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

此外羅安兵工廠以及青山機械廠那邊也還在正常生產。

三者相加,大幅度加速了部隊的全面換裝計劃。

按照軍械處的預計,部隊的步槍全面換裝計劃,預計在今年全部完成。

火炮方面則是要延後一些,但是半年內也能夠完成換裝。

部隊的換裝計劃穩步進行,同時也是根據參謀處的訓練計劃,對新整編的部隊進行新戰術的訓練。

部隊的各方面事務,都是按照良好的態勢發展,這讓林子然放心不少。

同時在解決了羅河東岸戰事後,駐防西部防線的大約五千名羅海軍也是在九月底的時候宣佈投誠。

這也意味着如今的整個羅海郡,已經是全面處於林子然的掌控之下了。

十月八日,林子然首次進入羅海城城區,並接見了當地的士紳以及官員。

次日,林子然正式下令籌建南海州令府,自稱南海州令。

這一改變,是和之前籌建南海軍司令部,把麾下部隊該城南海軍是一個道理,那就是佔據大義名分,同時向世人宣告統一南海州的決心。

儘管這樣也會引來其他郡藩鎮的忌憚,但是林子然考慮之後卻是依舊決定直接自稱州令。

其他藩鎮的反對是必然的,在他佔據兩羅地區的時候開始,他就已經是成爲了南海州其他藩鎮的眼中釘,估計其他藩鎮們正在醞釀着聯合打過來呢。

所以,自稱州令與否並不影響其他藩鎮對他的態度以及即將採取的措施。

而自稱州令後,就能夠佔據大義名分,同時宣告統一南海州的決心,這不僅僅能夠吸引更多人的支持,同時也是穩定軍心士氣。

拿下羅海城後,軍中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軍官們都是擔心就此止步不前了,這和他們所希望的統一南海州,統一大恆並不符合。

如今林子然高調的宣佈成立南海州令府,自稱州令,這就算是等於告訴麾下的所有將士們。

我林子然的統一步伐是不會停下的,放心的大膽的跟着老子打天下吧!

自稱州令,在兩羅地區內部引起了不小的波瀾,有人叫好,有人說林子然不自量力,有人等着看笑話。

但是南海軍內部,士氣卻是一天比一天高!

而林子然也是不怎麼在乎外人怎麼想,他只在乎內部人怎麼想,而內部的高昂士氣,以及對未來的渴望讓他很欣慰。

過去大半年來的政治教育總算是沒有白費功夫!

而在外部,其他各藩鎮們對林子然的做法,自然是有意見的,河臺郡的徐騰就是在公開場合說,他心中的州令只有蒙公爵一人。

說白了就是不承認林子然是州令。

廢話,肯定不能承認了,一旦承認了豈不是說自己要矮一頭。

更何況,徐騰麾下的兵力,比林子然都還要多呢,他怎麼可能服軟?

安隆郡那邊的態度就比較模糊了,他們並沒有任何公開的說法,他們自己忙着整頓跑過來的好幾萬羅海軍,試圖在未來的大局變化來保持抵抗力。

東北邊的寧梅郡很以往一樣,對外界不管不問,只是屯兵邊界的幾個關隘,繼續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西邊的清源郡以及丘化郡,這兩個郡的態度倒是比較曖昧,他們一方面是不公開表態,但是對林子然派過去的使者卻是說了不少的好話,說林子然就任州令,對南海州而言是好事。

而北邊的廣安郡,杜志寬很乾脆,直接增兵重廣城要塞。

他最近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終於是和廣安郡內的南海新軍的叛軍給剿滅乾淨,能夠騰出手來應對兩羅地區的變化了。

此時,重廣城要塞那邊的廣安軍,已經是從之前的萬人規模直接增兵到了將近三萬人。

更重要的是,廣安郡那邊對運往廣安郡銷售,或者是通過廣安郡內的羅河的煤油,再一次提高了稅收。

如今林子然手底下的煤油想要通過重廣城羅河,其他先不管,就得先交稅,每桶二十唐元。

作爲應對,林子然也是向北部防線增援了一個旅。

同時乾脆斷掉了煤油北運,全部南下運往羅海郡,並通過羅海城的出海口銷售。

南海煤油,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已經是打出了一定的名氣,外州的商人很多都知道南海州出了煤油,這跑過來採購煤油的人可不少,不僅僅是外州的商人,就算是其他國家,比如說南邊奧里薩帝國的商人都會過來採購煤油呢。

儘管目前的銷售渠道還比較小,無法滿足現在的龐大產能,但是外運渠道已經是被徹底打通了,後續也就不用擔心煤油運不出去了。

因此,廣安郡那邊的擡高煤油的稅收,對林子然來說其實沒啥太大的損失。

反正他的煤油供不應求,只要運輸渠道打通了,賣給誰都是一樣了。

西北邊的河西郡,他們很多時候都是和廣安郡共進退的,廣安軍增兵重廣城要塞,河西郡也是在西北防線的對面增兵,根據偵騎的預估,對面的河西軍兵力至少有兩萬之數,而且還在進一步增加當中。

林子然環顧的四周,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東邊的安隆郡以及河臺郡、北邊的廣安軍以及西北邊的河西郡。

這四個郡是實力較強的藩鎮。

相對來說,另外三個郡,也就是寧梅郡、清源郡、丘化郡雖然面積都不小,不過人口較少,基本沒有什麼工業,也沒有其他什麼特色的優勢產業,所以他們的兵力都是不多的。

比如清源郡,他們的兵力其實也就兩萬多人而已。

丘化郡的兵力也不多,也就是兩三萬人而已。

寧梅郡的也是差不多。

這三個郡,本來就是沒有什麼爭霸南海州的實力,三郡的郡守也都是有自知之明,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是保持中立爲主,不會輕易插手其他郡的事務。

當然爲了自保,清源郡和丘化郡是屬於同盟關係,而且還是公開同盟。

更重要的是,他們和南邊的寧禹州關係密切。

其中的清源郡,某種程度上來說,算得上是南海州和寧禹州的一個緩衝地帶,林子然直接把清源郡給拿下來後,就得直接對上寧禹州了,不可預知的風險太大。

對於這三個郡,林子然的想法是先緩一緩。

而四個有威脅的郡,也就是安隆郡以及河臺郡、廣安郡和河西郡之中,安隆郡也是不太好先動,一動安隆郡,後續就得直接和徐騰開戰了。

爲此,林子然的下一步計劃是拿下廣安郡、控制河西郡,解決後顧之憂。

這樣他才能更好的揮軍東進殺入河臺郡,一舉奠定統一南海州的局面!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三十章 卑職願爲大人貢獻微薄之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壓不住了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恆照亮全世界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金屬飛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萬恆元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一百四十章 署理少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六十八章 大人物震怒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編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業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八百一十四章 寧禹號首訓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三百三十章 卑職願爲大人貢獻微薄之力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周立要壓不住了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羣敗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恆照亮全世界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奠定統一大恆的基礎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要抄稅也要徵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九百三十九章 全面封鎖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金屬飛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萬恆元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一百四十章 署理少卿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八百零三章 頭鐵的大恆帝國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六十八章 大人物震怒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六百三十六章 整編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七百八十八章 第一工業國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