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

李察和印度次大陸南部地區殖民據點達成協議的兩個國家就是西班牙王國和法蘭西王國。

這兩個國家都是沿海大國,也是歐陸上率先發起遠洋貿易的國家。

由於歐陸上的各國對立嚴重(被光明神教挑唆的),而且還維持着詭異的平衡,再加上有黑暗精靈這個共同的敵人,再加上沒有發現過新大陸,所以歐陸國家都不重視海洋的發展。

中歐地區和意大利半島地區是因爲傳統的陸權思想制約,導致對海權的忽視。

西歐地區的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王國,之所以重視海權,則是因爲他們距離高等精靈的英格蘭王國最近,必須發展一定規模的海軍來對抗高等精靈的艦隊。

當然,這其中也有應付黑暗精靈海盜的因素。

黑暗精靈統治的奧斯曼帝國在陸地上的擴張被打斷後,一直在企圖從海洋向歐陸進攻,促使了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王國兩國海軍的發展。

別看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王國在陸地上處於敵視,但在海洋上因爲有一個共同的敵人,一直都處於半合作狀態。

比如說共同開發富饒的印度次大陸南岸殖民據點。

大明22年年末,隨着最後一個法蘭西王國殖民據點的部隊撤離,李察終於等來了悅耳的系統提示音。

【恭喜宿主清除印度次大陸南部沿海所有外部國家勢力軍事據點和武裝力量,完成權限任務,獲得盟軍基地,並獲得三大盟軍基礎建築建造權限。

新的權限任務發佈:將奧斯曼帝國在印度次大陸的勢力驅逐。

任務獎勵:獲得盟軍美國大兵和重裝大兵的招募權限。】

隨着系統提示結束,個人面板上的紅警建築界面,盟軍基地已經被點亮,而盟軍發電廠、盟軍礦石精煉廠、盟軍兵營的建築圖標浮現出來,處於可建造的狀態。

不過建造的價格仍然是1000源力……

李察就算排除沒太大用途的盟軍礦石精煉廠(礦石精煉廠有一座就能獲得源力,再多了也無用,只有多佔據一個大陸區域才能增加源力獲取數量。),盟軍發電廠和盟軍兵營也需要整整兩千源力!

盟軍發電廠是前綴建築,只有建造了它才能建造盟軍其他建築。

當然,盟軍礦石精煉廠也是前綴建築,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出現其他盟軍建築,這個前綴建築暫時無需建造。

“源力還是太少了啊。”

李察掃了眼更新後的個人面板,不由自主的感嘆道。

由於印度南部據點沒有發生戰鬥就被接收,所以各項設施和商會得以保留,對比已經被打成一片爛地,各地小股農民暴動屢禁不止的印度次大陸其他地域,立馬成爲了明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財富高收入地區。

於是,李察在歐洲殖民者退出的據點首次派遣大量的漢人官僚用於管理(主要是收稅)。

這些據點人口不足,而且商貿繁榮,總算是貼補了一些佔領印度次大陸的花銷。

當然,印度次大陸的混亂一大半原因都是李察造成的,他在印度次大陸採取了粗放式的包稅制度,放權給那些跪舔自己的印度本土勢力,同時有定下了高標準的稅賦抽成。

結果導致那些本土地方勢力不得不狠命搜刮民脂民膏,在中飽私囊的同時還能交得起‘貢賦’。

不錯,貢賦制度就是明國的稅收稱呼,因爲李察的徹底放權,沒有派流官也沒有派駐軍,地方投降的本土勢力基本上自成一國,跟藩鎮區別不大。

有自己的官僚有自己的軍隊也有自己的財政體系!

李察相當於重現了當初印度土邦王公林立的局面!

不過在名義上,這些地方自治政權都是隸屬於明國的附庸,不光要承受李察制定的沉重抽稅分成,還要在李察需要的時候提供足夠的炮灰!

只要這些地方自治政權稍有違抗,就會遭到李察大兵清剿!

如今李察的軍隊全部由動員兵組成,那些還停留在大刀長矛和少量火繩槍時代的地方自治政府對抗約等於找死,自然不敢違背李察的命令。

因此,明國雖然沒有在印度次大陸建立實質性統治,但李察的命令在這些地方卻非常好使。

至少,在李察的系統動員兵軍隊覆滅前,無人敢反抗李察!

明國在印度次大陸真正的直屬地只有印度南部沿海,歐洲殖民者遺留下來的貿易據點。

通過貿易據點的商業行爲,明國相當於間接控制了印度次大陸中地方自治政權的經濟。

由於李察的放權,印度次大陸的地方自治政權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很快建立起一支軍隊。

這使得即便他們過度壓榨印度人民,也能輕鬆將印度農夫的反抗鎮壓下去!

李察改制後的婆羅門教成爲了印度次大陸的唯一宗教,並且所有的白人都淪爲第二層次的剎帝利和第三層次的吠舍。

印度本土土著就更慘了,很多吠舍都被貶爲首陀羅,理由就是之前如來神掌過後掀起的印度大起義!

