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

大恆統一軍的第二騎兵軍,連城都沒進,就攻佔了一座有着將近二十萬人口的城市!

甚至是關崇城裡剩下維持治安的巡警和民兵們主動投誠後,他們的主力騎兵部隊也沒有進城,只是象徵性的派遣了一個騎兵團進城接管……

實際上,這個騎兵團也是在關崇城停留了區區一天,等到了後續的第三軍部隊抵達後,這個騎兵團就匆忙繼續北上追趕他們的主力部隊去了。

人家第二騎兵軍和第三騎兵軍匆匆忙忙,倒不是想要追擊康親王的北逃部隊呢,人家康親王是坐火車逃跑的,這會實際上都已經跑到京師去了,騎兵部隊六條腿也是跑不過火車啊……

騎兵部隊急着北上,那是爲了戰略封鎖京師,攔截其他地區的部隊進入京師,在敵軍破壞京州機器局前搶佔京州機器局,如果敵軍已經提前在京州機器局佈防重兵,那麼就要扼守京州機器局,破壞京州機器局生產的武器彈藥外運。

當然了,如果有機會偷雞直接搶佔京師的話,那也是喜見樂聞的事。

騎兵部隊的核心戰略任務有兩個,封鎖外部兵力進入京師的渠道,封鎖京州機器局,如果能夠攻佔就攻佔,不攻佔就牽制,實在不行就炮轟京州機器局。

後續抵達關崇城的第三軍部隊,也是匆匆忙忙,甚至主力部隊同樣是沒進城,而是直接北上,只留下了區區一個團兵力駐防等待後續部隊的交接。

以至於讓投誠後的關崇城上下,包括官員士紳以及巡警民兵們都是迷糊的,因爲他們發現大恆統一軍都不怎麼管他們,只是接管了城內的武器彈藥糧食倉庫,控制銀行以及其他關鍵節點。

甚至連城內的治安等事務都需要他們管理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大恆統一軍真都不管這關崇城了,好歹這也是一座郡城,人口二十幾萬呢。

這不,等到第四軍的部隊抵達後,該城就是進入了被大恆統一軍全面接管。

大恆統一軍京州方面軍,一共轄有六個軍,分別是兩個騎兵軍和四個步兵軍。。

四個步兵軍裡,第三軍因爲在前期渡江裡,損失了不小,所以在南線三鎮戰役裡是沒怎麼參戰,而是作爲戰略預備隊使用,主要是預防萬一,同時也是用來休整和補充。

南線三鎮戰役結束後,第三軍也是完成了新兵補充以及武器彈藥的補充,再一次齊裝滿員的第三軍由此承擔了全軍前鋒的任務,成爲了第一批北上的步兵軍部隊,同時第八軍雖然不算主力部隊,但是在渡江以及南線三鎮戰役裡也是沒有收到什麼損失,所以搭配第三軍一起北上。

也就是說,現在的第三軍和第八軍,乃是北上奔襲作戰的主力步兵部隊!

後頭的第七軍則是會持續跟上,作爲第二批北上部隊。

至於後頭的第四軍,則是南線三鎮戰役裡的主力部隊,再加上還要留下一部分兵力處理戰俘等,所以北上時間會稍微慢了一些。

考慮到第四軍之前作戰消耗大,比較疲憊,需要給讓他們休整補充一段時間,至於接管關崇城和看守俘虜,整編投誠部隊,也是他們的任務之一。

接管關崇城,看守,整編後頭的十幾萬戰俘以及投誠部隊其實只是小事,主要的還是休整補充爲主,充當京州方面軍的戰略預備隊,同時保障前線大軍的後方。

南線戰役裡,大恆統一軍可是抓了超過十萬俘虜,另外還有七萬多人反正起義部隊。

這加起來可就是十七萬呢,雖然這些部隊都已經被全員繳械,翻不了什麼風浪來,但是按照大恆統一軍的一貫原則,後續是會從這些投降,投誠兵力裡挑選士兵,用以整編新部隊的。

而這個任務,主要是由第四軍負責。

第四軍需要抽調一部分軍官以及骨幹士兵,作爲新整編部隊的骨幹。

六月十日,林子然正式下令組建第十二軍、第十三軍,兩個軍一共包括六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兩個獨立炮兵團。

