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18式

問題已經想到了,但是,怎麼解決可不容易。

按照秦風的說法,這屬於高速下機尾亂流的作用,打在了垂尾上,導致方向舵小角度地擺動,帶來的油壓驟變和機身顫抖。

怎麼解決?難道要修改後機身嗎?這可是個大工程。

而且,很多時候,這東西都是沒有計算公式的,必須要通過實驗才知道,甚至吹風洞也吹不出這麼細緻的變化來啊。

一點點地修改後機身,一點點地試飛,那恐怕一年半載都搞不定的。

衆人都在苦苦地沉思着,秦風想起了上次解決雷達的問題,頓時就有了主意。

204雷達受到了地面強烈的雜波,導致雷達失效,當時誰都解決不了,後來自己想到了米格-21MF的進氣錐,想到了那特殊的導電橡膠的塗層,這才如法炮製,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在,己方的殲-8在試飛中遭遇了這方向舵的顫動問題,這個問題想要解決,也可以找個例子來參考啊。

什麼例子?

當然是米格-23!

己方已經交換過來了一架米格-23,這架飛機對601所來說,機頭的參考價值很高,因爲殲-8必須要改兩側進氣,才能容納大口徑的雷達,正好可以仿製過來,同時,在尾部,兩架飛機雖然一個單發,一個雙發,但是尾部都是高大的單垂尾,這同時也是唯一可以參考的對象了。

想到這裡,秦風說道:“顧總,我建議咱們參考一下那架18式的垂尾設計,如何?”

驟然提起18式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所謂的18式,當然就是那架米格-23,在弄回來之後,爲了掩人耳目,就在機頭臨時急匆匆地用綠油漆刷了個18的標誌,結果就變成18式了。

現在,秦風這麼一說,顧總也是連連點頭:“對,我們可以從18式上找找我們的液壓操作系統中的差異。”

當年,國內也曾經得到過F-4鬼怪的殘骸,但是大家從未想過仿製,因爲美國的體系和蘇聯的體系是不同的,國內一直走蘇聯體系,想要全盤推倒,搞西方的體系,那是不行的。

現在,米格-23對國內的仿製意義是比較大的。

“秦風,老王,你們來,咱們去找找看。”顧總說道。

秦風頓時一愣,看着顧總那樣子,難道那架米格-23是在這裡?

米格-21MF,上級已經確定讓成都來測繪仿製了,就在132廠裡面停放着,拆開了測繪,而那架米格-23,卻是不能交給一個單位的。

有很多單位都在等着呢,機頭,進氣道,可變後掠翼,發動機,都是給不同的研究所的,這種情況下,放在某個單位裡不合適,所以,就乾脆放在試飛院了,大家都到試飛院裡面來研究。

別看秦風已經來了試飛院很久,但是因爲部門不同,這還是在國內第一次見到這架戰機。雖然就在殲-8的機庫附近,但是沒想到,這麼久了,居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機頭,一側的機翼,已經都拆下來了,當走進去的時候,還有一羣人在飛機旁邊忙碌着,其中一個老者,正在拆開的機翼轉軸部位,仔細地研究着。

“陸老?”秦風不由得喊道。

這名老者,就是上次去埃及的時候一同去的陸老,當時大家忙於工作,沒有怎麼交流,現在看到陸老,秦風一眼就認了出來。

“秦風啊,你來了。”陸老很是興奮,說道:“你說兩側進氣比機頭進氣好,阻力小,大家都不信,結果一做風洞,還真是你說對了,大家都很佩服啊,你說可變後掠翼怎麼樣?”

