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

關於新王朝在那裡定都這個問題,林氏王朝內部有些不太統一,有相當多一部分人,認爲定都羅安城,因爲羅安城是他們的老巢,李氏王朝在這裡的根基深厚,軍方里超過半數軍官,那都是清一色的羅安郡人。

沒辦法,林氏王朝起家於青山鎮,後續逐步控制連關縣。

後續的大發展時期也是掌控羅安郡時期。

控制羅安郡時期的時候,實際上整個體系已經是奠定了基礎,軍中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在這一時期加入。

在老巢定都,安全,又能獲得廣泛的支持。

而且又有羅河可以通航,交通也算便利。

但是很多人卻是反對,吳冠林就是反對在定都羅安郡。

他認爲羅安城格局太小,而且此地歷來都不是大恆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甚至連副中心都算不上。

非要在南海州定都的話,最好的選擇是羅海城,這裡最近幾百年來都是大恆南方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工商業發達,人口八十幾萬。

不過很多人也不同意在羅海城,嗯,他們羅安城也不同意。

他們認爲南海州地處帝國南部,不管是羅海城還是羅安城,從來都不是大恆人的中心。

因爲南海州乃至整個羅河流域,本來就不算是大恆人傳統上的核心區域。

大恆人起源於鏡河下游的京州,更準確的說是豐陽一帶。

一千多年前大恆人就在京州豐陽一帶生活居住,最後逐步向外擴張,奠定了目前大恆人的七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大恆千年歷史上,前面僅有的六個大一統王朝裡,前五個王朝不管皇室在那裡起家,但是他們定都的地方都是在京州豐陽。

豐陽作爲大恆人的京師,超過千年之久!

第六王朝期間,之所以選擇在西平,一方面是西平乃是姬氏起家之地,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豐陽在戰火中被徹底摧毀,重建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不說。

如其說他們想在西平定都,更不如說是被逼的!

而且後續三百年裡一樣先後多次討論過遷都豐陽。

因爲他們覺得不管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政治角度,又或者是從經濟上考慮,其實最適合的地方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豐陽!

林子然看着地圖,看着羅海城、羅安城的位置,再看看姬氏京師西平城的位置,再看傳統京師豐陽的位置。

同時心中也是思考着臣子們的話,如今各臣子對那裡定都分歧比較大。

在林子然自己看來,羅安城是肯定不行的,這地方格局太小,這地方連南海州的州城都成不了,更別說成爲一國之都了。

羅海城倒是不錯,但是地處帝國南部,和其他州,尤其是和東北方向的幾個州距離太遠。

而南海州的這兩個城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缺陷,那就是沒有鐵路!

因爲羅河支流衆多,南海州內的河運發達,相對來說鐵路發展很緩慢,只有一些礦區鐵路以及小段的鐵路。

這意味着,不管是定都羅安城還是羅海城,其實交通都不會很方便。

豐陽的話,這個地方和羅安一樣,存在一些格局問題,如果是冷兵器時代,這地方很適合,地處鏡河干流以及支流交匯之地,屬於非常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但是現在並不是冷兵器了,大炮之下,河流算個屁。

此地距離出海口也有兩百五十多公里,而且現在也沒有鐵路通過,交通不便利。

西平城,這地方其實很不錯,已經被姬氏王朝建設三百年之久,乃是當代大恆第一大城市,擁有完善的工商業設施,距離出海口八十多公里,而且這一段河流的通航條件非常不錯,足以通航萬噸鐵甲艦。

同時還有一南一北京州鐵路連接。

從工商經濟以及交通、軍事防禦等角度來說,此地其實非常適合。

唯一的麻煩就是,這地方的前朝餘孽估計會比較多。

林子然仔細考慮了許久後,最終決定,在定都一事上,不搞標新立異,雖然自己是在南海州起家的,但是也沒有必要害怕到在老巢裡定都。

畢竟他是大恆人的皇帝,而不僅僅是南海州人的皇帝。

所以定都大恆人傳統上的政治中心京州更好一些。

豐陽的話,這地方交通不便,侷限太大,而且第六王朝期間的豐陽實際上一直都沒能發展起來,現在也不過二十幾萬人口,缺乏必要的各種建築設施,要是定都在這裡的話,基本上和重新建立一座全新的都城也沒什麼區別了,工程量太大。

西平城設施完善,之前雖然受到一定的戰爭破壞,但是還是可以修的。

此地還有姬皇室的皇宮,縱然皇宮在之前的京師戰役裡,遭到了一定的縱火破壞,但是隻是其中一小部分嗎,大部分建築設施還是完善了,其內城區整體來說依舊是保留完好。

因爲當時的大恆統一軍,就沒對內城區發起大規模的進攻,用重炮進行轟擊。

其所有的破壞,基本都是最後時刻亂兵們的破壞,而亂兵手裡有沒啥重武器,也破壞不了多少。

至於前朝餘孽多,這個不是問題,來幾場肅清作戰也就差不多了。

心中有了定論後,林子然也是把自己的意思暗示了下去,於是乎,第四天的會議上,一羣大臣們就是旗幟鮮明的支持定都西平城了。

既然定都西平城了,那麼後續在西平城那邊肯定會有一大堆的事務要處理,比如說現在的西平城肯定是不能直接迎接林子然等一大票軍政官員的,需要整頓一番。

比如把皇宮修好,把內城區的各機構建築整理出來,還要把城內的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給清理乾淨了。

爲此,林子然把趙老七給派了過去。

趙老七目前是巡警部部長,管的就是治安這一塊,剛好可以配合軍方肅清城內治安。

同時他還是參務院參務,林子然同還在參務院會議上,指定他統籌定都各項事務,讓他有名義處理其他雜項事務。

趙老七領命後當即奔赴京師西平城,爲後續林子然率領一大票軍政要員以及整個統治機構遷往京師西平城做準備工作。

新王朝建立第五天,林子然正式冊封蒙雨凌爲皇后,並論功行賞,冊封了一批貴族。

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嶄新的林氏王朝已經大恆第七王朝,但實際上北方六州依舊公然抵抗,就連京州超過半數的地區,依舊還處於北方藩鎮掌控之中。

林氏王朝還得繼續努力把北方各州收復統一了,這樣自稱爲大恆帝國的時候,才能更加的名正言順,才能夠被世人認爲是大恆有史以來的第七個大一統王朝!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八百零八章 徹底亂套的肯恩地區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八百零二章 克魯爾人的激烈反應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要不……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三百四十章 彈藥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一百零一章 又瘋了一個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六百章 新式進攻戰術無題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無題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三十七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人萬歲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河烏羽渡口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八百零八章 徹底亂套的肯恩地區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甭管他們要幹嘛打了再說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他們怕了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坤的試探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五百零五章 有準備的曲陽州軍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六十七章 奔襲曲平海軍基地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八百零二章 克魯爾人的激烈反應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多槍多才是王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一輪肯恩內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啊,要不……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八百二十六章 炮轟港口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三百四十章 彈藥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第五百零八章 勳章第九十二章 新鎮守上任第二百一十八章 跑都跑不動打個屁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百四十九章 寧禹號泄密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一百零一章 又瘋了一個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六百章 新式進攻戰術無題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無題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鍵的三個月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三十七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六十七章 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一十二章 投誠談判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經濟大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擴編第三步兵團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