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才子之觴

大安朝的勳貴階層,本就是式微的一派,因爲隨着朝政穩定,各地都是一派盛世景象,自然也就沒有後輩們立功建業的地方了,功勳的獲得變得尤爲難得,而且祖輩的爵位是隨代而遞減的,唯有英國公府的爵位至今爲止還未有削減過。

站在武官首位的唐嵇昱雖然看起來精神抖擻,卻也已經快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因爲年輕時候在南邊鎮壓過幾次暴亂,獲得了安儀宗的好感,本以爲到他這一代,國公的爵位是肯定保不住了,卻沒想到還是順延了,而唐家也成爲了真正的將門世家,在各個軍營裡都會有唐家子弟的影子。

而一心爲了安王朝安危的唐嵇昱看到了文官們反應覺得很是正常,大多數官員們注意的還是剛剛提出的科舉舞弊大案了,對於他所說的不說重視,一定是嗤之以鼻的,反倒是作爲皇帝和首參丁歲安臉色都是顯得尤爲凝重,不是懷疑九邊軍務的能力,而是考慮到了定王朝前的一個封建王朝大寧王朝的前車之鑑!

寧王朝本也是中原起家,只是林東一帶都是北定王朝控制的,後至寧王朝中期,北定撕毀了盟約,悍然南下,攻入寧朝京師直接抓走了寧王朝的一位皇帝,後寧王朝的皇族在此時的臨江城迎宗室新皇登基,兩個王朝就這樣劃江而治,也被後世學者稱之爲北寧王朝的終結,而偏安一隅的南邊寧王朝,被稱爲南寧王朝。

後又發展了上百年,北定王朝決定一舉覆滅南邊的朝廷,一直以來就是北定王朝更爲強悍,本來武力就十分脆弱的南寧朝廷不過半年時間就被北定王朝全部覆滅了,這也是平慶皇帝以及兩位文武柱石所思考的問題所在,不能再讓北定成了氣候,前南邊寧王朝的例子歷歷在目啊!

而衆多的官員此時更在乎的是如果幾個考官涉案,那麼空出來的位置,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這讓太子的東宮一下就熱鬧了起來,不同於其他王朝,大安朝的太子地位穩固,自然不怕其他皇子的攻擊和嫉妒,所以朝廷百官和太子交往只要不涉及重要朝政,都是很正常的,之前的太子只是年齡太小,百官們覺得還是觀望一二,二則當今皇上也還是千秋鼎盛之時,過早的接觸太子有損在皇帝眼中的印象,不過這次不同了,平慶皇帝直接下旨讓太子負責此事,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的信號,準備讓太子親自參與朝政。

不過太子自然也明白,上頭還是有君有父的,君自然是天子,父即是父親,所以事事都會稟報上去,詢問或者交於平慶帝處置決斷,他自己只在其中做一個參考的意見。

不過顯然太子太過於謹小慎微了,平慶皇帝親自言傳身教的跟他談了許久,兩位王朝現在和未來的掌舵者頭一次深入的交流後,太子開始顯露出了自己太子一派的鋒芒。

……

街頭巷尾的討論,自然也傳到了明錚的耳朵裡,聽到了有書生大聲說道朝廷廷議的情況,包括了禮部尚書李大人在內的一衆考官都被看押在了刑部的大牢裡,而作爲太子祖父的李奉茂大人也沒有得到作爲案件主導者的太子一點兒關照,這讓明錚聽了有點膽寒,沒想到真的來了。

“帶走!”不一會街上還在說笑的一個書生就被幾個士兵給押住了,“你們幹什麼?我可是舉人老爺,本次會試的考生,快放開我…”這人還在奮力掙扎,“放棄吧,你自己做了什麼你不清楚嗎?押下去…”領頭的士兵也不跟他多廢話,帶着人就走了,臨走前還看了看在街上或者酒樓茶樓的書生考生們,喊道“你們當中可有作弊的,快快自己出來認罪,別到時候讓小爺來抓你進去,可就沒這麼輕鬆了!”這人說話的氣勢卻是很足,卻沒有人真的自己出來跟他走,見沒人說話,這個士兵首領冷笑一聲離開了這裡,剛剛還算安靜的街道又一次熱鬧起來。

“難怪那人能上榜呢?原來是靠買的考題…”

“看那人的穿着怎麼也是富貴公子哥啊…”

“嘿嘿,聽說了常才子才倒黴呢?”

