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趙氏宋國

燕國使者抵達唐國對長安朝廷而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如今的東亞大陸,排除內戰不已已經徹底殘廢的吐番王國,南方混戰的節度使軍閥,以及向燕國安祿山俯首稱臣的高麗半島外,明唐燕是最強大的三方勢力,而且互相都接壤。

明軍打下西北地區後,三國鼎立的形勢就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然而,李察一場涼州戰役將這種平衡徹底打破,別說是唐國朝廷了,就連安祿山也沒想到李察能用區區兩萬兵力外加一個刀槍不入的巨人怪物擊潰十幾萬憑藉堅城的大軍!

明軍既然可以依靠巨人怪物打破一次堅城,自然也就能打破第二次第三次……

而且明軍迅速南下攻佔鄯州和會州後,明唐形勢已經發生逆轉,在外人看來就是明強唐弱!

如今燕國承受了南下綠皮獸人大軍的主力,安祿山根本抽調不出軍隊進攻明國控制下的西北地區,自然不願意眼睜睜看着唐國在明國的攻擊下土崩瓦解。

因此,安祿山有了聯唐抗明的計劃。

正發愁如何抵擋明軍的長安朝廷隆重接待了燕國的使者,雙方很快達成了攻守互助同盟,唐國可以安心從燕國邊境撤出所有的正規軍,同時燕國部署在唐國邊境的兵力也被抽調出來,用於對明國開戰!

唐燕兩國結盟的消息很快傳入李察耳中,正忙着接收鄯州和會州,清查田產忙着抄家的李察不得不下令讓涼州軍停止進攻的腳步。

西北地區已經完成了均田免債,而且還被李察當作新軍兵源的地方,一旦燕軍突然殺入,西北地區好不容易恢復過來的秩序和經濟生產立馬會遭到嚴重破壞!

爲了捅明國一刀子,安祿山將唐燕邊境線的三萬多野戰部隊全部抽調出來,準備嚮明國西北地區開進。

與此同時,唐國的三萬多正規軍匯合了防禦南方的近兩萬人,組成了5萬大軍向長安城匆匆趕去。

爲了抵擋明軍進攻,長安朝廷不光將唐燕邊境的正規軍全部調走,還從南部防備自立節度使軍閥的正規軍抽調大半,只留下一萬人出頭分散在廣袤的防線上。

唐國的這種行爲是非常危險的,因爲東南沿海地域經過這些年的戰亂互相兼併後,已經形成了兩大軍事集團,一方是東南大族趙家建立的宋國,另一方則是仍然打着唐國朝廷的節度使同盟。

東南沿海的趙氏宋國利用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方式,饞食吞併了大半自立的節度使,和小半仍然忠於唐國的節度使,從而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南方的剩餘節度使軍閥也不是傻子,發現他們單獨的力量已經無法跟趙氏宋國對抗後,立馬聚集在唐國的大旗下,也不提自立的事情了,互相抱團結成軍事同盟,共同抵抗趙氏宋國的侵略!

而趙氏宋國之所以能在南方亂局中脫穎而出,是因爲他們率先將黑火藥用在了實戰當中,還是大規模運用!

突火槍,震天雷,霹靂炮,猛火油櫃四大戰爭利器讓南方大唐節度使屢屢吃大虧!

突火槍就是最原始的黑火藥爲驅動力的火器,簡單來說就是一根中空的長管,在後面填充黑火藥,前面放入彈丸,點燃黑火藥後就能依靠劇烈燃燒產生的推動力,將彈丸射出。

由於氣密性太差,射程自然是非常斤,跟弓弩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卻有一個巨大的優勢,破甲能力超強,十米之內,甚至連重型鎧甲都防不住!

這一項發明是宋軍專門對付各個節度使麾下重甲武者突擊隊的,效果非常好,宋軍也是首個能以普通士兵擊敗武者重甲隊伍的軍隊!

震天雷則是填充了黑火藥的原始手雷,堪稱守城利器,守城戰的時候投下大量震天雷,不但可以有效打擊敵軍士氣,還能大量殺傷敵軍攻城人員。

被震天雷炸傷炸死的人非常悽慘,很多節度使的軍隊都被震天雷給擊潰了軍心士氣!

霹靂炮是一種原始的火炮,也是東亞大陸上出現的第一款火炮,性能極差,但因爲敵人連最原始的火炮都沒有,戰場上經常會發揮出奇效,特別是攻城戰的時候,往往幾炮下去就能將守軍士兵嚇得士氣崩潰!

猛火油櫃就是一種填充石油的原始噴火器,一般被宋軍用在水戰當中,宋軍戰艦幾乎都配備了猛火油櫃。

因爲南方多水,到處都是四通八達的河流支脈,誰控制了江河誰就可以將軍隊和物資快速調動到南方大部分地區,在戰略上贏得相當大的主動優勢。

而宋軍的猛火油櫃在江河戰艦對抗中,用大量的火焰噴射灼燒敵軍戰艦,往往不用登艦械鬥就可以將敵軍戰艦的抵抗意志瓦解,在冷兵器時代首次實現了戰艦的非接觸勝利!

