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多線開工

第229章 多線開工

會議室中,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張着嘴看向樊鵬越,目光最終卻又落到了坐在首位的青年身上。

半響,一名中年男子猶猶豫豫的舉起了右手。

徐川看了過去,這個中年男子是‘川海材料研究所’兩名正式研究員中的一位,叫于振,在安排中,負責人工SEI薄膜材料的研發。

“那個,老闆。”于振嚥了口唾沫,有些猶豫的開口道:“我們真的要研發鋰電池的電解液和人工SEI薄膜材料嗎?”

作爲一名材料科研工作者,他很清楚鋰電池背後的價值,也很清楚研發鋰電池材料的困難。

在社會高速的今天,在低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是全球發展的主要方向。

而電能,作爲當前人類使用最廣泛的能源,上到軍事,下到民用,無論是人造衛星、航空航天,還是電動汽車、電腦手機,都離不開電能。

作爲能存儲電能的電池,重要性毋庸置疑。

鋰電池作爲當前電池的發展前景最好,性能最優秀的電池種類,更是可以說幾乎全面應用於社會中。

如今鋰電池的全球市場已經達到了萬億米金以上,而且還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間。

但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鋰電池也有着自己缺陷的。

首先是容量,儘管鋰電池的容量在一系列的電池,比如鉛酸電磁、鎳氫電池等各種電池中屬於容量較大的那種。

但面對耗電量越來越多的各種電器,鋰電池的容量依舊不夠用。

其次是安全性與壽命。

鋰電池在充電或放電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電池內部結構受損、電化學反應不可逆、電池容量下降、甚至爆炸、火災等危險情況。

而壽命,不同類型和製造商的鋰電池壽命不同。

一般情況下使用一定時間後電池的容量都會逐漸下降,其壽命也與使用環境、充電方式、充電次數、溫度等因素有關。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缺陷,比如鋰材料稀少價格較高、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性能差、管理系統複雜等等。

不過相對而言,容量與安全壽命問題,是目前工業界和電池行業最關心的問題。

這兩塊,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中,有着數不清的研究所、高校、實驗室亦或者其他科研機構在不停的研究。

但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聽說過哪個國家或者哪家科研機構有重大突破。

無論是鋰電池的容量,還是安全與壽命,都只是在緩慢的前進,有時候甚至還止步不前。

可見要想在鋰電池材料上有所突破,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紫金複合材料研究實驗室,不,川海材料研究所以前也不是沒有嘗試過進電池行業湊個熱鬧。

畢竟真要有成果的話,那是妥妥的一本萬利,直接身家億萬。

不過前任老闆砸了幾十萬資金下去,他們的做了一段時間的研究沒有任何收穫後放棄了。

而他們這種,只是鋰電池行業的一個縮影罷了。

全世界每年朝鋰電池行業裡面砸的錢是數以萬億計算的,光是一個華國,一年就要往裡面砸大幾千億RMB。

儘管這些錢並不全是用於鋰電池研發的。但哪怕研發資金只佔據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每年投入進去的錢就超過了百億。

于振真不認爲他們這個一千多萬總資產的中小型材料實驗室能湊這個熱鬧,能在鋰電池行業做出什麼成果。

不僅是他,辦公室中,除了徐川外的所有人幾乎都是這樣的想的,包括樊鵬越。

鋰電池行業的前景的確很光明,但要推開這扇窗,難度很大很大,要往裡面砸的錢,基本是數以億計起步的。

菲爾茲獎的名頭的確很響亮,但隔行如隔山,數學界的大牛,真能在材料界叱吒風雲嗎?

會議室中,很多人都抱有着這樣懷疑的態度,甚至潛意識的認爲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首位上,徐川笑了笑,開口道:“鋰電池行業擁有着龐大且未開拓的市場。沒道理不進去分一杯羹。”

“而且在材料行業,我也不是沒有任何的經驗,我的導師就是物理材料行業的院士,此前的國內最出名的二硒化鎢材料項目,就是他主導的。如今已經擔任了咱們研究所的顧問。”

“這些東西你們不用顧慮,也不需要思考太多,按照我的要求和分配進行實驗就夠了。”