所需的士兵,從投誠投降部隊裡挑選,所需裝備,從繳獲的裝備裡挑選。

實際上僅僅是兩個軍都無法安置足足十七萬的投降,投誠部隊的,所以後頭還會再抽調一部分人整編兩個守備師,剩下的一股腦整編爲工兵師。

這些整編部隊的工作安排下去後,自然由下屬個機構負責,林子然也是沒有怎麼關注了,這些事大恆統一軍都是乾的非常熟練了。

要知道大恆統一軍裡的幾乎絕大部分兵力,都是從投誠,投降的各藩鎮部隊裡整編出來的。

純粹自己新招募編練的部隊,加起來也就十來萬人而已。

這種事乾的多了,自然也就熟悉了。

甚至,這種情況也是很多藩鎮部隊願意在最後關頭投降,投誠的主要願意,因爲普通士兵以及基層不用擔心失業。

普通士兵只要願意並被選上,就能繼續服役。

基層軍官只要願意,同時被挑選中的話,就能前往速成班進行再培訓,合格後就能夠安排進入各部隊。

中高級軍官是別指望繼續帶兵了,但是林子然一般也不會虧待他們,都會保留他們的軍爵,給他們一個高級顧問之類的頭銜或者虛職,雖然說前期會被軟禁,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但是該吃的吃,該喝的喝。

同時在他們原先效忠的藩鎮徹底敗亡後,同時個人態度又比較良好的話,還會提前解除軟禁,你愛幹嘛幹嘛去,大部分選擇了當富家翁,而有些則是繼續從軍。

繼續從軍雖然短時間內沒辦法繼續領軍了,但是陸軍統帥部裡的很多沒啥實權的職務還是可以擔任的,比如參謀部裡實際上就有不少的投誠高級將領,以顧問的形勢幫着出謀劃策。

部分人因爲參謀出色,態度良好,加上個人能力的確不錯,都已經獲得了復出的機會,在野戰部隊裡擔任副參謀長,軍下屬各科科長,炮兵參謀,騎兵參謀之類的職務呢。

有幾個人甚至都已經是擔任了守備師的師旅長呢。

林子然沒把他們的路子徹底堵死,還留下了一些口子。

好歹給他們留下一點希望不是,要不然的話,什麼希望都看不到,他麼就會拼死抵抗。

這一次處理這十七萬的投降,投降部隊,同樣如此。

不過這個時候的林子然也不怎麼關注這些投降部隊了,他更關注持續北上的兩個騎兵軍以及第三軍等部隊的情況。

只不過前面幾天裡,一切風平浪靜!

直到了六月十八日,第二騎兵軍纔是和敵軍爆發了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第二騎兵軍京師東南方向大約五十公里的地方,攔住了一支大約八千人的京州部隊。

這支部隊就是接受了命令,前往京師增援的。

緊接着好幾天,第二騎兵軍和第三騎兵軍持續和敵軍接觸並交戰,由此宣告了京師戰役的展開!

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恆照亮全世界第五百二十章 訂婚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列艦巡洋艦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恆帝國的老朋友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萬噸水壓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一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急如焚的邵秉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五十九章 劍指關崇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武將更激進的文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當你朋友真倒黴!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
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恆照亮全世界第五百二十章 訂婚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列艦巡洋艦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恆帝國的老朋友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一百零九章 林子然的微笑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八百六十七章 萬噸水壓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定鈞能夠贏嗎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七百零八章 和大恆人開戰,瘋了吧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八百九十四章 飛機時代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五百三十七章 畫大餅說未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上聯繫緊密的藍星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八百一十章 劃時代的寧禹號戰列艦服役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一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五十五章 周立升職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三百七十八章 心急如焚的邵秉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五十九章 劍指關崇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戰定勝負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七百七十六章 比武將更激進的文官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七十六章 快,都跑起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工業強國的強悍底蘊第二百六十九章 好歹是個炮啊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二百五十三章 苦逼的趙鬆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統一火控的威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當你朋友真倒黴!第五百七十一章 重炮抵京師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六百三十二章 海軍競賽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五百九十八章 鎮北城戰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說正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