“常墨涵?他也買了考題?”

聽着旁人的議論,明錚顯然聽到了常墨涵的麻煩事,看來自己設置的頂罪之人是沒錯了。

而作爲第一才子之稱的常墨涵此時被帶到了刑部的大牢裡,被當場跟衆多考生一般一個個的審問。

“常墨涵,男,江南應天府人士,十六歲,呦還是去年應天府的鄉試新科解元啊,你的大名我也是久仰了,說吧,你的考題哪買的?”審問他的事刑部負責審問的小吏,不過看這個小吏的樣子是不怎麼看得起這些書生的,怎麼說他還是一個從九品的刑部小官呢,而這些人基本就是等着判刑的罪人了。

“請你放尊重點,本公子沒有作弊的意義,你可以去問問這些考生,以我常墨涵的才學,需要考題才能中嗎?真是天大的笑話!”常墨涵揚着頭顱說道。

此時要是有人在這間屋子裡定會覺得兩人的神態讓人啼笑皆非,一個狡猾又一臉陰險的樣子,一個則是高傲的揚着頭顱,似乎高人一等似得,常墨涵雖然覺得與這小吏說話有失身份,但是礙於案件的嚴重性,他不得不如此作態。

“呵,這裡可不是煙花之地,沒人吹捧你所謂的才子,我看你還是老實交代,不然少不得一頓刑具伺候,聽到隔壁的撕心裂肺哭喊了嗎?”這小吏似乎也不着急,靜靜地聽着隔壁房屋裡的拷問鞭打之聲,此時的審案拷問可就不是簡單的問答了,是真的會給你來一梭鞭子,或者更多沒聽說的刑具的。

“大人?您怎麼來了?”不過一會,門口進來了一堆人,領頭的竟然是刑部尚書薛朝明,後邊還有幾個下屬和獄吏,卻見薛朝明看都沒看他,直接說道“此人事關案件重要人物,本官親自負責審問,你去提審其他人!”說話間也是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小吏一聽立馬行禮就離開了這裡,他還真沒想到這常才子似乎還是個關鍵人物,自己怎麼就沒有審問出一點什麼東西呢,這個小吏有點懊惱的離開了這個審問的房屋。

“常墨涵,你可知本官是是誰?”卻見這刑部尚書薛朝明問道。

“學生拜見諸位大人,卻並不知大人是官居何位?”常墨涵做出了一副後輩學生的姿態,畢竟這些大多也是科場出來的。

“你的名聲本官可謂是震耳欲聾啊,好了告訴你吧,本官添爲本朝的刑部尚書薛朝明,你好好回答本官的問題,假如你沒有參與舞弊,本官自會放你走!左右設筆墨!”又見薛朝明吩咐了人才好了筆墨,準備記錄他們的對話。

“原來是刑部尚書薛大人,恕學生眼拙,卻不知學生何德何能竟然是大人親自來審問我,大人所問,學生一定知無不言!”常墨涵此時也放下了自己所謂的傲氣,頗爲敬重的說道。

“好,本官問你,會試之前,你可去過諸位考官的府上?如實說,可能本官視情節輕重,還會給你一點辯解的機會!”誘導完了的刑部尚書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冷冷地盯着常墨涵,好似再說你敢說一句假話,他就會動手了。

“學生……我……”常墨涵瞬間就覺得自己掉入了冰窖之中,心裡恐慌的無以復加,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又見他那略顯黑暗的臉色,常墨涵突然想哭起來,自己什麼都沒做,他爲什麼如此看待我?