對於這些科研人員的顧慮,徐川將自己的導師陳正平拉了出來撐旗。對於一個還沒開始的項目,還是要給這些人看到一絲成功的希望的。

鋰電池的價值、研發鋰電池材料相關的難度他都很清楚。

但他也很清楚,在如今,要想以小博大,要想繞開各種專利,一次性獲得大量資金,鋰電池是最好的選擇。

錯過了鋰電池這個風口,再想要通過某一個專利來獲得大量的資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更關鍵的,是他腦海中有這樣的科技。

作爲一名重生回來的科研大拿,儘管鋰電池不是他的研究領域,但那些前沿的科技他肯定是清楚和了解的。

鋰枝晶問題的解決是在2028年,那時候米國的一家材料研究所研發出了一種人工SEI薄膜,可以有效的控制鋰離子在電極表面沉積生成鋰枝晶的問題。

作爲當時在材料行業已經有一定成就的徐川自然看過相關的論文,也詳細的這種人工SEI薄膜的製造方法。

儘管一些細節和詳細步驟並不是那麼清楚,但有這份基礎,就足夠進行試驗將其複製出來了。

重生以來,徐川一直都在儘量避免使用別人未來的成果,特別是在學術方面,他總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好事情。

但取用米國未來的科技,用來強大自己,他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將研究所的實驗工作安排下去後,樊鵬越開始主持材料研發工作,徐川則再度去了一次啓東市。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技術項目’的研究所基地,正在熱火朝天的施工。

相比較上次過來的荒涼,這次過來,基地上已經搭起了各種施工設備與施工人員居住的臨時廠房。

工地上車來車往,送來各種建築材料,也帶走了施工挖掘出來的泥土碎石。

徐川找到總工程師祁中興,繼續商議着研究所的建築規劃與安排。

初期的調研在祁中興加班加點的緊急狀態下已經完成,現在兩人需要確定研究所的方方面面。

徐川作爲總負責人,需要了解詳細的情況,也需要在修改後的調研報告和施工文件等一系列資料上簽字才能讓整個項目繼續運轉。

好在忙完前期的準備工作後,後續的施工就可以交由祁中興管理了。

雙線開工,徐川忙到飛起。

核能項目需要他照顧,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鋰電池項目更離不開他。

哪怕他事先準備了詳細完善的資料,也沒法依靠兩名正式研究員將人工SEI薄膜與電解液研發出來。

很多問題,都得他親自解決。

這種忙到腳打後腦勺的狀態,持續到了九月底。

直到兩個項目都先後進入穩定後,徐川總算是稍稍鬆了口氣。

另一邊,經過前後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在普林斯頓那邊的兩名學生,谷炳和阿米莉亞終於處理好了簽證與留學相關的事情,從米國飛了過來。

帶着谷炳和阿米莉亞在南大辦理好入學手續後,他給兩人安排好了接下來的學習計劃和畢業目標。

學習目標和在普林斯頓的時候變化並不大,依舊是以解決了霍奇猜想的“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爲主體內容。

這項數學工具有着很高的價值,谷炳和阿米莉亞如果完全掌握了的話,是有機會利用它來解決掉一兩個世界級數學猜想的。

而徐川給兩人安排的畢業目標,也是基於‘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爲基礎的。

他要求兩人在三年的時間內,分別寫一篇數學TOP頂刊的論文,或者合作解決一個類霍奇猜想的難題。

要達到這個目標的難度不低,這意味谷炳和阿米莉亞兩人不僅要完全掌握‘代數簇與羣映射工具’,還要有着自己的拓展。

在南大休息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安排好兩名學生後,徐川風風火火的趕到了魔都。

此前在京城招聘的十名‘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相關的科研人員已經趕到了‘科學院魔都原子核研究所’。

租用了魔都‘科學院原子核研究所’的一棟研究樓的一層當做臨時基地後,徐川在一間會議室中見到了這一批科研人員。

時隔一個月的時間再次見面,徐川也沒有廢話,將準備好的考卷分發了下去。

考試時間一個小時,考試內容則是和‘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論文’相關的知識點。

一個月的時間,要完全吃透‘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論文’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作爲這項技術的創造者,他很清楚這項技術的難度,以及裡面的知識點與相關細節。