“老哥,你這不是爲難小朋友麼?”聽到陸老這麼問,屠老在一旁開始護短了。

陸老的年齡比屠老還要大7歲,可以說,是其他的總師的老哥了,也是航空工業的帶頭人,而且,科班出身,留過洋,在航空界內的地位很高。

現在,他也是洪都的負責人,前幾年推出了強-6的設計模型,就是打算搞可變後掠翼的,這次,米格-23的到來,他當然也是相當的興奮,早就開始了對米格-23的可變後掠翼部分的測繪。

陸老最看重的就是可變後掠翼,但是,其他人的觀點就不同了。

可變後掠翼曾經流行過,但是在用過之後,西方世界的航空界,主流方面又回到了常規佈局上來,說明它是有缺陷的。

哪怕是顧總,當初仔細看了一番之後,發現米格-23的機翼就靠着那一根不鏽鋼的轉軸連接,頓時也就失去了興致。

陸老問秦風,秦風該怎麼回答?當初去埃及的時候,秦風好像說過不看好來着啊。

只不過大家忙着工作,沒詳細說而已。

“陸老,既然您考教,那我就簡單說說我的看法,要是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擔待。”秦風開口道。

“有關可變後掠翼,理想是很美好的。”

秦風說的這個觀點,其實已經被大家認可了:“當戰機高速飛行的時候,機翼後掠,減小空氣阻力,可以增加航程,增加最大速度,當戰機低速飛行的時候,展開雙翼,升力大,機動性好。”

當初爲什麼無數的工程師傾向於可變後掠翼,就是因爲它有這些優點啊。

“但是,這個可變後掠翼的控制卻是複雜的。”秦風說道:“西方電子技術先進,比如雄貓戰機,實現了計算機的自動控制,根據飛機的狀態自動改變機翼的後掠角,而蘇聯的電子技術落後,所以他們採用的是手動控制,如果我是飛行員的話,我可不想在激烈的空戰中去分心照看後掠翼的角度。”

米格-23就是如此,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是飛行員都會刻意地簡化它的,它有三個調節角度,起飛的時候展開,巡航的時候後掠,空戰的時候放在中間。

對國內來說,米格-23還是秘密的,但是上次秦風已經和埃及飛行員編隊飛行過了,他也就摸到了米格-23的脈搏,對它的機翼操作已經是清清楚楚了。

“另一方面,可變後掠翼需要有轉軸,有翼盒,會增加結構重量,飛行品質的提升,和機身重量的增加如何去平衡,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秦風繼續說道。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又一筆生意談成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三百零九章 免費的午餐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章 空中放油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五百九十三章 只要導引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六百九十章 起落架放不下來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三百二十二章 難道是迷航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八十九章 認輸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二百二十章 各方面都很先進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四十二章 美男子燒屁股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百七十四章 帶彈起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機載子系統的預期壽命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四百六十六章 情人一般的戰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五百九十一章 導彈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18式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二百二十章 各方面都很先進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的更先進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休假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三百一十一章 禮輕情意重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軍的急迫第四百七十三章 紅線不容觸碰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十三章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墨爾本號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二百二十九章 無憂操控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聯網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七百七十一章 蘇27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軍下訂單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又一筆生意談成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三百零九章 免費的午餐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才飛行員第三章 空中放油第七百九十七章 拉不起來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朋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五百九十三章 只要導引頭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六百九十章 起落架放不下來第五百七十章 表演開始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五百零八章 戰鬥機模型第三百二十二章 難道是迷航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難度很大(加更)第八十九章 認輸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一百零一章 逼着自己學習第八百章 首飛無小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性能計算第七百七十二章 發動機的問題第六十二章 要不斷地學習第二百二十章 各方面都很先進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一百一十章 不斷轉場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四十二章 美男子燒屁股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管子學問大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八百三十三章 外國人靠不住第一百九十五章 耦合方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魄力的改革第六百七十四章 帶彈起飛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往歐洲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機載子系統的預期壽命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三百五十五章 秦風的絕招第四百六十六章 情人一般的戰機第七百五十四章 酒場上的戰鬥第八百一十八章 2加1第五百九十一章 導彈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18式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第二百八十八章重逢第二百二十章 各方面都很先進第八百六十章 我們的更先進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機動性比最大速度更重要第三百三十四章 意外的休假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三百六十三章 和新殲對比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七百二十八章 懂事的小虎第三百一十一章 禮輕情意重第二百五十二章 導彈工廠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軍的急迫第四百七十三章 紅線不容觸碰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十三章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第三百九十六章 墨爾本號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六百四十一章 座艙失壓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三百五十九章 翻筋斗第二百二十九章 無憂操控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七百七十八章 互聯網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水泥航母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七百七十一章 蘇27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軍下訂單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