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戰爭

可凱爾帝國和瓦利亞帝國爆發了戰爭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是通過電報傳遞到了全球各地。

大恆帝國京州方面,更是通過無線電報比藍星上的很多國家先一步得到了消息。

帝國的外交人員,在得知可凱爾帝國對瓦利亞帝國宣戰之後,第一時間就把消息通過大使館裡的無線電報傳回到了國內。

收到這個消息後,帝國皇帝林子然當天就召開了御前會議,商討這一場戰爭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帝國後續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

初步商討過後,帝國方面決定保持旁觀的態度。

畢竟西大陸距離帝國太遠,而且中間還隔着一個克魯爾王國,大恆帝國就算是想要插手,也沒辦法在西大陸上投送兵力。

再者,人家兩個大國打生打死,實際上也不會實際影響到大恆帝國太大的實際利益,頂多就是對後續的藍星國際形勢造成影響。

然而受到影響更大的還不是大恆帝國,而是克魯爾王國。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畢竟克魯爾王國可就是在西大陸的邊上,而且過去很多年裡,克魯爾王國在西大陸上採取的政策都比較特殊,那就是儘可能的維持西大陸的均勢,不讓其中一個國家過於強悍,從而影響到克魯爾王國的地位。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可凱爾帝國和瓦利亞帝國爆發了戰爭,實際上克魯爾王國更加關注,也更加擔心。

他們擔心西大陸的局勢失去均衡。

如此情況下,大恆帝國完全可以以一種更加理智的旁觀者態度參與其中,並且趁着這一場戰爭的爆發,儘可能的撈取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

要知道可凱爾帝國和瓦利亞帝國可是藍星上的第三以及第四工業大國,這說的還只是規模,而在技術上,除了部分軍事技術可能暫時不如大恆帝國外,很多技術他們其實都還有領先優勢。

這體現在國際貿易當中。

大恆帝國的國際貿易裡,出口的桑品總額雖然多,但是技術含量依舊不怎麼樣,尤其是在一些中高端的機械產品上,經常連可凱爾帝國以及瓦利亞帝國的產品都無法競爭。

現在趁着他們打起來無暇他顧,同時國內的工業產能被戰爭所擠佔的時候,先搶佔他們空出來的市場再說。

於是乎,針對可凱爾帝國和瓦利亞帝國之間的戰爭,大恆帝國的外務部只是發表了一個不痛不癢的呼籲聲明,希望兩國能夠放棄成見,有什麼矛盾大家一起坐下來聊一聊之類的廢話。

但是暗地裡,大恆帝國的工商界卻是頻繁出擊,聯絡各地的市場,搶奪衆多以往難以競爭的訂單。

而這樣做的也不僅僅是大恆帝國,實際上其他國家也都是這麼幹的。

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克魯爾王國,克魯爾王國的工商業也是在全球範圍內搶奪訂單。

克魯爾王國雖然非常關注這兩個國家的戰爭,但是並不妨礙克魯爾王國希望看見他們打生打死,最後是一起完蛋……

畢竟藍星上的市場就這麼大,四個大國一起競爭,說什麼也不如兩個大國一起競爭啊。

畢竟利益這東西,分的人多了自己也就分的少了。

因此不管是大恆帝國也好,克魯爾王國也好,他們在西方大陸爆發戰爭之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搶佔可凱爾帝國以及瓦利亞帝國的空出來的市場。

同時克魯爾王國和大恆帝國還幹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分別和可凱爾帝國以及瓦利亞帝國聯繫,推銷各種產品,尤其是利潤豐厚的武器。

實際上也不用推銷,雙方戰爭爆發後沒多久,他們雙方的外交人員就已經是相繼找到了克魯爾王國以及大恆帝國要求採購軍火了。

準確的說是戰爭爆發後的一個月,他們就已經開始實際行動了。

爲什麼?

因爲他們兩個國家正式開戰後,發現戰爭和他們之前預料的不一樣,各種什麼戰術之類的先不去說,最重要的不一樣就是,他們發現預計可以維持最少半年以上的武器彈藥的戰略儲備,在開戰的短短一個月內就已經消耗了七七八八了……

根據傳言,先發制人的可凱爾帝國,在戰前就已經秘密在西線集結了三個集團軍一共三十多個師發起西翼進攻,試圖沿着海邊的平原地帶進行快速突破,然後進行戰略迂迴,對瓦利亞防線的敵人進行戰略包圍。

但是他們發起猛攻後只有一個星期左右,上述三個集團軍隨軍攜帶的彈藥就已經宣佈告罄,後續哪怕是持續調運儲備彈藥,但是也是杯水車薪,最後導致他們先發制人的海岸攻勢限制停滯。

