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趨於明朗

陶炎生的突然當衆彈劾,讓朝堂上的百官們覺得十分詫異,而處於風口浪尖的兵部尚書嶽中書卻並沒有多麼慌亂。

“老臣不知陶大人出於什麼目的,可老臣在朝也有二三十載了,從未有過陶大人所說的,不知陶大人聽聞了什麼樣的傳聞,今日竟然要治我的罪?”卻見嶽中書不緩不忙的站了出來說道。

元興皇帝卻並未着急的表達自己的態度,其實他讓陶炎生出面,也是爲了有緩和之處,可以最大限度的將局勢掌控在手中。

“嶽愛卿所言有理,陶愛卿,不知你可有真憑實據?”只是淡然地開口說道。

“老臣暫時沒有,不過皇上只要命人一查林東各營的缺額,還有兵甲輜重,便能知曉老臣所言是否是誣陷!”陶炎生似乎早料到元興皇帝會有此問,便開口回道。

“既如此,來人傳旨,讓正處於林東的楚親王,親自核查林東各營的情況,不過在此期間,嶽愛卿你還是在家休息幾日吧,兵部事由,先讓左侍郎主持幾日,你看可否?”

元興皇帝看似在商量,其實卻是在給嶽中書一個臺階下呢,到了現在嶽中書如果還看不明白,那他也是白做了這麼久的閣老,心中涼意遍佈全身,雖然他此前聽到了二帝之間似乎有些隔閡的傳聞。

不過既然新皇發話,即便太上皇想要保他,恐怕也不會輕易讓新皇收回成命吧,嶽中書便行大禮,退出了這議政殿,背影稍顯蕭索。

不過在百官看來,雖然覺得有些默然,不過還是覺得,在帝皇眼裡,權利也許便只是一句話而已,今日可以給你,明日即可以收回,丁歲安如此,此時的嶽中書更是如此。

百官們也頗有些感到兔死狐悲的傷感,不過緊接着,元興皇帝宣佈了一個讓衆人更加驚歎的任命,站在百官前列的禮部尚書張萬寧,最終被推選爲輔政閣首參。

這下可不比嶽中書被陶炎生彈劾來的更加驚然,反而更加讓百官們驚訝吧,沒想到爭議或是猜測了這麼久的首參之位,最終竟然是張萬寧坐了上去了。

此前被看好的陶炎生,早已向元興皇帝提出了告老的請求,而另一個次輔嶽中書,卻因陶炎生的彈劾,而被元興皇帝暫時擱置在了家裡,雖然不知道這種做法是不是長久的,不過恐怕首參的位置,他可能是坐不上了。

而最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嶽中書前腳剛走,後腳元興皇帝便宣佈張萬寧上任輔政閣首參的位置,這一前一後,也讓不少人看清楚了事態,從今日起,朝堂上的風便要改一改了,而且大家也要轉變態勢,因爲元興年號總算是要開始了麼?

在百官的見證下,張萬寧站了出來,接下了元興皇帝的任命,這位三年前不過是正三品的順天府尹,今日竟然位極人臣,如果說他當時能夠坐到禮部尚書的位置,還靠的是太上皇對於他的看重,而此時竟然直接入閣不到一年,就直接坐上了首參的位置。

這已經不能用看重來形容了,兩位皇帝對他的眷顧和青眼相加,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不過短短三年裡,張萬寧連跳數級,輔政閣首參已經是朝廷正一品,而正一品大員,除了首參便是五軍都督府的左都督,爲正一品的武官,藍承羨的素寧衛節度使也不過從一品,要說起朝廷品秩來看,輔政閣首參爲左,左都督爲右吧,不過文武本就不相同,非要比也只能如此說了。

……

京城朝堂上的大變,也是過來大約十日才傳到了北林府,此時後定人已經恢復了去年往常一樣,不停地攻城,同時就像是不怕消耗,士兵不怕戰死一樣,不停地派一些將士來攻城。

藍承羨也慢慢地適應了,而且他知道即便是後定大軍猛攻,此時已經加固了的北林府城,加上有了炮火的支援,恐怕也很難攻破,藍承羨也不知道,後定的指揮之人在想什麼,這時候還不打算放棄,真的準備一直死耗在此嗎?

