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觀見諸親

當見過王府衆人後,藍承羨帶着陶矜柔來到了皇宮門前,內務監的太監早就在門口等着了,就等着迎接兩人進宮內拜見,這邊不同於大臣們上朝時的大門,卻是在皇宮的東邊大門。

兩人來到皇宮的時候,早朝已經下了,所以第一個要見的自然是平慶皇帝了,天氣越發的冷了起來,藍承羨雙手扶着陶矜柔,不過卻也不敢做太多動作,畢竟是皇宮內,還是在暖宮內,兩個新人拜見了自己的父皇,平慶帝見了之後很是高興,還對陶矜柔說,楚王府當以她爲主,如果發現藍承羨有什麼出格的事情,儘管和他說,這讓藍承羨聽了很是汗顏。

而後平慶帝沒有說太多,也無賞賜,畢竟都是自己兒子,前些日子的太子也好還是豫親王也好,不過都是口頭勉勵幾句,再說也再沒有比她們得來的身份要高貴的了,太子妃身份在後宮是僅次於皇后的地位,超品的身份,親王的嫡王妃同樣也是超品,所以,就算平慶帝在如何重視也不可能再有多的賞賜了。

出了平慶帝的暖閣,兩人被領到了慈寧宮內,皇帝畢竟是王朝真正的掌管者,所以先見平慶皇帝自然沒問題,畢竟先君後父,而後宮自然以太后最爲尊從,所以,藍承羨和陶矜柔被帶來了慈寧宮,藍承羨還得知不僅是自己夫妻二人,還包括了太子太子妃、豫親王夫妻,都是來拜見過太后,怎麼說都是皇家子孫,雖然有嫡庶之分,但是皇室的宗室第一代宗室基本都是超品的,怎麼都能跟宮內扯上點血緣關係,再說這些也都是太后的親孫子了。

藍承羨也是頭一次來慈寧宮內,說起來他回憶起了自己的記憶,卻沒有慈寧宮的印象,對於自己的親奶奶太后娘娘,也是沒有太多的印象,只記得她對於孫輩雖然嚴苛,卻從來不管教也不懲處自己的後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慈寧宮內,很少參與後宮之事,更別說垂簾聽政之類的了。

“孫兒孫媳拜見太后娘娘,恭請太后娘娘金安!”兩人來到的不是主殿,卻是太后休息的隔房裡,卻見太后也是古稀之年了,臉上卻也顯的容光煥發的樣子,藍承羨偷偷的看了一眼,覺得太后也許還能活很久啊。

太后笑着說道快起來吧,又示意旁邊的宮女扶着二人起來,太后又仔細的瞧了瞧二人,呵呵一笑道“哀家覺得你們兩位倒是真的卻是一對璧人啊!陶家孫媳婦來,到哀家身邊看看,哎呦呦,長得可真正的精緻……”太后甚至將陶矜柔拉進了身邊仔細的瞧了瞧,又吩咐人將自己準備好的一對玉鐲子賞給了二人。

藍承羨卻是頭一次直面接觸太后娘娘,心裡對於太后娘娘的印象也開始清晰起來,可能對於陶矜柔的喜愛更盛於藍承羨,太后娘娘還吩咐陶矜柔如有空閒時間,可來宮內陪自己多說說話,藍承羨聽了也覺得奇怪,似乎太后對於陶矜柔有着不同於自己的喜愛啊,藍承羨知道宮內有個藍元怡似乎也很受太后的關愛,那麼陶矜柔對於她來說,又能是什麼理由呢?

