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

當藍承羨回到溪州府衙內時,匆匆而來的還有東海商行的大東家宋義之,見到藍承羨回來後,趕忙問起他派人送來的可是藍承羨所要找的。

藍承羨稱自然是了,多謝他爲自己做的事情,同時如果能造福大安的百姓,他會如實上奏給皇上,爲他請功的。

宋義之聽了連忙說道自己不過是隨手而爲,算不得什麼大事,要說還是藍承羨自己的功勞,不然也沒有人會重視這樣的作物的,藍承羨說如果有,功勞少不了他的,又問關於市舶稅的革新,東海商行是不是有回覆了?

宋義之的回答是肯定的,東海商行接受藍承羨所說的革新,前提是水師能夠保護他們的商船不能受海寇的侵襲,另外如藍承羨所言,如貨物過於貴重,可以請水師加以護航保護!

藍承羨見他言之鑿鑿的樣子,看樣子是真的回去商議了一番了,不過最終肯定還是得接受自己開出的條件,因爲他們別無他選。

藍承羨自然沒有什麼補充的,這和他所想的一樣,就這樣,藍承羨關於革新市舶司和市舶稅的事情,得到了最大的海商商行的支持,當天晚上,藍承羨就親自上奏給了元興皇帝。

此前他還是隻是給元興皇帝密信裡,提到了這些,這次則是直接正是上奏皇帝和朝廷,同不同意就是他們所要商議的事情了。

不過出乎藍承羨的意料是,這次的上奏通過的速度之快,奏摺到達京城的第二天,元興皇帝就已經下旨讓藍承羨督辦此事,而水師復建也提上了日程,不過暫時需要海商們繳納完稅銀後,才能復建,不過可以先成立官方的第一家船廠,如果可以的話,水師的第二艘千料船就可以從這裡造出。

藍承羨上奏通過的速度快,是因爲元興皇帝早就跟各個閣臣說過了此事,他們都是沒有異議的,而且因爲北邊戰事的拖延,而南邊因爲藍承羨的親自出海,東南沿海的海寇爲之肅清,還攬收回不少良民,當然就是水師復建後的第一批水軍了。

所以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藍承羨提出的市舶司和市舶稅革新,沒有人再敢提出什麼異議,最重要的海商們似乎也是支持的,因爲海寇就是藍承羨除掉的,此時也沒有人有理由阻攔藍承羨復建水師的意願了,就算是最大的問題,銀子由誰出,藍承羨都給出了答案,既然如此,有利於朝廷的事情,自然更加沒有人敢提出什麼異議了。

元興元年七月中旬,元興皇帝同意了楚親王藍承羨,提出將市舶司改名爲海關司的提議,同時還有市舶稅改名爲關稅的提議,再次建立大安王朝的水師軍隊等等。

這些和普通百姓並無多大關係,只知道一條,就是似乎大安又要多出一支軍營水軍,這個在其他朝代都很常見的士兵軍隊,對於水師的復建,民間自然是反應很少,而更多的是關心林東的局勢,能不能給後定一個教訓,什麼時候收回失地,纔是此時大安民間所牽掛的。

而對於海商來言,自然是大事了,雖然商人地位低下,可有了金錢,自然也就能榜上高官,所以此次市舶司革新,和水師復建他們纔是受益者,雖然初期的水師可以說是他們供養的,可怎麼說也是保護了他們的航道,而且還可以護航保障,比之之前莫名的交給海寇來說,心裡自然舒坦多了。

跟隨藍承羨奏摺一起達到的,還有藍承羨送給元興皇帝的一車蕃薯,元興皇帝大喜,沒想到還真被藍承羨說中了,有了此等作物,天下百姓們也不怕吃不飽飯了吧。

趕忙下旨讓東海行省以及溪州府,呈報這個作物的產量,還有習性,是否真的如藍承羨所言,而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畝產千斤新作物被發現,民間卻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此說來,窮苦人家裡,也終於可以有餘糧了,東海三司和溪州府知府,也是抓緊回覆元興皇帝的旨意。

當然最終的結果就是,跟藍承羨所提出的差不多,甚至還要好上許多,元興皇帝大喜,朝廷百官震驚,按照此前種植的經驗,陸續推廣至所有行省,目前來說也暫時沒有這麼多的種子和根苗,讓所有地方都有的種植,而且雖然朝廷證實了這種作物的產量和習性,但還是有許多百姓抱着懷疑的態度。

所以先期在北方比較缺糧食得省份開始種植,而其他富足的省份則先不種植這等作物,畢竟就算有,關於賦稅該怎麼算也還沒有一個說法。

七月中旬從朝廷傳出的邸報和消息,都讓天下爲之關注,不管是市舶司的革新,還是水師復建,還是新的作物出現,都讓很多人比較重視和關心,不過唯一讓人覺得驚奇的是,所有事情都和楚親王藍承羨有關。

不過也沒有辜負兩位皇帝對他的看重,一路走來,不僅解決了鹽政和賦稅問題,還解決了海寇,這次又提出革新市舶司,以及復建水師,又是發現了名爲蕃薯的新作物。

這次以後,朝野上下,對於這個年僅弱冠的年輕王爺,有了一個很深刻的認知,似乎有這樣的王爺在輔佐皇帝,大安王朝要迎來中興了嗎?

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流勇退第九十章 京師衛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一百五十三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十四章 陶府間夜話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道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解析第二百零一章 明白糊塗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會試春闈第一百章 尾聲第二百零四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一章 遊戲的世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擔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五十一章 月滿省親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人之美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一百章 尾聲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二百三十章 有恃無恐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九十九章 秘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葉家末路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三百八十一章 家室溫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陳年枉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五十八章 邢衛死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常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家室溫情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三百八十章 將復出京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三百六十章 事態轉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二百零八章 逐漸浮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十五章 各方走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三十三章 恣意尋歡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印子錢由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趨於明朗第二十四章 相思如病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朝之恥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歸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鹽商第二百一十章 一眼盡底第三百章 請願招安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三十一章 不滅的求情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二百三十四章 簡單識破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得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地告急第二百二十章 不懂不解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五十七章 偶感風寒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三十四章 閣樓裡面欲爲難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常陸解除婚約
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三百六十九章 急流勇退第九十章 京師衛羣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一百五十三章 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十四章 陶府間夜話第二百二十三章 元興元年初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道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解析第二百零一章 明白糊塗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章 會試春闈第一百章 尾聲第二百零四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三十章 知恥而指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一章 遊戲的世界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擔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五十一章 月滿省親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三百七十八章 佳節閒話第一百一十三章 成人之美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一百章 尾聲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二百三十章 有恃無恐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九十九章 秘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葉家末路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三百八十一章 家室溫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陳年枉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五十八章 邢衛死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常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家室溫情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三百八十章 將復出京第三百四十八章 腐朽體驗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三百六十章 事態轉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二百零八章 逐漸浮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二百三十六章 表心比意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十五章 各方走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補償條例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三百四十章 不撞南牆第三十三章 恣意尋歡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印子錢由來第三百九十六章 趨於明朗第二十四章 相思如病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朝之恥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歸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鹽商第二百一十章 一眼盡底第三百章 請願招安第十六章 謀面而謀生第三十一章 不滅的求情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二百三十四章 簡單識破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得人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地告急第二百二十章 不懂不解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二百七十四章 輕鬆制服第五十七章 偶感風寒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三十四章 閣樓裡面欲爲難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一百九十三章 常陸解除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