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商討會

上半場的‘國際外太空生存與開發利用會議’開幕式落下了帷幕後,下半場有關於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會議也緊隨其後在大會堂內專用的會議室中召開。

正式的討論會尚未開始之前,各國的代表和學術界的專家便已經紛紛提前進入了會議室,或三五成羣的聚集在一起小聲的交流討論着,或翻閱着會議桌上華國提供的會議報告文件。

儘管相對前者來說後者的規模要小太多了,但參與下半場會議的大佬卻都一個沒少,甚至還多了不少。

從各國的副總統,副首相一類僅次於總統與首相的各國領導人物,再到航天領域、地質學、天文學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

今天光是坐在這裡副總統與諾貝爾獎得主就超過了五十個,此外還有各國航天領域的局長等等。

能來參加今天這場討論會的人員,無論是各國政府的高官還是學術界的專家學者,都已經提前知道了會議的內容,也都看過了此前華國分發給他們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簡略報告文件。

但正當這場會議在京城召開的時候,仍然有許多人對此感到驚訝與詫異。

有支持這個項目的,也有質疑和反對的。

支持者大多是相關領域的學者,火星的地球化改造,這種宏偉到堪稱‘文明奇蹟’的項目,對於一個學者來說,其吸引力毫無疑問堪比幾十年的老煙槍看到了一包軟中華。

而且隨着華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航天領域、太空採礦技術、室溫超導材料等各方面的全面突破,理論上來說這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情。

而質疑和反對的,大多是各國政府領域的高官以及部分航天領域的專家。

這部分的羣體認爲對火星這樣一個龐大的行星進行全面化的地球化改造幾乎是目前的人類科技所做不到的事情。

無論是火星的低重力環境,還是薄弱的地磁場,以及稀薄的大氣與稀缺的水資源,都是目前人類科技難以解決的事情。

就比如火星自身CO儲量可能不足以增厚大氣至宜居水平,2018年《自然·天文學》研究指出火星CO僅能將氣壓提升至7%地球水平。

這些都是巨大的缺陷,需要浩瀚的資源去填充。

而且如此龐大的工程項目,改造的時間與相關的投入可能遠超想象。

全面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可能跨越數萬年的超級工程,需突破能源、生物技術和星際資源利用的極限。

如此漫長的時間,充滿了無盡的變數。

就算是拋開那些漫長的後期工程,

在未來數百年的時間中,各國能否穩定的向這個人類文明發展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工程持續投入,同樣充滿了無法預估的風險。

除此之外,火星上存在原有的生命,如火星枯石菌等微生物,地球化的過程中可能會極大的破壞其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失。

下午兩點,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即將開始。

今天下午的會議,名義上是航天局組織開展的。

但很顯然這場會議的級別早已經遠遠超過了航天局這個二級機構能夠處理的範疇。

航天局的職責在今天的會議上是維持會場的秩序,做一些輔助方面的工作,真正主持會議工作的,是徐川。

畢竟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是他提議並說服高層的,那麼這次的會議,自然也是他當仁不讓的主持。

在一片嘈雜的討論聲中,徐川推開門走進了會議室,走到了會議長桌的首位坐下。

討論的聲音頓時安靜了下來,在場的所有人都將目光投遞了過來,看着這位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格局與人類文明發展的學者。

“咳。”

乾咳了一聲,整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路後,徐川的目光在會議室中環視了一圈,沉穩的開口了。

“今天的會議內容,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清楚了。”

“那麼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們進行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的可行性探討。”

說到這,他的話語停頓了一下,從辦公桌拾起了遙控筆,操控了一下會議室中的投影設備。

伴隨着一張巨大的銀白色幕布緩緩降下,徐川臉上露出了一個微笑,繼續說道:“不過在正式進入會議的正題,我邀請大家觀看一段來自火星軌道的實驗畫面!”

聽到這句話,會議室中不少注視着這裡的視線染上了幾分好奇之色。

來自火星軌道的實驗畫面?

那是什麼?

