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

可靠性、身管壽命、精度等能夠體現工業水準的性能,已經是處於國際一流水準,就算是讓克魯爾人來生產福元五型步槍,也不可能說把性能再提升多少了。

而這就是大恆帝國持續多年的工業升級建設的效果。

這一點在火炮領域其實體現的更加明顯。

老早的時候帝國就有七十五毫米三十倍口徑野戰炮的設計了,但是那個時候根本無法量產服役,因爲生產工藝太渣,導致成品價格高昂,同時炮管質量也不咋地,根本無法批量生產

但是現在隨着技術的提升,帝國的南州機器局生產七十五毫米三十倍口徑的的炮管,已經是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性能更加優秀。

帝國的火炮研發部門,已經是準備用這一規格的炮管,研發速射管退炮,並配屬無煙火藥發射藥。

不管是陸軍速射炮也好,海軍速射炮也好,這都是建立在帝國的整個工業體系得到了升級之後的基礎上的。

而從帝國國防工業的快速發展,也就能夠反推出來帝國的工業體系發展的有多麼的迅速,而這一切,其實還得感謝克魯爾王國、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這三個工業強國的商人們。

沒有他們把大量先進設備賣給大恆人,沒有他們把技術授權轉讓給大恆人,大恆帝國是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年裡完成工業技術大升級的。

當然了,帝國爲此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年超過數以億計的各類設備採購就是代價!

爲了採購這些先進設備,大恆帝國不得不每年持續大量出口農產品、礦產品、基礎半加工產品以及石油產品。

要知道,大量出口的糧食,某種程度上就是從大恆人的嘴裡摳出來的。

可別以爲大恆人糧食產量高,大恆人自己就吃不完了,如果是敞開了吃,糧食產量再翻一倍兩億多的大恆人自己也能消化。

畢竟大恆帝國固然是有大量的中等收入羣體,但是依舊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低等收入人口呢,這些人,日子過的可不咋地!

帝國每年數以億計的設備進口額,每年生產這麼多糧食,卻是依舊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人口處於無法溫飽的狀態,這就是帝國最近這些年進行工業升級所付出的代價!

而這種代價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而是會逐步減輕。

乾聖七年的時候,帝國的工業產品出口額就已經是開始反超農畜產品的出口額了,等到乾聖八年的時候,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已經是佔據到了總出口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這個數據預計在乾聖九年會更高,工商部預計今年的出口總額裡,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將會佔據總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這也意味着帝國從一個以農畜產品出口國,逐步變成了一個工業產品出口國,哪怕出口的工業產品的還是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東西又或者是是特殊的武器。

但是這依舊意義重大!

大恆帝國不需要繼續從民衆的口糧裡掏出糧食用以出口換取外匯以購入設備,而是可以用大量的工業製品,哪怕是低端產品的出口來創匯以採購高端設備。

這從乾聖九年帝國的出口關稅變動就可以看的出來,帝國對紡織品等一些出口商品的出口基本上採取免出口稅政策,也有一些表面上收取出口關稅,但是回頭就退稅給廠家了。

然而糧食以及礦產品的出口關稅,卻是逐步上漲,乾聖九年三月份,帝國再一次將小麥等主要糧食以及其製品的出口關稅將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百分之五十。

從這一舉措就可以看的出來,帝國高層已經是不再鼓勵大量出口糧食了,而是更傾向於把國內生產的糧食投放到國內市場,以解決本國衆多低收入人羣吃飯難的問題。

乾聖九年的春天,大恆帝國的經濟發展一如既往的迅速,經濟增速甚至是超過了統一之初的那幾年。

要知道統一頭兩年的的大恆帝國,因爲戰爭的平息,帝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放在了民生恢復上,所以那兩年的經濟增速是非常迅猛的,農業開始全面復甦,工商業也是發展迅速。

不過經過頭兩年的報復性經濟增長後,帝國的經濟增速就恢復到了一比較穩定的水平,乾聖四年、乾聖五年、乾聖六年這三年裡,帝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依舊很高,但是放在當代各國工業經濟都普遍較快的情況下,其實增長速度也就處於上流水準,算不上頂級。

但是這種情況在乾聖七年開始被打破了,乾聖七年的時候,經過數年的積累帝國的各項工商業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

重工業、輕工業都是如此。

重工業裡的代表產業,也就是鋼鐵產業,經過之前數年的技術積累,引進設備,在乾聖七年開始產能開始迅速提升。

這些龐大的產能又是進一步促進了鐵路以及機械等各行業的發展。

大恆帝國在乾聖八年裡,建成通車的鐵路里程達到了七千多公里!

