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路中悍鬼 朱儁這段時間其實並沒有妨礙劉備招安白波軍的事。
之前白波軍在河內劫了府庫留存,在秋收時搶收了不少糧食,又攔截了之前從河北各郡送往雒陽的一些舊銅錢——雖然很多州郡都在私自鑄錢,但大多也是會往雒陽送一部分舊錢做做樣子的。
由於收穫頗多,又得了劉備的吩咐,白波軍一直都沒有禍害鄉民,也沒搞裹挾之類的流寇作風,只是學着劉備和張燕的路數找富戶豪族們收了些保護費。
而且郭大賢還很自覺的分了一些收穫給張郃和白垚,包括黑山張燕那裡也收了些好處,做得挺講究。
朱儁之前討伐黃巾時殺人如麻,但那時是因爲有諸多豪族爲其供應兵馬錢糧,可以用別人的兵馬與人頭換自己的軍功。
而現在形勢不同了,白波軍並沒有亂搞,朱儁在河內也得不到太多資助,他也明白目前的情況是隻能招安的。
朱儁來河內的任務是盯住黑山與白波軍,擔任雒陽守門人,但他手裡只有千餘家兵,這點兵力顯然不夠。
在劉備處理招安白波軍的這段時間裡,朱儁便召集了一些富戶,借了些錢糧,在懷縣城外設了營房招募壯丁補充人手。
郭太領着楊鳳、劉石等各路首領來懷縣接受朝廷封賞,隨後郭太本打算帶兵撤離河內,返回河東白波谷。
但前黃巾左校劉石卻沒有撤軍,而是趁所有人不備,突然襲擊了朱儁正在募兵的營房。
朱儁當時正在營房內,受襲擊後立刻領家兵反擊。
雖說朱儁人少,但其家兵確實是百戰精銳,苦戰一場後仍將劉石的部隊擊退。
但朱儁損失不小,剛招募的壯丁基本全都沒了,用於募軍的錢糧也都沒了。
眼下兩軍對峙于山陽縣一帶。
朱儁這次確實沒有招惹任何人……
只是他之前征討黃巾時殺人太多,黃巾軍中最恨的人是皇甫嵩,其次便是朱儁。
這是私仇。
可是,劉備剛給白波軍爭取到了如張燕一樣的自主權益,而且朝廷和郭太雙方都已經接受了,劉石在這時候試圖襲殺河內太守,這是什麼性質?
……
次日,劉備帶兵圍了山陽縣,要求劉石出來領罪。
而郭太卻領軍擋在了劉備面前……
但郭太並沒有和劉備動手,而是孤身進了劉備大營。
“將軍,此事並非郭某所爲,但劉石等人郭某無法約束……他們與朱儁仇深似海,郭某也是左右爲難……”
郭太在劉備面前頗有些無奈。
“郭大賢,郭泰,太平少使!你現在不再是黃巾了明白嗎?!你現在是朝廷官員,是汾水校尉!劉石現在是你部下司馬,你竟然說無法約束?無法約束那就殺!!”
劉備指了指自己身後的節麾:“我持節招撫,是在拿我自身的信用爲你們擔保!如今劉石生變,你可知我現在該如何做?若是不將劉石部除掉,那天下人都會認定我劉備居心叵測,認定你白波軍反覆無常!就連黑山張燕都必須與你白波谷爲敵!”
“是……郭某也知道,可劉石……唉……”
郭太垂下了頭。
“張燕受招安時,黑山難道就沒有如劉石這樣的人?可張燕是怎麼做的?他可曾讓人明着生亂?他可曾說過無法約束?”
劉備揮手指向營外:“郭校尉,你自己去處理你的部下,以兵變爲由殺之,或可只殺劉石一人……若我去剿,那劉石部就沒人能活了!”
誰負責招安,誰就得負責善後,這是慣例,也是公理。
部下作亂,長官當然得清理門戶,這也是慣例和公理。
但郭太站在原地沒動,擡頭看着劉備,眼裡竟有淚光:“將軍對我有恩義,若因此事使將軍蒙污,那便是郭某無信無義。可是……左校也曾助我甚多,對郭某也有情義,若郭某殺左校,也是無情無義啊!”
