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

除了能夠拖住克魯爾王國的發展步伐外,還能從戰爭裡直接獲得大量的好處。

哪怕是奧利薩帝國也是有意無意支持兩國進行戰爭,因爲他們靠的更近,在戰爭裡獲得的好處並不會比大恆帝國少多少。

克魯爾王國爲了維持戰爭,除了本土生產並調運大量物資外,爲了節約成本,還會就近從周邊國家採購大量的物資,其中大恆帝國和奧利薩帝國就獲得了最大的好處。

不僅僅是這兩個國家,周邊國家裡,哪怕是沒啥工業,但是因爲距離奧爾王國只間隔了一個海峽的列季王國,都是依靠着克魯爾王國的大批農畜產品以及其他普通物資的訂單獲得了大批的好處。

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希望奧爾戰爭繼續下去!

但是讓世界各國很可惜的是,這一場戰爭在乾聖十年初的時候,卻是有了要結束的苗頭。

雖然戰爭期間,克魯爾王國的海軍一直都是持續封鎖了奧爾王國的海岸線,去年十月份其陸軍部隊也是終於拿下了卡蘭高地,殺入了奧爾王國本土。

但是奧爾王國的部隊並沒有崩潰,而是繼續依託國內的複雜山地地形進行節節抵抗,以至於最近半年裡克魯爾王國的軍隊傷亡數字節節攀升。

同時因爲克魯爾王國爲了這一場戰爭已經花費太多太多的資金了,他們大量發行國債導致財政壓力較大,而且民衆也是對快速上漲的戰爭稅極爲不滿。

而且奧爾人不會輕易屈服,那可是一個百年來,遭到了十幾次入侵的國家,其國民對抵抗侵略已經是習以爲常,要不然也不會採取全民皆兵的兵役制度了。

克魯爾人很悲觀的預計,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花費恐怕還得再翻幾番,傷亡怕是要幾十萬人。

同時奧爾王國雖然不會屈服,但是也知道繼續打下去自己不死也得半殘,畢竟他們部隊的傷亡更大,而且自從戰爭進入到他們本土後,他們的普通民衆以及國內生產都是受到了極大的印象,因此他們也是通過第三方向克魯爾王國釋放了善意的信號。

這些情況,都是影響到了克魯爾王國內部的局勢。

乾聖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克魯爾王國軍務大臣,國王首席軍事顧問,當年一手挑起奧爾戰爭的科裡公爵在內外的龐大壓力下宣佈辭職!

此人的辭職也意味着克魯爾王國內部主戰派的徹底垮臺,主和派佔據了王國政壇的上風!

等到了乾聖十年一月份後,基本上藍星各大國的外交人員都知道,這奧爾戰爭怕是打不下去了,因爲克魯爾王國的外交大臣已經前往大恆帝國京師,同時奧爾王國的霍利巴特王儲同樣是公開前往大恆京師,準備參加京州會談了。

兩國之所以把談判地點選擇在大恆帝國京師,這除了奧爾王國方面的要求外,也和大恆帝國自己有關係!

那個啥,幫奧爾王國向克魯爾王國傳遞善意的第三方,就是大恆帝國!

再怎麼說,奧爾王國這些年在大恆帝國花的錢那也是大幾億了,看在這麼多錢的份上,大恆帝國都得承認一句,奧爾王國是自己的半個小弟。

所以大恆帝國自己也不願意看見奧爾王國被克魯爾王國徹底打殘!

這奧爾王國要是真繼續打下去,他們就算有黃金,但是也絕無可能擋得住克魯爾王國這種世界第一工業國。

唯一的區別就是能支撐幾年,兩年?三年?四年?

戰敗是必然的!

但是克魯爾王國那邊也不想繼續打下去了,他們真要打也能贏,但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現在都花了這麼多錢了,繼續打下去恐怕五十億恆元都不夠,這麼多錢饒是克魯爾王國也會感到龐大的壓力。

畢竟對於克魯爾王國而言,這不是什麼你死我活的生存之戰,充其量也只是一場侵略小國,奪取黃金和石油的戰爭而已,這是爲了利益而戰。

這種戰爭他們克魯爾王國過去幾十年裡打過很多,但是規模一般都有限,同時呢花費也有限。

但是這一次的奧爾戰爭,花費遠遠的超過了他們的預估。

當利益有限,代價有過大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不樂意了。

這個時候,奧爾王國那邊讓大恆帝國幫忙調停,同時他們自己也是在其他國家上用黃金開道,爭取更有利的國際外交輿論環境。

最終,在大恆帝國的調停下,奧爾王國和克魯爾王國雙方都有意停戰的情況下,雙方決定在大恆帝國京師進行停戰談判,同時瓦利亞帝國、可凱爾帝國、迦菲亞帝國、奧利薩帝國也會有重量級的外交官員參與,不過那只是旁聽了,基本不可能對談判指手畫腳了。

哪怕是大恆帝國這個主要調停人,也很難對詳細的談判進行什麼干預。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因爲談判的另外一方可是克魯爾王國,人家才懶得搭理其他國家呢,要是敢幹涉,分分鐘派海軍上門……

大恆帝國擔任這一次的主要調停人,也不是爲了參與談判獲得什麼意義,一方面是爲了幫助奧爾王國這個半小弟,另外一方面也是藉機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同時也是爲了向世界各國展現大恆帝國林氏王朝的新時代風貌,要讓世界各國知道,我們大恆人可不是什麼只會拿着槍炮打架的莽夫,也是愛好和平的,也是喜歡做生意的。

所以大恆帝國還趁機搞了個所謂的工業博覽會,國內衆多企業參加,拿出自己的得意產品想要向全世界的商人們推銷自己,以獲得更多的國際貿易訂單。

爲了確保在這種重大的國際場合不出現問題,大恆帝國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提前就進行了全城市容市貌的大整頓,並且爲了保證兩國使團的安全,提前做好了安保措施。

所以當克魯爾王國的外交大臣迪肯森乘坐高速大型客輪抵達大恆京師的時候,所看見但是乾淨整潔,人們彬彬有禮!

