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

大恆帝國的諸多戰後問題,很多其實都是和恢復發展有關係的,而要想恢復民生,發展的更好,交通問題必須解決。

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和南海州、平南州那樣有着密集的河流,足以形成完善的河運體系,大多地方都是沒有這麼密集的河運網絡的,交通主要依靠陸地交通。

哪怕是南海州本身,其西部地區也是缺乏河運體系,需要依靠陸地交通的,要不然也不會在南海州修築羅清鐵路了。

南海州都如此了,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林子然是準備短時間內就上馬大量的鐵路項目。

鐵路項目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夠降低人員、物資運輸成本,而這對大恆非常重要。

大恆國土面積龐大,而且很多地方都是非常適合耕種,資源封堵的,但是如果沒有河流運輸的話,只依靠馬車運輸,那麼運輸成本高昂,糧食也好,礦產資源也好,這運輸成本一高的話,那麼就沒有了向外輸出的價值。

一旦有完善的鐵路網,那麼帝國的工業就能夠從內陸地區開發煤礦,鐵礦等礦產資源,並收購棉花等經濟農作物以及牲畜產品,以獲得更加廉價的資源供應,進一步壓低各製造業的生產成本以及城市各類農畜產品的供應成本。

同時鐵路還能夠讓大量的工業產品降低運輸成本,進入更廣泛的內陸市場。

鐵路爲代表的交通建設,對帝國未來的農業以及工商業發展都是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的。

除了對未來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外,鐵路建設本身就能夠帶動龐大的內部市場需求!

大恆國土廣闊,僅僅是前期鐵路規劃就有好幾萬公里,中期鐵路規劃十幾萬公里!

如此龐大的鐵路建設工程,將會需要海量的鐵軌、枕木、砂石等建築物資以及數量龐大的火車頭、車廂等相關的火車產品。

這將會是一個無比龐大的市場!

其中僅僅是鐵軌市場,就足以直接拉動帝國內部的鋼鐵行業的爆炸式增長。

而鋼鐵行業的發展,將會直接帶動礦業發展、運輸發展。

同時這些行業的發展還會直接帶動其他諸多行業的發展,如化工、機械等。

鐵路建設,除了鐵路所帶來的交通便利外,鐵路建設本身就意味着一場工業狂歡,足以帶動帝國衆多行業的快速發展。

而上述產業的發展,將會降低就業率,讓更多人獲得收入,當更多人有了更多的收入,那麼內部市場消費也就起來了,這將會帶動服務行業以及終端消費品的發展。

而這些加起來,足以讓林子然下定決心大搞鐵路了。

更別說,在目前的大恆搞鐵路,本身就是一件富有商業前景的。

大恆的大部分國土地形平坦,就算有一些比較複雜的地形也能夠繞過去,這意味着鐵路建設成本會比較低。

同時大恆人多,國內的工業雖然質量低端了點,但實際上規模並不小,對運輸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再加上龐大的農畜產品運輸需求,這使得了在大恆建設鐵路的話,只要不是亂搞,那麼盈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至少目前大恆鐵路公司下屬各鐵路分公司運營的鐵路里,全都是賺錢,而且是很賺錢的。

當投資建設鐵路是賺錢的時候,那麼採用商業建設的模式也就成爲了可能。

乾聖二年二月十八日,大恆鐵路公司宣佈了將會對現有鐵路線進行規矩統一化改造,並新建一批連接線,把現有的鐵路線連接起來。

同時,鐵路公司宣佈了將會繼續新建造多條鐵路線,其中的前期的核心幹線鐵路就是東許線,這將會是一條貫穿京州、平南州、北安州三州的鐵路幹線。

也是大恆鐵路規劃裡的戰略幹線之一。

該鐵路將會以京州半島東海港爲起點,貫穿整個京州半島,隨後抵達京師北城區的京師北城火車站。

並在這裡和京州北線連接,隨後繼續朝着西北方向而去,並一路進入平南州,最後一路北上抵達北安州的東北湖畔港口許江城,結束北安州不通鐵路的歷史。

此外將會利用紫勝州現有鐵路網東線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建設京崇線,該鐵路線從京師南城中央火車站出發,然後朝着西北方向向外延伸,一直到紫勝州連接紫勝州鐵路網東線,最後抵達崇克城。

