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

南直隸,江北,揚州府

這片土地最早是吳國的邗城,在東晉設廣陵郡,至唐代改稱揚州,它南臨長江,北通中原,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大運河最古老的一段便在此處,由吳王夫差所建,時稱邗溝。

至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之後,揚州更是成爲了江海合一的大型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爲天下航運和商業的中心。隨着唐朝中期之後中國的經濟中心慢慢南移,江南地區的人口增加、經濟發展,使得揚州的商業地位更加穩固,它通過長江流域連接巴蜀、兩湖、江西、江浙,通過大運河連接北方,通過沿海連接福建、廣東,還有跟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的海外貿易,一時間成爲了唐代中國最爲繁華的商業城市,詩稱“十里長街,十萬人家,夜市千燈,高樓紅袖。”就連著名的日本遣唐使也往往在揚州登陸。

在明代,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再無陸路中轉,揚州因爲地處於大運河的黃金地段,南北交匯,故而繁極一時,人口一度多達八十萬。這裡不僅有富可敵國、奢侈無度的鹽商,讓天下好色之徒垂涎的揚州瘦馬,還有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風月,各路文人墨客流連其中,留下無數千古傳誦的詩句。

雖然在經歷了聞香教徒和明朝官軍的大半年拉鋸戰之後,這座淮左名都的風韻已然被戰火摧殘了不少。但在來自於遼東白山黑水的滿洲韃子眼中,依然是繁華富饒得令他們讚歎和垂涎儘管這些滿洲大爺已經不再是過去僻處邊荒的鄉下土鱉,而是在這一年來的中原征伐中,見識過不少市面了。

“……古人有云,帶錢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淮揚之地,果然是繁華富庶,可以供養十萬大軍吶!”

皇太極興致勃勃地手握馬鞭,策馬緩緩行走在揚州府城的街道上,一邊欣賞着四周鱗次櫛比的樓宇,一邊如此說道,“……親家!你看,我大清雖然稍有小挫,但畢竟得祖宗庇佑,還有這上千裡的繁華地盤,還有這許多能征善戰的八旗勇士,可謂是爭霸天下的基業尚存,只要一旦時來運轉,又何愁不能再興呢?”

走在皇太極身邊“伴駕”的本代衍聖公孔胤植聞言,只得擠出一副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點頭附和說,“……皇上說得甚是,皇上乃是天庭星宿下凡,肩負世間大氣運之人,不日必定能否極泰來……”

“……是啊!如今朕已經將你們孔府擡入我正黃旗下,不僅賜姓愛新覺羅,還讓孔家跟我滿洲八旗通婚聯姻,從此與我大清一榮俱榮。所以這大清的江山社稷,也有爾等聖人後裔的一份啊!”

剛剛納了孔家大小姐爲妃的皇太極笑眯眯地說道,“……日後還請國丈先生多多相助了!”

聽得這話,衍聖公孔胤植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腦袋後面的金錢鼠尾髮辮,嘴上雖然連連謝恩不止,心中卻更是陣陣發苦被大清皇帝皇太極擡旗賜姓之後,他們這一家聖人後裔都已經被迫改姓愛新覺羅,天曉得還算不算漢人了!天底下的讀書人,以後還會認可他們這一家子聖人後裔的尊榮地位嗎?

如果一個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會被南方那幫該死的破落戶,給搶去了衍聖公府的招牌……

(北宋滅亡的時候,一部分孔府後裔留在老家投靠了金朝,但也有一部分人跟隨宋室遷往江南,另立門戶。在大明帝國建立之後,這一南一北兩個孔家,還爲“誰纔是正宗聖人後裔”而打了好久的官司。)

說起來,如果有選擇的話,衍聖公孔胤植絕對是一萬個不願意被擡入什麼滿洲正黃旗的。

問題是,在滿洲八旗大兵的刀劍弓矢面前,他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

之前,當范文程按着禮數前來曲阜衍聖公府通報,說是大清皇帝要來“巡幸”孔府的時候,孔家還專門爲此開了一場閉門會議。儘管不久前皇太極在徐州稱帝的時候,孔胤植不僅主動上了勸進表,進貢了銀錢綢緞等財物,還寫了幾篇極爲肉麻的文章,拼命拍清廷的馬屁,可謂是極盡阿諛之能事。

