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特的六主炮戰艦

在這種超遠距離上作戰,想要對敵主力艦造成有效殺傷,對艦炮的威力需求是非常大的,哪怕是現在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都夠嗆,更別說兩百五十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或四十倍口徑艦炮了。

新戰艦的主炮,必然會是明年就能夠完成研發的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該款艦炮採用一體化炮塔,無煙火藥之後,其射速有望達到每分鐘一點五發,比上一代的七年式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艦炮初期型號的兩分鐘一發,高慶號的改進好一體化炮塔的七年式主炮的每分鐘一發提高了許多。

目前帝國的衆多大口徑主炮裡,只有這款艦炮才能勉強符合未來萬米以上的超遠距離交戰需求。

但是配屬幾門主炮呢?

直接弄上八門十門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噸位會極其龐大,少說也得一萬七八甚至兩萬噸以上。

一方面是帝國在大噸位戰艦的建造施工上還是緊缺了一些經驗以及底蘊,同時帝國目前的力系統的技術也略有欠缺,到時候這種兩萬噸的航速會非常低,造價也會非常昂貴,甚至突破千萬恆元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在統一火控技術突破之前,沒辦法拉遠距離炮擊,在一萬米以內,尤其是五六千米內進行作戰的話,這樣搞出來的戰艦看似主炮多,但實際上因爲主炮速射遠遜於速射火炮,彈藥投射量恐怕不夠。

也就是說,未來升級改裝統一火控之前,同時配屬八門或十門主炮的戰艦其實際效能還不如高慶號或鏡河號呢。

未來需要考慮,但是現狀更需要考慮!

如今帝國海軍面臨的壓力可不小,要的是即戰力,造出來就能發揮最大戰力!

而不是要等十年八年後才能發揮作用的戰艦!

所以慎重考慮後,海軍還是放棄了八主炮以及十主炮方案,而是選用了六主炮方案。

新戰艦的整體主炮佈局,採取前中後中軸線,三座雙聯裝佈局。

本來海軍還想要搞前二後一揹負式炮塔的,但是很可惜揹負式炮塔還沒搞成功過,雖然設計已經有了,但是還不算成熟,技術風險過大,所以就放棄了,打算等揹負式炮塔的技術完善了再搞。

其他能夠用的技術也都給用上去,同時因爲主炮數量較多,佔用了大量的空間,同時考慮到九年式三百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採用一體化炮塔之後,射速提升到了每分鐘一點五發,一定程度上已經彌補了以往三百毫米口徑以上大口徑主炮射速不足的尷尬。

更重要的是兩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升級型號,也就是兩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艦炮的研發進度落後,估計明年都搞不出來。

這一級戰艦設計將會拋棄兩百五十毫米這種二級主炮。

也不採用兩百毫米四十倍口徑二級主炮,這玩意有點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一狠心直接採用新型的十年式一百五十毫米四十五倍口徑速射炮,打算一口氣堆上十二門,通過增加副炮數量來增加中近距離的彈藥投射數量。

依舊採取全面防護思路,並用預定採用鎳合金硬化裝甲-羅京裝甲。

帝國理工學院鎳合金研究組已經完成了鎳合金鋼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大幅提升產能,同時較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正在對國內多家鋼鐵公司的鎳鋼生產線進行升級改裝,預計乾聖十一年中就能夠完成技術升級並投產。

同時羅海鋼鐵公司也是自研成功氣態滲碳法。

等到明天的時候,帝國的兩大裝甲供應商,京州鋼鐵公司和羅海鋼鐵公司都能夠提供採用氣態滲碳法的鎳合金硬化裝甲,因爲該裝甲將會由羅海鋼鐵公司和京州鋼鐵公司同時量產,因此這種裝甲也被稱之爲羅京裝甲。