劉備閉上了眼,呼出一口濁氣:“你現在不處置擅自行動之人,那你將來還怎麼約束部下?況且……你若不殺劉石,白波軍便只能做賊了……大賢良師之道,你身爲賊,要怎麼傳繼?”
郭太捂住了臉,跪倒在地:“將軍,我太平道凡入門者皆爲手足兄弟。若我征伐手足,同樣有違師門之訓……將軍亦乃義重之人,若將軍部下犯劉石之罪,將軍又會如何?”
會如何? 劉備嘆了口氣,實話說,若真是那樣,劉備同樣會包庇自己人的。
趙雲剛剛纔犯了類似的罪,只是情節比較輕微罷了——也是趙家剛平反,趙雲就犯了案。
其實趙霖的處置方式纔是這個年代的標杆,做了官之後,法和義就不能混用了,所以趙霖先依法判決,然後以不合情義爲由彈劾自己。
而且趙霖也不算太迂腐,判趙雲流放涼州,其實是因爲趙霖知道劉備收到了增援涼州的調令,他本就是隨傳令的朝廷公使一同到幽州赴任的。
但劉石犯的事兒性質嚴重,郭太確實沒法像趙霖那樣處置。
劉備也理解郭太確實爲難,沉默了片刻後,拉起郭太:“你不殺劉石也可以,去找些屍首……讓劉石隱姓埋名離開此地,你取些已死之人的首級,就說劉石以及作亂之人已被除掉,給朝廷作個交代便是……或許你還能順帶接管劉石部曲。”
“朱儁認得劉石,瞞不過去的。”
郭太苦笑了一聲:“郭某已經勸過了,但劉石不願隱姓埋名,也不會捨棄部曲,他又非殺朱儁不可,不會從我號令的……”
“朱儁如今勢單力孤,只要有個臺階可下,他便只能認了,瞞不過去又如何?劉石若想殺朱儁,等塵埃落定後何時不可殺?非要急着此時動手嗎?!”
劉備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郭泰,既然劉石完全不聽你號令,那你留他何用?”
“若你連這點交代都做不到,那我又留你何用?”
“劉石受招撫而復亂,此必使太平道失信於天下,若不處置,今後誰敢再信你白波軍?誰敢再信太平道?”
“你身爲太平道傳人卻不護道,那大賢良師又要你何用?!”
“劉石害萬千白波弟兄只能一生爲賊,那劉石是你手足兄弟,其它弟兄就不是了嗎?你要護着劉石,可劉石卻沒打算護着你!”
郭太無言可對,沉默了許久,才低聲說了一句:“郭某不願爲朱儁而手足相殘……”
“你居然以爲這是在幫朱儁?罷了……你傳不了太平道統……去做你的賊吧,但若是你還擋在我面前,我便只能視你爲敵了!”
劉備搖頭,讓郭太離開了大營。
……
次日,郭太領軍離去了。
他不願與劉石手足相殘,但也不願和劉備爲敵,便自行回了河東白波谷。
但他什麼都不做,也就註定無法做官了,至少在朝廷眼裡,郭太只能是賊。
朱儁進了劉備軍營。
朱儁確實沒想到劉備會秉公處置此事,他是來道謝的。
但劉備可沒想過要幫朱儁,除掉劉石只是因爲劉備有這個責任,否則劉備也會被視爲賊。
而且,如果河內不定,那劉備就等於是被拖在這兒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劉石不聽號令。
或者說,不懂規矩。
若是劉石能等劉備離開之後,過個一年半載的再動手對付朱儁,那劉備纔不在乎劉石和朱儁怎麼打呢……
但劉石非要當着劉備的面動手,那劉備就只能剿匪。
白垚與劉石相熟,劉備讓白垚又去山陽勸了劉石一次,但確實如郭太所說,劉石已經是油鹽不進,只想幹掉朱儁。
wωw ★ttκan ★C ○
白垚就是個懂規矩的,當場便與劉石斷了交。
劉備沒有自己領軍出戰,而是讓關羽張飛各領一部人馬與朱儁合力攻打劉石。
而劉備自己駐留懷縣,並讓張郃作爲機動兵力,以截斷劉石的去路。
劉石的部隊不少,足有五千餘人,又被仇恨迷了心,見朱儁領軍攻城,便帶兵再度試圖圍殺朱儁。
但圍攻朱儁時,卻被關羽張飛領軍衝殺,只一戰便擊破劉石主力,劉石拋下大部隊,帶了本部千餘人向西敗逃。
朱儁本打算將劉石餘部斬盡殺絕,卻被關羽阻止。
朱儁見識了關羽張飛等人的戰鬥力,沒敢和關羽起衝突,任由劉石餘部逃奔懷縣。
劉備在懷縣也放了這些黃巾一馬,只收了其兵刃,讓他們去了河東。
劉石逃到野王縣附近,被張郃領軍截住,張郃衝陣而入,將劉石本部擊潰。
但劉石仍然孤身逃脫。
只是,剛逃到箕關,便又遇到有人阻攔。
“楊鳳……爲何攔我?你要反嗎?!”