當然了,作爲抵抗方的瓦利亞帝國的陸軍部隊也沒能好到哪裡去,前期遭到第一輪打擊的時候,他們就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以及囤積在前線的大量彈藥儲備,後續爲了抵抗可凱爾帝國的猛攻,他們也是調集了衆多的火炮以及機槍,幾乎數不清楚的炮彈和子彈進行反擊作戰。

他們的交戰模式,已經和大恆帝國內戰時期不一樣了,甚至和過去十多年來爆發的多場局部戰爭都不一樣。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交戰雙方使用的火炮以及機槍實在是太多了。

可凱爾帝國前期發動進攻的時候,那可是準備了三千多門火炮,其中很多還是採用了新技術的速射火炮,包括採用無煙火藥發射藥、管退炮管。

這些速射炮其實也不什麼啥新鮮玩意,各國海軍好幾年前就已經全面普及速射炮了,現在基本是一艘比較新的戰艦上都能看見速射炮的蹤影,各大國基本也都能自造。

之後各國陸軍基本也都琢磨着如何把海軍的速射炮技術沿用到陸軍火炮上。

大恆帝國好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裝備液壓管退速射炮了,其最新型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射速甚至能夠達到十五發每分鐘呢。

可凱爾帝國同樣也不例外,雖然他們在大口徑艦炮速射炮上進展不順利,但是對於陸軍的中小口徑速射炮還是沒啥問題的。

這陸軍也大規模裝備速射炮後,帶來了什麼問題?

炮彈的消耗量急劇增加!

以往的七十五毫米級別的火炮,一分鐘撐死了也就打兩發三發,大多時候實際還無法達到這個數字。

但是現在各國新裝備的速射炮,少也能達到每分鐘七八發以上,一些厲害的甚至能夠達到十多發。

還有機槍,這玩意裝備的更多,機槍在黑火藥時代其實還有比較大的侷限,但是無煙火藥大規模使用,各國的輕武器開始小口徑化後,機槍也是徹底迎來了它的春天。

這打起來,那就是成片成片的子彈潑水一樣撥出去的。

僅僅是進攻第一天,可凱爾帝國就打出去了數十萬發炮彈!

機槍子彈更是不要錢一樣往外打。

就連士兵們的步槍子彈消耗也是遠遠超過他們本身的預估。

原本他們以爲,士兵們在這一場戰爭裡,平均配發兩三百發子彈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在十幾年前,士兵們平均帶個幾十發子彈也就夠了,而且很多士兵們攜帶的子彈,等到戰爭結束了都不一定能用完呢。

可凱爾帝國方面,都已經是高估了彈藥消耗量,按照以往戰爭的經驗直接翻了好幾倍進行彈藥準備的。

結果然並卵!

開戰前期雙方的激烈交戰中,其彈藥的龐大消耗量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料。

前線部隊攜帶的彈藥,往往用不了幾天就消耗一空,然後就請求彈藥增援。

然後兩國就傻眼了……

他們儲備的彈藥竟然不夠用!

第九百三十一章 稅收和糧食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木鎮還是那個新木鎮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無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恆級戰列艦開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十三章 大當家和老大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跨越式發展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參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
第九百三十一章 稅收和糧食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爲何物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木鎮還是那個新木鎮第一百九十四章 能力很重要,忠誠更重要第二百六十章 轟然倒下的南州銀行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四百七十九章 段洪曉赴任第四百八十八章 遇上巷戰的南海軍第九百五十四章 初步和談協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軍覆沒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三百六十一章 兵力多也是煩惱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八百七十八章 步槍品牌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二百八十一章 林子然纔是心腹大患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貿易壁壘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上作戰計劃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無題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恆級戰列艦開建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十三章 大當家和老大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第二百三十一章 就是這麼簡單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八十六章 都是人才啊第三十九章 二號井出油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六百八十五章 射速比口徑更重要第五百一十一章 慶德城總攻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五百五十六章 南線三鎮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無語的南州機器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三百一十四章 趴着打仗不體面第七百一十七章 瓦利亞帝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馮浩忠第三百六十三章 其他人不行第六百五十九章 跨越式發展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二百三十四章 利益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羅安郡是時候重歸統一了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二百一十三章 孔德一的抉擇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恆人的擴張主義第六百七十四章 奧爾海軍在行動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返第五百八十六章 年號第三百二十章 進攻!進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二百七十八章 建立優越感和幸福感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需要一整個帝國第一百一十章 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第八百九十二章 坦克參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自產彈藥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一百七十六章 這眼神不對勁啊(第六更)第二百四十四章 也許他會被部下打黑槍吧!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一輪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