而京城傳來的消息,讓藍承羨也是沒有想到,不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便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陶炎生提出告老的請求,藍承羨早就知道了,不過他竟然親自彈劾了嶽中書,由此嶽中書只能暫時被皇帝要求在家待着,這已經變相的說明,皇帝不信任你了,而且是十分的不信任!

藍承羨心想,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提出的猜疑,讓元興皇帝有了新的忌憚,還是原本嶽中書就在換人的名單裡?

而更加讓藍承羨沒有想的是,最終坐上了首參之位的竟然是張萬寧,藍承羨猶記得當時張萬寧不過是順天府的知府,卻不想,既然已經貴爲輔政閣的首參了,藍承羨有些驚訝,同時也有些不解。

不知道兩位皇帝究竟怎麼想到?還是因爲太上皇看重張萬寧的原因?還是因爲他是輔政閣裡最年輕的閣臣?要知道此時的張萬寧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

藍承羨此前還覺得,如果不是嶽中書,那就是吏部尚書劉明習了,至於都察院和御史臺,藍承羨覺得元興皇帝應該是有些牴觸的,這兩位分管的沈思爲和郭仲雍大人肯定是沒戲了,而且原本輔政閣加入都察院和御史臺只是爲了充實輔政閣的隊伍,並不是說首參的人選,可以從他們之中選擇。

不過張萬寧當選,藍承羨倒是挺意外和不解的,接着還有元興皇帝讓他覈查各營的狀況,他便知道自己最大的任務來了,這也是可以摸一摸葉家底細的好時機。

有了元興皇帝的聖旨,藍承羨便可以大搖大擺的進出各大軍營,當然北林府城的京營士兵,他還是沒有權利覈查的,最主要的還是林東本地的軍營。

藍承羨心想着,葉家掌控的軍營是最爲重要的,還有此前駐守在北林府城外的邊境幾座軍鎮的軍營士兵將領的情況,雖說有許多人早已戰死沙場,不過藍承羨覺得,只有知道真相,才能給這些死在後定鐵騎之下的冤魂一個交代。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二十六章 皇宮選秀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六十八章 時餘謀事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五十三章 迴歸第六十八章 時餘謀事第五十一章 月滿省親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二十七章 病去如抽絲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九十九章 秘聞第二十六章 皇宮選秀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五十五章 訴說差事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當家現身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三百九十六章 趨於明朗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彼道清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四百五十章 牽線搭喜第三百三十八章 議名迎份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子百戶第三百四十五章 查底家書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伏擊以待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聲而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查而求援第三十四章 閣樓裡面欲爲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沿途聞喪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思夢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常陸解除婚約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朝失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謹小連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安郡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二百一十章 一眼盡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目標第五十七章 偶感風寒第三百五十五章 朝儀彈劾第一百四十三章 內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透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出臺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一百五十六章 鹽商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二百四十八章 勤國公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九十五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五章 才子之觴第一百七十章 思慮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
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有一老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二十六章 皇宮選秀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六十八章 時餘謀事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一百五十三章 迴歸第六十八章 時餘謀事第五十一章 月滿省親第一百零一章 陷阱第四百四十六 北望後定第三百一十章 最後一站第四百零九章 信與不信第二十七章 病去如抽絲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九十九章 秘聞第二十六章 皇宮選秀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五十五章 訴說差事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當家現身第三百五十九章 期望來臨第三百九十六章 趨於明朗第三百七十四章 以彼道清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四百五十章 牽線搭喜第三百三十八章 議名迎份第二百六十章 轉意變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子百戶第三百四十五章 查底家書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二百五十九章 許家兄妹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二百六十八章 伏擊以待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聲而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查而求援第三十四章 閣樓裡面欲爲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沿途聞喪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訕時第二十一章 再遇佳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思夢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席間默論第九十一章 時機初顯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常陸解除婚約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朝失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謹小連大第三百一十二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安郡王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四百一十章 疑信難論第二百一十章 一眼盡底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起波瀾第二百五十五章 論而外放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目標第五十七章 偶感風寒第三百五十五章 朝儀彈劾第一百四十三章 內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看透第六十三章 逢未年春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一百七十五章 逃出臺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一百五十六章 鹽商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二百四十八章 勤國公府第三百二十六章 及時救場第九十五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五章 才子之觴第一百七十章 思慮第四百零七章 去留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