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將工程上的難題,轉嫁到理論上!

校園中,徐川行走在林蔭小道上,穿過了教學區朝着後山走去。

針對改進型超導體生產的難題,這幾天來他查閱了繁多的資料,但進展並不大。

一方面是工程性上的難題本就不是他擅長的範圍,另一方面則是改進型超導體材料本身就處於最前沿的高溫超導領域,再想在上面進行突破,難度真的太大了。

搖了搖頭,徐川長舒了口氣,朝着後山上的天文臺走去。

這兩天來大量的翻閱資料讓他的腦袋都有些昏昏沉沉的,很顯然,這種研究方式不大對了。

所以在找不到方向後,他覺得有必要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後再去找一找材料或核聚變領域的專家學者聊聊。

靈感這種東西,一個人窩在房間裡面是很難獲得的。

有時候,它的到來更加依賴於和外界的思維碰撞。

古話說的還是不錯的,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人與人是不同的,有些時候,站在另外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會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科研道路也一樣,有時候一名院士看不透的地方,一名博士生甚至是一名研究生卻可能誕生解決的靈感。

就像是楊振寜和他的學生米爾斯一樣。

在研究楊-米爾斯方程的時候,楊老先生曾多次嘗試把電磁力中的規範不變性過程運用到同位旋中去。

但這些嘗試總使他陷入“困境”,困於計算中的同一步驟,這種情況總髮生在當他要定義相關的場強時。

後面楊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時又一次思考這些時,米爾斯提出了一個新的數學方法的,從而給了楊啓發,發現了與同位旋規範對稱性相聯繫的那個場的方程,最終才形成了驚豔世世的楊-米爾斯方程。

所以徐川還是挺喜歡給學生上課和逛arxiv預印本網站的,因爲有時候,這些學生和arxiv上的學者提出的問題和想法,說不定就會給他帶來某一方面的靈感。

NS方程的最後一步不就是這樣得來的麼。

不過有些時候想法是好的,但收穫卻並不一定能此次都按照想法來。

上完一節數學物理的課堂,徐川收拾了一下講桌,夾着教材就離開了階梯教室。

很顯然,在這一節課堂上,他所思考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答案,或者說沒有得到想法與靈感。

不過徐川也沒太在意,次次上課次次都能得到靈感這種事情未免也太誇張了,正常的上課,正常的結束,這纔是正常的事情。

胳膊下夾着課本,徐川離開階梯教室後朝着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路途走到了一半,他忽然想起了什麼,腳步一頓,一拐彎朝着教學樓的另一邊走去。

不一會,他便來到了走廊盡頭的另一間辦公室中。

敲了敲門,裡面很快就傳來了‘請進’的聲音,徐川推開門走了進去,他在南大學習時期的導師陳正平院士正在自己的辦公桌後面忙碌着工作。

看到徐川夾着課本進來,陳正平眼眸中閃過了一絲驚訝,微愣了一下後笑着停下了手中的簽字筆,開口道:“今天怎麼有時間來我這邊?”

雖說他這個學生和他同在南大工作,不過兩人見面的時間,還真屬於比較少的那種,一年到頭見面的次數都不一定能超過十次。

尤其是前些年徐川主持棲霞可控核聚變項目工程的時候,一整年見面的次數都沒超過一巴掌。

徐川笑着走向沙發坐了下來,開口道:“在材料的研究上遇到了一些問題,想找導師您聊聊。”

聞言,陳正平眼神中帶上了一些詫異和好奇,他笑着站起身,走向了的茶壺,一邊泡茶一邊笑着調侃道:“說說吧,什麼問題能讓你都這麼困擾,讓我也好奇好奇。”

雖說兩人還都是院士,徐川還是他的學生,但在學術能力上,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甚至是材料學,眼前這名學生都超過了他很多很多。

老實說,他這個學生遇到的問題,他大概率也是沒有能力解決的。

不過都上門了,再怎麼樣他也得聽聽交流一下。

更何況,他也挺好奇的,好奇這個學生又在研究什麼世界難題。

聽出了導師的調侃,徐川笑了笑,也沒太在意,簡單的將自己遇到的問題說了一下。

聽完徐川所遇到的問題,陳正平好奇的擡頭看了過來,開口問道:“說起來,好像我都都沒聽說過你在超導材料領域又有新的突破來着啊?外界也沒流傳這個消息的樣子。”

他知道自己這個學生研究的東西必然是材料學領域最前沿的東西,卻還真沒想到他在高溫超導材料領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而且這份突破他都沒聽說過。

徐川笑着開口道:“這份成果是去年的時候做出來的,因爲涉及到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和一些比較敏感的軍事領域,的確沒有公開。”