徐川沒在意各國代表與現場其他學者的好奇,他操控了一下投影的幕布。

不一會,一顆棕紅色的星球映入了所有人的眼簾中。

“這是.火星?”

會議室中,有航天與天文學等領域的學者看了一眼投映出來的星球,很快就認出來了這顆棕紅色的星球就是今天會議的主題-火星。

“這個視角,有意思,你們是在火星的近地軌道上修建了一座火星空間站嗎?”

坐在圓桌會議室的靠前位置,來自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眼眸中帶着一絲興趣。

從放映出來的視頻來看,拍攝角度應該在火星兩百到三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能夠完整的看到火星的全貌。

如果是在地球三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空間站是看不到地球的全貌的。

就像國際空間站,其運行高度大約在400公里左右,而這個高度相對於地球的直徑12,742公里來說,並不算很高。

因此,從空間站的視角看地球,雖然能夠看到一個相當大的地球圓面,但仍然無法看到整個地球的全貌。

但相對比地球12742公里的直徑來說,火星的直徑只有6794公里,約爲地球的一半。

所以理論上來說只需要不到三百公里的高度,就能夠在火星的近地軌道上看到火星的全貌。

坐在伯恩哈德·弗里德里希教授,歐盟航天局的局長約瑟夫·阿施巴赫爾輕輕的搖了搖頭,道。

“應該不是空間站,我們有關注華國對火星的開發計劃與安排,並沒有聽說過火星空間站相關的建造工程。”“大概是他們的航天飛機吧。”

“畢竟他們早在兩年前就有能力將宇航員送上火星了,現在再送一架航天飛機過去也不是什麼問題,正好現在是七八月份,地球與火星之間距離最近的時間段。”

坐在首位上,徐川倒是沒在意會議室中其他人的討論,看了一眼熒幕上投放出來的火星畫面後,他笑着開口道。

“相信各位已經認出來了,眼前這顆星球便是我們今天會議所討論的核心·火星。”

“早在半年前,我們便已經在爲今天的會議而做準備了。”

說着這,徐川輕輕的停頓了一下,目光在會議室中巡視了一圈,接着說道:“將火星改造成宜居的‘第二個地球’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長期工程,涉及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多學科技術。”

“而最爲核心與關鍵的難題便在於火星的重力大小、磁場強度、大氣厚度、水資源等方面。”

“拋開目前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火星重力大小問題外,接下來我將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項能夠重建火星磁場的可行性方案!”

“第一次的展示將在七分鐘後開始!”

聽到這話,會議室中頓時譁然一片。

嘈雜的聲音交織着不可置信的目光塞滿了整個房間。

重建火星磁場的可行性方案?!

要知道,火星地球化最大難點之一就是火星幾乎沒有像地球一樣強大的地磁場。

而沒有強大的地磁場,火星就無法抵禦太陽風和外來的宇宙輻射。

事實上,早在之前各國航天局與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考察的時候,就有充足的證據表明火星在十幾億年前是存在像地球一樣的濃厚大氣層的。

