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大安 (終)

北方戰事接連的消息傳來,讓大安百姓爲之振奮,朝堂上百官和皇帝臉上也是洋溢着笑容,百官們高呼着聖君,堪比當年的太宗皇帝。

二月中旬,當聽到後定大王終於投降後,元興皇帝也是大喜,雖然知道這一刻遲早會來,卻沒想到,來的這般快,這般及時。

按照藍承羨此前的獻計,元興皇帝隨即將後定京師改名了海業府,置知府同知通判等官職,下轄十三縣,各縣按照大安原有的制度設立各種官職,置官學興科舉,學習中原官話和文字。

而鈞獻城和海業府全部納入林東行省管轄,兩府常駐守軍一府兩萬多人,由此,後定部落的地盤,徹底的納入了大安王朝的統治。

楚王府也是一派祥和溫馨的景象,原本陶矜柔還擔心藍承羨出征會出現什麼意外,可接二連三的破城,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勢,就已經打到了後定京師,她便放下了心思,一切來的真的順利。

當聽聞後定大王納降的消息後,陶炎生也是掛着笑容,平慶年間,他作爲戶部尚書,自然知道後定的威脅有多大,林東一地的壓力有多大。

甚至連賦稅都是免了的,每年還需要投入大量的銀錢和物資,後後定大王納降也標誌性後定朝從此滅亡,他也尤爲開心和激動。

這個原本只是女兒託付終身的宗室王爺,今日竟然也做到了太宗皇帝時期的功績,雖然和太宗皇帝沒法比,不過陶炎生覺得,藍承羨也足夠載入大安史冊了。

楚王府的衆人便開始期待着,藍承羨攜勝而歸的時候,從元興三年到現在,也足足一年了,藍承羨的身影她們一直都在牽掛着,小小的藍延新也三歲半了。

不過因爲藍承羨常年不在府內,其他幾位庶妃肚子卻沒有動靜,藍延新也是成爲了府內最受寵的人了,不過好在並沒有養出十分驕橫的性格來,嬌貴氣息卻是不少。

……

大安元興四年,丁亥年六月,藍承羨卸下了林東巡撫的職位,由姜玉志接手,管理整個林東,加上此時多出來的兩個府治。

羅少成一越成爲了東盛府的知府,原先巡撫司內,雖然他和姜玉志共同處理林東政事,可那是藍承羨授權的,加上沒有人反駁質疑,這下羅少成卻是越過了一道大坎,而且他還不過不惑之齡,有藍承羨這個楚親王作爲女婿,再往上升也不是不可能。

藍承羨之所以卸下林東巡撫,是早就和元興皇帝商議好的,同時也是避免再出現葉家這種情況,北征完成後,藍承羨第一時間便交出了自己的兵權,同時請求辭去林東巡撫的官職。

這個藍承羨自己所追求的也有一定的關係,事了拂衣去,剩下的事情,自然是交給後人去處理了,接着便和同樣卸下了林東督師之職的,保興侯傅恆遠一起啓程回京。

而唐應爲卻由此升爲了林東都指揮使,設立林東都司,和巡撫司相互制衡。

元興四年六月中旬,藍承羨終於回到了京城,跟隨他的竟然只有許衍夫婦,方鈴兒留在了林東,似乎和趙莊客有關,不過這些藍承羨自然就做不到面面俱到了,既然她有意如此,藍承羨絕對遵從她的意思。

杜若雲則申請去了江南,她說北方還是不太適合自己,更願意待在南方或是海上,藍承羨也沒攔住,不過還是注意到了杜若雲眼中的失望。

藍承羨知道她的意思,也只能輕輕地嘆了一口氣,他心中已然對不起陶矜柔了,自然不會對其他人假以辭色,杜若雲黯然的離去,沒有讓藍承羨多想,此刻他只想早日回到京城,見到自己牽掛之人。

或許有些愧疚,藍承羨讓呂森照顧一二,不過想了想,覺得杜若雲有如此頭腦或許,根本不需要別人的關照,也能過得很好,藍承羨內心也忠心希望她能找到一個真心對她的良人。

如同每次回京後,先見兩位皇帝,而從元興二年開始,太上皇似乎便有意無意的淡出了大家的視線,而藍承羨擔憂的事情,最終沒有發生。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其實兩位皇帝早就商議已久,對於如何處理兩人接替其間會出現的問題,都一一有了對策。

藍承羨看着近乎全然退身後的太上皇,擺弄着花草,閒情逸致的樣子,似乎比他御極時過得還舒服,不過兩鬢的霜白卻是越來越多。

又見到王太后也不復最開始那副容貌,藍承羨心下有些遲疑,一晃便幾年過去了啊,太上皇和王太后似乎真的在變老了。

出宮後的藍承羨,漫步的走着,想着自己此前一路走來的事情。

“叮!恭喜解鎖親王上位成就!”

“叮,恭喜解鎖培植勢力成就!”

