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精忠報國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句話在李察前世十分流行,但在如今這個君主時代裡,戰爭則是由君主的意志所決定的。

越是中央集權的國家,戰爭的爆發和停止越是充滿不確定性和戲劇性。

因爲站在最高的那個人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動戰爭,理智一些的帝王或許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戰爭是否應該發動,而一些喜怒無常,或者乾脆就是腦子和野心不成正比的帝王,發起戰爭的理由則毫無根據……

這也是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奇葩戰爭的原因。

當然,除了帝王的意志外,戰爭的發動與坐在朝堂上的利益羣體也有很大的關係,他們雖然無法決定戰爭動向,但卻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去影響戰爭。

比如說最常見的矇蔽皇帝,製造一些假的,或者半真半假有利於自身利益的消息,不斷在帝王耳邊宣傳。

時間久了,帝王們的判斷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實際上,太子覺得岳飛威脅太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身邊的人日積月累灌輸的!

岳飛忠肝義膽的名聲可不是單純在背上刻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就能傳開,更多的是岳飛崛起以來的行事風格。

連民間很多人都知道岳飛是忠臣良將,上面的人理應也知道。

只可惜,在這個通訊非常落後的時代裡,高層的信息和民間的信息經常會不對稱。

像是皇帝太子這種在深宮裡生活長大的人羣,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都來自於身邊的人和朝堂上官員的彙報,如果這些人有意隱瞞或者乾脆不說,他們哪裡知道真正的事實?

因此,地球歷史上皇帝鬧出不知道雞蛋多少錢這種笑話就很正常了,實際上除了開國皇帝外,九成皇帝都不知道市面上的基本生活物資的物價……

岳飛威脅論在太子這裡大行其道,不光是因爲岳家軍的強大,更多的是岳家軍的強勢擋住了一大羣人的財路!

正所謂站得越高嫉妒的人越多,更何況國家的財富是固定的,岳家軍拿的多了,其他軍隊拿的自然就少了。

既然無法在真正的實力上跟岳家軍相提並論,當然要走其他的‘捷徑’。

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好漢倒在了小人算計中?

實際上,政治玩得就是權謀,只有真正的小人和姦雄才能把政治玩明白,真正那種赤膽忠心很單純的人,在政治上不是被玩死就是當烈士……

岳飛很聰明,但他對忠誠的態度勝於一切,所以即便他知道這次朝廷對他的限期進攻是有人惡意攻訐的結果,仍然沒有去做不利於南宋穩定的事情,而是謹遵聖諭,帶着岳家軍最能打的主力出發。

甚至連那些用來充數的地方衛戍部隊都沒有攜帶,只因爲岳飛需要他們彈壓地方,維持治安!

只有保證了治安老百姓才能安穩過日子繼續生產,老百姓能穩定生產過日子了,朝廷才能獲得更多的稅賦,從而積累更多的錢財用於戰爭和國力恢復。

一切都是爲了大宋!

只要大宋能千秋萬世,岳飛願意付出自己的性命!

當然,岳飛這麼做也不是說真正的無私,他所求的不是權勢和財富,而是身後名!

岳飛要的就是後世人提到他的名字,都會豎起大拇指稱讚他爲愛國忠臣!

在這一點上,岳飛就超越了大多數南宋高官,人生苦短,何不在自己站在高處的時候給後世留下美名?

只要名聲留下了,哪怕北明取勝,只要南宋百姓還活着代代傳下去,岳飛就永遠都是那個精忠報國的忠臣!

至於愚忠的名聲,在這個時代本身就是美名……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樸實的,沒有李察前世那種亂七八糟的負能量思想,什麼人不爲己天地誅在這個時代是要遭萬人唾棄的理論……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與人爲善等等正能量,哪怕是官員們私底下做了再多的壞事,明面上也會努力維持自己清正廉明的形象。

沒看衙門大堂上都掛着牌匾麼?

社會的主流聲音是與人爲善,對銅臭味充滿鄙棄,對與金錢爲伍的商人更是打心眼裡看不起。

社會中的富豪在老百姓眼裡別說偶像了,不被人戳脊梁骨就算名聲好了……

這並不是說仇富心態,而是社會中流傳着品德高於金錢的風氣。

當然,這也是李察前世現代社會的人嘲笑古代社會的人愚昧不堪的原因,在金錢至上社會中生活的人是無法理解這個年代的人,連飯都吃不飽還整日裡想着對他人施善的理念……

更無法理解古代村民民風淳樸到願意無償接納外鄉人在自己的屋子裡住一宿!