迪肯森並不是第一次來大恆帝國,二十多年前他就以克魯爾王國駐大恆參贊的身份來到大恆帝國,並且來過京師也去過羅海城等多個城市,在大恆工作生活了五年多。

大恆帝國剛統一的時候,迪肯森當時就以克魯爾王國的國王特使,參加了林氏王朝定都京師的定都大典。

當時的定都大典,某種程度上也是爲了補上林子然的登基大典過於匆忙,過於簡陋的。

這也算是大恆人歷代皇帝的傳統了,一般而言,真正的登基大典都是非常的匆忙,迫切的,不僅僅開國皇帝的登基如此,普通皇帝登基也差不多。

一般前任皇帝剛駕崩呢,就會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裡舉行登基儀式一,以確定名分。

畢竟大恆歷史上以爲慢吞吞舉行登基儀式,最後被搶走帝位,或者造成內戰的情況多了去,後來者基本都學聰明瞭,登基儀式都是一切從速。

林子然自己就是,前線部隊在得知永昌天子駕崩後的當天,就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往回趕,第一時間把消息告知了林子然,林子然得知消息後,當天就舉行了登基儀式。

不過因爲登基儀式過於簡陋,所以後頭也是學前面的多個王朝一樣,補上了一個定都大典,

如果是普通皇帝繼位的話,往往也會補上一個祭祀大典。

迪肯森當年來參加過林氏王朝的定都大典,所以他是見過林子然的,也是見過大恆帝國的一大票開國權貴的。

隨後他以慰問克魯爾王國駐大恆帝國內的多個城市的領事館的名義,簡單的走訪了大恆帝國的幾個重要城市,走馬觀花一樣瀏覽了剛剛統一的大恆帝國。

那個時候,他所看見的大恆帝國到處都是充滿着戰爭破壞的痕跡,當年的京師城區,雖然經過了清理乃至刻意的粉飾,但是依舊可以頻繁看見被戰爭的炮火所破壞的大樓廢墟,南郊區的工廠區更是一片狼藉。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遭到了極大的戰爭破壞。

但是現在,他還沒有下船的時候,站在甲板上就能看見鏡河內往來的大量船隻,同時鏡河兩岸的沿江碼頭上,停泊着大量的商船!

靠近北側的南邊沿江碼頭,還是個軍用碼頭,那裡停泊着十多艘各類戰艦,其中不乏幾千噸的巡洋艦。

迪肯森自然是知道,這只是一個內河軍用港口,不可能有太多的大型戰艦的,大恆人的大型戰艦,很多都是停泊在曲平海軍基地。

不過那是禁制普通人出入的軍事禁區,別說進入港口去看了,就算是在港口外晃悠,都會遭到驅逐。

再加上大恆帝國最近這些年的軍艦製造工業主要都是集中在曲平海軍基地,在那裡打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海軍造船廠,很多新興戰艦幾乎都是在曲平海軍基地建造的,這也是進一步加強了海軍的保密。

但是以小見大,僅僅是從這內河軍用港口裡的數量衆多的戰艦就可以看的出來,大恆人的海軍在最近幾年裡發展的極爲迅速。

怪不得王國海軍的部分將領認爲,大恆帝國將會成爲未來王國最重要的對手之一!

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兵最後的輝煌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恆的後花園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吾輩使命: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八百八十五章 悲壯的攔截第五十六章 這事,有點古怪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六百五十九章 跨越式發展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要不是上陣打仗都好說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局勢我喜歡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
第三百七十七章 崔向德的答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姬蒙氏賣女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五百六十五章 騎兵最後的輝煌第九十九章 南州銀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後裝化學推進管狀武器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恆帝國的不干涉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恆的後花園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二百八十五章 黎明炮聲第二百九十六章 全新戰爭模式第四百八十章 圍剿敵艦隊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六百九十九章 設計的出來造不出來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吾輩使命: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服,給老子憋着第八百八十五章 悲壯的攔截第五十六章 這事,有點古怪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們被可恥的出賣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世界都討厭大恆人第十七章 青山鎮可是個好地方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八百零一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六百五十九章 跨越式發展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規模換裝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九章 大當家威武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三百七十五章 這是要侮辱他邵秉的智商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上辛苦了第二十六章 賺錢發財第七十章 大人,這可怎麼辦啊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命之子的身份被識破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第三百六十章 虎頭蛇尾的總攻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七十二章 這水平還是太渣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三百二十八章 只要不是上陣打仗都好說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四百六十九章 五天決定勝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局勢我喜歡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興產業的澎湃發展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