但問題是,有句老話叫做此一時彼一時。七月份那會兒的大清帝國,確實是橫掃中原無敵手,有着一副席捲天下、併吞六合的氣勢。但時隔三個月之後,眼下這個不僅丟了遼東老家,又被關寧軍給趕出北京的大清帝國,在孔府衆人的眼中就變成了冢中枯骨,只剩下苟延殘喘的本事了。

不過,雖說眼下這個彷彿喪家之犬的清廷,明顯已是落毛鳳凰不如雞,怎麼看都蹦躂不了幾天了,但好歹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少那幾萬彪悍嗜血的韃子鐵騎,肯定是孔府這幫富貴閒人擋不住的。

所以,孔府上下商議了一番,最後決定還是客客氣氣地招待這位蠻族皇帝,送上一堆奉承話,實在不行就再給點兒犒勞兵馬的銀錢糧秣,總之就是擺出送客的姿態,儘量把這幫滿洲大爺給平安送走便好。

遺憾的是,這些孔丘的子孫後代們,終究還是嚴重高估了這幫滿洲韃子們對孔聖人的敬畏程度,沒有在第一時間內舉家逃亡,結果就讓他們一大家子陷入滅頂之災:皇太極帶着大軍剛剛進了曲阜,就下令包圍孔府,不許聖人後裔走脫,然後假惺惺地召見了衍聖公孔胤植,表示要給他擡旗賜姓。

孔胤植最初還推脫了一下,但在得知假如他堅決不肯擡入正黃旗的話,大清皇帝就只好砍了他的腦袋,換個更聽話的人來當大清的衍聖公之後,這貨就十分可恥地縮了,從此成了正黃旗人,改姓愛新覺羅。

再接下來,皇太極又下令曲阜全城百姓剃髮易服,在刀子的威脅下,衍聖公一府老小不得不帶頭積極響應,並當衆舉行了極爲隆重的剃髮儀式。作爲回報,皇太極不僅繼續將孔胤植封爲大清的衍聖公,還給了他一個禮部尚書的空頭官銜。只是剃了頭受了封還沒完,既然孔家也成了正黃旗人,那麼他們全家自然就是皇太極的奴才,而奴才的東西就是主子的東西,主子的東西還是主子的東西……

咳咳,跑題了。總之,按照上述邏輯,孔府的田地產業就全部成了八旗大爺的皇莊,孔府的佃農則統統成了八旗的包衣奴才,孔家的金銀財寶從此也都屬於皇太極這個正黃旗主。至於那座輝煌壯麗的衍聖公府,也被皇太極下令徵辟爲大清行宮,用於安置一部分從北京輾轉來歸的八旗家眷。

但問題是,這樣一來的話,既然孔家的產業都換了主人,那麼孔家人自個兒又該搬到哪裡去呢?

對於這個問題,皇太極很豪爽地大手一揮:孔府的年輕女眷,都可以跟八旗主子睡一個被窩嘛!

於是,自皇太極以下,好些八旗貴胄都在曲阜身體力行了一回“滿漢一家”的民族大融合之道。那幾位金尊玉貴的孔家小姐,全都被如狼似虎的八旗權貴們瓜分一空,運氣好的還能當上嬪妃或側福晉,運氣差的只得了個侍妾的名分。更糟糕的是,就連衍聖公孔胤植和他兒子最喜愛的幾個漂亮小妾,甚至還有兩個明媒正娶的孫媳婦,都被幾個貝勒爺蠻不講理地搶了去,從此只能在這些八旗貴胄的胯下嬌吟承歡……

至於孔府的男人也不必擔心沒事做,身爲正黃旗丁,天生就是皇帝的奴才。當孔家女眷在給滿洲大爺侍寢的時候,那些劈柴打水餵馬打掃屋子之類事情,自然要讓男人來承擔。就算不會幹活也沒關係,大清八旗從來不養懶人,一律打死喂狗便是於是,在死亡的威脅面前,這些原本需要被人伺候的老少爺們兒,很快就學會了各種伺候人的活計:沒學會怎麼伺候人的,據說都被埋進亂葬崗了。

