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

乾聖八年秋十月,大恆人最重要的秋收節剛過,羅海城火車站裡就迎來了大批從各地家鄉返回城市的民衆。

羅海火車站裡馬春林提着一個大大藤條箱子,身後的妻子其實揹着小包,一手抓住一個兒子,一家子走出火車站,然後上了公共馬車。

馬春林一家是剛剛從清源郡老家返回。

這也是他最近幾年來第一次帶着妻兒回家看望兩老。

馬春林和很多在城市裡闖蕩的大恆人一樣,都是家中次子!

他老家在清源郡,家中擁有將近千畝土地,不過在戰亂時期日子過的也不咋地,因爲稅收太高。

按照大恆人延續千年的長子集中繼承製傳統,作爲次子的馬春林是不可能繼承家裡的土地的,因此馬春林中學畢業後,就是拿着父親資助的五十恆元離開了家鄉外出闖蕩。

那五十恆元,也是他成年後所分得家產的全部了。

至於家中的千畝土地以及其他財產,那都是屬於他大哥的,和他沒啥關係!

十年前他出來闖蕩的時候,大恆還處於內亂之中呢,當時只有十八歲的他在羅海城裡闖蕩了一年多後,加上不懂節省,這錢很快就花的差不多了,找個工作也不怎麼樣,後來林子然率領大軍殺到了羅海城,他一咬牙就報名參軍了。

他報名參軍後,雖然因爲學歷不夠無法直接報考軍校,但是他還是進入了軍士培訓學校,經過簡單的數月學習和訓練後,以三等軍士的軍銜進入部隊服役,跟隨部隊南征北戰,最後升遷爲一等軍士,最後又立功獲得了參加軍官速成班的機會。

不過他剛完成速成班學習,都還沒來得及分配到部隊呢,大恆就已經統一了。

帝國統一後,帝國陸軍就開始大規模整頓,軍官升遷逐漸正規化,對軍官的要求越來越高,他這樣速成班出身,畢業後又沒啥戰功,甚至都沒來得及指揮部隊參加哪怕一場實戰的低級軍官,很自然就是在後續的裁汰浪潮裡退役。

不過好歹也是有着下士軍爵,再小那也是個軍官,退役轉業的時候,得以分配到了羅海城下屬一個巡警所裡當一個副所長。

作爲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弟,能夠在外闖蕩數年後,混到一個副所長的位置也算是不容易了,從此他就在羅海城裡定局。

後續娶妻生子,又傲了多年後升遷爲一街區的巡警所所長,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今年他大哥多次來信,讓他帶着妻兒回家聚一聚,所以趁着秋收節假期,他是專門帶着妻兒回家一趟。

這回到老家後,他其實還是有些羨慕自己的大哥的。

就因爲比自己早出生兩年,卻是繼承了家裡幾乎所有的財產,統一後大哥的小農場裡開始大量種植棉花,收入頗豐,後續又是高價把兩戶放棄農業,轉而投入工業的鄰居家的土地也是買了過來,擴大了種植面積。

如今他大哥的農場規模已經是達到了三千多畝,僱傭多名農場工人,不僅僅種植糧食,還養馬養牛,每年收入頗豐。

雖然說他大哥待在鄉村,但是吃喝用度可比他這個羅海城裡的城裡巡警所的所長強多了!

哪怕是坐火車回來的路上,他的妻子都是不斷的感嘆鄉村生活的美好,這其實也是有着勸丈夫的意思在裡頭。

不過這一次他大哥邀請他帶着妻兒回鄉,也不僅僅是爲了看望兩老,還有其他因素。

老父親興許是覺得這些年家裡條件好了,當年也有些虧待自己的次子,所以和大哥商量了一番,準備拉他這個次子一番。

倒不是說把家裡的土地分給他,這不符合大恆人的傳統。

而是馬家大哥準備擴大自己的投資,準備開設一家紡織廠,畢竟馬家自己就是種植棉花的話,而且和周邊的農場主關係都不錯,能夠得到大量的低價棉花。

用這些棉花原料開始紡織廠的話,原料供應有保障,而且價格也不會貴。

爲此,馬甲大哥去年就開始籌備,基本上已經是準備的差不多了。

這一次讓馬春林回去,其實就是想要讓馬春林辭職,跟着他大哥一起幹!

不是給他大哥打工,而是一起合股,至於沒錢投資也不要緊,他大哥可以免息借給他一部分資金,等紡織工廠賺錢了,分到利潤了再還。

說白了就是馬春林大哥想要拉他一把!

但是,馬春林卻是很猶豫,他自然是知道大哥的好心,也知道父親的期盼,這一起合股辦廠搞得好了是能賺大錢的,可比當個小小的街區巡警所所長,每個月拿個三四十恆元強多了。

然而,這生意有風險啊!

一旦辭職做生意,生意又虧了的話,到時候豈不是要完蛋?

