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

艦炮領域,有大口徑主炮,同時還有一體化炮塔,其一體化炮塔不僅僅可以有效增加防護,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裝填速度,進而提升主炮射速,海軍方面是力爭把九年式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的射速,提升到每分鐘一點五發,而要想達成這個速射,沒有一體化炮塔的全向機械化裝填是無法實現的。

至於統一火控技術那就更重要了,統一全重炮戰艦的概念,就是建立在統一火控之上的,其他的什麼更先進的艦炮,裝甲防護動力系統之類的那不過是附帶的而已。

因爲哪怕是沒有九年式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先進艦炮,用七年式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也同樣能夠用。

無非就是射速快慢,威力大小之分而已,但是依舊能夠進行統一齊射。

而遠距離齊射纔是統一全重炮艦的核心要素!

爲了推動統一火控的發展,大恆帝國最高統帥部下屬的國防工業部整合成立了‘火控辦公室’,以整合火控系統所設計到的衆多機構的研發項目,同時也順帶着研發陸軍那邊用的火控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該火控辦公室的常務副室長乃海軍技術少卿嶽宏維,但是室長卻是由海軍中卿高洪安擔任。

高洪安可不是什麼普通海軍將領,他統一戰爭時期就歷任艦長,分艦隊司令,統一後先後擔任第二艦隊司令、第三艦隊司令、海軍副司令。

現任海軍司令部常務副司令,海軍軍政系統的二號人物,日常工作就是負責海軍發展,裝備發展。

他親自來掌控這個火控辦公室,也是可以看的出來帝國海軍對火控系統的重視。

統一火控系統的研發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統一全重炮戰艦的發展,帝國海軍方面高度重視也是正常的,不過這玩意也的確不太好搞。

火控這東西,其實早些年的時候,沒啥人在乎,因爲早期交戰距離近,不用什麼機械設備輔助,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炮手一樣能夠獲得命中。

不過單純的人力瞄準有着太大的區別,明明艦炮的射程都能夠做到幾千米甚至一萬多米了,但是交戰距離卻是依舊侷限在一千五百米以下。

這個時候大恆帝國搞出來了光學測距儀,開始用機械設備輔助測距,瞄準,成功的把交戰距離提升到了五千米左右,並在前幾年裡被各國海軍獲知秘密後,廣泛流傳各國海軍,在奧爾戰爭裡得到了正式,兩次伊安海戰裡,雙方主力艦的交戰距離最遠達到了六千米以上,大多時候的主力艦交戰距離是維持在三千米到五千米之間。

而這個距離也是目前各國海軍戰艦的主流交戰距離。

但是隨着艦炮技術的進一步提升,大恆帝國海軍在最近兩年的多次試驗裡,已經是嘗試過大口徑艦炮一萬米以上的試驗,嘗試着進一步拉大交戰距離。

而多次的試驗證明,想要進行超遠距離的打擊,現有火控技術已經不可行了,同時艦炮的炮彈散佈比較大,難以進行較射,甚至有時候多門火炮的射擊都會讓觀測員分不清到底那一發炮彈的彈着點纔是自家火炮的……

這個時候,林子然提出了多門大口徑艦炮統一進行齊射的理念,並進一步延伸爲統一全重炮戰艦概念。

隨後帝國海軍也是根據這一理念,進行了兩場實彈測試,而這兩場的實彈測試都表明了,同時使用統一的觀瞄、射擊諸元控制多門主炮同時進行射擊,並統一觀測彈着點,最後統一計算射擊諸元,進行較射後再進行統一射擊,能夠成功的避免單門火炮射擊時以爲散佈問題,而無法獲得較射的問題。

齊射,這成爲了遠距離炮擊的唯一解決方案!

但現在的問題是,在試驗的時候,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預先設定諸元等方式,做到統一的射擊諸元以及同時射擊。

但是這種方式是無法用於實戰的。

如何在戰鬥中如何統一設計?

大恆帝國海軍的技術人員提出來了‘集中觀瞄、計算、分發射擊諸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也就是統一火控的來源。

用大型光學測距儀觀測遠距離目標的距離、航速等數據並把相關數據傳遞到火控部門,火控部門立即進行計算,得出射擊諸元后傳遞到各炮塔,各炮塔再根據火控式傳來的射擊諸元調整設計參數,最後根據命令統一進行射擊。

隨後觀瞄人員統一觀測彈着點,並把數據反饋給火控室,火控室根據統一彈着點的數據進行調整,再把調整後的數據分發給各炮塔再進行齊射。

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較射過程,直到形成跨射爲止!