除此之外,它也擁有着一個可能比不上地球,但足夠保護大氣層的磁場。

但遺憾的是,在十幾億年前的遙遠時間中,火星發生了人類未知的變化。

或許是隕石撞擊,也或許是火星的內核冷卻了。

總之,火星的地磁場消失在了過去的漫長時間中。

而缺少地磁場的保護,火星上原本存在的大氣與水資源也漸漸的被太陽風吹走了。

在人類學會了仰望星空後,也並不是沒有科學家提出過重建火星磁場的想法。

比如通過隕石撞擊火星,試圖重新激活其金屬內核來重現火星磁場。

比如將穀神星衛星拖拽到火星軌道上,就像月球與地球的關係一樣,利用穀神星強大的引力,理論上可以攪動火星的核心,進而引發火星的冰凍核心再次融化,並激活其磁場。

這兩種方法都是重構火星自身磁場的方案,但無論是哪一種都缺乏理論支撐。

當然,除了重構火星自身的磁場外,還有人工構造巨磁源保護火星的方法。

比如在拉格朗日點部署磁極衛星,通過作爲磁場發生器使用,其作用是偏轉太陽的高能粒子,從而減輕對火星大氣的衝擊,達到保護火星大氣的目的。

亦或者是構建人工磁場和地下居住區等等。

相對比重啓重構火星自身來說,人工構造巨磁源保護火星的方案目前已經有了詳細的理論支持。

儘管後兩者的施工難度都相當的大,但在可控核聚變技術與室溫超導材料實現的今天,並不是做不到。

所以在今天參加會議前,無論是各國航天局的專家還是相關領域的學者,更多思考的是構建人工磁場的方式來保護火星,而非重構火星自身的磁場。

因爲後者目前嚴重缺乏理論支撐,更別提實驗手段了。

然而在今天,這位徐教授卻將向在座的各位展示一項能夠重建火星磁場的可行性方案!?

會議室中,看着自己一手製造出來的動靜,徐川臉上掛上了淡淡的笑容。

那些在其他人眼中看似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已經有了充足的答案。

儘管那些可行性方案還需要今天的‘撞擊實驗’來驗證,但他相信自己所完成的計算是不會有問題的!

透過耳麥中的聯絡頻道,徐川聯絡上了遙遠在六千多萬公里之外的扶搖號航天飛機。

每年的七月份到十月份是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間週期,在這個週期中,電磁波從地球前往火星大約需要3-5分鐘左右的時間。

如果是按照六千五百萬公里的距離來算,此時他從地球上聯絡需要3.6分鐘左右。

這是單純的指令傳遞,如果再算上扶搖號通過中繼衛星將穹極系統撞擊火星的畫面傳遞回來,時間大概需要七分鐘左右。

七分鐘的時間並不是很長,當徐川宣佈第一次展示重建火星磁場的可行性方案時,原本熒幕上的畫面一轉,跨越了六千五百萬公里的距離,來到一架航天飛機的內部。

靜謐的環繞在三百五十公里高的火星近地軌道上,扶搖號如同大鵬展翅般,遨遊在九天之上。

透過扶搖號的舷窗,可以清晰的看到另一座模樣怪異的銀白色航天器。

它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把華國古代的三叉戟冷兵器,表面覆蓋銀白色的裝甲,懸浮於寂靜深空,沉默如隕石。

但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曾經在中東戰場上一擊毀滅了上帝武裝傭兵組織總部的‘穹極’天基系統。

也是驗證重啓火星磁場的核心裝備!

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1094章 最快解決的數學猜想!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75章 論文投稿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1111章 那就,開始吧!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639章 超音速擾流難題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828章 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沒有槍械感的槍械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68章 物數雙修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7章 真真假假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23章 國決落幕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256章 一封信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1110章 還有其他的問題嗎?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21章 物競實驗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816章 中秋佳節,特殊的祝福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828章 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
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403章 高能級中子輻照實驗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899章 魚兒上鉤了第454章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交流會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1094章 最快解決的數學猜想!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60章 ‘著名’的阿爾法小隊第535章 那停住的聲音第123章 神秘的參宿四,兩組相差巨大的直徑第75章 論文投稿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1111章 那就,開始吧!第493章 永遠閃耀於物理學的歷史中第406章 示範堆建堆!第639章 超音速擾流難題第1131章 邀請佩雷爾曼第828章 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1157章 大規模開發月球的前奏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1071章 希格斯教授的另一份手稿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19章 第九百二十二:沒有槍械感的槍械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68章 物數雙修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57章 真真假假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23章 國決落幕第211章 大會開幕(補更)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256章 一封信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609章 小型堆的完成!第1110章 還有其他的問題嗎?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889章 第三大碳基半導體產業鏈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5章 重生的缺陷第21章 物競實驗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618章 徐川:不難的,也就和你師兄那個差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816章 中秋佳節,特殊的祝福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658章 丟臉丟到全世界去了(感謝花南若大佬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943章 暗物質的組成!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828章 電磁護盾磁極化子場的突破!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1095章 陶哲軒的疑惑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