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開鑿運河計劃

如同生活中不經意間的一個插曲一般,剩下的依然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從哪裡到哪裡來,從那裡去到哪裡去,按部就班。當然這一次也算是一次不小的奇遇,其收穫也是非常大,雖然是曾耽擱了一段時間,但卻是瑕不掩瑜。每個人都有收穫,且都不小,特別是林易更是一番香豔之旅,如同楚王夢巫山神女一般,在洛神的幫助下,不僅是找到了這丟失已久的玉匣,更是真正地得到了這玉璽和玉匣這一對寶物的認可。雖然他現在的修爲,還不能真正操控這一對寶物,甚至是連其中的神奇之處都沒有發現,但是他相信,遲早有一天,這一對寶物成爲他手中縱橫天下的利器。

有了這錦鯉王李根,姚大等人也懶得看上他那些子子孫孫了,因爲自然是放了她們一條生路。他們繼續走水路,順着黃河東南方直下。這一路速度極快,半日時間不到,他們就過了這滎陽郡,黃河已經開始轉道東北方向而去,經齊魯之地入海。林易等人不得不棄舟山岸,該走旱路。

若是能連黃入淮,開鑿出這一段運河,這一路南去的水運就暢通無阻,漕運自然而然就興盛起來。林易心中是無比感嘆道。他只所以走這一道水路,其中也是有這實地查看這一路地形地貌的私心。他心中是早有了要開鑿這一段運河的意思,要把那後世暢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提前200多年,所欠的只是那無數的人力和財力。

後世人提到大運河。首先想到的是隋唐大運河,還有那暴君隋煬帝楊廣。但是這京杭大運河是早在了春秋時期就有了雛形。

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爲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爲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基本都是爲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

隋王朝在天下統一後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其動機已超越了服務軍事行動的目的,因爲此時天下已統一。隋開運河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爲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後,格外重視這個地區,但隋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繫。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繫。

雖然現在的經濟政治中心,仍然還是在北方黃河流域。但是林易早已覺得開鑿暢通南北的運河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僅僅是軍事、經濟、政治上面,更是大勢所趨,林易只想如何能儘快提前。

首先是這北方氣候原來越寒冷,而其他如水旱等自然災害也頻繁,現在已經不如北方仕子眼中的南蠻之地更適合人類生存。雖然此時在林易的命令下。朝廷是十分支持開發江南,鼓勵北方族人南遷。可是這效果依然不十分明顯。靠政府強制力所推動的效果,自然是遠遠沒有靠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貫通南北的運河暢通後,自然而然就能加劇南北方的往來,無論是經濟貿易還是政治人口。

其次是現在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晉亦是大患,如匈奴、鮮卑等民族,特別是日益強大的鮮卑,是大患!朝廷要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走陸路又是遙遙無期,艱險異常。因此開鑿運河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隋以後的歷朝歷代,至清朝後期,無論是大一統時期政權,還是分裂時期的政權,都注重運河的疏鑿與完善,其動機無外乎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充分利用運河漕運。以運河爲基礎,建立龐大而複雜的漕運體系,將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都城所在地,成了維持中華大地統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統治者集合龐大的人力、物力開鑿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漕運。運河是爲了實實在在的漕運目的而生的,漕運是王朝的生命支持與動力供應系統,維持王朝的生命延續。由於海運的海盜、風浪等問題難以解決,在漕運史上運河水運是主要首選方案。開鑿運河是一件名符其實的功在當代、利在萬秋的偉舉,對修造者而言,可能效果並不能及時顯現,如同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鋪路後人享福一般,但是給王朝後世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

無論如何林易都決定做這一個運河的開拓者,這個運河開鑿定了!林易一路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南方有邗溝貫通淮河和長江,只需要疏通拓寬即可。那鴻溝雖然是也貫通黃河和淮河之間,但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況且是通過羣山峻嶺,這疏通拓寬的代價非常大,並且這鴻溝往南方向是通往荊州之地,淮河的上游,離那江南的核心之地還有千山萬水。

因此林易是已經計劃放棄了這拓寬疏通鴻溝,而是支持從開封附近往東南方向重新開鑿一條運河,把和邗溝連在一起即可。這個位置其實也就是後世隋朝605年所竣工開鑿的通濟渠。

