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

新的一週開始了,鄭言慶又開始了規律的生活。

每天上課,練字,聽講三國,習武……過的很充實。晚上回家以後,就在書案前進行三國演義的創作。雖說這故事的脈絡清晰,但創作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終究不是科班出身,加之羅版三國文白參雜,寫起來很吃力。

寫書,和口頭講故事,基本上是兩個概念。講故事,你可以用白的不能再白的大白話,可寫書,卻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特別是半文半白的小說體,就更加麻煩。自孝文以來,江左文風興盛,文章必講‘疊意回舒,若重巖之積秀’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要詞藻宏麗,否則就不爲美。

這是南朝文風遺留,鄭言慶也無可奈何。什麼叫疊意回舒?就是於細微處做文章,一塊光禿禿的石頭,你得看出其中的美妙來。這對鄭言慶,絕對是一種折磨。

所以,寫三國,不僅僅是要讓市井中販夫走卒接受,如果想要士大夫也接受,這詞藻之上,必須做出修飾。可這修飾詞藻,談何容易?以至於一週下來,言慶也只寫成了兩個章回,就已是筋疲力盡。好在,他身後還有一個先生,能夠給予他足夠的支持。若非有李基幫忙,言慶想要寫出一篇滿意的文章,絕非一件易事。

這一天下學回家,天光尚早。

鄭世安也不在田莊上,屋子裡也沒有別人。

言慶放下書囊,從書囊中取出筆盒,然後又拿出李基爲他做好的講義,準備溫習功課。

要說起來,李基的確是一個好老師,做事很細微,也很用心。

每次給言慶講解三國,他都會事先做好講義。等講解完畢,則把講義送給鄭言慶,方便他回去以後,再仔細的揣摩。李基這種講學的態度,又從某種程度上,影響到了鄭言慶。在寫作的時候,他也會非常認真,時常會對某一個字,而反覆推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言慶所寫的三國演義,和羅版三國,已產生了區分。

故事還是那麼一個故事,但從文學價值上而言,鄭言慶相信,鄭版三國會超越羅版。

筆盒,是竇奉節送給他的。

裡面裝着七支上等的宣州紫毫,價格不菲。

中國的毛筆,以宣筆和湖筆最爲出名。宣州紫毫,就是宣筆。在元代以前,宣筆爲上上筆,一管上好的宣筆,價值百貫,一般人根本買不起。竇奉節送給言慶這七支筆,抵得上一個五口殷實之家,一年的收入總和。一開始,言慶覺得太貴重,不敢接受。但竇奉節不答應,一定要送給鄭言慶,言慶也只好收了下來。

竇奉節性子懦懦,但總體而言,是個不錯的傢伙。

他膽子小,甚至稱得上懦弱。但這樣的一個人,其實很敏感。言慶若是拒絕了,他會覺得言慶看不起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言慶收下了,他才笑逐顏開,重又高興起來。

其實,鄭言慶對這七管宣州紫毫,也是喜歡的很呢!

別看鄭世安是管家,每個月都有月錢。買一管宣州紫毫還好說,似這種七毫套筆,也只能望而興嘆。言慶在洛陽坊市裡見過,一套上好的宣州七毫,加之千金。

也只有竇奉節這種出身世族門閥的人,纔可能會拿出來送人。

鄭言慶翻開講義,正準備閱讀。

門外卻突然傳來一陣敲門的聲音,緊跟着有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言慶,言慶,在家嗎?”

鄭言慶一怔,從窗戶探出頭來。

“誰啊?”

“是我,徐世績。”

徐世績怎麼來了?

鄭言慶心中疑惑不解,於是走出書房,來到門邊。

把柴門打開,就見徐世績站在門外,旁邊還跟着一個六七歲大,比言慶略低一些的童子。看穿着打扮,是富貴人家。長的粉雕玉琢,白胖胖,看上去非常可愛。

“世績,你怎麼來了,今天不上課嗎?”

徐世績咧嘴笑道:“今天無日,先生最近忙於著書,也沒工夫理睬我們。大公子去赴宴了,夫人也有事情。所以讓我帶着小公子出來走走,我就想到了你這裡。”

言慶已經隱約猜到了那童子的來歷,聽徐世績一說,立刻了然。

鄭宏毅!

這小童子,就是鄭仁基的兒子,當年和他有同車之緣的鄭宏毅。想當年,言慶在途中被鄭家抱養,和同在襁褓中的鄭宏毅,在一輛車上睡過。只是到了滎陽以後,他和鄭宏毅就再無接觸。鄭仁基婚後就帶着鄭宏毅去了長安,一晃許多年,昔日那個小嬰兒,也成了俊俏童子。鄭言慶不禁笑了,側過身子,讓出路來。

“你就是小公子嘍?”

鄭宏毅雖然是個小孩子,但嬌生慣養,骨子裡透着一種優越。

他見言慶衣着樸素,於是點頭說:“你是鄭言慶,鄭世安的孫子,我也聽說過你。”

說着,鄭宏毅邁步走進了院子。

鄭言慶對宏毅直呼鄭世安的名字,有點不高興。

шωш● TTκan● c ○

他微微一蹙眉,扭頭看了一眼徐世績,那意思是說:你這個傢伙,帶他來做什麼?