由於猛火油櫃的火焰帶有大量石油,噴射到木質的戰艦上後,普通水源很難剿滅,因此宋軍用猛火油櫃迅速控制了整個南方水域的控制權,利用水運的機動優勢,頻頻以多擊少,攻城掠地,發揮的效用甚至超過了前面三樣!

這四種戰爭利器使得宋軍無往不利,漸漸在南方佔據了絕對上風,逼得那些沒有被消滅的節度使軍閥不得不繼續打着大唐旗號,抱團自保……

唐國正是看到了這個局面,纔敢抽調大量南部防線正規軍用來防禦明軍入侵,在唐國眼裡,那些打着大唐旗號的節度使軍閥就是天然的屏障。

原本唐國也想要插手南方戰事,防止趙氏宋國坐大,只可惜,明軍的入侵讓唐國的援手不得不抽回……

要知道,如果沒有唐國的支援,南方的節度使軍閥早就被趙氏宋國一掃而空了!

到時候東南沿海就會出現一個能跟長安朝廷對抗的宋國!

不過,明軍入侵中原,唐國抽回精力和燕國聯合對抗明國,讓宋國再次看到了機會。

中原、西北、燕雲之地即將展開大戰的時候,東南沿海地區再次變得大亂!

244 目標確認268 一路向西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298 進攻涼州城204 拆分士紳階級012 劫道的強盜264 西域危機252 死的渣都不剩207 考覈與淘汰139 屠城威脅496 大潰敗241 武林門派117 昭武要逃079 開始攻城472 統一印度409 背嵬再出擊065 自殺式衝鋒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07 逃離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170 齊射與屠戮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473 盟軍357 火炮的威力168 陽謀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468 歐陸形勢226 被高估的民勇034 分權001 險死還生360 重建輔助軍387 南宋的危機感217 牛比的安祿山048 第一次突突突435 諷刺的保護323 火器時代到來140 進攻石國府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44 被舉報了417 掃除障礙223 色目人倒黴蛋163 悲催的老朋友497 奧斯曼遷都349 全民抗敵497 奧斯曼遷都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478 外交努力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399 背嵬288 新科舉497 奧斯曼遷都056 高象縣001 險死還生216 戚繼光的判斷413 精忠報國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334 薩爾留下的坑461 開啓紅警權限462 動員兵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027 進攻豺狼人086 過分了328 不到百萬人口432 復興會056 高象縣480 奧斯曼出手254 龍立果的擔憂148 主力對決226 被高估的民勇388 岳飛掛帥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270 義務屯墾兵307 大勢已成289 內閣的改革措施189 誤打誤撞的綠皮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221 被拋棄的龍家493 變成了瞎子462 動員兵410 反擊失敗268 一路向西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458 所謂神性219 西州074 沿襲等級制度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047 對射416 戰鬥仍未結束455 奧斯曼的頑固168 陽謀315 先天境保鏢192 惶恐的少女307 大勢已成047 對射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463 睜開眼的李察
244 目標確認268 一路向西187 克服恐懼的戰鬥298 進攻涼州城204 拆分士紳階級012 劫道的強盜264 西域危機252 死的渣都不剩207 考覈與淘汰139 屠城威脅496 大潰敗241 武林門派117 昭武要逃079 開始攻城472 統一印度409 背嵬再出擊065 自殺式衝鋒240 明軍的融合政策007 逃離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170 齊射與屠戮443 可悲的一代雄主467 分裂的戰錘人類473 盟軍357 火炮的威力168 陽謀338 明宋的應對方式468 歐陸形勢226 被高估的民勇034 分權001 險死還生360 重建輔助軍387 南宋的危機感217 牛比的安祿山048 第一次突突突435 諷刺的保護323 火器時代到來140 進攻石國府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344 被舉報了417 掃除障礙223 色目人倒黴蛋163 悲催的老朋友497 奧斯曼遷都349 全民抗敵497 奧斯曼遷都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082 刀槍不入的重鎧478 外交努力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399 背嵬288 新科舉497 奧斯曼遷都056 高象縣001 險死還生216 戚繼光的判斷413 精忠報國212 真正的重裝鐵騎334 薩爾留下的坑461 開啓紅警權限462 動員兵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027 進攻豺狼人086 過分了328 不到百萬人口432 復興會056 高象縣480 奧斯曼出手254 龍立果的擔憂148 主力對決226 被高估的民勇388 岳飛掛帥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270 義務屯墾兵307 大勢已成289 內閣的改革措施189 誤打誤撞的綠皮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221 被拋棄的龍家493 變成了瞎子462 動員兵410 反擊失敗268 一路向西099 不能背叛自己的階級458 所謂神性219 西州074 沿襲等級制度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047 對射416 戰鬥仍未結束455 奧斯曼的頑固168 陽謀315 先天境保鏢192 惶恐的少女307 大勢已成047 對射341 統治人類的方式463 睜開眼的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