“大人,你把他嚇着了,常公子,想你常家也是名門望族,你不想自己一生揹負舞弊的大罪吧,並且連累你的兄弟姐妹以及後輩們再也不能上考場吧,那你們常家就再也不是望族咯!”卻是薛朝明後邊的一個屬下出口相助的說道。

“我沒有……你們別聽他們亂說,諸位大人,是了,學生想起了,那天我在勾欄裡……”聽到事態如此嚴重,常墨涵終於慌了,他纔想起來,自己在勾欄裡聽了那個書生的話,去找自己的同鄉考官和在江南做過很久官的另一個考官,去博取他們的好感和承認。

“哦?別急,你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出來,本官保證不會讓你受了委屈!”薛朝明笑着說道,還是這樣的考生好詐啊,不過說了幾句,他們就嚇得都快尿褲子了,後邊被牽扯出來的考生也是越來越多,而聽說舉報他人可以爲自己減刑,不少通過作弊的考生紛紛胡亂說出了很多人,而常墨涵則有很多的人舉報,說就是他在考前見過考官,說不定考題就是他和考官泄露出來的,而作爲主審官之一的刑部尚書薛朝明,一聽到這個信息,自然也就親自來到常墨涵這裡。

“衆位大人啊,你們可要相信學生,學生可以拿人格做擔保,想我常墨涵鄉試已經是應天府的解元,何苦去尋那種下乘又沒必要的路子呢?諸位大人啊,你們一定要相信我啊!學生是被冤枉的啊!”此時的常墨涵再也沒了那個天下第一才子的風範了,鼻涕眼淚是一起掉了下來。

在入京的這段時間裡,他順風順水,聲望也是越來越高,以至於書生們將他已經捧到了足夠高的高度,這一經摔了下來,常墨涵終於覺得恐懼和不安了,也明白自己好似踏入了人家早就給他準備好的圈套裡,而他那時候只顧及着自己的聲望和才氣,看不起任何人,也覺得他們不配與自己同路。

第三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罪名難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族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見諸官吏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六十六章 涼亭淡語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七十章 會試春闈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思夢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二百九十五章 繼續進剿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解析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師妹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 找尋憂患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百七十七章 嶽中書邸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三百零一章 不拘一格第一百七十九章 蠻橫無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朝儀彈劾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勢壓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換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險要奪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論猜證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藏第三百四十七章 喜宴來賓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三十七章 事漸浮出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一百零四章 禪讓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勾結外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罪名難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鶴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個公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一百一十五章 望族第九十四章 暴起第十八章 解鎖成就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蘇家第三百零七章 關稅革新第三百零五章 元興中興?第一百七十三章 見諸官吏第九十七章 上演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六十六章 涼亭淡語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歧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七十章 會試春闈第八章 有冤難處申第三百四十九章 試驗馬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思夢想第四百二十四章 巡撫軍政第三百一十七章 片刻溫馨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負苦心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六章 東盛城內第七十二章 大風起兮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四章 郡王之殤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四百四十一章 連問蹤跡第三百六十四章 工程開建第二百九十五章 繼續進剿第一百二十二章 行賄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疑雲第二百三十一章 父子解析第二百八十四 搜刮錢財第一百七十七章 關鍵的師妹第一百零三章 虛驚第二百二十二章 改年元興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四百一十五章 心由赴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尾第二百零七章 兩家會商第七十六章 眉目漸顯第五百四十六章 林北以北第一百二十九章 假說第九十二章 偶遇奇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尚有期許第一百三十六章 問尋第二百六十六章 皇帝選秀第三百六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二十一章 找尋憂患第一百零八章 警悟第三百一十九章 可憐父母心第四百零四章 各有缺陷第三百七十七章 嶽中書邸第二百三十二章 愧疚難當第四百四十八章 重情轉意第三百二十章 兒女私情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三百九十二章 乙酉年初第三百九十一章 葉家叔侄第二百章 提刑按察使第四百一十一章 全部葬送第四百二十九章 落得乾淨第三百零一章 不拘一格第一百七十九章 蠻橫無禮第一百四十二章 反目第八十六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零四章 全新作物第二百零六章 憤恨有加第一百七十八章 人之仗義第三百五十五章 朝儀彈劾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勢壓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換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險要奪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半功半過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疑論猜證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藏第三百四十七章 喜宴來賓第三百二十四章 當頭薰心第三十七章 事漸浮出第十章 老少垂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觀望第一百一十六章 愁緒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奇案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聞夷人說第二百五十八章 朝天新知第二百零三章 事情變大第四百二十五章 娘娘回門第一百零四章 禪讓第二百二十七章 接連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