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

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

隨着央視等媒有意的公開宣傳和推廣,參宿四氫包層內擁有一顆伴生恆星之類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不僅僅是國內,更是漂洋過海傳到了國外。

吃瓜是所有人的天性,無論是國人還是外人,對於這則瞬間刷爆油管、推特、臉書等社交網站的消息同樣相當感興趣。

參宿四的體內存在一顆伴生恆星,參宿四是一個雙星系統,以及可能會提前爆發的超新星,都奪人耳目引人注意。

各大社交平臺上的討論不絕於耳,偶爾普通人羣中也會有一些人注意到計算出參宿四的方法,但這東西在新聞消息中只是簡單的提了一兩句,並未交代詳細。

不過從這方面,也衍生出來了不少的質疑黨。

不僅僅是質疑這種計算方法的正確性與否,也質疑參宿四的氫包層內是否真的存在一顆伴生恆星。

更有對東方那個國家的質疑,質疑他們是否真的有能力能發現這一令人震驚的天文現象,確定不是捏造的假數據嗎?

畢竟在不少西方人眼中,東方那個國家始終都是落後的,無論是經濟,還是科研等各種方面都落後無比。

而在天文設備方面,更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頂級科研設備,根本就不可能有能力比擁有哈勃望遠鏡等各種頂級天文設備的他們更先發現這一宇宙奇觀。

就好比有部分國人一直都質疑當年NASA登月計劃是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一樣。

現在,輪到他們質疑了。

一顆恆星的內部,怎麼可能還存在着另外一顆恆星?

距離那麼近,不會被強大的引力吸入核心嗎?這不科學。

就算是存在,在參宿四的光芒掩照下,也不可能會被發現。

觀察一顆恆星的內部情況,這簡直是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人類連腳下的地球內部是怎樣的結構都是推測而來。

當然,普通人的看法並未影響到學術界。

即便是同樣有不少人質疑,也都會想法設法的去證明,各國的天文機構紛紛宣佈自己接下來會保持對參宿四的觀察就是最好的方法。

因爲按照公開出來的理論與數據,伴星大概每23~31天迴歸一次,意味着在接下里的時間中,如果理論正確,只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能重新觀察到伴星迴歸帶來的異常數據。

學術界對於真理的追求,對於科學的發展永遠都是排在第一的。

就如徐川之前丟到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的論文,不少人都在質疑正確與否,但也有更多的人希冀這項方法是正確的,是成功的。

因爲如果正確的話,天文界和天文物理界將迎來一次蓬勃的發展。

就如同航天探索的是星辰大海,是人類可望而又不可及的遙遠未來一樣,天文探索的同樣是宇宙奧秘,同樣是人類的未來。

在未來,人類或許能借助這種方法,從廣袤無邊的冷寂宇宙中,找到一顆適宜人類移民的星球。

天文界和天文物理界的波動很大,數學界的波動也不小。

Weyl-Berry猜想被證實的餘溫還未徹底過去,證明者就利用Xu-Weyl-Berry定理做出了成果。

如果沒記錯的話,從證明Weyl-Berry猜想到現在,還不到四個月的時間。

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再度在自己證明的定理上做出成果,這個速度實在太快了。

雖然這個成果是針對天文界的,但也絲毫不影響衆多的數學家將目光投過來。

一方面是連二連三出成果的速度太快了。

毫不誇張的說,普通的數學家,三個月的時間都不夠他們將這套新的理論完全吃透的。

而頂級的數學家,即便是能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吃透Xu-Weyl-Berry定理,可要想在此基礎上利用它做出成果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則還是因爲年齡,十八歲,還不到十九歲的年齡實在太年輕了。

這個年齡,在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可能還沒有義務教育,但這個人卻已經站在了數學界的頂峰上。

加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陶哲軒頗感興趣的從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將徐川的論文下載了下來。

和數學界其他的頂級大佬,大牛不同,在年紀上要小不少的他對於arXiv這類預印本服務器的關注還是挺高的。

雖然上面除去那些已經正式發表外的論文外,絕大部分的論文和點子都是糟粕,但偶爾也有一點能讓人靈光一現的想法。

當然,在數學界,如果沒有足夠紮實的功底,單靠一個想法,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靈感對於數學科研者來說很重要,但也是分人的。

一個相同的靈感或者想法,在兩個數學功底不同的數學家手上,能探索出來的東西相差巨大。

電腦前,陶哲軒打開了下載的論文,將其打印出來拿在手上。

去年在普林斯頓和徐川聊過後,他就一直保持着對這名年輕數學家的關注。

十八歲的年齡,在數學上的成就就已經站在了數學界巔峰,這樣一顆冉冉升起的超級新星,不出意外,數學界在未來又將迎來一位站在金字塔最頂級的人才,爲推動數學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讓我來看看,你在Xu-Weyl-Berry定理上的進展到底有多深好了。”