當然,作爲山東孔府的當門人,衍聖公孔胤植和他的兒子們,倒是不必操持此等賤役,而是享受着伴隨御駕的殊榮,可以天天得到大清皇帝陛下的耳提面命,教導他們各種做正黃旗奴才的好處……

相比於衍聖公一家的欲哭無淚,大清皇帝皇太極如今卻稱得上是春風得意了。查抄孔府的收穫遠比想象之中更加豐富,光是糧食就抄出了五十萬石,至於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香料布匹之類,摺合現銀更是價值高達三百多萬兩。讓八旗將士們很是發了一筆橫財,個個樂得合不攏嘴。雖然按照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此等劫掠孔府的舉動堪稱是喪心病狂,簡直可以說是與天下讀書人爲敵,自絕於中原士林。但皇太極也是非常無奈:在喪失了故土,又屢遭慘敗之後,他對滿洲八旗的約束能力,已經急速下跌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程度。如果不能儘快找一隻肥羊宰了,滿足八旗將士的胃口,大清帝國只怕是真的要土崩瓦解了!

而如今的北地屢遭戰亂,已是殘破至極,除了地位超然的孔府之外,又哪裡還有別的肥羊可宰呢?

幸好,在范文程等一干文臣的巧妙宣傳之下,皇太極此次對山東孔府名爲“結親”,實爲抄家的強盜之舉,居然被包裝成了心慕教化、禮遇儒家的表現要不然大清皇帝怎麼會迎娶孔家小姐爲皇妃呢?但哪怕是皇太極本人也很清楚,這事兒畢竟紙包不住火,究竟能忽悠天下人多長時間,他自己也是心中無數。

此外,還有一件讓皇太極略感不順心的事情,就是之前被俘的那位聞香教主王可,居然趁着皇太極帶兵去搜刮孔府的時候,不知怎麼地趁亂逃跑了,甚至還帶走了那條作爲聞香教聖物的狐狸尾巴!

但是,當暴跳如雷的皇太極趕緊派人追查這位王可教主的逃亡蹤跡,最終發現他並不是回到南方的兩淮,準備重新起事,而是一路逃往北方老家之後,也就懶得多管閒事了。反正如今大清帝國的版圖,最北不過兗州府。只要你不在兩淮地方跟大清繼續作對,那麼在北方愛怎麼鬧就怎麼鬧吧!如果聞香教妖人能在北方給吳襄和祖大壽那兩個陰了自己一把的混蛋多添點兒堵,皇太極說不定還會拍手稱快呢!

另外,最近還發生了一件讓皇太極怦然心動的大喜之事,而這也是他如今親自南巡揚州的目的。

因爲,這很可能意味着大清帝國的時來運轉!當然,這同樣也意味着他皇太極的否極泰來!

正當皇太極一路前呼後擁地招搖過市,緩緩來到揚州碼頭附近的時候,大清的揚州守將阿巴泰終於氣喘吁吁地跑來過來,帶來了皇太極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皇上!皇上!江南那邊真的派船過來了!”

喘了幾口氣之後,阿巴泰又吧唧着嘴兒嘀咕道,“……可恨那幫南朝官兒也真是小氣,明明求着咱們給南京解圍,船上卻不見一兩銀子的犒賞。只是隨便送來了些酒肉了事,簡直跟打發叫花子似的……”

“……些許小事,何必計較太多?只要這些自作聰明的傻瓜,願意派船來江北,裝運我滿洲鐵騎過江就夠了!”皇太極冷笑道,“……南朝的士人若是不給糧餉,朕的八旗兒郎們,難道不會自己去取麼?”