由於這個方位偏東,一望無際,全是平原,屬於黃泛區,水道渠流密閉,這開鑿的成本也少了很多。同時這個地方兩岸皆是魚米之鄉,只要是風調雨順,這一季的糧食至少夠吃兩三年,無論是從地理上和經濟上林易自然是選擇這一條最優通道。而後從京都洛陽貫通北方幽州境內也成爲了其下一步的計劃方略。

這一路上就這樣過來,雖然沒有時間仔細查看這沿路的地形,但是林易腦海中始終都是這開鑿運河,造福後人之事,數天後,林易一行五人是終於是到了金陵城。

這金陵城此時名叫建鄴,本是東吳國都,東吳滅火後,就成了這揚州的州治所在地。

這建鄴城又叫冶城、越城、石頭城等,但是這金陵城都是其最響亮,最雅緻,最出名、最古老的別稱。

“金陵”原本是鐘山最早的名稱,後來成爲南京的地名。“金陵”二字最早用於城名是在戰國時期。地方誌記載,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敗越國,殺越王無疆,盡取越國奪取的吳國的地域,而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城,稱爲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時的鐘山叫做金陵山,它的餘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石頭山當時是金陵山餘脈的一部分,所以這座建在石頭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爲“金陵邑”。

當時的“金陵邑”只是個具有軍事意義的小城堡,城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它卻是此地設置行政區劃的開始,“金陵”的發端。而由於“金陵邑”險要的地理位置,隨着此地影響力的越來越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響。

“金陵”之名來源還有另外一說,即“埋金”之說。這種說法中,“陵”被解釋爲墳墓。相傳金陵的名稱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崗埋金以鎮王氣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傳說秦始皇曾聽人說這個地方地方有王氣,故鑄金人埋於此。並說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後,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獲得,富了一國。”

但又有人傳說秦始皇並沒有真的埋金,而只是詭稱在山中埋金。這樣,讓尋金的人在山的前後南北,“遍山而鑿之,金未有獲,而山之氣泄矣”。

此外,還有楚威王埋金說,據說當時楚威王覺得此地“有王氣”,甚恐,於是吩咐手下在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古稱龍灣)埋金。古有記載:“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子熊商敗越,盡取故吳地。以此地有王氣,因埋金以鎮之,號曰金陵。”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爲建業,後於公元282年改建鄴,故建鄴之名沿用於此。