由此,後續從京師出發的話,能夠一路抵達崇克城,然後繼續向西進入曲陽州抵達德慶城。

在這裡,鐵路公司還在規劃德慶城這裡,同時向西北方向的西北州、正西方向的中洛州修建幹線鐵路,最後連接西北州州城雷伊城,後續還將會繼續向北修,一直抵達西海防線。

而中洛州段,則是從德慶城向西,進入中洛州後一直奔着中洛州州城,沿海城市西河城而已。

這一條鐵路的核心,在於貫通中部地區各州。

而這,也僅僅是鐵路規劃的一部分而已,目前鐵路公司前期主要規劃。

就是以京師城區爲輻射站點,利用原有的鐵路網,再加上新建設若干幹線,建設一個全國性的幹線鐵路網。

目的就是爲了把全國十三州的主要工業、工業地區連接起來,確保從任何一州出發,都能夠乘坐鐵路前往其他十二州的任何一個。

哪怕是繞路,哪怕是中途需要換乘,哪怕中間乘坐渡輪等,但是依舊要能抵達全國十三州。

這就是大恆鐵路公司的最重要的戰略規模。

同時,也將會在上述幹線鐵路網絡的基礎上,修建更多的支線鐵路,不過那些支線鐵路,更多的將會出於商業因素而修建。

爲了支撐規模龐大的鐵路建設計劃,鐵路公司除了向銀行貸款外,也開始發行固定利率的公司債券籌集資金。

債券的利率並不算高,只是和國債相當而已。

但是這種被民間稱之爲鐵路債券的債券賣的相當火爆,普通人興許還沒啥感覺,但是那些金融機構,富豪們卻是踊躍購買。

因爲現在大恆帝國在統一戰爭結束之後,就已經停止發行大額國債了,沒有了國債這種風險超低,李嵂尚可的債券後,衆多的私人以及機構資本也需要尋找新的投資熱土啊。

這個時候,鐵路債券出現後,就受到了資本的熱捧。

人們不僅僅是因爲知道鐵路賺錢而不擔心債券無法兌換

更多的還是對該公司本身抱有信心。

誰都知道大恆鐵路公司雖然名義上是商業公司,但更不如說是鐵路部,除非帝國再一次倒臺了,不然人們根本不擔心該公司會無法兌付債券。、

而且就算林氏王朝倒臺了,但是鐵路公司也不一定會破產啊!

多種因素下,讓鐵路公司的公司債券非常受歡迎,甚至都有一些外國資本偷偷摸摸跑過來購買大恆鐵路公司的公司債券。

而湊集的資金之多,讓林子然看了都眼紅!

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還是射速重要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圍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萬恆元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無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六百零七章 讓人絕望的平推第一百七十章 禍水西引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圍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可以走,錢必須留下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七十五章 魚雷艇衝鋒(賀白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七百零四章 奇葩的洗甲板戰列艦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地盤啦啦啦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趕超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
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七百零三章 威力重要還是射速重要第三十三章 大人我都聽你的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二十八章 兩州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打通羅河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林子然腦子壞掉了?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二百五十九章 本郡殺自己養的豬,誰敢有意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無法理解的邵秉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圍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鋼鐵海戰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一百零七章 一天一萬恆元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無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六百零七章 讓人絕望的平推第一百七十章 禍水西引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七百八十四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輕型裝甲巡洋艦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六百一十章 分割包圍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可以走,錢必須留下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六百七十五章 魚雷艇衝鋒(賀白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年一個臺階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七百零四章 奇葩的洗甲板戰列艦第七百五十三章 追不上逃不掉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以貨換貨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號而已別當真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給邵秉任何喘氣的機會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地盤啦啦啦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五百三十一章 灘頭阻擊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九百零一章 僵持的戰爭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七百八十一章 趕超的機會第五百九十二章 近海進攻戰艦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