不過藍承羨心裡覺得不平衡的同時,也很難理解太后娘娘對於他人的偏愛,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不過表面上的禮儀還是做到位的,兩人相繼出了慈寧宮,下一個要見的則是藍承羨母親王皇后了,接着被領着去了翊福宮的位置去了。

藍承羨雖然想問問陶矜柔的看法,不過兩人卻不是同乘一架輦架,而是分乘二架,這讓他內心覺得有點浮躁,不過好在翊福宮眼前了,藍承羨也就壓制住了自己心浮氣躁的心態,準備見見自己的孃親。

說是來藍承羨對於平慶帝多是君王至上,父子之情自然基本沒有了,最是無情帝王家,更何況是皇帝和皇子之間,似乎這兩種身份的人天生就是對立的一樣,藍承羨心裡從沒有將他放在父親的這樣一個層面上,不管是藍承羨的前身五皇子殿下,還是後來據爲己有的藍亦知(前世),都沒法真正將平慶帝看做是自己的父親,在這個君父爲主的時代,君王即是天子,哪怕就算藍承羨只是大安王朝的一個宗室王爺,恐怕內心也無法真正釋懷皇帝的身份對於他的影響吧。

而王皇后則又不同了,從小在後宮長大的五皇子,印象中自己的母后雖然處處維護自己,卻也從來不至於寵溺自己,大多數情況都是教育爲主,所以,藍承羨翻看記憶,母后則是他內心比較溫馨的代名詞。

陶矜柔見他在思慮着什麼,輕輕地提醒了一下藍承羨,藍承羨這才反應過來,跟着領頭的太監進入了翊福宮內,王皇后早早的在主殿內等着他們了,見一雙璧人慢慢地走了進來,藍承羨還牽着陶矜柔的手,兩人卻是顯得天作之合的樣子,王皇后此時內心也是覺得滿意極了,就算是太子妃在她心裡,恐怕也沒有陶矜柔對於她來說重視了吧。

也許太子妃的地位,王皇后覺得不需要她去擔心,倒是藍承羨的嫡王妃,她覺得要多多補償對方,要知道這麼好的一個千金小姐,加上身世的顯赫,京師裡的權貴家庭,可以說任她挑選都不爲過了,最終卻選擇了宗室王爺,要知道宗室王爺的處境十分尷尬,王皇后之前還覺得陶家應該在避諱什麼,現在看來,卻是自己兒子藍承羨得了一個美人不說,還空得了一個好的名聲,雖然可能陶炎生的身份地位對於藍承羨來說沒什麼太大的作用,可是怎麼說也是往他臉上貼金的行爲了。

二人又是行禮拜見了皇后,王皇后則親自將二人扶了起來,一手拉着一個竟然坐在了她的鳳椅之上,卻是多問的是陶矜柔的話,藍承羨的問話只是說了句,對自己王妃可還滿意?藍承羨自然不敢說不滿意了,其實在他心裡,能再次見到陶矜柔已是很滿意了,對方還是自己的妻子,他再也沒有其他的意願了吧。

王皇后賞賜的東西就多了,本來藍承羨成親的時候,王皇后能配的基本都給配上了,迎親那天也是賞賜了許多東西,今日來勤見她,王皇后自然高興,又賞賜了一大堆東西,陶矜柔一圈轉下來,也就覺得王皇后是真心對自己,甚至有時候陶矜柔都忘記了她是後宮之主了。

王皇后拉着二人說了許久的話,又在一旁的偏殿內,請了小兩口吃了午餐,要知道後宮裡皇后同桌可是很難的,就像是早些日子的豫親王夫妻兩個,在王皇后這裡自然是什麼也沒得到了,更別說同桌進餐了。

說起來王皇后看到了,豫王妃是徐姝之後,心裡也是膈應了一下,心裡覺得怕是最壞的結果要來了嗎?同時也在算計着如果有了徐府加入,能給葉家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又會在前朝後宮掀起什麼樣的波瀾?