可以說一個月的學習時間根本就不夠。

不過他想要看到的,並不是所有人都完全吃透了這份論文。

而是這十名研究人員,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中,到底學習了多少。

他給今天的考覈設定了一個分值,滿分一百,及格線是六十分。

能拿到一百分,代表這名研究員即便是沒完全吃透論文,也相距不遠。

至於六十分的及格線,則是篩選混日子的人的。

這份試卷是他親手出的,總分一百,其中有七十分的基礎問題,只要前一個月學習的稍微認真一點就基本都能拿到。

如果連六十分都拿不到,那還是趁早滾蛋比較好。

‘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中,他不需要這樣摸魚混日子的人。要養老,要鍍金,別來他手下。

至於後面的三十分,是他用來區分後續重點培養的人才的。

儘管分數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可以看出一些東西,比如態度,見識,部分能力等等。

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韓錦幫忙將所有的試卷收了上來。

十份試卷,徐川直接當着所有人的面批閱了起來。

這讓十名接受考覈的科研人員都有些提心吊膽起來,擔心自己通不過考覈。

特別是這一個月來有些渾水摸魚沒認真學習,亦或者沒把這個考覈當回事的人,此刻更是緊張。

批閱十張試卷,對於徐川來說用不了多長的時間。

特別是這份試卷還是他出的。

十五分鐘過去,徐川放下了手中的筆,整理了一下這十份答卷,將其分成了兩份。

掃了一眼會議室中的十名科研人員,他淡淡的開口道:“各位的答卷我都看了,很遺憾你們中有人並沒有將一個月之前我的話聽進去。”

“一百分的考卷,你們有人連四十分都沒有拿到,這隻能表示,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中,他並沒有將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話一出,房間中頓時有人臉色慘變。

徐川看到了,但沒有在意,接着道:“荊康樂、孫衡,很遺憾兩位並沒有通過今天的測試。”

“六十分的及格線都沒有達到,說明二位的心思並不在這個項目上,那我也只能請二位離開。”

“至於剩下的人,恭喜伱們,將正式加入‘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機制’項目中。”

話落,會議室中的氛圍頓時就變了。

有人欣喜,有人後悔。

而人羣中,被通知離開的荊康樂、孫衡兩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瞬間就傻眼了。

年齡較大的孫衡沉着臉沒有說話,從始至終,他就沒有將這個考覈當回事,認爲只不過是走個流程罷了,也就沒有太認真的去翻看那篇論文。

他沒想到,徐川居然玩真的,今天沒通過考覈的人,真直接就被淘汰了。

當初他能進來,還是找了關係的,本以爲能跟着在項目中鍍層金,混個正式研究員,現在項目都還沒開始,就直接淘汰了。

這個年輕人,真就一點情面都不講嗎?

(本章完)

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197章 回國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822章 或許,現在也不遲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200章 科技從來都不是導致金融秩序崩潰的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1197章 崑崙鏡!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1223章 螺旋起飛的計算材料學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626章 星海號!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202章 NS方程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1227章 這就是大科學家的影響力嗎?好想也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182章 朝着霍奇猜想前進第844章 夢幻城市的設想第895章 碟中諜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
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197章 回國第949章 有史以來最沒存在感的諾獎成果第952章 人類有史以來最遙遠的一次深航第822章 或許,現在也不遲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390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92章 成爲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奇蹟第1066章 未知,纔是最讓人恐懼的!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1200章 科技從來都不是導致金融秩序崩潰的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697章 錢都送不出去的克雷數學研究所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601章 人工智能領域的部署第1197章 崑崙鏡!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347章 壟斷高溫超導材料市場第100章 幹得漂亮!(求首訂)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953章 載人登火會失敗?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1214章 遠比統一強電理論還要更加的困難!第984章 來自內部的瓦解,纔是最爲致命的!第1223章 螺旋起飛的計算材料學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626章 星海號!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023章 米國破滅的希望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855章 米國的小心思第459章 只不過是尋以爲常罷了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576章 打開‘時空洞’的鑰匙第881章 普通人的生活第202章 NS方程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784章 徐川:或許我會選擇用自己的名字來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1227章 這就是大科學家的影響力嗎?好想也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445章 爆肝是項必備技能!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240章 化學的未來第568章 超出範疇的研究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286章 最好的選擇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1171章 兩千量子比特的加密算法!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1107章 足夠讓整個人類文明蛻變的理論!第182章 朝着霍奇猜想前進第844章 夢幻城市的設想第895章 碟中諜第578章 國際數學大會落幕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