唸叨了一句,陶哲軒攤開了手中的論文,看去。

雖說是天文物理界的板塊的論文,但上面有關天文物理的知識並不多,投稿者在簡要的介紹了一些天文物理和參宿四的信息後便將筆鋒轉向了數學。

在這篇只有不到六頁紙的論文中,數學計算與公式佔據了足足四頁以上的篇幅。

“.δu/δt=Δu,t>0,x∈Ω;u=0,t≥0,x∈Ω;

“.Δ=∑πj=1δ/δxj”

“利用分離變量法,令u(t,x)=ψ(t)·φ(x),將此代入方程(1)並考慮到邊界條件,則對λ>0,有:Δφ/φ=ψtt/ψ=-λ

“.“

“.N(λ)=(2π)891.986D⊙ω||nλn/2”

“.N(λ)=(2π)891.986D⊙ω299792.4580.12*λn/2”

“.”

盯着打印紙上的數學公式與計算,陶哲軒目不轉睛的看着。

“是對Xu-Weyl-Berry定理做形變嗎?”

“先將其從等譜波動轉變成索伯列夫空間波動,然後再通過呈現週期性振盪的振幅函數來進行帶入數學參數,進而完成對三維空間質量源的計算。”

“原來利用Xu-Weyl-Berry定理完成天體參數計算是這樣的做到的,真是巧妙的思路,”

辦公桌前,陶哲軒一邊盯着打印出來的論文一邊喃喃自語。

雖然他並沒有參與Weyl-Berry猜想證明的審覈,但《數學年刊》上公佈的完整證明過程他可是看過好幾遍的。

Weyl-Berry猜想的證明過程雖然難度很高,但對於他而言,要理解摸透並不是什麼難事。

即便是今天看的這些計算過程中摻入了一些天文知識,但是對於他那高達230的智商來說也並不難理解。

一篇不到六頁的論文,閱讀一遍需要花費的時間並不長,十來分鐘的時間,陶哲軒就將論文完整的看了一遍。

不過他並未下結論,而是從抽屜中取出了一疊稿紙和筆。

重新一遍閱讀論文,一遍驗算着論文中的數學公式與計算過程。

這一次花費的時間稍微長一些,半個多小時過去,匍匐在辦公桌前的陶哲軒放下了手中的黑色圓珠筆,坐直了身體長舒了一口氣。

“真是厲害,驗算過程找不到任何的漏洞,而且看論文情況,這似乎還只是Xu-Weyl-Berry定理的一部分應用。”

“至少,我只在這篇論文中看到了參宿四質量的計算過程,而論文中卻還提到了體積、直徑、運動速度等其他參數的計算方法。”

“真是讓人期待完整的論文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在Xu-Weyl-Berry定理上的拓展,比我想象中還要深不少的,數學能力也比我之前預估更強。”

“看來在未來,有一枚菲爾茲獎註定是他的了。”

陶哲軒目光熠熠的盯着辦公桌的論文,在剛剛的驗算中,他不但沒有找到任何的漏洞和計算錯誤,更是敏銳的察覺到了計算不同的天體參數需要不同的方法。

當然,這裡的不同方法指的是不同形式扭轉形變後的Xu-Weyl-Berry定理。

萬變不離其宗,Xu-Weyl-Berry定理是最核心的東西,它通過邊界值和特徵值來計算不同的參數這是運用定理的核心。

“我記得,之好像爆出過徐川將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的方法投給了《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吧?”

“但是天體物理界,有能審覈這種數學級別論文的教授嗎?”

盯着桌上的稿紙,陶哲軒突然想起來了一件事,眼神中泛出了異樣的光芒。

這篇論文從投稿角度來說應該要投給數學期刊的,但是不知道那個少年怎麼想的,居然投給了天文物理界的期刊。

雖然計算方法的確是作用於天文物理,但是他絲毫不懷疑天文物理界沒有一個能對這篇論文進行審覈的教授。

事實上,《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也正在爲這件事頭疼。

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方法的論文對於天體物理界來說的確重要無比。

如果最終確定的這種新方法是正確的,那麼天文界和天體物理界將迎來一次重大的變革。

舊的方法退出舞臺,新的方法引領世界。

這樣的變革毫不誇張的說在整個科學界都沒有多少次。

所以《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不可能放棄已經投遞到他們手上的這篇論文。

但現實是,他們真找不到合適的審稿人員。

《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是頂級期刊沒錯,但是是天體物理界的,並不是數學界的。

整個天體物理界,懂數學的教授,真沒幾個。

而這幾個,他們都嘗試過了,但無一例外全都退回來了,給他們的回饋都是數學能力不夠,沒有能力對這篇論文進行審稿。

爲此,整個編輯部從下到上,從技術編輯到審覈編輯再到主編都快頭疼死了。

再找不到審稿人員,他們就得將這篇論文打回去,並建議投稿者投遞到數學期刊了。

但是任誰都不甘心。

Annual Reviews Inc.出版商總部,負責審覈論文的編輯都聚集在一間辦公室中。

“戈登,薩爾·波爾馬特教授那邊有反饋嗎?”

