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

第1135章 華國的第一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

如往常一樣,在開幕式結束後,整場大會便迎來了最令人期待與激動的頒獎環節。

這個環節可以說是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最重頭的部分。

在這場大會上即將頒發的四個獎項,幾乎標誌着整個數學界最至高無上的榮譽。

可以說任意拿到其中一個,獲獎者往後一生的數學之路都將平步青雲。

尤其是菲爾茲獎,可謂是每一個數學家都最迫切最想要拿到的獎項。

畢竟相對比沃爾夫獎、克拉福德數學獎、高斯獎等等這些帶有終身成就性質的獎章是對一名學者努力的認可,是對一名學者終身成果的祝福。

那麼只頒發給四十歲以下青年學者的菲爾茲獎更像給天才佩戴的王冠。

對於數學界來說,幾乎每一名學者都渴望自己是天才,都渴望自己能夠解決一道千禧年難題而名揚世界。

然而現實總是不盡人意的,尤其是對於數學界這種天才僅僅是入場券的領域。

毫不誇張的說每一個數學家都曾經是其他人眼中的天才,然而在進入數學界後,入眼所見,永遠都有比自己更天才更妖孽的學者。

就像是現在站在臺上的那個人一樣,在他沒有出現之前,誰都不敢想象有朝一日會出現一個人,直接幹掉四個千禧年難題。

別說想了,就是做夢他們都不敢這麼做。

然而這份在過去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的偉大成績,卻已然成爲了數學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站在舞臺上,在代表華國進行了發言後,徐川並沒有離開。

作爲‘內定’的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的下一任主希,他將主持今天大會上最隆重也最令人期待的項目。

即·宣佈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四大獎項的獲獎名單。

這份工作原本應該是本屆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的主希中島啓的,但相對比前者來說,在數學界有着無與倫比聲望,一個人解決了四大千禧年難題的徐川很顯然更受國際數學家們的歡迎。

當然,破例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因爲IMU國際數學聯盟委員會認爲徐川作爲頒獎人能夠更加的鼓舞獲獎者。

所以在經過了投票後,這一屆大會的頒獎人員便直接從中島啓變成了徐川。

並沒有讓臺下的參會者們等太久的時間,從工作人員的手中接過了發言稿後,徐川環視了會場一圈,臉上帶着笑容開口道。

“我知道大家都在期待什麼,所以我也就不浪費時間了。”

“接下來將由我主持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各項大獎名單公佈!”

在這句話說出口的瞬間。

這座足夠容納上萬名學者的大禮堂像是每個人都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氣氛頓時猛漲到了高潮。

目光在人羣中掃視了一下,徐川輕輕的壓了壓手。

短短一秒鐘的時間,高漲到了極致的現場便安靜了下來,就連呼吸聲都細不可聞,只有那一雙雙期盼着看向舞臺的眼睛。

每一個人都在期待着。

看了一眼手中的發言稿,徐川深吸了口氣,正式開始了今天的頒獎典禮。

從高斯獎開始,到陳省身獎,再到奈望林納獎,幾乎每一個獎項的頒佈都會引起會場的一陣的歡呼和熱烈的掌聲。

很快,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四大獎項就進行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最多人期待的一項上。

那就是隻頒發給四十歲以下學者的菲爾茲獎!

這是頒獎典禮的焦點,也是整個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的重頭戲!

雖說獎牌並不能決定一名學者是否偉大,但獲得這枚獎牌認可的學者,無一不是影響着數學這門學科發展進程的超一流學者,也是學術界的中流砥柱。

當徐川說出接下來頒佈的是‘菲爾茲獎’的時候,現場絕大部分的學者便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目光炙熱地注視着舞臺。。

尤其是那些有望獲得菲獎的候選們,更是連眼皮都不敢眨一下,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

坐在會場的前排,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威爾·薩文教授在這一刻神色凝重,拳頭不自覺地捏緊了。

在解析數論和代數幾何的交互上,特別是在有限域上的指數和估計和代數幾何中的緊支撐上同調的探索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他毫無疑問是今年菲爾茲獎的有力競爭者。

尤其是在Manifold上的網友投票上,他的獲獎概率預測更是排在第二位。

但即便是如此,他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今年的菲爾茲獎,從一開始便少掉了一枚。

那個來自華國,和那位徐教授一樣同樣年輕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女性數學家毫無疑問必然會在今年的大會上拿走一枚菲爾茲獎。

而他要與無數的競爭者去爭奪另外三枚中的一枚,這概率很顯然已經降低了許多。

與此同時,坐在會場前排的另一邊,劉嘉欣下意識的攥緊了衣角,目光期待而又忐忑的等待着。

站在舞臺上,徐川的目光落在了會場的前排。

在那裡,一個熟悉的人影正緊張忐忑而又期待的等待着。

眼神中帶上了一抹欣慰和安撫的笑容,徐川收回來視線,深吸了口氣,開口說道:“接下來頒發的,是菲爾茲獎!”

