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

趙老七這個人,基本沒有過什麼出風頭的時候,在一羣高層裡顯得有些默默無聞,很多新王朝體系內的軍官和地方官員們,甚至都沒聽說過這人的名字。

但是,此人和羅麻子,王道,丁權坤他們一樣,都是屬於老土匪出身,而且在土匪期間就已經是林子然的心腹。

後續幾年他在野戰部隊裡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職務,一度擔任師長,但是沒多久就被林子然調到警備師任職,擔任警備師師長。

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林子然對他的信任,比對羅麻子,王道、樑成磊他們更多!

要不然,此人豈能擔任警備師師長好幾年,現在退役了,又能跑去擔任巡警部部長,甚至成爲參務院值班參務?

不是貼身心腹,根本不可能混到這地步。

而能夠一直維持自己貼身心腹身份的趙老七,也比外人想象的更加精明,他擔任警備師師長期間,警備師的戰鬥力如何不敢說,但是忠誠方面卻是一直做的不錯,成爲了林子然手中最後的一把尖刀。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趙老七,其實不簡單!

入選參務院的最後一人則是總務部部長刑世傑。

這個人倒是比較特殊,他並不屬於大恆統一軍起家的那一批老人,而是屬於中途投靠過來的職業官僚,原先乃是羅安郡總務處處長,然後投誠林子然。

一步一步跟隨着整個大恆統一軍集體的成長,之前擔任元帥府下屬總務部部長,而這個總務部在元帥府之下,主要負責的是人事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是主要工作還是人事工作。

而負責人事的部門負責人,一向來都是屬於核心高層之一,哪怕外界對刑世傑本人不瞭解,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爲新王朝裡核心高層之一。

三個軍方各自的頂級大佬,文官系統裡負責工商的、管錢的、管人事的、管治安的四個人。

這七個人本身就是這個新王朝裡最頂級的一批文武官員,而他們一起入選參務院,足以證明這個參務院的特殊性。

這也是林子然想要達到的效果,他想要讓這個參務院變成帝國的真正權力中樞。

但同時又是給予了該機構極大的限制,除了接受皇帝垂詢,提供各種建議外,實際上又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權力。

這個機構,是林子然參考了地球古代的明內閣,清軍機處以及後世現代某國裡的某頂級權力機構而設立。

這個機構的設立,將會給傳統意義上的大恆政治制度帶來一定的衝擊,之前大恆歷史上可從來沒有類似的機構,大恆千年來的制度,在林子然看來還是非常的原始乃至鬆散的。

最明顯的就是皇權的弱化,皇帝缺乏足夠的權威徹底掌控全國。

大恆歷史的早幾個王朝,施行的卻是是非常典型的分封制度,皇族和貴族共治天下,皇帝某種程度上也只是最大的一個貴族而已。

後續貴族逐漸被皇族打壓,貴族的封地越來越小,皇室直轄領地越來越大,但是貴族依舊保持着比較高的政治和軍事地位。

等到第六王朝,也就是姬氏王朝的時候,貴族才徹底徹底邊緣化,除了顯赫出身外,貴族已經是沒有明確的實權了。

但是取而代之的乃是地方官員權勢急劇上升,州令郡守可是屬於軍政兩面都能管的地方官員,而這種地方官員集權制度,直接導致了大恆後期的藩鎮化。

現在林子然建立林氏王朝後,就是要徹底的革除藩鎮的生存土壤,怎麼革除?

皇權集中化!

把地方上的軍權、財權等核心權力收攏上來,進一步中央集權。

而中央集權後,因爲中央各機構的大臣們權力急劇增加,林子然又是通過分化各機構,設立更多的獨立機構進行權力劃分。

僅僅是政務院,就有十八個獨立機構,陸軍統帥部也有八個獨立機構,海軍統帥部也有八個獨立機構。

而這三大機構裡,可是沒有總負責人的,政務院只是個虛頭,可沒有院長或者副院長一說,兩軍統帥部也沒有設置統帥,副統帥之類的職務。

同時近衛軍也是獨立直接歸屬皇帝管轄,而副官室改組而來的秘書室、衛隊室改組而來的武官侍從室以及新增設的宮務室也都是屬於獨立機構。

此外還有都察院、庭理院也是屬於獨立機構。

而這樣一來,僅僅是屬於皇帝直轄的機構,就有將近五十個!

此外,林子然又明確規定,地方郡以上主官,擁有直接向皇帝上報的權限,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話,郡守、州令可以把報告直接通過秘書室轉交,不經過各部。

這樣一來,皇帝直接管理的機構以及官員那就更多了!

而林子然可能直接管理這麼多機構和人員嗎?

不可能的!

但是他能夠直接設立一個常設機構,統管這些機構嗎?

也不能,這樣的話,這個機構毫無疑問會成爲一種隱患,在未來把皇帝給架空,這不符合皇權集中制的原則。

最後,林子然採取的措施是設立一個半虛半實的參務院,調各大臣入內值班,給自己提供建議,但是這些人又是沒有任何的名分以及實際權限,同時參務院御前值班的話,又不是什麼職務,可以隨時增減,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毫無疑問,即便是這樣,也會有問題。

但這已經是林子然目前所能夠做到的一個比較平衡的措施了。

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會有漏洞、缺陷,林子然能做的也只是儘可能的利用它,並準備隨時改進。

參務院的設立,某種程度上也是體現了新王朝政治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中央皇權集中化!

第一天的漫長會議,敲定了新王朝的基本政治構架後,第二天的會議裡,就是調整各部門機構的具體分工了。

這個對於各機構而言影響比較大,但是對於林子然本身而言,那麼只是一種平衡手段了。

比如說把收稅的權力,從財務部裡剝離出來,歸屬新機構稅務總局全面負責。

同時把國有資產管理司,也是從工商部剝離出來,進而設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全面管理官方資本下設的一切資產。

同時元帥府時期的鐵路統籌委員會、航運管理委員會則是和交通部進行合併,設立全新的交通部,全面管理鐵路、航運等交通事務。

又比如把文化娛樂,宣傳,教育等事務結合起來,繼而成立文教部,全面掌管文化娛樂、宣傳、教育等事務。

各種各樣調整非常多,但是更多的是屬於細節上的變化。

連續三天的會議後,新王朝的各項機構體系纔算是全面初步確定下來。

最後林子然他們只剩下最後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定都何處?

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甘心的北方藩鎮們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六十章 買賣戰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四百六十八章 愛兵如子林子然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第四百七十六章 輪船遭襲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八百六十四章 謹慎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三百零六章 留給林子然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武將更激進的文官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擴張不斷的擴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無題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六百零二章 軍械出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戰爭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八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經濟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就要全球第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三百七十六章 讓人絕望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二十四章 這個傻子掉錢眼裡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壓不住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純粹的藩鎮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
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九百零二章 發戰爭財的大恆農場主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甘心的北方藩鎮們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六十章 買賣戰功第四百一十四章 速戰速決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爭的理由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四百六十八章 愛兵如子林子然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第四百七十六章 輪船遭襲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八百六十四章 謹慎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三百零六章 留給林子然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武將更激進的文官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七百零二章 豪氣的克魯爾王國海軍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四百八十五章 擴張不斷的擴張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無題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六百零二章 軍械出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丹拿代理人戰爭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八十三章 勸進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經濟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大造艦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六百二十五章 要就要全球第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三百七十六章 讓人絕望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二十四章 這個傻子掉錢眼裡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三百零五章 揮軍南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壓不住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純粹的藩鎮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