王皇后最後得出的結果讓她自己心安了不少,不說徐言已經退出朝政多年,就算徐言老爺子自己要再次踏入這是非之地,還有更多的人恐怕不會特別歡迎,其次就是葉家也得不到太多的幫助,因爲這只是徐言的孫女,最後就是對於後宮來說影響微乎其微吧,葉淑妃已經是榮寵到了極限,不可能再有晉位的機會,除非太子是她兒子,不過顯然不存在的。

而且隨着年齡的越來越老,平慶帝自然也就更加不注重嬪妃們的美貌容顏了,心有餘而力不足矣,再說葉淑妃也快過了女人最美好的時機,宮內的佳麗們卻總有年輕的女子上位,王皇后最終想來,只需眼看着葉淑妃的美夢破滅即可!

藍承羨自然不知道前些日子,豫親王夫妻在王皇后這裡的待遇了,能和王皇后同坐一起進餐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幸運了,不過卻是承了陶矜柔的福氣吧,只看着王皇后眼裡都只有她就知道,自己這個親兒子算是‘失寵’了,不過知子莫若母,之後的王皇后則多多關注着他的想法,同他也多說了幾句,不過是一些日常問話,不過一會藍承羨心裡那股不服氣也就消散了。

而作爲一直在觀察着王皇后以及藍承羨表情的陶矜柔,此時卻覺得哭笑不得的同時只想偷偷的捧腹大笑吧,見自己被王皇后所看中,藍承羨表面沒有什麼,可是實際行動上卻是出賣了他,以至於王皇后見後,也是多和他說了幾句,好像是哄孩子似的,告訴他自己並沒有偏袒他人……

不過在陶矜柔心裡,對自己的夫君也好還是對於王皇后也好,印象也漸漸地豐滿了起來,卻也覺得兩人十足的有趣,在無聲無息之中,就做出了生氣哄人的行爲,也是讓陶矜柔一直在家中規規矩矩的她,覺得內心平靜而溫馨吧,她突然覺得也許這纔是尊重的極致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 險要奪船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繼續進剿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二百零二章 閣內互諷第一百八十八章 胡亂猜疑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七十一章 起風場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罪名難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財難分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八十七章 素面碰撞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六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四十章 太子小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子百戶第三百四十二章 悲涼世道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三百二十八章 就此揭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五十章 密謀謀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財難分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二百零二章 閣內互諷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加駭然的聽聞第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夏禪身世第五十章 密謀謀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攏異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家商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五章 姐妹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六十七章 第一才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權勢漸顯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二十章 隔牆聽爾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四十七章 婚後諸事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蠻橫無禮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三百一十六章 憂驚恐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三百零六章 北方軍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局第一百二十章 臨走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一百七十三章 見諸官吏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十二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
第二百七十三章 險要奪船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思妙想第二百九十五章 繼續進剿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二百零二章 閣內互諷第一百八十八章 胡亂猜疑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林新戰第七十一章 起風場外第一百一十三章 罪名難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財難分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八十七章 素面碰撞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三百零八章 主次敵人第二百八十章 似是而得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言淡語第六十章 新年將至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七十七章 唐家女兒第四十章 太子小朝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三百七十五章 引而後發第二百五十二章 女子百戶第三百四十二章 悲涼世道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三百二十八章 就此揭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章 大安宗室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式馬車第五十章 密謀謀天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家財難分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爭第二百零二章 閣內互諷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情往復第二百四十七章 畫一個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四百三十九章 可疑身原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加駭然的聽聞第十七章 公堂之上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夏禪身世第五十章 密謀謀天第一百九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一百六十四章 買通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攏異士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家商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循序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人敢議第四十三章 緣分如此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五章 姐妹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四百章 真正雲動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一百一十七章 認人有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道被劫第六十七章 第一才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權勢漸顯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膽猜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訝和疑慮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四百三十五章 強將主幼第二十章 隔牆聽爾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意難解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十一章 多個幕僚第四十七章 婚後諸事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一百六十二章 將至第一百七十九章 蠻橫無禮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誘而爲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三百一十六章 憂驚恐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獄第三百零六章 北方軍情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局第一百二十章 臨走第一百零七章 新使命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一百七十三章 見諸官吏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二十二章 兒女情長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