這意味着之前因爲過於昂貴而無法批量運用的鎳合金硬化裝甲,等到明年的時候勉強就可以批量引用了。

而採用氣態滲碳法的鎳鉻合金硬化裝甲,也就是羅京裝甲,才符合海軍心目中的硬化裝甲,其防護效能要比前面的多種硬化裝甲提升不少。

一百五十毫米的羅京裝甲,就能獲得相當於一百七十毫米的京州裝甲的防護效能,如果是羅海裝甲的話則是一百九十毫米,而鎳鋼則是兩百四十毫米,至於勻質普通混合甲則是三百一十八毫米,熟鐵則是四百零六毫米。

以往帝國海軍建造永林級戰列艦的時候,爲了確保防護能力,其熟鐵主裝甲帶達到了四百多毫米的裝甲帶,佔用了大量的噸位,迫使戰艦隻能採用重點防護。

現在如果採用羅京裝甲的話,只需要一百五十多毫米就足以達到相同的防護效能,足以節省大量的噸位擴大防護面積,或用於加強火力,動力。

羅京裝甲成功克服鎳鋼產能以及成本,達到批量生產,這將會進一步提高帝國戰艦的防護效能。

動力系統上,預計採用噴油燃煤鍋爐這種新技術,這種新鍋爐技術已經在多艘船隻上進行測試,除了新造外,還另外改裝了一兩艘大型雷擊艦,加裝了噴油設備,如今算是比較成熟堪用的技術了。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就能夠全面應用到各新建主力艦上,甚至還能夠對老舊戰艦進行一定的升級改造,加裝噴油系統以提搞動力。

這個戰艦設計,乃是典型的折衷方案。

шωш¸ ттκan¸ C〇

既想要在全重炮戰艦遠距離交戰時代裡通過升級火控之後,通過六門大口徑主炮獲得遠距離交戰能力,又想要在五六千米交戰距離的時代裡,發揮速射炮的性能優勢,同時還想要控制成本,降低技術風險,最後就搞出來了一個各方面都進行了妥協的產物。

但是有一點卻是獲得了保證,把就是航速,爲此帝國海軍不惜加大成本甚至是降低防護,也要確保該艦的航速達到二十節,這也是鏡河號全速射炮戰列艦的航速。

二十節航速,這已經是大恆帝國海軍對新一代主力艦的航速要求,當然了,這個前提是因爲大恆帝國擁有獨特的硬化裝甲技術,能夠在裝甲上節省大量的噸位,這樣才能夠在確保防護和火力的前提下,提高到二十節的航速。

同時也是爲了讓該艦能夠在數年後依舊活躍在一線。

如今服役的各主力艦航速普遍都十八節了,裝甲巡洋艦都二十節往上了,如果新戰艦想要在未來升級改裝後還能夠確保戰力,沒有二十節很難搞。

爲了確保火力、防護、航速,最終該艦的噸位也是再一次創造了歷史,該艦的標準排水量預計會達到一萬七千噸。

這種典型的過渡產物,最終被初步命名爲羅河號戰列艦,該艦名繼承自原羅河號二等戰列艦,該艦在乾聖八年的時候被緊急出售給奧爾王國,由此在帝國海軍裡除籍,騰出了艦名。而原羅河號二等戰列艦進入奧爾王國海軍後,更名爲卡里戰列艦,最終在第二次伊安海戰中戰沉。

新的羅河號戰列艦預計會在乾聖十年十二月開工。

這也是在乾聖九年十二月開工高慶號、乾聖十年一月開工鏡河號之後,帝國再一次開工大噸位主力艦。

同時該艦的出現,也意味着高慶號一二級混裝主炮方案、鏡河號全速射炮方案這兩種去年提出的思路被否決了。

或者更應該說是,這兩種方案最終融合到了一起,最終成爲了羅海號的六主炮方案。

而這種六主炮戰艦的設計概念如果是在外界看來,有點類似於奧利薩帝國海軍以及可凱爾帝國的六主炮戰艦,至少兩者的火炮佈局是一樣的,甚至主炮和副炮佈局都差不多。

但是戰艦的設計理念卻是完全不一樣,奧利薩帝國和可凱爾帝國搞六主炮戰艦,純粹是因爲還沒有發現速射炮的巨大威力以及硬化裝甲的高效防護能力,其戰艦的設計思路依舊停留在早幾年,主炮射速極慢,有沒有速射副炮,用的還是重點防護。