“站在人類智慧的高峰之上,她的成就不僅爲數學與理論計算機科學開闢了新的紀元,更以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人類探索真理的征程。”

“通過對二次篩因子分解法做深入變化,引入哈密頓圖判定方法和多項式函數算法,再將二次篩因子分解法昇華,引入哈密頓圖判定方法和多項式函數算法的同時扭轉坍縮大整數,她創造了一項新的數學工具,並利用它解決了NP完全問題中的‘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難題’。”

“這一突破性成果,終結了無數猜想與爭議,爲算法設計、密碼學、人工智能乃至人類對“計算本質”的理解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基石。”

說到這,徐川的聲音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前排的那個人影身上,輕輕的笑了笑。

旋即,他收回了視線,語氣鄭重地宣佈道。

“第一位獲獎者是,來自華國的劉嘉欣女士!”

在獲獎人公佈的瞬間,會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了。 雷動的掌聲如潮水般襲來,一波接一波彷彿要掀掉屋頂一樣。

尤其是對於此刻坐在臺下的那些華國的學者來說,更是激動的將手掌都鼓的通紅。

這是華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也是首枚華國的女性菲爾茲獎。

更關鍵的是,獲獎者還相當的年輕,今年還不到30歲。

雖然並沒有打破紀錄,但這個年齡也相當的罕見了。

三十歲之前拿到這枚獎章,即便是放到歷屆菲爾茲獎得主中,也是屬於最年輕的那一批了。

在熱烈的掌聲中,劉嘉欣從前排的座位上站了起來,走上了舞臺,對上了徐川的目光。

“我說過,你一定會拿到的。”

看着面前的人兒,徐川咧嘴笑了笑,開口說道。

儘管在解決‘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難題’有一些他的幫助,但這個難題的大部分還是她獨立解決的。

作爲NP完全問題中的兩大核心難題之一,解決了這個難題,一枚菲爾茲獎是註定的。

從徐川的手中接過了獎牌和證書,兩人站在一起,面向臺下的媒體記者,留下了一張數學界的‘傳奇’照片。

畢竟,即便是縱觀整個數學界的發展史,能夠同時拿到菲爾茲獎的夫婦,也就這麼一對了。

與此同時,坐在臺下,看着臺上的那道年輕靚麗的身影,北大數學黃金一代的張偉感慨的開口道。

“29歲的菲爾茲獎,要不是前些年出了一個變態,這個年齡應該是近些年最年輕的了。”

2018年的時候是他觸摸菲爾茨獎獎牌的最後一次機會,但那一屆出了兩個超級變態。

一個舒爾茨,還有一個這會正站在臺上頒獎,再加上其他的強者,毫無疑問他落選了。

如今快十年的時間過去,當再度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看到那個曾經讓他羨慕不已的人時,他只覺得自己已經老了。

當然,如今他也的確不算年輕了。

18年的時候他38歲,轉眼間兩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過去,如今他已經46歲,走在了本五的道路上了。

坐在張偉的身旁,北大黃金一代的另一人許晨陽笑了笑,道:“別忘了還有那位阿米莉亞·艾爾溫教授。”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她拿到菲爾茲獎的時候好像才26歲。”

聽到這話,張偉忍不住開口道:“阿米莉亞、劉嘉欣一個是學生,一個是女友,還真是不可思議。”

一旁,許晨陽的目光落在舞臺上,也有些感慨:“他還真是個變態,自己一個人拿到了兩枚菲爾茲獎也就算了,圍繞在他身邊的人也都被帶上了巔峰。”

聞言,張偉笑着搖搖頭,道:“就算是能被帶上巔峰,也要自己有這份天賦和能力。不過說起來如果不是真正的天才,恐怕也很難走進他的身邊。”

“這倒也是。”