當個巡警就算收入低一些,但是勝在穩定啊,不出什麼大錯的話,這輩子基本衣食無憂。

但是老父親卻是問他:你打算以後怎麼供你的兩個孩子上大學?

以他現在的收入,根本無法供孩子上大學,更別說兩個了。

這出了火車站,上了公共馬車,連續倒騰了三趟公共馬車後,纔是到了家中。

這到了家中,看着前幾年自己還爲此得意的上百平方米的公寓,再想想老家的又大又命令的房子,怎麼看都怎麼不順眼。

當天晚上,馬春林就是和妻子商量了一番,最後決定:辭職經商!

不過兩夫妻也不打算白拿大哥家的錢,他們雖然沒啥錢,但是這些年也存了一些,自己湊一些,然後找大哥借一些,按照銀行利息給,這樣這本錢也算是有了。

當做出了決定後,馬春林就是給大哥回信!

他大哥收到信後,沒多久就是來到了羅海城,這紡織工廠也是建立在羅海城的。

隨後兩兄弟是一起忙着籌建工廠,說實話他馬春林懂得不多,更多時候也只能是跑跑腿打打雜,很多事情都是經營農場多年的大哥處理的。

兩兄弟忙了一多個月後,總算是把紡織工廠給弄了下來,通過收購了一家經營不善的紡織廠,然後再購入了幾臺先進的紡織機,再從清源郡那邊直接從農場主手中收購低價棉花,很快他們就投入了生產。

新機器做出來的布匹質量相當不錯,再加上他們的原料低,所以很快就打開了市場,和幾家紡織品貿易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這些布匹還是用於出口的!

這也是對大恆當代工業的一個特色,那就是好東西基本用於出口,國內自用的都是中下等貨色。

而即便是用於出口的所謂上等貨色,但在國際市場上其實也是屬於廉價低端貨。

沒辦法,現在大恆的工業技術就是這麼的渣!

但是即便是做到這一步,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不是背靠着廣闊領土,龐大的可耕地數量,豐厚的各種資源,超過兩億的人口,大恆帝國根本不可能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就發展出來現在的工業水平,其工業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和其他工業強國的產品進行競爭。

哪怕只是低端市場!

大恆帝國的工業技術水平,最近幾年來是一年一個臺階,進步的非常難迅速。

這除了大恆帝國自身的基礎條件不錯外,也和大恆帝國最近幾年實行的官商結合經濟政策有極大的關係。

統一之前,大恆的工業基本都是處於各藩鎮的官方控制下,屬於非常特殊的藩鎮經濟模式,但凡是賺錢的行業,都是被藩鎮們直接掌控,不管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甚至連普通的服務行業,只要是稍微賺錢的藩鎮們都不會放過。

這些藩鎮產業在大恆統一的過程裡,陸續被國家資產管理委員會接受並管理。

這也導致林子然統一大恆帝國之後,幾乎全帝國的工商業都處於帝國官方的掌控之下,統一之處的大恆帝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管理着大恆帝國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各類工業,重工業更是全面處於官方掌控之下。

不過這種經濟模式對整個帝國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好處,容易僵化,缺乏競爭力。

但是也是給了林子然更方便進行工商業調整佈局的可能性,畢竟這些產業都是從各藩鎮手裡接受過來的,並沒有太多的亂七八糟的利益糾紛,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喜歡怎麼合併、拆分都可以。

統一之後,在林子然的主導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對下屬的衆多資產進行了遍及全國範圍內的調整。

國有資產開始大規模退出除了國防工業、核心產業、民生產業以外的衆多普通產業,比如紡織產業就是大規模退出,這一方面是扶持鼓勵民間資本投身工商業,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集中資源,做大做強關乎國防安全、民生支柱的若干核心產業。

如武器、鋼鐵、礦務、化工、石油、機械、造船等典型的核心產業。

做大做強核心產業的過程裡,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對上述行業的衆多企業、工廠進行了合併、拆分、組合。

最終建立了三百多家大型或專業企業,以帶動整個帝國的工業發展,其中很多行業爲了保持良性發展,都會同時扶持兩家同類型的企業,以進行競爭。

щшш⊕Tтkд n⊕¢ 〇

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下羅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六百一十七章 規模宏大的鐵路規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二百零九章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兵最後的輝煌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九百三十六章 烏龜坦克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九十章 這素質就是牛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六百一十七章 規模宏大的鐵路規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
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一百五十章 別理他們,讓他們走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下羅海!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六百一十七章 規模宏大的鐵路規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民結合經濟體系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七百二十四章 統一思想明確路線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擅退者,殺無赦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七十九章 藍星第一艦夏林號(又加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機轟炸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二百零九章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兵最後的輝煌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六十四章 火箭式晉升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一百二十六章 擔憂的簡良志第九百三十六章 烏龜坦克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八十五章 速成班第七百二十二章 悄然緊張的恆克關係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九十章 這素質就是牛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五百七十章 鋼鐵海戰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六百一十七章 規模宏大的鐵路規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二炮組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恆傳統:騎馬圈地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駕回南海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