劉石很是驚疑,阻攔他的人居然是白波軍另一個大首領楊鳳的部隊。
“劉將軍部曲竟如此厲害,僅三日便將左校之軍殺得片甲不留?”
楊鳳沒有回答劉石的問話,而是轉頭對身旁另一個青年說着:“公明,郭少使有小義而無大道,恐難長久。我等當取劉石首級,謀個正經出身纔是。”
青年點了點頭,提着柄雙刃重鉞走向劉石,拱手行了個禮:“河東徐公明,請左校授首!”
說罷,手起,橫斬。
……
三天後。
楊鳳前來求見劉備,並且帶來了劉石的首級。
楊鳳本是河東楊縣豪族,他其實不算黃巾,只能算是太平道信徒。
真論起來,楊鳳纔是河東的地頭蛇,郭太和劉石其實屬於黃巾主力戰敗後前往河東投奔楊鳳的客軍。
郭太確實無法約束這兩人,說是部將,但實際上只能算盟友。只是郭太(泰)身份特殊,楊鳳與劉石才自居於郭太之下。
劉石手下都是黃巾餘部,而楊鳳手下都是鄉勇家兵,兩邊性質不同。
這次劉石作亂,楊鳳確實一點都沒亂來,而且還幫着勸說過劉石——但同樣的,勸不動,楊鳳和劉石的關係不算太好。
郭太收兵離去後,楊鳳便很自覺的退到了箕關,這是河東與河內交界處的城關。
但楊鳳沒有跟着郭太回白波谷……很顯然,他意識到了,郭太沒有處置不聽號令的劉石,那白波軍在朝廷眼中就只能是賊了。
“楊兄討賊有功……不知楊兄有何需要?備定當鼎力相助。”
見楊鳳主動帶劉石首級而來,劉備自然知道楊鳳的來意。
這白波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啊……
劉石滿心仇怨,只想復仇,這是走了絕路。
郭太不願對付黃巾餘部,想用義氣收攬人心,這已經不再是太平道了,而是走了賊道。
而楊奉取了劉石的首級主動前來,這明顯是想走官途。
“不敢有勞將軍,楊某如今也是朝廷軍將,自該服從將軍調遣……將軍要取賊人首級,楊某自該取之。”
楊鳳說得挺謙卑,言語中有投效劉備之意。
劉備點頭,臉上有了笑意:“楊兄有此心,實乃劉某之幸!既然楊兄助我,我自該有所回報……楊兄可想得個實職?”
楊鳳拱手低頭沒有說話,但眼神中明顯有欣喜之色。
無論是張燕的平難中郎將還是郭太的汾水校尉,其實都只是虛職,但權確實是實權,畢竟他們本來就控制着地方……
而郭太現在顯然是虛職都不會被真正承認了,那楊鳳當然也就沒了任何好處。
“楊兄若是真想得實官,應該走正途舉孝廉纔是……楊兄取了劉石首級,想必朱太守會樂意舉薦楊兄……”
劉備出言試探道。
“楊某是河東楊縣人,河內太守是舉不得的。”
楊鳳拱手說道:“而且……楊某願聽劉將軍吩咐,卻不是來聽朱太守吩咐的。”
這是個真懂事的……
劉備起身拱手還拜:“既然如此……那便將尊名記作楊奉,我表你爲黑山校尉,算是黑山人士,請黑山張將軍舉你爲孝廉,任黑山上計,如何?”