辦公室中,《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年度評論》主編詹斯·布魯克斯敲了敲桌子問道。

辦公桌對面,一名青年編輯搖了搖頭回道:“剛剛收到回饋,薩爾·波爾馬特教授表示無能爲力。”

聞言,詹斯·布魯克斯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薩爾·波爾馬特是是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天體物理學家、伯克利加州大學的物理教授,也是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

雖然薩爾是以‘透過觀測遙遠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拿到諾貝爾物理獎的,但他在數學上的能力也相當優秀,算是天文物理界頂尖的數學人才了。

如果連他都沒有辦法的話,詹斯·布魯克斯真不知道天文物理界還有誰能審覈這篇論文。

倒不是他不想找數學界的大佬來審稿,而是他們壓根就不認識什麼數學界的大佬。

當然,像法爾廷斯、德利涅、陶哲軒這些頂級數學大牛他們肯定認識,但是這些頂級大牛不認識他們啊。

天文物理和數學完全不是一個體系的好吧。

貿然找上去讓一個數學教授審稿一篇投給天文物理期刊的論文,哪有這麼扯的事情。

雖說這篇論文是一個數學家寫出來的,裡面的數學內容也很多,但終究是不合適。

“真是讓人頭大,要不去找一下愛德華·威滕如何?”

詹斯·布魯克斯揉了揉太陽穴嘆了口氣、拿到過菲爾茲獎的愛德華·威滕教授的數學能力毋庸置疑,而且也是物理界的大拿。

天文物理也算是物理嘛,掛點鉤,比突然去找德利涅教授他們更合適一點。

而且威滕教授在普林斯頓工作,說不定論文還能引起那些數學家的注意。

正頭疼着,詹斯·布魯克斯忽然聽到下屬興奮的聲音。

“主編,陶哲軒教授給我們發郵件了,詢問我們有沒有找到Xu-Weyl-Berry定理精準計算遙遠天體的參數信息方法論文的審稿人員。“

“陶哲軒?加利福尼亞大學大學那個?拿到菲爾茲獎的那個?”詹斯·布魯克斯迅速問道。

“是的,他說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審稿人員的話,他或許可以接受這份工作。”

“快,快給他回郵件!”

“如果陶教授願意接手這篇論文的審稿工作,那實在太好了。”

詹斯·布魯克斯興奮的直接站了起來,雖然他不知道爲什麼陶哲軒會主動過問這事,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

ps:彙報一下狀態,體溫穩定了不少,雖然還有38.3,4左右,但至少穩定下來了,不過嗓子疼的厲害,手臂和大腿的肌肉發酸嚴重。

精神方面比前天還要差一點,腦袋渾渾噩噩的,希望起牀後能恢復一些,再這樣下去估計得斷更了。

八尾不想斷更,沒得積分可以兌換請假條,斷更就沒全勤,┭┮﹏┭┮。

另外和一位大佬py一波,推本書。

書名:《姑娘,你先別急》

推薦語:我是鎮運司的一個鎮運使。

你問我在幹嘛?

我在扶老奶奶過馬路。

爲什麼這麼做?

因爲系統說我活不過三天.

哦對了,還有件事。

我發現我家竟然有個地道直通隔壁。

然後我隔壁搬來了一個王妃。

大佬馬甲,多女主,文風輕鬆幽默,看得很舒服,還有點甜,感興趣的不容錯過。

(本章完)

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50章 強悍的法爾廷斯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55章 獵鷹!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來電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1193章 落幕與崛起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1128章 有了這技術你居然用來打遊戲?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1125章 顛覆整個互聯網的產品!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51章 發現規律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996章 活下去更重要第1069章 反差的世界第88章 請客吃飯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674章 PNP?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423章 點火!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7章 集訓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038章 文明與解密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
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124章 參宿四氫包層內部的情況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150章 強悍的法爾廷斯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55章 獵鷹!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74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來電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1193章 落幕與崛起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1128章 有了這技術你居然用來打遊戲?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1009章 毀滅人類的火星生命?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1125章 顛覆整個互聯網的產品!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201章 光滑流形--和費弗曼的交流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51章 發現規律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864章 磁重聯‘爆發式’電磁推進技術第996章 活下去更重要第1069章 反差的世界第88章 請客吃飯第1183章 孕育新數學的思想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674章 PNP?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423章 點火!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7章 集訓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946章 徐川: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叫事!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483章 意想不到的來客第157章 CERN的發佈會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315章 佈局超導材料與碳納米材料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038章 文明與解密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1168章 吞噬計算力的黑洞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1100章 隱藏在黎曼猜想背後的時空奧秘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83章 老米的算盤第724章 基於量子理論的模擬神經信號及電信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727章 這也太快了吧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296章 麥格米倫:你就是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