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

認真的翻閱完手中的文件後,徐川將其放到了茶几上。

對面,常華祥院士笑着問道:“感覺如何?”

思忖了一會,徐川開口說道:“理論上來說的確可行,但要建造一艘如此龐大的空天母艦,難度之大簡直超乎想象。”

“一次性將直徑超過五百米的圓形巨物送入太空哪怕是對於咱們現在的航天技術來說是不可能的。”

“相對合理的辦法是分段運輸上天、在軌對接成型,但想要確保較大弧度的大部件在太空中精準對接,對技術、工藝和操作經驗都將是嚴峻考驗。

“就算是這樣,我們可以採用在地球上進行生產零部件,組裝成半成品的模塊再發射到太空中,恐怕也至少需要5-8年,甚至是10年的時間才能做到。”

“而且”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桌上的文件,微蹙着眉頭繼續道:“除了設計建造等方面的難度外,如此龐大的物體運行在太空中。”

“即便是在近地軌道上,其外圈結構在旋轉時產生的太空電動力學難題也是無法忽視的。”

“這就和我們之前聊過的‘太空電梯’工程一樣,在繞地球磁場飛行的鋼繩還會發生電磁現象。”

“無論是鋼索還是空天母艦的外圈結構,作爲一個導體,以第一宇宙速度在地球磁場中飛行時,切割磁感線會產生較高的電壓,這是潛在的危險之一。”

“另一方面,這種旋轉式的大型飛船,從物理角度上來說,會避不可免的遇到重心移動問題。”

“簡單的來說,就是當大質量物體在管道中移動時,可能是幾個人或重型設備,整個空間站將必不可免的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開始搖擺。”

www◆тt kan◆co

“這對於居住在裡面的人員和部署的設備來說同樣是個不小的問題。”

“另外,雖然說從設計上這艘空天母艦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五百二十米,但對於一臺重力模擬設備來說,它的直徑依舊過小。”

“這會導致人頭和腳的“重力”不同,重力梯度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眩暈感。”

“.這些都是這艘空天母艦可以預見的難題。”

雖然說並不是航天領域的專業人員,但研發新型航天飛機這麼久了,也接觸和學習了很多航天方面的專業知識。

儘管比不上常華祥院士這種,但如果是單單針對這份空天母艦的設計給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的話,他還是做得到的。

當然了,相對比專業人士,他這點見識就不算什麼了。

相信航天集團那邊既然已經完整的給出了空天母艦的設計方案,那麼他提出的這些問題肯定也已經思慮過了。

雖然說製造一艘如此的空天母艦困難程度九顆星,但以目前華國的經濟實力和航天技術來說,這也並非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但一艘五百米長的空天母艦,哪怕是耗費十年的時間,只要能製造出來,對於國家來說也是完全值得的。

一艘永久巡航於外太空和近地軌道的空天母艦,它將成爲繼航空母艦之後的另一種霸王,取代航母的地位,成爲未來戰爭的主角。

當然,就目前各國科技的發展速度,在徐川看來,就算是這艘空天母艦建造完成了,它更多的可能是執行地球與火星之間的‘移民’‘物資運送’‘太空開發’等等功能。

畢竟現在除了華國,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自如的進出太空。

米國雖然在航天技術上有着幾十年的領先底蘊,也已經重啓了航天飛機技術。

但真要說,相對比他們的航天飛機而言,老米落後的可不止一星半點。

新型航天飛機的核心基礎在小型化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和空天發動機引擎。

而前者,別說小型化了,就是大型的可控核聚變老米都沒有搞定。

空天發動機就別提了,那是建立在常溫超導材料基礎上而研發出來的劃時代產品。

這兩個最核心的基礎條件,隨便挑一個出來都夠老米追趕二三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了。

至於他們重新啓動的航天飛機,那架所謂的‘堅韌號’,事實上只不過是在繼續吃老本而已。

不僅僅是吃老本,甚至相對比他們在上個世紀的巔峰航天飛機技術而言,可以說退步了不少。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太空競賽的巔峰時代,米國可是擁有土星五號超重型火箭、七架大型航天飛機的。