各郡的上計吏通常都是得舉孝廉前後的第一個職務,這也是爲了熟悉官場且熟知禮儀,這是實打實的給了楊奉一個正途。
楊奉大喜:“楊某必爲劉將軍馬首是瞻!”
楊鳳的本名其實就叫楊奉,鳳纔是化名。
劉備將其表爲黑山校尉,並讓其駐於河陽,控制住黃河渡口。
當然,名義上是爲了同時監視黑山與白波,以免再有人生亂威脅雒陽。
由於朱儁也同時附了名,朝廷很快便認同了此事,招安白波軍實際上變成了招安楊奉。天子本就任由劉備自己決定是打還是招,招一部分打一部分也是正理。
這黑山校尉不算是正經官職,既不能開營府又沒有行政權,只是掛個名而已。
但舉孝廉就不一樣了,這是做官正途,遠比什麼空頭校尉值錢得多。
劉備給張燕去了信,順便召回了張琰(張白騎)。
張燕今年的舉孝廉名額便被楊奉佔去了——張燕其實是很高興的,楊奉實力很強,張燕等於白撿了一支擁有數千兵馬的強軍作爲盟友。
郭太與劉備的情分算是淡了不少,但郭太的選擇使其得到了不少賊人的投靠,劉石的餘部也全都投奔了郭太——雖說棄了大義取了小義,但講義氣的人確實很容易匯聚山賊。
劉備讓白垚回了甘陵,讓張郃留在孟津,既是接應自己,也是爲盯着郭太和楊奉。
朱儁這個太守很不好當,他現在錢糧全無,還欠了債,家兵損失不少,且黑山和白波的黃巾餘部多半還得攻擊他……只能和張郃打好關係,要不然連個幫手都沒有。
但至少此時河內算是平定了。
劉備也不再耽擱,領軍去了扶風。
……
槐裡縣現在已經成了個大軍營。
而且這軍營相當混亂。
大概是因爲張溫缺乏安全感,足足有四萬大軍駐紮在槐裡縣外……而且這四萬大軍至少又抓了兩萬人來供其用度。
槐裡本是皇甫嵩的封地,皇甫嵩因平定黃巾受封槐裡侯時,美陽、槐裡兩地八千戶皆是其食邑。
但去職降爵爲都鄉侯之後,其食邑便只剩下了槐裡都鄉(中心鄉)的兩千戶。
而現在,除了都鄉之外,槐裡東西兩鄉大多數人都被大軍擄爲了“隨軍民夫”。
這些所謂的民夫……男女皆有。
男的確實做了苦力。
但女子……
張溫手下兵將皆是由各地豪族湊成,有這個做派也是正常,都是享受慣了的人物,即便隨軍作戰,那也是要有人伺候的。
劉備領軍來此時,便遇到袁術正在強徵‘民夫’。
軍隊強徵民夫在這年頭是正常行爲,只要有軍令,那就沒法指摘。
不過,袁術徵的明顯全是女子……
幾十個兵士正從幾家民居中拉扯着年輕女子出門,女子的哭聲,老人的罵聲響成一片。
此處是縣外十餘里,民居不多,也沒有炊煙,看起來像是無人居住一般很是冷清。
這些女子應該是故意躲藏在這沒多少人的地方,但還是被找到了……
很顯然,袁術的部下找妹子的經驗相當豐富。
劉備持節監軍,遇上這破事當然得管一管。
“前面可是袁公路?”
劉備讓關羽張飛帶兵圍了袁術,領着趙雲上前問話:“以袁長水如今的身份地位,何處得不到美貌女子?爲啥還要行此強擄之事?”
“你是……大耳賊?!”
袁術從兵士中走出來,看着劉備的耳朵皺了皺眉:“你竟能持節?!”
劉備嘆了口氣,袁術還記得自己。
可是,自己都做到左中郎將了,袁術居然不知道,自己這是多不受重視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