那場起義被李察輕而易舉的鎮壓後,剎帝利和婆羅門的羣體發生了劇烈變化。

投靠李察的白人成爲剎帝利,原本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由於大部分參與了起義,不是被消滅就是被降級……

這一次李察很乾脆的將所有的白人都貶爲剎帝利,沒有主動投降的白人則爲吠舍,印度土著無論之前什麼地位,全部淪爲了首陀羅!

至於漢人,不管是權貴還是平民,清一色被李察擡升到了婆羅門階級!

如今印度次大陸的婆羅門教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婆羅門不再是神權的代言人,而是神靈的親兒子!

因爲很多被貶爲剎帝利的白人才是維持宗教的骨幹……

漢人只是負責管理他們和作威作福!

權利極大的漢人監察使就是代表。

印度次大陸的漢人監察使不光每隔幾年需要輪換,一旦發生意外地方自治政權就要擔責,情節嚴重者甚至會被李察帶兵剿滅!

324 成熟的火繩槍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367 忽悠大法355 李察的戰術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64 西域危機096 擴編明軍營305 西涼鐵騎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089 犯錯的縣令098 破罐子破摔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321 消耗戰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024 大唐軍制026 填滿兵額448 休養生息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260 逼問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005 殺人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10 滅唐兩條路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006 老子反了!079 開始攻城280 攔截崑崙派026 填滿兵額402 騎馬與砍殺的對決437 接連開戰225 李察的目標431 無屬性先天062 戰場上的羣衆演員224 填坑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008 引發騷亂107 統治階級的戰爭(上架暴更)499 蘇聯建築全開188 讓吸血鬼震驚的五軍營350 血戰到底359 三萬戰俘103 吐番獨立310 滅唐兩條路380 三大系統建築117 昭武要逃079 開始攻城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81 拉鋸消耗409 背嵬再出擊155 戰場形勢022 安祿山造反334 薩爾留下的坑179 慘烈的推進255 強行招安483 懸賞剿殺令442 一人抓十人247 千名一流高手328 不到百萬人口231 龍家軍滅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382 帝國根基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012 劫道的強盜047 對射313 進攻長安213 五位內閣大臣207 考覈與淘汰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102 婚娶政策155 戰場形勢184 吸血鬼的判斷214 帝國時代面板114 這是個狠人333 復興軍386 火炮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395 阻擊預備隊309 女真金國437 接連開戰057 平叛隊伍429 都是假的245 大唐的善意178 十萬輔助軍381 參謀學院354 自傲的尤安221 被拋棄的龍家308 趙氏宋國508 誅殺超級英雄136 選擇陣營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060 進攻139 屠城威脅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366 龍立果的提議490 神聖同盟068 整編降兵317 突圍
324 成熟的火繩槍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367 忽悠大法355 李察的戰術447 一年稅收一艘船264 西域危機096 擴編明軍營305 西涼鐵騎137 安西四鎮(求訂閱)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089 犯錯的縣令098 破罐子破摔343 被嚇到的龍立果321 消耗戰093 強悍的武者鋒矢024 大唐軍制026 填滿兵額448 休養生息180 旋起旋滅的兵變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260 逼問080 色目人之間的拼殺005 殺人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310 滅唐兩條路032 豺狼人的食譜標準006 老子反了!079 開始攻城280 攔截崑崙派026 填滿兵額402 騎馬與砍殺的對決437 接連開戰225 李察的目標431 無屬性先天062 戰場上的羣衆演員224 填坑147 吐蕃人的尷尬處境008 引發騷亂107 統治階級的戰爭(上架暴更)499 蘇聯建築全開188 讓吸血鬼震驚的五軍營350 血戰到底359 三萬戰俘103 吐番獨立310 滅唐兩條路380 三大系統建築117 昭武要逃079 開始攻城141 意料之外的裡應外合181 拉鋸消耗409 背嵬再出擊155 戰場形勢022 安祿山造反334 薩爾留下的坑179 慘烈的推進255 強行招安483 懸賞剿殺令442 一人抓十人247 千名一流高手328 不到百萬人口231 龍家軍滅475 歐陸王權的敵人382 帝國根基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012 劫道的強盜047 對射313 進攻長安213 五位內閣大臣207 考覈與淘汰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102 婚娶政策155 戰場形勢184 吸血鬼的判斷214 帝國時代面板114 這是個狠人333 復興軍386 火炮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395 阻擊預備隊309 女真金國437 接連開戰057 平叛隊伍429 都是假的245 大唐的善意178 十萬輔助軍381 參謀學院354 自傲的尤安221 被拋棄的龍家308 趙氏宋國508 誅殺超級英雄136 選擇陣營454 不同的征服方式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060 進攻139 屠城威脅336 鐵騎衝鋒(第三更)366 龍立果的提議490 神聖同盟068 整編降兵317 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