不僅執行過多次載人登月任務,還藉此加速了紅蘇的解體。

而現在,就目前米國展示出來的航天實力,那叫做一個遠遠不如從前。

哪怕是SpaceX公司在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撐起了一片天,用BRF重型獵鷹火箭告訴了全世界他們依舊還有能力將宇航員送上月球。

但全球所有國家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是,米國,在航天領域的實力,早就已經沒有了統治性的地位與能力了。

取而代之的,則是華國!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們不僅做到了載人登月,還在月球上修建起來了一座龐大的前哨科研站基地。

與此同時,華國還主導並促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外太空合作項目‘月面生物圈工程’!

全世界超過三十個國家參與,總投入達到了兩千億RMB!

如果是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它的總投入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億米金。

不過在2025年的今天,在國際社會貿易上,目前各國使用最廣泛的交易貨幣已經不再是米元,而是他們發行的RMB。

以往各國不斷儲備的米元外匯,也正在一步步的更換成儲備他們的RMB。

而與米元相反的是,RMB目前來說並沒有什麼錨定物。

或者換種方式來說,米元如果錨定的是石油,那麼RMB的錨定物則是華國的全產業鏈工業體系。

他們並不會走米國用米元收割全世界的方式,用武力維護自己的貨幣地位。

最理想的,還是通過貨幣來錨定整個華國的全產業鏈工業體系,用世界工廠的口碑和穩定的實力,並且還有RMB對抗全球金融風險的能力作爲背書,從而提升RMB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是最穩妥的,也是有人信的方式。

換個通俗的說法,RMB的錨定方式就是隻要你持有華國的貨幣,那麼你就可以買到任何大宗產品。

華國現在和未來最大的優勢,就是工業!

龐大的工業,龐大的現代化工業、信息化工業以及現在正在發展的智能化工業,智慧化工業和未來的太空工業等等。

只有工業,纔是真正支撐科技發展的基礎資源。

老米的去工業化,取而用金融來操控全世界,玩那一套擊鼓傳花的遊戲,大家不是傻,只是在一開始沒能力對抗而已。

平時天天借錢,經濟不好了,拉一波利息讓米元迴流,拉爆中小國家的匯率,再低價抄底。

這一招在過去幾十年中屢試不爽。

而現在,一位有能力打破此模式的出現了。

更關鍵的是這種錨定工業化的新模式還是有利於大家的,那麼當格局發生變化的時候,就勢必會有國家快速的跟進,進行貨幣的更換,何樂而不爲呢?

而對於他們來說,RMB大規模的流向全世界,取代米元作爲主流交易貨幣,那也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他們成爲主流交易的貨幣後,不僅可以極大的增強華國在全球的國際影響力,還能夠降低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推動經濟結構優化,促進金融業發展等等,優點同樣拉滿了。

聊了一會有關於空天母艦的事情後,常華祥院士似乎想起了什麼,擡頭看了過來,好奇的問道。

“對了,我記得之前你不是在研究那個什麼電磁護盾技術嗎?現在情況如何了?有沒有機會應用到這艘空天母艦上?”

雖然說一直在負責下蜀航天基地這邊的工作,但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他還是知道的。

因爲這項技術在徐川的設計中從一開始就是爲了大規模的深空航行而準備的,這也是航天局那邊的鄔遠康局長比較關心的事。

這次那位鄔局長過來,還專門向他諮詢了這一塊的工作。

不過負責研發的部門不是航天研究所和下蜀基地這邊,而是星海研究院的另外兩個部門。

當然,航天研究所這邊也有參與,但主力還是當初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那批人。

畢竟對等離子體與磁場的操控,要說這個世界上哪個機構最牛逼,那還得是解決了高溫等離子體湍流難題的星海研究院。

航天研究所這邊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後面從其他的航天機構中調派或者挖過來的,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並不深入。

甚至就連空天發動機引擎,名義上雖然是航天研究所的項目,但實際上也是能源研究所那邊主導開發的。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想了想,回道:“完成了一部分吧,有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不過距離運用到空天母艦這種飛行器上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至於什麼時候能夠解決,這個誰也說不定,要看剩下的等離子體護盾模塊什麼時候能有突破了。”

