就是手裡的家丁和武者客卿麼?

不然的話,地方世家在官府眼裡就是一頭頭肥羊!

好在,李察僅僅只是對士紳階級收稅,限制了他們私募家丁武者的數目,並沒有將士紳階級連根拔起,所以雙方還沒有完全撕破臉。

即便如此,安國府其他地區的士紳階級也希望儘快剿滅李察叛軍!

這就讓想要拉攏李察的陶安邦比較爲難了……

現在史國府大軍已經向這裡進發,他總不能繼續跟李察叛軍打內戰吧,到時候史國府大軍一到,陶安邦還有力量抵抗麼?

就在陶安邦猶豫不決的時候,李察在高象縣改制漢人和色目人婚娶的政策傳入陶安邦耳中。

陶安邦自然是一眼看出李察的政策在未來融合色目人具備多大的優勢,只要這個政策順利執行個幾十年,西域地區色目人數目大大超出漢人的情況就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不過這個政策在高象縣那片色目人青壯大批死亡的地區推行難度不大,在其他西域地區推行很容易引起色目人新一輪的大規模起義……

色目人平民再傻也不會允許自家的女人成爲漢人的生育機器!

但是,這項在和平時期不利於統治的政策,對戰爭狀態下的西域卻比較適合,打仗的地方有的是,色目人青壯一定會被大大消耗,所以……

陶安邦想到這點,立馬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送向高象縣!

同時,陶安邦開始爲抵抗史國府大軍做準備!

史國府大軍看似規模龐大,但其中有很多是吐番武裝部民,戰鬥力雖比色目人強出一籌,但跟正規軍終歸是沒法比,只不過史國府大軍因爲後面有吐番王國支持,士氣高得離譜罷了……

若是能聯合李察共同出兵,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正忙着給明軍營的漢人士兵發老婆的李察沒有等來安國府的平叛大軍,卻等來了安國府節度使陶安邦的親筆信!

李察從陶安邦的信中得知現今安國府的局勢,以及大唐面臨的危機!

大唐的危機李察不關心,他在考慮和陶安邦合作的可行性。

陶安邦僅僅在信裡說史國府的軍隊人數過萬,其他情報則沒有透露,更沒有說安國府地方士紳對李察的不滿。

陶安邦僅僅只是想要從李察那裡借兵,又不是要將安國府交給李察,地方士紳對李察的不滿,一定程度上也能讓陶安邦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我現在有三萬五千氣運幣,無論是對上安國府還是跟史國府來的軍隊戰鬥,都有足夠的底氣,既然如此,先答應下來吧,不過這招安的名義不行,必須陶安邦承認我在高象縣的權利纔可以!”

很快,李察給陶安邦寫了回信。

李察的要求僅僅只是在名義上做出更改,並沒有要求其他條件,李察擔心給陶安邦逼急了直接向史國府投降,到時候,李察可就要面對安國府和史國府的力量了……

至於李察在名義上的堅持,自然是爲了防止下面人多出其他小心思!

如今李察僅僅佔據了一縣之地,縣城裡的大部分人口還是對李察無感的色目人,他自然要堅持獨立自主的政治傾向,絕不能給手下的投降派任何迴歸朝廷的希望!

李察很清楚下面那幫人的心思,他們投降自己是迫於形勢,而不是真的將自己當成雄主!

若是李察被安國府招安,用不了多久,手下的官僚們就會出現大批投靠安國府節度使的現象!

因此,雙方只能合作,絕不能合併!

收到陶安邦的信件後,李察不得不下令停止‘發老婆’政策,全力準備戰爭!

這次上架好突然,猝不及防,連感言都沒來得及寫,希望各位讀者老爺能支持起點正版,加更細則稍後會發。

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20 瞬間崩潰200 與龍家的妥協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86 打不下去了499 蘇聯建築全開251 先天對決128 軍功授田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301 人心浮動196 唐幣106 邵武世家328 不到百萬人口411 第二次反擊427 誅殺暴君439 招安土司393 控制戰場視野282 五字門225 李察的目標120 大豐收401 全面戰爭310 滅唐兩條路204 拆分士紳階級388 岳飛掛帥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001 險死還生273 人力的消耗275 吐番內戰升級243 調查武林210 死循環105 出征084 我沒有裝死!370 進攻安國府129 農奴政策103 吐番獨立349 全民抗敵220 氣數已盡?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313 進攻長安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135 主動投降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25 李察的目標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64 西域危機461 開啓紅警權限399 背嵬503 紅警權限全開371 忽悠成仇人022 安祿山造反110 嚇壞的吐蕃人259 生擒019 巡邏隊到381 參謀學院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183 吉納維芙456 詭異的光頭110 嚇壞的吐蕃人384 選擇332 宋太祖的理想410 反擊失敗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076 高象縣的應對430 先天之軀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61 斬草除根398 對峙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116 以少擊多100 兵不血刃029 破片高爆手雷078 戰前作秀081 十一抽殺律043 時間緊迫018 孤家寡人321 消耗戰282 五字門259 生擒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226 被高估的民勇122 進攻史國府038 輕鬆的包圍089 犯錯的縣令238 統治瓦解096 擴編明軍營387 南宋的危機感353 疏勒攻防戰138 李察的戰略465 碾壓162 吐番禁衛軍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177 西域的大環境057 平叛隊伍502 征服歐陸444 征服東南亞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410 反擊失敗305 西涼鐵騎
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20 瞬間崩潰200 與龍家的妥協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286 打不下去了499 蘇聯建築全開251 先天對決128 軍功授田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301 人心浮動196 唐幣106 邵武世家328 不到百萬人口411 第二次反擊427 誅殺暴君439 招安土司393 控制戰場視野282 五字門225 李察的目標120 大豐收401 全面戰爭310 滅唐兩條路204 拆分士紳階級388 岳飛掛帥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001 險死還生273 人力的消耗275 吐番內戰升級243 調查武林210 死循環105 出征084 我沒有裝死!370 進攻安國府129 農奴政策103 吐番獨立349 全民抗敵220 氣數已盡?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313 進攻長安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135 主動投降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25 李察的目標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64 西域危機461 開啓紅警權限399 背嵬503 紅警權限全開371 忽悠成仇人022 安祿山造反110 嚇壞的吐蕃人259 生擒019 巡邏隊到381 參謀學院383 李察的戰略構想183 吉納維芙456 詭異的光頭110 嚇壞的吐蕃人384 選擇332 宋太祖的理想410 反擊失敗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076 高象縣的應對430 先天之軀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261 斬草除根398 對峙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116 以少擊多100 兵不血刃029 破片高爆手雷078 戰前作秀081 十一抽殺律043 時間緊迫018 孤家寡人321 消耗戰282 五字門259 生擒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226 被高估的民勇122 進攻史國府038 輕鬆的包圍089 犯錯的縣令238 統治瓦解096 擴編明軍營387 南宋的危機感353 疏勒攻防戰138 李察的戰略465 碾壓162 吐番禁衛軍327 火槍的巨大優勢177 西域的大環境057 平叛隊伍502 征服歐陸444 征服東南亞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410 反擊失敗305 西涼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