但是大恆帝國的六主炮戰艦概念,則是融合了大恆帝國裡目前最新銳的技術,試圖同時兼容中距離速射炮交戰以及保持改裝潛力,以應對未來的超遠距離交戰,不至於等到全重艦炮出來後,戰艦直接落伍過時,連二線戰鬥都無法參與……

同時帝國採用六主炮方案的另外兩大原因,帝國海軍採用了一體化炮塔,全向裝填技術,大幅度提升了大口徑艦炮的射速,達到了每分鐘一點五發,這個射速,比傳統的一百五十毫米火炮每分鐘一發的射速還要快。

此外帝國彈藥技術超過其他國家海軍!

帝國特有的無煙火藥發射藥可是其他國家暫時沒有的。

這兩者相互結合之後,使得了主炮的威能大幅度提升!

這才讓帝國海軍選用了六門主炮的新戰艦方案!

而帝國海軍的新戰艦,預期採用六門主炮,這個消息暫時沒啥人知道的。

但是這個時候,船體施工一年多的高慶號戰列艦的火力佈局則是泄露了出去,畢竟這只是一種火力佈局方式而已,知道的人太多了,而且也不算什麼技術細節,想要高度保密一年多已經很不容易了。

各國海軍發大恆帝國的新一代戰列艦火力佈局很奇怪,除了前後雙聯裝的主炮外,舯部四角竟然也有四門兩百五十毫米的火炮。

這種火力佈局,之前沒有出現過,而且也不符合目前的主流戰艦設計,這讓他們很是疑惑!

但是普通國家疑惑,不意味着克魯爾王國海軍對此也疑惑!

一個克魯爾王國海軍技術少將,得知了大恆帝國的奇特主炮佈局後,沉思了半天,最後腳步匆匆的前往海軍部!

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二十八章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七百六十三章 莫爾茲上將之死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亡巨大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三百二十三章 吾輩使命: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六百六十章 選擇變化的大恆海軍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六十八章 大人物震怒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悲壯的攔截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天到晚就知道跑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纔是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浩川的尊敬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
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五百六十四章 敵騎現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三百五十四章 彆扭的戰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命之子身份曝光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第九百四十章 貝爾島空戰第四百九十章 不能再這麼打下去了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二十八章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八十四章 要講道理但是也不能認死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七百六十三章 莫爾茲上將之死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跨江大橋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四十章 逆風投順風還投第八百七十九章 一羣神經病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亡巨大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四百一十八章 搶功的騎兵第二百零七章 難以選擇的各部主官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三百二十三章 吾輩使命: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四百九十一章 強攻中燕山第五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準備第六百六十章 選擇變化的大恆海軍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七百二十五章 蒸汽輪機的曙光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九十四章 曹大人赴宴第六十八章 大人物震怒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四百三十章 崩潰的財政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三百八十四章 踊躍投誠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六百二十九章 通告效忠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這都是錢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西進北上東進爭論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一百零三章 新型輕步兵第十六章 老王是個好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貴族和交通第九百四十九章 俯衝轟炸機服役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七百六十四章 恆迦條約第六百零三章 甲六號高地第八百八十五章 悲壯的攔截第五百八十九章 豐陽第九百四十五章 超級戰艦的覆滅第二百四十七章 藩鎮不殺藩鎮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四十三章 汪鎮守跑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六百三十一章 全球恐慌第七百七十五章 讓大恆人尷尬的水雷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天到晚就知道跑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鬆密信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推纔是王道!第七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浩川的尊敬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四百一十五章 屢試不爽的迂迴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