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開始攻城

隆隆的戰鼓聲響起,在大唐軍隊中,軍號和戰鼓是混用的,每一面城牆的進攻梯隊後面都是一長溜打鼓,赤裸着臂膀的壯碩色目人大漢揮舞着棒槌,不斷敲打着。

自信過頭的公孫康安連圍三缺一的套路都放棄,堵死了大石鎮所有的出入口,哪怕是從城牆上翻滾下來,也別想逃出包圍圈!

其中三面城牆外面各放置500漢人督戰隊,由各個校尉或隊正統領,公孫康安所在的位置除了500漢人督戰隊外,還有一千多人在他眼裡最能打的親衛營。

親衛營中武者的比例佔到了足足一成多,有一百多個武者帶隊,可以說將高象縣所有官方和非官方的武者都蒐羅一空!

也就財大氣粗的公孫家能做到這一點!

這些武者中,有不少人都是大戶家族的子弟,窮文富武在這個世界得到了深刻闡釋,只要家裡有錢,子弟願意習武,哪怕資質再差也能通過堆積各種輔助藥材給頂入皮肉境。

若是家族財富更高,家族子弟稍微有點習武根骨,年紀輕輕就踏入筋骨境也不是什麼難事。

公孫康安就是依靠各種輔助藥材踏入筋骨境的強者。

皮肉境打熬皮膜肌肉,主要修的是力氣,天賦好的皮肉境武者,甚至能達到近萬斤巨力!

筋骨境修的則是筋肉骨骼,使得身體變得更加抗打,速度敏捷變得更快!

當然,哪怕到了筋骨境,武者還是停留在血肉之軀,一刀捅進去照樣要歇菜……

當筋骨境武者修出氣感後,就踏入了後天境,步浩宇就是這一境界的高手!

後天境武者是真正意義的百人敵,可以獨自面對一支普通的百人軍隊!

不過,先天之下皆爲凡人之軀,只要還沒到先天境界,就不能無視普通冷兵器的殺傷,只有踏入先天,纔算真正意義的脫胎換骨!

理所當然的,每一個抵達先天之境的武者都是天縱之才,別說是高象縣了,就算是整個安國府也沒有這種人物,先天境可沒法通過堆積藥材晉入……

這只是武者的大境界,大境界中還分初中後巔峰四個小境界,每一個小境界都意味着鴻溝般的差距!

單以皮肉境舉例,下品皮肉境武者只有500到1000斤的力氣,中品皮肉境武者則具備1000到3000斤的力氣,上品皮肉境武者擁有3000到一萬斤的力氣!

當然,上品皮肉境武者也不用非要修煉到一萬斤力氣再晉級,只要能打破瓶頸,隨時都可以晉級爲筋骨境武者。

一萬斤只是皮肉境武者能抵達的極限罷了。

在高象縣平叛大軍從四面城牆發起進攻的時候,城牆上也出現了大批色目人士兵的身影。

由於雙方的色目人士兵都沒有統一的戰袍,爲了便於區分,李察讓己方所有的色目人士兵頭頂上包了塊紅色的頭巾。

遠遠望去,城頭一片血紅色……

之所以選擇紅色頭巾,是因爲李察繳獲的唐軍戰袍主體顏色是紅色,可以就地取材。

四面城牆被同時攻擊,李察自然不會平攤兵力,在大石鎮正門的城牆上,李察安排了最多的守軍。

500多人的負罪營全部呆在正門城頭,還有500名先鋒營士兵,500名輔助軍預備役壯丁充當的守城苦力,以及1000人的系統五軍營步兵督戰!

可以說,正門是李察守衛的重點,原因無他,對面的高象縣平叛大軍的帥旗就在正門外,也就是公孫康安的主力親衛營所在!

其他三面城牆則分攤了剩下的先鋒營、輔助軍預備役色目人青壯,明軍營和剩下的500名五軍營步兵充當督戰隊。

五十名明軍輕騎兵則呆在李察身邊,若是城池被攻破,他會帶領正門的五軍營步兵主力從正門殺出重圍,直擊敵軍帥旗所在。

即便無法擊破中軍,李察也可以帶着自己的主力從容離開大石鎮。

李察在正門處放置這麼多兵力,其實也是爲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他自認爲有一千名五軍營步兵護衛,突圍還是不成問題的。

公孫康安所在方向也放置了最多的兵力,其他三面城牆每一面只有2000多用於進攻的色目人僕從軍,但公孫康安所在的這一面城牆卻有足足4000多人!

並且龍立果親自在前線指揮進攻!

攻城嘛,自然是有大門的地方更好進攻,佔領了城頭後,將城門一開,大軍就可以蜂擁涌入,大石鎮後門已經被李察命人用千斤閘堵住,只有正門可以正常開啓。

因此,其他三面城牆哪怕被攻破,因爲攻城士兵必須一個個從城牆另一面爬過來,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席捲整個大石鎮。

門少也有門少的好處……

在公孫康安眼裡,另外三面城牆的攻城部隊只不過是用來分攤大石鎮叛軍兵力的,正門處纔是主攻方向。

在戰鼓聲中,高象縣的色目人僕從軍發出震天的喊殺聲,組成一個個攻擊波次,擡着簡易的攻城木梯發起了衝鋒。

他們身上沒有任何甲冑,手裡只有一把刀一面盾,甚至只有一杆長矛!

