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涼州城的力量

涼州城上,旌旗招展,鐵甲如林,唐國雖然沒落了,但底子還是有點的,至少這三萬多唐軍的武器甲冑還是原來的搭配!

這三萬多人的唐軍也是唐國三分之一的實力了,剩下的三分之二一半用來防備安祿山,另一半用來防備南方節度使和長安首都。

當然,涼州不止三萬唐軍,還有十多萬的地主武裝團練和門閥家丁隊伍。

只是這十多萬人並沒有全部集中在涼州城中,而是分散在各個府縣城池內。

然而,李察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直接拿下涼州城,將帝國時代系統中最後一塊西北地區的城池攻佔,開啓西北地區的帝國時代兵種。

這就是李察進攻唐國的第二個原因。

也是最重要的那個!

這一次出征李察的軍隊十分寒酸,因爲這個世界人類組成的正規野戰軍和臨時新軍都填進了北部防線那個窟窿,本土還需要一定的守衛力量,李察能調動的只有一半的西域軍團和亡靈軍團……

真正的戰兵加在一起才兩萬多人!

2000名西域輕騎兵倒是都來了,但在攻城戰中只能起到遮蔽戰場和掩護後勤輜重的作用……

不過在進入涼州地區時,西域輕騎兵卻是發揮出不小用途,四處散播的西域輕騎兵將那些烏合之衆一般的地主武裝團練都逼入城池和家堡中不敢獻身,否則一旦被發現行軍位置,立馬就會遭到行軍速度超快,無需休息的亡靈軍團進攻!

此時的亡靈軍團雖然只有一萬多人,但個個都是骷髏勇士,還有數百名荒墳守衛,攻擊地主武裝完全可以一路平壓過去。

李察重視質量打造亡靈軍團的好處已經浮現出來,每一次戰役後亡靈軍團的損失都微乎其微!

吃了兩次虧後,涼州境內的地主武裝就不再敢隨便出來溜達了,明軍的後勤路線自然也變得暢通無阻,這裡面大半功勞都要歸結於西域輕騎兵身上!

當然,明軍進展如此順利與唐國的精銳騎兵部隊都被安祿山一掃而空有很大關係,失去了西北地區被北部大片領土後,唐國更是喪失了八成養馬地,中原那點養馬場根本供應不起一支成規模的騎兵軍團……

這主要是因爲唐國在過去太過一來西北和北直隸地區的產馬區,更不用說廣袤無比的北部大草原就是天然的軍馬來源地,成本十分低廉。

自然而然的,唐國那時候不可能在中原等不適合養馬的地方花費更多的錢去培養馬場。

結果安祿山將唐國的牧馬地全都搶走後,唐國立馬從一個騎兵強國蛻化爲一個步兵國家……

而且因爲大量精銳軍團的覆滅,國家財政瀕於崩潰,南方領土全部喪失等等一系列因素,讓唐國重新建立養馬場都做不到!

這就導致此時的唐國連一隻像樣的輕騎兵軍團都拿不出來,各個軍團只有少量的斥候偵騎,連2000人馬的西域輕騎兵都打不過……

可以說,李察進攻唐國算是撿了安祿山的桃子,如果不是安祿山將大唐打殘廢,李察絕不會如此輕而易舉的攻入唐國境內!

李察直搗涼州城的行徑自然被唐軍察覺到,在李察兵臨城下的時候,涼州城已經臨時組建了數萬持械青壯守城,並且還收納了5萬多地主鄉紳和地方門閥的武裝力量。

其中能看到大量接受僱傭的武林人士!

李察在西北地區的行爲徹底激怒了中原武林,原本跟官府不怎麼來往的中原武林大派已經陸陸續續派出大量門人弟子,以僱傭的形勢加入到明軍作戰序列當中。

作爲邊關重鎮的涼州城自然雲集了大批武林高手!

此時涼州城內滿大街都是拿着刀槍劍戟的壯士,和背插懸劍的步伐飄逸武林人士。

涼州城的守將在看到涼州城內已經雲集了十多萬‘武裝人員’,並僱傭了大批武林高手後,對戰勝明軍充滿了自信!

如果不是李察戰無不勝的歷史擺在那裡,涼州城內的唐軍甚至會選擇主動出擊!

畢竟明面上雙方的實力對比完全不對等,唐軍亂七八糟的武裝力量加在一起足足十幾萬,是兩萬多人的明軍數倍,就算明軍悍不畏死很能打,人數差距這麼大在往日裡也很難出現奇蹟……

這十幾萬可不是史書記載中誇張的虛數,而是實打實的十幾萬持械青壯,其中還有三萬正規軍和5萬經過訓練的地主和門閥武裝!

其中不少隊伍都是武者充當小頭目帶隊!

在均田免債的大旗和李察得罪人的名聲下,涼州城內除了被臨時武裝的幾萬持械青壯外,其餘軍隊都是士氣高昂!