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15章 贛巨人第48章 小靈天奇遇 駁馬青牛裔第243章 引氣入體第217章 白蛟龍第60章 寶劍除旱魃 得刀名龍鱗第57章 可憐谷中魂 雖死不得安第232章 交易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84章 無爲而治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135章 鮮卑第216章 阿強第149章 朝堂之上(上)第246章 天地異象第236章 頓悟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230章 玩弄於鼓掌之中第137章 水鏡莊第19章 情深處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6章 人生似宿鳥 大限各自飛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189章 錦鯉精第63章 超越二千年 驚起一身汗第32章 盡奢侈 庭院深深有幾許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207章 密謀第122章 青城山第140章 上善若水第165章 賈南風發瘋第215章 贛巨人第157章 仙姑第75章 混入洞穴中 遇憨楞兄弟第232章 交易第107章 三試惑道心 堅定如磐石第56章 尋隱者不遇 誤入無名谷第25章 衛天道 人妖殊途勢兩立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71章 攻東西乳峰 首旗開得勝第13章 路遇襲 神機妙算險中生第42章 走馬入關西 遠離是非地第30章 識血煉 比翼雙飛其樂融第24章 夜未央 行俠仗義沁人心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208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上)第2章 露隱疾 三人成虎傳不舉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1章 錦官城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4章 新人笑 宮中怨婦有誰知第82章 百年傷心事 一夕在心頭第12章 逛金市 偶遇仙人解其惑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226章 合格的肉盾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156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207章 密謀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21章 金谷澗 癡情母女戀凡塵第58章 谷中除殭屍 又遇骷髏海第95章 皚皚山上雪 皎皎雲中月第30章 識血煉 比翼雙飛其樂融第238章 救人第210章 修真國第72章 子夜聞陰謀 商議請救兵第158章 先發制人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183章 掉包計第182章 國庫告急第202章 力竭而死第162章 偷天換日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163章 龍有逆鱗,觸之則怒第20章 明君舞 金谷園中論捭闔第49章 白叟翁論道 俏郎君尋仇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17章 白蛟龍第116章 傾家蕩產第65章 五萬禁甲兵 征討齊萬年第49章 白叟翁論道 俏郎君尋仇第120章 範長生第140章 上善若水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234章 今夕是何年第80章 冥獄鬼爪功 斷肋破七曜第164章 廢除誅族刑罰第205章 開壇立教第209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下)第163章 龍有逆鱗,觸之則怒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53章 小神醫診疫 兩衙役放人第37章 雙喜至 剛獲麟兒又新婚第64章 事了拂身去 又結一良緣第174章 出塵第144章 以孝治天下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199章 開鑿運河計劃
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15章 贛巨人第48章 小靈天奇遇 駁馬青牛裔第243章 引氣入體第217章 白蛟龍第60章 寶劍除旱魃 得刀名龍鱗第57章 可憐谷中魂 雖死不得安第232章 交易第81章 過雍秦樑益 翻崇山峻嶺第184章 無爲而治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135章 鮮卑第216章 阿強第149章 朝堂之上(上)第246章 天地異象第236章 頓悟第1章 苦命人 一覺睡醒仟捌年第186章 葛洪衛玠歸來!第230章 玩弄於鼓掌之中第137章 水鏡莊第19章 情深處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06章 人生似宿鳥 大限各自飛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189章 錦鯉精第63章 超越二千年 驚起一身汗第32章 盡奢侈 庭院深深有幾許第244章 不成功,毋寧死!第207章 密謀第122章 青城山第140章 上善若水第165章 賈南風發瘋第215章 贛巨人第157章 仙姑第75章 混入洞穴中 遇憨楞兄弟第232章 交易第107章 三試惑道心 堅定如磐石第56章 尋隱者不遇 誤入無名谷第25章 衛天道 人妖殊途勢兩立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96章 無計可消除 兩處等閒愁第71章 攻東西乳峰 首旗開得勝第13章 路遇襲 神機妙算險中生第42章 走馬入關西 遠離是非地第30章 識血煉 比翼雙飛其樂融第24章 夜未央 行俠仗義沁人心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208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上)第2章 露隱疾 三人成虎傳不舉第69章 霸王硬上弓 無心解心魔第111章 錦官城第66章 過始平入秦 久旱迎喜雨第4章 新人笑 宮中怨婦有誰知第82章 百年傷心事 一夕在心頭第12章 逛金市 偶遇仙人解其惑第128章 河間王的左膀右臂第226章 合格的肉盾第52章 法理總無情 人心卻有情第156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145章 泰阿之劍(上)第207章 密謀第16章 謐大婚 名士豪客竟諂媚第21章 金谷澗 癡情母女戀凡塵第58章 谷中除殭屍 又遇骷髏海第95章 皚皚山上雪 皎皎雲中月第30章 識血煉 比翼雙飛其樂融第238章 救人第210章 修真國第72章 子夜聞陰謀 商議請救兵第158章 先發制人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183章 掉包計第182章 國庫告急第202章 力竭而死第162章 偷天換日第15章 悟彭祖 煉化樂氣求通脈第163章 龍有逆鱗,觸之則怒第20章 明君舞 金谷園中論捭闔第49章 白叟翁論道 俏郎君尋仇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217章 白蛟龍第116章 傾家蕩產第65章 五萬禁甲兵 征討齊萬年第49章 白叟翁論道 俏郎君尋仇第120章 範長生第140章 上善若水第181章 花神娘娘第234章 今夕是何年第80章 冥獄鬼爪功 斷肋破七曜第164章 廢除誅族刑罰第205章 開壇立教第209章 無數春閨入夢裡(下)第163章 龍有逆鱗,觸之則怒第77章 又遇故人來 怎中離間計第53章 小神醫診疫 兩衙役放人第37章 雙喜至 剛獲麟兒又新婚第64章 事了拂身去 又結一良緣第174章 出塵第144章 以孝治天下第73章 無數餓殍民 山腹爲苦役第199章 開鑿運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