電磁偏轉護盾中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技術的確有了不小的突破,通過運用到了磁極化子、爆磁壓縮等技術,依據強電聲子相互作用體系的極化子理論和強電統一理論完成的護盾,已經能夠攔截住高功率微波攻擊了。

要說價值肯定是有的,哪怕是階段性的成果,其完整性也不差,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其他國家想研發現階段都不可能做到。

之前他還聽海軍裝備處那邊的人,想要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應用到海西號航母上,不過後面還是先短暫的放棄掉了。

原因很簡單,通訊難題沒法解決。

如果是在地面上,對某個科研機構或者地面單位進行電磁護盾生成保護,他們還可以通過在地下設置通訊網,通過有線的方式來傳遞信號和信息。

但在航空母艦和空天母艦這種移動設備上,無線通訊就是唯一和外界互相交流信號的方式了。

而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產生的電磁護盾,對電磁信號的屏蔽是全頻道的。

這也就意味着當護盾開啓的時候,不僅僅是外界無法通過電磁波探測到它或者是通過高功率微波攻擊。被保護在裡面的設備也無法向外界傳遞信號。

這對於需要承載艦載機,作爲海外移動指揮中心的航空母艦來說,是致命性的缺陷。

畢竟需要開啓的護盾的時候往往都是戰時。

而戰時缺少了航母的信號,後果可想而知。

到時候艦載機收不到起飛降落的引導信號,一頭直接扎進了茫茫大海中,那就好玩了。

所以說目前的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生成器能夠應用的領域還相當有限,等什麼時候能夠跳脫出使用‘電磁波’之外的其他無線通訊技術時,那纔是電磁護盾生成器廣泛應用的開始。

至於現在,也就在地面上保護一下‘隱私’建築或設備了。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上面對於電磁護盾技術很滿意。

屏蔽掉電磁波後,意味着除非使用最原始的光學勘探設備,否則其他通過電磁波成像系統,對於被保護區的窺探都將是一片混沌。

這項技術用於一些軍事秘密地區的保密,已經初步具備了優秀的效果。

常華祥院士點了點頭,也沒繼續深入追問,他笑着收起了茶几上的報告文件,開口說道。

“那今天就先到這吧,這份空天母艦的報告方案我會在航天研究所和下蜀基地找幾個信得過的人共同研究一下的。”

“到時候結合一下你的意見和想法,提交給航天局那邊。”

徐川笑着點點頭,道:“那就麻煩常老您了,上面想搞這個已經很久了,咱們能幫的儘管多幫一下。”

常華祥樂呵呵的說道:“嗯,放心吧,真要造成了,對於咱們來說也是個好消息了。”

不管是國防戰略威懾,還是火星的開發,這樣一艘大型的空天母艦,用處的確都拉滿了。

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911章 單兵機甲的構想!第1028章 血肉苦弱 機械飛昇,千里眼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072章 通向曲率時空的工具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8章 物數雙修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642章 龍日節第220章 回國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923章 NASA的籌碼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642章 龍日節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960章 曲速引擎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75章 論文投稿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
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1132章 別告訴我你連人工智能都不知道。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911章 單兵機甲的構想!第1028章 血肉苦弱 機械飛昇,千里眼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072章 通向曲率時空的工具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8章 物數雙修第907章 的確是個人才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遺信第642章 龍日節第220章 回國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126章 伴星存在的概率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386章 不只是一百分鐘!第267章 改變物理大廈的發現!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860章 著書立說第571章 刷新所有人眼球的決定!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1035章 荒唐至極的米國佬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923章 NASA的籌碼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849章 室溫超導的關鍵第159章 泰晤士日報的專訪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503章 先寫封信再說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642章 龍日節第507章 新的忽悠路線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888章 碳基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產業發展討論會議第524章 《楊米爾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解的證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983章 顛覆整個半導體產業界!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501章 小型化聚變堆的探索研究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139章 新的征程!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960章 曲速引擎第620章 特殊的邀請函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365章 亦如愛因斯坦,或牛頓第75章 論文投稿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