哪怕是地主鄉紳和地方門閥的隊伍,因爲有大量子弟和武林人士在基層管理,戰鬥士氣也非常高。

地主武裝和門閥武裝性質差不多,都是以各種人脈拉起來的軍隊,軍隊中充滿了同鄉人和親戚朋友,凝聚力非常強,在大唐的地方門閥都是習武家族,門閥子弟都是親自在隊伍裡擔任指揮官!

同仇敵愾的武林人士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有他們的加入最底層那些貧民士兵也不敢造作,只能隨大流打仗。

唯獨沒有什麼戰鬥力的是涼州城內臨時組建的守城青壯,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老百姓和窮苦人家,心裡一直盼望着均田免債能翻身呢,又能有多大決心對抗明軍?

當然,這些守城青壯主要乾的是苦力雜活,以及在城頭充當炮灰人數的,涼州城守軍從來沒指望過他們能發揮作用。

李察並不知道他面對的涼州城內有多少敵軍,明廷的錦衣衛成立時間比較短,圍剿武林門派的時候損失較大,還停留在內部整頓和監督百官上面,對外的情報機構纔剛剛起步,自然不可能得知涼州城內的部署。

李察只知道涼州城內的糧草物資和兵力十分充裕,靠圍城餓飯是肯定拿不下來的……

而且,孤軍深入的李察需要速戰速決趁着大唐新的援軍沒有抵達,拿下涼州城!

373 民俗衝突029 破片高爆手雷445 統一東亞大陸027 進攻豺狼人271 干涉吐番內戰283 戰俘先鋒軍006 老子反了!258 一人破軍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286 打不下去了044 輕騎兵079 開始攻城035 綠皮戰力等級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017 新兵種出現104 合作(求首訂)056 高象縣307 大勢已成117 昭武要逃277 沒得談410 反擊失敗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270 義務屯墾兵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73 盟軍358 奪取炮兵陣地038 輕鬆的包圍408 陽謀與反擊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318 狠人內閣270 義務屯墾兵041 不對勁的犒賞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376 最後一搏450 薩爾和成吉思汗之間的碰撞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31 東逃日本381 參謀學院216 戚繼光的判斷428 先天齊出143 兩大軍閥005 殺人394 單方面炮擊173 吐番後路303 拿下涼州城157 全殲與收穫074 沿襲等級制度173 吐番後路453 馬拉特聯盟241 武林門派034 分權224 填坑042 暴起殺人368 數萬俘虜332 宋太祖的理想116 以少擊多415 恐明症066 戰後處理349 全民抗敵045 打還是不打455 奧斯曼的頑固045 打還是不打157 全殲與收穫042 暴起殺人337 有錢的南宋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417 掃除障礙138 李察的戰略299 踏過護城河352 決戰來臨前468 歐陸形勢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02 三千營精騎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13 五位內閣大臣430 先天之軀333 復興軍308 趙氏宋國023 招安260 逼問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353 疏勒攻防戰010 初級抽獎084 我沒有裝死!232 對氣運幣的猜測114 這是個狠人081 十一抽殺律005 殺人385 保鏢衛隊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070 零傷亡攻城戰207 考覈與淘汰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491 波斯衛所419 攻城炮抵達
373 民俗衝突029 破片高爆手雷445 統一東亞大陸027 進攻豺狼人271 干涉吐番內戰283 戰俘先鋒軍006 老子反了!258 一人破軍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286 打不下去了044 輕騎兵079 開始攻城035 綠皮戰力等級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017 新兵種出現104 合作(求首訂)056 高象縣307 大勢已成117 昭武要逃277 沒得談410 反擊失敗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270 義務屯墾兵233 暴增的聲望等級473 盟軍358 奪取炮兵陣地038 輕鬆的包圍408 陽謀與反擊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318 狠人內閣270 義務屯墾兵041 不對勁的犒賞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376 最後一搏450 薩爾和成吉思汗之間的碰撞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31 東逃日本381 參謀學院216 戚繼光的判斷428 先天齊出143 兩大軍閥005 殺人394 單方面炮擊173 吐番後路303 拿下涼州城157 全殲與收穫074 沿襲等級制度173 吐番後路453 馬拉特聯盟241 武林門派034 分權224 填坑042 暴起殺人368 數萬俘虜332 宋太祖的理想116 以少擊多415 恐明症066 戰後處理349 全民抗敵045 打還是不打455 奧斯曼的頑固045 打還是不打157 全殲與收穫042 暴起殺人337 有錢的南宋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417 掃除障礙138 李察的戰略299 踏過護城河352 決戰來臨前468 歐陸形勢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02 三千營精騎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13 五位內閣大臣430 先天之軀333 復興軍308 趙氏宋國023 招安260 逼問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353 疏勒攻防戰010 初級抽獎084 我沒有裝死!232 對氣運幣的猜測114 這是個狠人081 十一抽殺律005 殺人385 保鏢衛隊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070 零傷亡攻城戰207 考覈與淘汰049 韓立的瘋狂(爲第一個舵主加更!)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491 波斯衛所419 攻城炮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