陳正平點了點頭,對於這種說法倒是沒有任何的意外,畢竟他本身也是院士級別的學者,這種東西多多少少的都接觸和經歷過。

思索了一下,他開口道:“老實說,在材料領域的東西,你的能力早就超過我了,你解決不了的麻煩,我大概率也搞不定。”

“而且特別是現在這種情況,相關的論文和材料數據我都不知道,更別提給出建議了。”

聽到這話,徐川懊惱的拍了一下大腿,快速道:“我這就讓人將論文和材料數據送過來。”

他給忘了這個事情了,陳正平的確沒有看過改進型超導體材料的研究論文和相關數據。

陳正平擺擺手,打斷了徐川的動作說道:“這個不用急,對於你的研究論文,就算是你現在拿過來給我看,這種前沿領域的成果短時間內我要弄明白難度也不小,而且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聞言,徐川好奇的擡起頭,看向了自己的導師。

頓了頓,陳正平繼續道:“材料領域的成果你應該也很清楚,不是這麼容易就突破的,如果說你卡在了這方面,除了依靠時間和經驗不斷的去磨以外,剩下的就只能依靠運氣或者靈感來進行嘗試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你來說,連一條可以嘗試進行路都沒有找到這是最麻煩的地方。”

“畢竟連方向和理論基礎都沒有的話,盲目的去進行實驗只能說是沒什麼意義的事情。”

“或許你該換個方式,來從另一面考慮這個問題。”

聽到這話,徐川快速的開口道:“我該怎麼做?”

沉吟了一下,陳正平開口道:“在前兩年的時候,我曾參與過一個水工結構工程方面的項目,在那個項目上,我遇到過一個和你現在類似的問題。”“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環境和結構環境中,一些材料經常會面臨高壓條件下的脆性材料向塑性轉變的問題。像混凝土、岩石、鑄鐵等脆性材料和金屬塑性材料都會有這種破壞性,會急劇的縮短材料的使用壽命,對工程項目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時我和另外幾名教授考慮的方向都是如何去提升材料的抗性,想着和你一樣從材料領域來解決這個麻煩,但討論研究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方法。”

“而在某一場會議中,一名當時跟着參與項目的博士研究生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他所,既然無法從材料上進行解決的話,爲什麼不從工程強度的理論上來找一下突破口呢?”

“這句話驚醒了我,的確是,我們針對強度理論的探索與研究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當前既有的各種唯像強度理論描述了材料破壞的現象和規律,卻很少有從工程強度本身的需求和理論上來進行考慮,而原因,我想你應該很清楚。”

聞言,徐川點了點頭回道:“因爲工程強度理論上來說一般都是預定設計好的。”

“就像一座水庫的大壩一樣,它需要達到什麼樣的強度、抗性、韌性等標準才能支撐起水庫水壓和衝擊,所以基本上修改工程強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頓了頓,他好奇看向導師陳正平,問道:“你們修改了工程強度?”

陳正平笑着搖了搖頭,道:“不,並沒有,工程強度是不可能進行修改的,我們在這個想法上提出的方案是設計了一套針對工程強度損失比與損傷比強度的理論模型,通過模型來對工程的方案進行了重新的規劃,最終以現有的材料解決了這個問題。”

“或許,你可以試試去研究一下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結構?”

“我記得你當初研究破曉聚變裝置的時候,就曾大幅度的改變過託卡馬克裝置的結構,在仿星器上你或許也可以試試?”

徐川雙手合十,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是否可行這些都需要研究過才能知道,在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路上,目前已經沒有了方向可以指引,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研究機構亦或者學者能說自己的理論就是對的。”

“包括我選擇的仿星器,這條路也不一定就是對的。不過目前來說,仿星器的在小型化上面優勢的確最大。”

“至於修改它的結構,這個我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知道。”

陳正平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熱茶,輕聲道:“這只是一個建議,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你遠比我更加熟悉,我的意見只能說你可以選擇性參考,能否行的通,這還得看你自己的。”

徐川笑了笑,靠在沙發上舒展了一下身姿後接着道:“反正現在在改進型超導體上的突破找不到希望,試着調整一下仿星器的結構或許也許是條可行的路呢?”