在進攻的色目人僕從軍各個攻城木梯之間,分佈着色目人的弓弩手跟隨大隊前進慢跑。

攻城戰是不需要陣形的,只要敢衝敢打就足夠了,這一點剛好適合軍紀散亂的色目人僕從軍。

四面城牆總共上萬的色目人僕從軍先後發起攻城戰,一時之間,整個大石鎮周圍都是響亮的喊殺聲。

自從大石鎮被大唐征服後,這還是頭一次在這個土城中爆發如此規模的戰役!

城頭的色目人弓弩手和明軍營弓弩手,以及五軍營步兵,分成兩個梯次,分別向城下的攻城部隊拋灑箭雨。

至於滾木碎石之類的,李察可不敢讓守城部隊準備,大石鎮的土牆總共才三四米高,碎石滾木扔多了攻城部隊直接踩着就能爬上來!

大石鎮的城牆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守城地點,地利優勢微乎其微,這正是高象縣平叛大軍敢以區區2倍於敵的烏合之衆強攻的重要原因。

在漢人督戰隊的威逼下,上萬進攻的色目人僕從軍頂着箭雨成功將攻城木梯搭上城頭!

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449 蒙古帝國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239 均田得罪人361 土地是源動力437 接連開戰042 暴起殺人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007 逃離397 改編戰俘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176 醜化143 兩大軍閥231 龍家軍滅020 瞬間崩潰029 破片高爆手雷170 齊射與屠戮437 接連開戰102 婚娶政策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480 奧斯曼出手204 拆分士紳階級239 均田得罪人154 防禦圓陣314 爲了部落455 奧斯曼的頑固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092 武者待遇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492 向蒙古宣戰492 向蒙古宣戰373 民俗衝突256 妥協與談判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135 主動投降248 軍功貴族436 100比1的戰損004 顛倒是非104 合作(求首訂)399 背嵬382 帝國根基416 戰鬥仍未結束396 八萬俘虜040 雙弩配置391 復興歸田106 邵武世家068 整編降兵437 接連開戰033 投靠239 均田得罪人432 復興會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31 東逃日本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352 決戰來臨前482 開啓新權限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184 吸血鬼的判斷385 保鏢衛隊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083 從心的巡檢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425 內戰爆發458 所謂神性014 鎮守是蘿莉控098 破罐子破摔103 吐番獨立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377 林登萬之死332 宋太祖的理想189 誤打誤撞的綠皮006 老子反了!041 不對勁的犒賞262 會做人300 犯規的攻城戰035 綠皮戰力等級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37 有錢的南宋371 忽悠成仇人159 成王敗寇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098 破罐子破摔257 暴走的姥姥270 義務屯墾兵012 劫道的強盜263 外圍三大派210 死循環081 十一抽殺律342 懷舊的龍立果328 不到百萬人口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430 先天之軀265 林登萬256 妥協與談判340 黑暗精靈的帝國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79 個人面板
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449 蒙古帝國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239 均田得罪人361 土地是源動力437 接連開戰042 暴起殺人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007 逃離397 改編戰俘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176 醜化143 兩大軍閥231 龍家軍滅020 瞬間崩潰029 破片高爆手雷170 齊射與屠戮437 接連開戰102 婚娶政策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480 奧斯曼出手204 拆分士紳階級239 均田得罪人154 防禦圓陣314 爲了部落455 奧斯曼的頑固469 所謂的民族思想092 武者待遇085 色目人僕從軍士氣崩潰492 向蒙古宣戰492 向蒙古宣戰373 民俗衝突256 妥協與談判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135 主動投降248 軍功貴族436 100比1的戰損004 顛倒是非104 合作(求首訂)399 背嵬382 帝國根基416 戰鬥仍未結束396 八萬俘虜040 雙弩配置391 復興歸田106 邵武世家068 整編降兵437 接連開戰033 投靠239 均田得罪人432 復興會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331 東逃日本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352 決戰來臨前482 開啓新權限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184 吸血鬼的判斷385 保鏢衛隊369 失去希望的鹹魚083 從心的巡檢375 日落西山的林登萬425 內戰爆發458 所謂神性014 鎮守是蘿莉控098 破罐子破摔103 吐番獨立021 走投無路的李家村377 林登萬之死332 宋太祖的理想189 誤打誤撞的綠皮006 老子反了!041 不對勁的犒賞262 會做人300 犯規的攻城戰035 綠皮戰力等級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337 有錢的南宋371 忽悠成仇人159 成王敗寇228 李察的亡靈軍團098 破罐子破摔257 暴走的姥姥270 義務屯墾兵012 劫道的強盜263 外圍三大派210 死循環081 十一抽殺律342 懷舊的龍立果328 不到百萬人口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430 先天之軀265 林登萬256 妥協與談判340 黑暗精靈的帝國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79 個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