這在李察前世人的三觀裡基本上可以跟傻子劃等號了……

也就是俗稱的防人之心不可無……

善人和好人在這個時代是被稱讚的榜樣,但在李察前世那個充滿了金錢崇拜理論的現代社會中,卻是傻子的同義詞……

當然,位居高位的李察還感受不到這種淳樸的民風,相對於民間風俗,官場無疑更加黑暗。

朝廷的黑暗迫使岳飛踏出了滅亡的那一步,在岳飛主力盡出之後,李察立刻得到了消息。

沒有連綿的土堡要塞作爲臨時據點和退路,李察立刻發動了他早已藏好的1萬槍騎兵!

這可是李察用了一年的稅收兌換出來的!

在之前的作戰中,槍騎兵的表現無疑最是搶眼。

胸甲騎兵防禦力足夠,但衝擊力不足,而且因爲負重太多,無法長途奔襲。

龍騎兵則根本沒有衝擊力,只能當作輔助打黑槍的兵種,唯有槍騎兵在正面戰場上最是搶眼!

而李察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正面戰場的衝鋒騎兵!

不出意外的,岳飛的主力與帶齊了炮兵部隊的明軍遭遇了。

這一次岳飛沒有躲避,因爲明軍的兵力很弱。

步軍只有兩千多人,全部充當着火炮的護衛。

炮兵則是30門騎兵炮、10門康格里夫火箭彈、20六英寸榴彈炮、10挺帕克爾炮。

226 被高估的民勇497 奧斯曼遷都100 兵不血刃094 李察的反省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442 一人抓十人263 外圍三大派492 向蒙古宣戰275 吐番內戰升級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77 林登萬之死380 三大系統建築342 懷舊的龍立果325 混編036 震驚389 組建146 前鋒之戰071 輕騎追錢335 合格的戰損比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07 大勢已成426 剿滅藩鎮156 兩輪齊射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257 暴走的姥姥196 唐幣177 西域的大環境380 三大系統建築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091 公孫康安的私心305 西涼鐵騎079 開始攻城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190 荒墳守衛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086 過分了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054 強大的官府493 變成了瞎子209 大酋長薩爾213 五位內閣大臣096 擴編明軍營418 再次抵達四川063 官兵要撤退396 八萬俘虜066 戰後處理025 成爲隊正311 絕世毒計131 內閣(1/4)004 顛倒是非259 生擒406 全殲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408 陽謀與反擊173 吐番後路179 慘烈的推進439 招安土司385 保鏢衛隊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161 李察的根基438 紙幣經濟計劃087 倒戈的色目人僕從軍058 官兵壓境477 列強態度066 戰後處理305 西涼鐵騎254 龍立果的擔憂012 劫道的強盜502 征服歐陸455 奧斯曼的頑固352 決戰來臨前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203 市政委員會102 婚娶政策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178 十萬輔助軍222 政治包裝457 惜命的李察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167 不值錢的部落戰士416 戰鬥仍未結束283 戰俘先鋒軍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297 涼州城的力量156 兩輪齊射179 慘烈的推進231 龍家軍滅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66 龍立果的提議220 氣數已盡?033 投靠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496 大潰敗394 單方面炮擊237 大勢已去
226 被高估的民勇497 奧斯曼遷都100 兵不血刃094 李察的反省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442 一人抓十人263 外圍三大派492 向蒙古宣戰275 吐番內戰升級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77 林登萬之死380 三大系統建築342 懷舊的龍立果325 混編036 震驚389 組建146 前鋒之戰071 輕騎追錢335 合格的戰損比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07 大勢已成426 剿滅藩鎮156 兩輪齊射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257 暴走的姥姥196 唐幣177 西域的大環境380 三大系統建築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091 公孫康安的私心305 西涼鐵騎079 開始攻城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190 荒墳守衛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086 過分了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054 強大的官府493 變成了瞎子209 大酋長薩爾213 五位內閣大臣096 擴編明軍營418 再次抵達四川063 官兵要撤退396 八萬俘虜066 戰後處理025 成爲隊正311 絕世毒計131 內閣(1/4)004 顛倒是非259 生擒406 全殲108 吐蕃人的輕視(第五更求訂閱)408 陽謀與反擊173 吐番後路179 慘烈的推進439 招安土司385 保鏢衛隊434 令人想不通的北伐161 李察的根基438 紙幣經濟計劃087 倒戈的色目人僕從軍058 官兵壓境477 列強態度066 戰後處理305 西涼鐵騎254 龍立果的擔憂012 劫道的強盜502 征服歐陸455 奧斯曼的頑固352 決戰來臨前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203 市政委員會102 婚娶政策097 鎮壓大石鎮民亂178 十萬輔助軍222 政治包裝457 惜命的李察164 武者終歸是棋子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167 不值錢的部落戰士416 戰鬥仍未結束283 戰俘先鋒軍197 不得不進行的貨幣改革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297 涼州城的力量156 兩輪齊射179 慘烈的推進231 龍家軍滅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66 龍立果的提議220 氣數已盡?033 投靠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496 大潰敗394 單方面炮擊237 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