崇禎六年十月十七日,在蕪湖大戰慘敗,東軍主力盡喪之後,面臨着兵臨城下的危局,南京永和朝廷首輔周延儒終於下定決心,向江北的大清八旗“借師助剿”。二十日,在南京朝廷長江水師的運載之下,大清皇帝皇太極親率八千鐵騎,自揚州渡江南下,於鎮江登陸,宣稱將要援救南京。

而與此同時,在得知西軍於蕪湖告捷之後,崇禎皇帝也匆忙趕往前線,準備親自督師攻入南京。

又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在南京城下拉開帷幕……

第27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上)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21章 天上白玉京(上)第42章 哆啦a夢的瘟疫公司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番外九王秋的無人島物語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第43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下)第65章 小兔兔,白又白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26章 好男不當兵!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11章 該死的虛擬貨幣!第45章 煩心事(下)小結病態的優雅浮華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13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41章 節操掉盡的懷孕逃生術第201章 沒了金大腿也要打副本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9章 下一個世界,《黑礁》?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3章 星星之火(上)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11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一)第152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下)第176章 怪獸催你去穿越番外的番外一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上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6章 暗流涌動(下)第175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一)第47章 天使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100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下)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201章 沒了金大腿也要打副本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第15章 貓玩人(中)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6章 出師不利的王秋團隊第57章 聯合艦隊出擊!(上)一穿越地點別搞錯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194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上)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17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中)第1章 紐約歡迎你!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48章 砸鍋賣鐵?第140章 烈火烹油(中)第24章 大宋已無可戰之兵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62章 南海鐵道紀行(二)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5章 北宋花樣作死大賽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35章 嶺南無戰事(下)第27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中)第30章 魯濱遜的幸運日第30章 把教廷給搬空吧!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107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下)第91章 三戰開啓之時第168章 風中的女王(下)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7章 刷分真容易(中)第30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上)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下)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62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下)第49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續)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
第27章 毀滅前夕的平靜(上)第23章 馬里布大轟炸第21章 天上白玉京(上)第42章 哆啦a夢的瘟疫公司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番外九王秋的無人島物語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第43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下)第65章 小兔兔,白又白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26章 好男不當兵!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11章 該死的虛擬貨幣!第45章 煩心事(下)小結病態的優雅浮華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第35章 對未來的思考(下)第18章 奇襲江田島(中)第2章 不一樣的二戰(中)第186章 南沙紀行(上)第13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75章 末世旅行的尾聲第41章 節操掉盡的懷孕逃生術第201章 沒了金大腿也要打副本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9章 下一個世界,《黑礁》?第39章 天使也需要宣傳包裝(上)第57章 自作孽不可活(下)第23章 星星之火(上)第50章 日漸奇葩的時代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11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一)第152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下)第176章 怪獸催你去穿越番外的番外一明末大亂鬥副本大魔國篇之大聖出嫁上第七十一 明穿農家女的平凡第44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上)第16章 暗流涌動(下)第175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一)第47章 天使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174章 貪得無厭的有關部門第100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下)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第201章 沒了金大腿也要打副本第121章 王秋的選擇(中)第15章 貓玩人(中)第125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中)第6章 出師不利的王秋團隊第57章 聯合艦隊出擊!(上)一穿越地點別搞錯第101章 種太陽(上)第14章 一羣軟骨頭第194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上)第30章 瘟疫時期的祈福祭典第17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中)第1章 紐約歡迎你!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48章 砸鍋賣鐵?第140章 烈火烹油(中)第24章 大宋已無可戰之兵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62章 南海鐵道紀行(二)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6章 鋼鐵雄心:旭日帝國(下)第55章 遠方的戰火第16章 初遇兔耳娘第17章 喵星人的煉獄(上)二十七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七第60章 此日本已非彼日本(下)第18章 真正的暴走(下)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第7章 只有五百円該怎麼吃火鍋?第5章 北宋花樣作死大賽第68章 迴歸與終結(上)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24章 王秋同學的憂鬱第48章 建設比破壞更有意義...第135章 嶺南無戰事(下)第27章 來自異世界的窺視(中)第30章 魯濱遜的幸運日第30章 把教廷給搬空吧!第22章 貓車上的嗚喵王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107章 王美玲市長的嘆息(下)第91章 三戰開啓之時第168章 風中的女王(下)第147章 無條件投降?第129章 南美洲驚變(上)第7章 刷分真容易(中)第30章 神兵天降相州城(上)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下)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第62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下)第49章 妹子們的大和號(續)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