“叮,恭喜解鎖解救百姓……”

就在此時,很久很久未有響起的遊戲畫面出現再來藍承羨的腦海裡,看着自己所獲取的成就,藍承羨有些愣神。

可此時的遊戲畫面對於藍承羨來說,已經可有可無,一切都遵循着他的本心再走,和這個選擇已經沒了任何關係。

“叮!恭喜完成新的篇章‘賢王爺的一生’!請您選擇重新介入身份,又或是退出遊戲?”

看到最後一段提示,藍承羨又看到了熟悉的畫面,緊張又刺激的選擇,這一次藍承羨摒棄了所有想法,不再做出選擇,因爲似乎遊戲已經通關了,要麼重新選擇角色,要麼退出遊戲。

藍承羨看了有些感慨,也有些哭笑不得,這場看起來有些魔幻的旅途終於要結束了?不過等待藍承羨卻是一旁有人提醒他。

卻是王府的管事小六,藍承羨這纔回過神來,似乎自己已經出了皇宮,再次想看看那遊戲畫面時,再也沒有任何的動靜,腦海裡只存在了記憶,沒有了畫面。

藍承羨沒有再去關注這個事情,或許這就是命運,在你覺得要改變的時候開始,都已經是命運的安排。

回到王府,看着自己的嬌妻,還有三位庶妃,以及兒子藍延新,還有陶家二老,藍承羨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的確是一個名叫大安王朝的親王爺!

或許這裡不知道是存在於脈動時空哪個位面的世界,藍承羨知道自己該享受享受了,該做的也做了。

也許未來這個世界的史書上,會有提及藍承羨三個字的時候,而且藍承羨覺得,後人有了他的指路,會少走一些彎路,雖然藍承羨只是給出了一點點希望,不過星星之火……

也正如藍承羨的猜測,後人對於史上安朝的楚親王藍承羨十分感興趣,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變法,讓原本開始衰落的安朝中期變得興旺了起了,尤其是海關的變革,一直影響着後世的格局。

他還造出了木軌馬車這種東西,雖然實際作用在後世看來,毫無用處,不過對於後人來說,也足以借鑑的一個事物。

而清剿東南沿海的海寇、平定林東的亂根,以及北征後定朝,等等,都只是這位年輕的王爺一生功績裡的一些輝煌的事蹟,那時候他不過二十多歲,後來便開始隨行教育變革,不過由於太多的士人反對,反響不大,卻給後人一定的警示的作用。

也許時間一直在流逝,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藍承羨的曇花一現雖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不過後世學者認爲,藍承羨給後人帶來的終究是希望多一些,至少在當時的封建王朝,他配的上賢親王這個稱號了。

後人如何紛說,藍承羨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能夠做的,問心無愧就足以,接下來的事情誰知道呢,百年之後的藍承羨也不過是一座枯冢而已!

(全書完)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迎接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難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年之擔憂第二百三十五章 陳年枉事第十九章 聽而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一百五十四章 傷病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三百九十章 究其因過第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移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一百二十章 臨走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九章 炎炎夏日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八十七章 素面碰撞第五十八章 邢衛死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二百四十四章 世道不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朝失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大婚當前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三百七十七章 嶽中書邸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擔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四百零一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三百零六章 北方軍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六章 仗義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疑是密探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二百九十一章 擔憂排解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五十五章 訴說差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運第二百七十三章 冒險計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革新鹽政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簡單識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巨大貪污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迎接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三百五十八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五十三章 徐府門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名義巡撫第四百零八章 城破人難第三百五十章 突然解開第二百八十三章 混入海寇之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二十八章 佳節家宴第三百五十一章 扳倒首參?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四百三十一章 馬車商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百年之擔憂第二百三十五章 陳年枉事第十九章 聽而不得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一百五十四章 傷病第三百三十七章 討作名分第三百九十章 究其因過第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移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一百二十章 臨走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期將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急忙上奏第二百二十八章 鎮撫使解職第九章 炎炎夏日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八十七章 素面碰撞第五十八章 邢衛死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強勢如此第八十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十九章 翁婿初見第二百零五章 無法掌控第二百四十四章 世道不變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朝失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主僕第三百二十九章 問詢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三十二章 大婚當前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三十八章 花魁娘子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三百六十三章 末路體面第二百零九章 點破之處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九十五章 大戲第三百七十七章 嶽中書邸第二百六十七章 徒然遭襲第八十八章 內幕已顯第四百三十六章 殘兵敗將第一百八十章 不受常規第七十八章 是親姐弟第三百二十五章 遺漏百出第三百三十三章 世態炎涼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擔第五百四十四章 北征後定第四百零一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內應第九十三章 時機已到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三百零六章 北方軍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宅訴說第六章 仗義之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疑是密探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悸第二百九十一章 擔憂排解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三百零九章 戰火再起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認不得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七十四章 朝議之事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四十八章 計安將出第五十五章 訴說差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兩信二聞第一百五十五章 時運第二百七十三章 冒險計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革新鹽政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簡單識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巨大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