等形成跨射後,那麼也意味着敵艦已經進入己方的瞄準準心,因艦炮在這種距離上散佈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形成跨射後能否命中敵艦,就得靠運氣了,運氣好了首輪跨射就能擊中敵艦,運氣不好打好幾輪也打不中。

這一整個過程,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合作,而海軍研發的統一火控系統,就意圖把分散的各系統整合起來。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隨着交戰距離的進一步拉大,依靠原有設備以及人力計算射擊諸元也是更爲的困難,所以海軍方面也是希望搞出來更精密的自動計算設備,用來自動計算射擊諸元。

這也就是統一火控計劃裡的‘機械計算計劃’

不過呢,即便是這個機械計算設備一時半會弄不出來,統一火控依舊也能勉強使用,畢竟現有的輔助設備再加上人力進行繪圖作業,依舊能夠計算射擊諸元。

統一火控更多來說,其實並不是技術的提升,而是概念的轉變,是把現在的各炮他的火控系統整合爲統一的火控,非要說有什麼技術難度的話,那麼就是該如何及時傳遞各類數據了,火控系統是非常分散的,觀瞄設備、各炮塔、火控室幾乎分部在整個戰艦的不同位置,如何及時的傳遞信息就成爲了重中之重。

現在統一火控辦公室嘗試了傳聲筒、有線電話,現在基本上已經敲定了以有線電話爲主要發展方向,傳統的金屬傳聲筒爲輔,兩者相結合。

統一火控系統,更多的是整合,而整合過程裡又是對一些新技術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比如說電話。

沒錯,大恆帝國的電話研究,至少目前來說並不是爲了什麼民間通訊之類的,純粹是爲了軍事領域,海軍需要它作爲軍艦內部通訊系統使用,陸軍也想要搞出來作爲戰地通訊系統使用。

海軍爲了未來戰艦,搞了一大堆的新技術研發工作,但是想要搞出來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的。

在把他們整合起來之前,也需要進行前期測試。

乾聖十年十月初,大恆帝國海軍很低調的把一艘正在建設當中的驅逐艦進行了中途的設計更改,更改的地方主要是動力系統。

更準確的說,是把燃煤鍋爐進行了變動,添加了噴油系統,以獲得更大的動力!

全燃油鍋爐帝國海軍也是在研發當中,但是技術還不算太成熟,這個時候帝國海軍艦政部的人員提出來了給燃煤噴油,以獲得更龐大的熱量,以提高動力,這個想法很快就獲得了支持並進行了多次的試驗。

最後,這項技術經過多次的測試後,正式上艦測試,用主力艦是沒可能的,能夠用驅逐艦進行測試,海軍已經算是冒了比較大的風險了。

噴油燃煤鍋爐,只是海軍在動力系統研發上的一道小菜而已,正菜是全燃油鍋爐以及蒸汽輪機!

在海軍用戰艦測試噴油燃煤鍋爐的時候,豐陽蒸汽機公司的實驗室內,一羣技術人員們正在擺弄着一臺和傳統蒸汽機截然不同,也和那些內燃機不一樣的機械。

豐陽蒸汽機公司,乃是大恆帝國海軍的蒸汽輪機項目組正式立項後,國內第一家搞出來試驗樣機的廠商。

雖然這個試驗樣機功率還過小,其他問題多多,甚至未來的很多年裡,這種蒸汽輪機都很難具備實用價值。

但是豐陽蒸汽機公司進行首次測試的時候,國防工業部海軍局也就派遣了多名重量級官員參與!

海軍不是指望這玩意立刻就能用了,海軍需要知道的是他們豐陽廠的蒸汽輪機是否真的靠譜,是否真的能夠用於戰艦上。

只要這玩意能夠順利啓動,並且表現出來足夠的潛力,那麼海軍就會毫不猶豫的砸下大筆的研發資金!

豐陽蒸汽機公司這邊既然敢邀請海軍旁觀,自然是做了完全的準備,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自行做了多次的測試,測試效果非常良好。

果然,沒多久後,豐陽蒸汽機公司的這臺蒸汽輪機試驗樣機就是成功啓動,一切試驗都非常正常,國防工業部海軍局的官員們看到後,一個個都是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三天後,一份豐厚的合同就是砸到了豐陽蒸汽機公司裡!

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討厭有錢人裝窮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二百零二章 重見天日的曹鎮守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禦條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魚雷艇衝鋒(賀白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後裝炮抵達戰場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三百一十五章 衝上去一鼓作氣幹掉他們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仗誰愛打誰打去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七十三章 八大強國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戰鬥力就沒有強過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四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忐忑不安的三洋鎮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是這句:大人不好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
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九百四十二章 京州飛機公司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子然必須死!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震撼的迎接儀式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討厭有錢人裝窮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八百四十六章 貨車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六百二十六章 苛刻的要求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二百零二章 重見天日的曹鎮守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臨定江要塞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五百八十八章 冊封第一百五十三章 擴張!擴張!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八百零五章 沒打就怕三分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海岸共同防禦條約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魚雷艇衝鋒(賀白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第五十七章 苟纔是王道!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後裝炮抵達戰場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三百一十五章 衝上去一鼓作氣幹掉他們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九百二十章 全面開戰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仗誰愛打誰打去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十九章 卿家子弟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六十四章 誰給你們勇氣來敲詐老子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八百四十七章 全面燃油化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略性武器:醃肉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十毫米輕型臼炮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七百七十三章 八大強國第四百三十二章 富可敵國第七百三十章 紅火的戰艦生意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艦隊出擊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八十四章 東海岸四國購艦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戰鬥力就沒有強過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八百六十三章 工業時代的擴張第四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五百五十四章 灘頭陣地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忐忑不安的三洋鎮第五十八章 一發入魂第九百一十章 安多利亞海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是這句:大人不好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平南廣城活捉林子然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堂堂鐵血男兒,該認慫就得慫第八百四十章 大恆刷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