一條路暫時走不通的情況下,試試另外的道路也是可行的辦法。

和陳正平在辦公室中聊了一會後,徐川起身告別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開始搜索和仿星器有關的資料。

在找不到改善改進型超導材料方向的情況下,修改一下仿星器的外場線圈亦或者結構,說不定也的確是一條可行的路。

大量的論文資料在進行下載的時候,徐川亦在思索着陳正平給他講的那個工程的解決方案。

這件事與他遇到的問題的確有些類似,不過本質上還是有些區別的。

他所遇到的問題是材料的強度足夠,但生產方面有問題,他需要解決生產問題,而不是修改工程方案。

不過將工程材料難題,轉變成理論難題,這個思路

手中的簽字筆無意識的轉動着,徐川思索着將改進型超導材料工程上的難題轉變成理論上難題的可行性。

短時間內要想優化改進型超導體的可能性很低,而增加一條優化生產線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如果他想要儘快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或許還得從理論上出發。

只不過,他選擇的出發點,可能是錯的?

腦海中,冥冥之中的靈感一閃而逝,模糊的軌跡似乎在提醒着他。

只是,如果不從材料的本身出發的話,又該怎麼辦才行呢?

思索着,徐川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

不知爲何,他總有一種感覺,總覺得自己現在的知識量可能有些不夠。

但老實說,如果說連他在超導材料和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知識量都不夠的話,這個世界上恐怕真就沒有人能超過他了。

搖了搖頭,徐川靠在了辦公椅背上,伸手拿起了保溫杯,起身走出了自己的小房間在飲水機下續點水。

他的辦公室很大,而且被隔成了幾部分,有他辦公的地方,也有學生自習的地方,還有助理辦公的地方,以及存放材料物品等東西的地方。

藉着這個時間,他掃視了一眼自己辦公室,幾名學生都出去上課或者幹其他的事情去了,辦公室中,只有呂玲一個助理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看到他走出來打水,呂玲笑着喊了一聲:“教授,續水這種事情您喊一聲就行了。”

徐川笑了下,開口道:“我又不是走不動,兩步路的事情而已。”

搖了搖頭,他拾起茶杯,剛準備回去,眼角餘光卻瞟見了一樣東西。

看着那方方正正的熟悉東西,徐川走了過去,伸手拾了起來看了兩眼,隨即笑着朝呂玲問道:“你還玩魔方?”

他上高中的時候有同學玩這東西,他也藉着玩過,不過這玩意對他來說太簡單了,很快他就失去了興趣。

這會在呂玲的桌上看到魔方,他有點懷念起來高中那段日子了起來了,也不知道當初一起參加競賽的那些同學如今都怎麼樣了。

呂玲擡頭看了眼徐川手上的魔方,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沒事的時候可以玩玩,不過我有點笨,照着復原拼圖都擰不回來。”

聽到這話,徐川有些沒憋住的笑了一下。

對着拼圖教程都擰不回來,這也太慘了一點吧?

一隻手拿着魔方,他隨手撥弄了幾下,手中的三階魔方就直接恢復了原樣。

他笑着將復原的魔方遞了回去,放到桌上,剛想離去時,整個人卻又忽然愣了一下。

目光重新落回方方正正的魔方上,腦海中冥冥的靈感快速閃過,他的眼神陡然明亮了起來。

“魔方?拼圖?”

或許,他知道該怎麼做了!

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1166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202章 NS方程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1085章 特殊的蟻羣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885章 半成品碳基芯片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256章 一封信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870章 《探索物理》,有本事都別學中文好了。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127章 震撼全世界的新聞!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28章 更具價值的東西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30章 高難度的下半場(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1115章 超光速航行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1164章 震撼人心的‘撞擊’實驗!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1144章 一百萬億!67秒!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74章 我是讀了個假大學和研究生嗎?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第1129章 就像是地球onliney一樣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36章 畢業
第1141章 量子芯片的突破第1166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81章 失而復得的靈感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202章 NS方程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947章 真有錢,就是任性!第1085章 特殊的蟻羣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665章 快速搭建月面基地的方法第885章 半成品碳基芯片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256章 一封信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870章 《探索物理》,有本事都別學中文好了。第767章 二代航天飛機!第616章 CERN的新聞發佈會第413章 或許,科學需要的,就是你這樣的人第1127章 震撼全世界的新聞!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1139章 我們有必要組建一支最強悍的隊伍!第938章 我有問題!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1195章 塑造屬於華夏數學的脈絡!第585章 生產追不上理論應用的發展第1054章 國家不給你發老婆的話,你會單身一輩子的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128章 更具價值的東西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722章 比鋰硫電池更牛逼的項目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352章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聲第854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846章 學生打不過,導師亂殺?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1190章 數學的未來!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講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30章 高難度的下半場(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1115章 超光速航行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1164章 震撼人心的‘撞擊’實驗!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1144章 一百萬億!67秒!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74章 我是讀了個假大學和研究生嗎?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667章 他所面向的方向,就是未來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131章 天文學界熱烈的討論第1129章 就像是地球onliney一樣第164章 被抄襲了?第136章 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