僅僅是乾聖八年裡一年建成通車的鐵路里程,就得到了統一前帝國所有鐵路里程的百分之八十。

目前大恆帝國已經是把原有鐵路網全部改建完畢,全部鐵軌都是換成了標準鐵路。

同時建成了多條鐵路幹線,包括兩條東西幹線,多條南北幹線。

到目前爲止,大恆十三州每一個州都通了鐵路,從京州乘坐火車出發,可以抵達十三州的任何一個州。

在地形條件比較良好更是做到每一郡都通火車。

而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州郡,更是做到了每一個縣都通火車。

如京州、東定州、南海州、紫勝州這東部四州,經濟條件良好,地形良好,加上需求龐大,所以鐵路網建設的非常密集。

衆多的鐵路支線幾乎把每一個縣都是連接了起來。

大恆帝國目前的鐵路總里程,

而大恆帝國的快速發展,就是立足於帝國的鋼鐵產能快速提升,要不然的話想要修鐵路也沒有這麼多的鐵軌啊。

而反過來,規模浩大的鐵路建設又是帶來了龐大的鋼鐵需求,促進鋼鐵行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最近幾年大恆帝國的中西部地區發展迅速,大量的城鎮沿着鐵路線建立,大量的土地被開墾出來就是最典型的明證。

大恆帝國的耕地,在短短七八年時間裡,就是增加了至少半數,而新增的耕地幾乎都是處於中西部地區。

這些地方以往交通不便,所以都沒什麼人去的,要不然的話土地開墾出來種出了糧食也運不出去,而糧食運不出去那可是要血本無歸的。

大恆的農業模式,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乃是屬於非常典型的大農場模式。

在大恆帝國裡,幾百畝土地的家庭農場那都算是小農場了,千畝也不大,一般只有上萬畝甚至幾萬畝的農場才被人們稱之爲大型農場。

這也意味着,大恆的農民們耕種的時候更依賴馬耕,機械耕種,肥料等,因此是有種植成本的,而他們種出來的糧食也絕對不是自己吃,而是以出售爲主。

因此糧食外運的成本就非常重要了。

運輸成本低的話,糧食運不出去那麼就會虧本。

而鐵路的快速發展,解決了對於衆多大恆人而言,最爲重要的農產品運輸問題。

這也是直接促進了中西部地區以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區的農業發展。

大恆帝國很樂觀的估計,乾聖九年的時候,大恆帝國的農業產值有可能突破一百億恆元!

放眼全球,僅僅是靠着種田就能種出來上百億恆元產值,每年都出口大幾個億恆元產值的農產品的,也就只有大恆人了……

在農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是鐵路大建設,是鋼鐵產量保障!

乾聖元年,大恆帝國的生鐵產能只有區區八十萬噸左右,鋼產量只有區區兩萬噸。

乾聖二年,生鐵產能就暴漲到了一百八十萬噸,鋼產量五萬噸。

乾聖三年,生鐵產能達到了三百萬噸,鋼產能突破十萬噸。

乾聖五年,生鐵產能達到了五百萬噸、鋼產量五十萬噸的規模。

經過前面幾年的爆炸式擴張後,後續幾年大恆帝國的鋼鐵增速趨向於平穩,同時主要的增長點開始傾向於鋼材。

又經過數年發展後,去年也就是乾聖半年,大恆帝國的生鐵產量已經是達到了七百萬噸,鋼產量達到了兩百萬噸。

而這個數據,已經是超過了克魯爾王國!

克魯爾王國在乾聖八年的時候,生鐵產量也不過六百多萬噸而已,鋼產量也不過一百多萬噸,克魯爾王國爲了節約成本,現在都開始直接從大恆進口生鐵和粗鋼了。

時間進入乾聖九年之後,帝國的鋼鐵、煤炭產能等基礎工業產品還將會進一步增長,鐵路依舊會保持着每年大幾千公里的建設速度,就連是普通的商船建造噸位也是悄然逼近克魯爾王國的商船產量。

帝國龐大的鋼鐵產量,保障了鐵路大建設以及工業大發展,而這些基礎工業的發展,直接拉動了帝國的經濟全面暴漲。

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七百四十章 博瓦海戰(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五百零六章 四州交通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三百七十章 那都是我們的錢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八百一十三章 巨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氣太熱不適合打仗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
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黃飛鵬你的事發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來勢洶洶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七百四十章 博瓦海戰(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三百一十章 料事如神的簡明崗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五百零六章 四州交通線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丹城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六百八十三章 武器出口大國該有的覺悟(吐血爆更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翹首以盼的可凱爾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二百二十九章 輕步兵戰術和後裝步槍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四百零六章 揮軍河西郡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零三章 覺悟很高的曹原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二百二十八章 好像我們也是匪吧?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六百二十一章 鏡宮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九百二十二章 暴露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六百五十六章 偉大的歷史使命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三百七十章 那都是我們的錢第十八章 好處沒有壞處一籮筐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二百八十四章 青山二型步槍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主京師倒計時第八百一十三章 巨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氣太熱不適合打仗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當家真的瘋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五十三章 北上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