徐世績苦笑一下,輕聲道:“你別怪我,我也是被這小魔頭纏的頂不住了。你不知道,自從我和他講了你編的故事以後,這小魔頭私下裡就纏着我往下講……我這不是沒辦法了,只好帶着他過來找你。怎樣,最近有沒有新故事出來?”

鄭言慶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你還好意思聽故事,你給我惹了好大的禍事呢。”

“啊?”

鄭言慶正要把顏師古上門踢館子的事情說出來,那已經進了院子的鄭宏毅,卻急不可待的叫嚷起來,“鄭言慶,鄭言慶,我聽世績哥哥說,你很會講故事,對嗎?”

“啊,略知一二。”

“那你給我講幾個故事吧。”

徐世績聞聽,暗道一聲不好。他和言慶處過,知道鄭言慶是個什麼樣的脾氣。鄭宏毅帶着指使之氣,雖說是小孩子,卻好像高高在上。萬一惹怒了鄭言慶,可就麻煩了。徐世績也知道言慶祖孫如今處境不好,想着帶鄭宏毅過來,說不定能給鄭言慶帶來些好處。如果這傢伙的驢脾氣發作了,那恐怕就會要適得其反了。

鄭言慶笑了!

他不會和一個小孩子較真兒。

在他看來,鄭宏毅這般口吻說話,也怪不得他,是鄭仁基家教無方,是顏師古教導不嚴的結果。

“你要聽故事?”

“是啊,世績哥哥給我講過劉關張的故事,我可喜歡了。特別是白馬銀槍趙子龍……你給我講個新的吧。世績哥哥翻來覆去就那麼兩段,我都快聽得厭煩了。”

鄭言慶說:“好,我給你講。”

說着,他走過去拉着鄭宏毅,就進了書屋。

徐世績也跟真進來,看見疊摞在書案上的紙筆,頓時生出一種莫名的敬佩之意。

看看人家,真不愧是寫出詠鵝詩的神童。

徐世績也知道鄭言慶是鵝公子,但他人小言輕,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再說了,鄭言慶和他說過,不要把詠鵝的事情告訴任何人。原因無他,如果要揭破這身份,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場面。他可是聽說過,這世家大族裡,殺奴最爲頻繁。

這世上,不泛有那心思齷齪之人。

鄭仁基或許算是正人君子,可未必有容人之量。一個家奴,壓過了主子的風頭,那豈不是找死嗎。如今崔夫人當家,萬一枕頭風一吹,自己這條小命,則危矣。

所以,言慶格外小心,同時又默默的尋找機會。

他拉着鄭宏毅坐在席子上,然後問道:“小公子,世績給你講過什麼故事?”

說起來,他是家奴的身份,哪有資格和鄭宏毅同席。

也幸虧鄭宏毅年紀小,還沒有那麼多世家弟子的古怪,加之聽故事心切,沒有在意。

“恩,講過桃園結義,講過長阪坡,還有千里走單騎。”

鄭言慶笑道:“那我今天就給你講一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故事,你說好不好?”

“好!”

第58章 君何人?(上)第8章 李基來信第19章 安南都督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82章 河南王(上)第56章 入榖第6章 七學士(三)第8章 僚亂(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卌五章 鳩殺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4章 七學士(一)第93章 夜談第61章 風滿樓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8章 殺人了(下)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69章 末日(三)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5章 父子情(下)第18章 別惹我!第76章 危機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3章 希譙道長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94章 麒麟館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7章 哈士奇(上)第19章 言慶就學第58章 君何人?(上)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57章 東都(三)第64章 李神通(一)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14章 平南十策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53章 言慶收徒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82章 河南王(上)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9章 悍匪解象第7章 無垢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19章 安南都督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9章 種子(下)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言慶就學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下第2章 觀音來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57章 東都(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54章 暗涌(二)第51章 喜盈門(一)第17章 金堤關(三)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章 血案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55章 約定
第58章 君何人?(上)第8章 李基來信第19章 安南都督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82章 河南王(上)第56章 入榖第6章 七學士(三)第8章 僚亂(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卌五章 鳩殺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4章 七學士(一)第93章 夜談第61章 風滿樓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8章 殺人了(下)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69章 末日(三)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5章 父子情(下)第18章 別惹我!第76章 危機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3章 希譙道長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94章 麒麟館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7章 哈士奇(上)第19章 言慶就學第58章 君何人?(上)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57章 東都(三)第64章 李神通(一)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下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14章 平南十策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卌二章 竹園深深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53章 言慶收徒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二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82章 河南王(上)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9章 悍匪解象第7章 無垢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上第19章 安南都督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9章 種子(下)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9章 言慶就學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上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下第2章 觀音來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57章 東都(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54章 暗涌(二)第51章 喜盈門(一)第17章 金堤關(三)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章 血案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55章 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