許晨陽笑着點點頭,有些感慨道:“說起來,這是咱們國家的第二枚菲爾茲獎了吧,也不知道下一次再在這個舞臺上看到一名華國的學者會是什麼時候。”

一旁,張偉的目光落在舞臺上的那個男人的身上,笑着開口道:“就算是下一屆沒有,我想想下下屆也會有的,畢竟那個人就在這裡。”

“以他的能力,我相信再培育出來一兩名菲爾茲獎得主並不是什麼難事。”

聽到這話,許晨陽倒也沒什麼意外的點了點頭,笑着道:“說的也是。”

目光落在臺上的那個人影上,他不知道想起了什麼,有些好奇的問道:“說起來,我聽說你好像在籌備回國?怎麼突然想從麻省理工那邊回來了?怎麼,有人給你開了高工資麼。”

聽到這個問題,張偉思忖了一下,道:“高工資這倒沒有。”

“那你怎麼突然想回來了?”

“因爲我覺得現在是時候了。”

張偉想了想,給出了一個回答,他的目光落在舞臺上,繼續說道:“如果是幾年前,我大概不會有這個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存在改變了國內學術界不少的風氣,也影響了上面對數學物理這些基礎學科的看法。”

“相信你很清楚我說的是什麼,如今的國內學術環境確實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聞言,許晨陽沉默了一下。

作爲一名曾經選擇回國任職,但最終又選擇離開北大重新返回米國前往普林斯頓成爲數學教授的他,太清楚張偉所說的到底是什麼了。

讓他記憶猶深的,不僅僅是國內很難有一片純粹的學術土壤,還有各種論資排輩的規則。

他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向北大申請過的一筆科研經費,當年已經拿到了長江學者名稱,獲得了拉馬努金獎的他,卻被一位老教授拍着肩膀直言。

“年輕人還是得多歷練幾年再來談獨立研究。”

也就是那一次之後,他才心灰意冷的選擇離開北大,返回了普林斯頓。

不過那已經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了。

至於現在,或許張偉說的的確是正確的。

在那個人的影響下,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各界,都愈發的重視數學物理這些基礎學科的重要性。

國內的整個學術環境,正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尤其是對青中年的學者的培養與投入,更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支持力度。那個人親自創辦的星海研究院的獨特學術科研模式,如今正在被上面推向全國。

過去那種論資歷,論輩分申請經費,單純的以學術論文評價成果的方式,正在快速的改變着。

而這些事,放到十年前,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如果是將眼光放到更高遠的層次,這些改變所帶來的影響,遠比華國再拿到幾枚菲爾茲獎更加的重要,也更加的意義深遠。

PS:馬上就月初了,求大佬們手中的月票!

五一假期給大家加更!五月份月票每多一千多更一章!說到做到!

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1181章 米國的抉擇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1090章 有時候天賦才華過於橫溢也不是一件好事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1085章 特殊的蟻羣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56章 收網!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1173章 非洲:爲什麼不拉兄弟一把?第36章 回家過年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067章 踩死一隻螞蟻而已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1069章 反差的世界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253章 暗物質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1130章 被撬動的世界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
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1105章 但論文的作者是徐川教授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331章 院士名單公佈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861章 沒什麼價值,所以賣了二十億?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1114章 過於超前的理論!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515章 百萬億級的市場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553章 神秘的會議第1158章 在月球上搞土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1181章 米國的抉擇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1090章 有時候天賦才華過於橫溢也不是一件好事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1085章 特殊的蟻羣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266章 人類科學界迄今爲止遇到的最大難題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56章 收網!第1088章 進化的全新方向?第1173章 非洲:爲什麼不拉兄弟一把?第36章 回家過年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687章 費薩爾親王:我上學的時候都沒這麼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527章 命運的輪迴(爲盟主大佬星焰的加更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1067章 踩死一隻螞蟻而已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807章 惡劣的影響第1069章 反差的世界第44章 錯誤的建模方法(提前更,上午有事)第961章 新大陸的寶藏第64章 名校校長親自招生第826章 憤怒的米方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713章 如同恆星般閃耀於文明的長河!第773章 磁極化子電磁護盾的突破!第394章 整個歐洲最後的希望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253章 暗物質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282章 萬一有希望呢?(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1130章 被撬動的世界第994章 九顆星的製造難度第287章 鋰電池的鉅變,只不過是一點小小的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