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成品:碳基驅動IC芯片!

在來金陵的時候,任正斐所期待的只不過是能做出一塊集成幾十萬或幾百萬碳基晶體管的成品芯片就足夠了。

畢竟研究碳基芯片的企業或機構衆多,拋開國外的公司和實驗室來說,光是國內,就有無數家在進行。

比如華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水木和北大兩所頂尖高校也都有不同的碳基芯片和碳基半導體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中科電氣、中微公司、銀龍股份等等國企民企及研發單位都在研究。

包括華威自己,都有在碳基芯片領域進行部署,每年在碳基半導體領域的1投入至少在十億以上。

但事實卻是在星海研究院這邊的高密度碳納米管陣列排序成果出現之前,碳基芯片領域的研究,可以說並沒有太突出的成果出現。

最好的,莫過於北大的研究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開發出了全球首個基於碳納米管晶體管的張量處理單元(TPU)。

這款TPU計算芯片由3000個碳納米管晶體管組成,採用了一種名爲收縮陣列架構的設計,可以像流水線一樣同步處理多個計算任務,大幅提升了計算速度和效率。

但3000個碳晶體管集成,在芯片這一領域,連皮毛都算不上。

如果說將現在的成熟的硅基芯片比作一顆撐天大樹的話,那麼北大團隊研究的碳基TPU芯片,就像是大樹落下的種子才發芽鑽出地面而已。

所以在來之前,任正斐所期待的,不過是星海研究院這邊能夠集成出幾十萬或百萬顆碳基晶體管的芯片就足夠了。

畢竟相對比一顆剛發芽的種子來說,這種級別的芯片已經具備一定的商業化價值了。

無論在電源管理、家電控制、LED照明、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等領域,別看晶體管的數量少,但也滿足這些領域對低成本、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需求了。

只要這種級別的成品做出來了,那麼曾經剛發芽的種子,就生長成了一棵小樹,後續能夠不斷的汲取養分和陽光,快速的生長,去與老牌的硅基半導體競爭市場。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還在期待着幾十萬或的百萬顆碳基晶體管的芯片的時候.

星海研究院這邊.已經做到了集成每平方毫米千萬顆晶體管的碳基芯片了。

這份成果,簡直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太讓人震撼了。

簡單的吃過了早餐後,任正斐當場請求徐川帶他去碳基芯片的研究實驗室看看成果。

對於這種事情,徐川自然不會拒絕。

不過還沒等他們出發,又有一個人趕到了紫金山腳下的別墅羣。

“徐院士,早啊!”

別墅的庭院門前,剛帶上自己的筆記本,準備和華威的任正斐一起去棲霞區碳基芯片實驗室看看的徐川就聽到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來的不是其他人,正是昨天徐川同樣打電話通知過的科學技術蔀的蔀長袁周禮。

看到這位袁蔀長,徐川笑着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袁蔀,沒想到你親自跑過來了。”

袁周禮笑呵呵的開口道:“你昨天給的消息實在太驚人了,要不是領導那邊實在抽不出時間來,來的就不是我了。”

笑着打了個招呼後,他的目光落到了站在一旁的任正斐身上,伸出手握了握。

“任總?沒想到您也在。”

任正斐臉上帶着笑容,伸出手握了握,打了個招呼:“袁蔀,您好。”

華威和科學技術蔀打的交道還是挺多的,包括華科院那邊,比如華科院半導體研究所、信息通訊研究所等等機構都有合作。

不過他和這位科學技術蔀的蔀長見面的次數並不算多。

畢竟人家是科學技術蔀的一把手,真正的大領導。

即便是他是華威這種大集團的總裁,在對方面前也不算什麼。

雖然說華威的體量不小,如果放到體制內,那至少級別也是個正蔀級。

但同級別之間亦有差距,而且還不小。

笑着打了個招呼後,袁周禮看向徐川,好奇的問道:“你們這是準備出去?”

徐川點了點頭,笑道:“我和任總準備去碳基芯片實驗室那邊看看,袁蔀要不要一起?”

袁周禮笑呵呵的開口道:“當然,我就是爲了這件事而來的。”

徐川笑着道:“那就一起吧,正好鄭海也到了。”

說話間,鄭海那邊安排的車輛也已經抵達了,一行人登上車,朝着碳基芯片實驗室駛去。

實驗室中,從趙光貴的手中接過了兩個用聚碳酸酯材料做出的保護盒,裡面裝着兩塊碳基芯片,分別遞給了袁周禮和任正斐後,徐川開口說道。

“這就是我們最新做出來的成品芯片了。”

“雄芯05號,實驗型芯片,採用了28納米的多重曝光技術,做到了在每平方毫米上集成1000萬顆碳基晶體管.”

就像是捧着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寶亦或者是一枚璀璨的寶石一般,任正斐小心翼翼的拿捧着這個裝有碳基芯片的保護盒,眼中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彷彿這就是他的全世界一樣。

而在他的身旁,科學技術蔀的袁周禮臉上的表情也同樣好不到哪裡去,滿是興奮激動和震撼。

“真是迷人.”

盯着手中的芯片注視了良久,任正斐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慨。

徐川笑了笑,開口道:“當然了,這可是智慧的結晶,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未來!”

微微頓了頓,他接着道:“雖然目前雄芯05號暫時還無法和高端低納米進程的硅基芯片在性能上相比。”

“但由碳基晶體管制造的芯片,在理論上來說,潛力要遠超由硅基晶體管制成的芯片,無論是從計算性能,還是從晶體管的最小雕刻製程上,都是硅基芯片難以想象的。”

“按照碳基芯片實驗室這邊目前的研究進度,在半年內,我們能將碳基芯片的製備技術提高到23納米級別左右,在一年內,能夠將這個進程提升到20納米。”

“雖然說這和硅基芯片的7納米、5納米還相差甚遠。”

“但憑藉碳基晶體管在物理性能上的優越性,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20納米進程的碳基芯片,在性能上,足夠比擬硅基芯片的13納米甚至更低的精密進程。”

硅基芯片的納米等級順序大體上分成了三大類。

28納米以上的製程爲低端製程。比如130納米,90納米,56納米的製程,凡是高於28納米的進程,都屬於低端製程。

介於13納米至28納米之間的,屬於高端製程。

而精密製程是在13納米以下的製程,比如說9納米,7納米,5納米,最精密的是3納米和2納米。

目前臺積電推出的2納米進程工藝,就屬於最頂尖的精密進程。

以20納米的進程,在性能上比擬13納米甚至更低納米級別的精密進程芯片,碳基芯片的潛力幾乎不可限量!

小心翼翼的從保護盒中取出來這枚碳基芯片,袁周禮仔細的端量了好一會後,好奇的開口道。

“我怎麼感覺這枚芯片有點輕?”

“嗯”思忖了一下,這位袁蔀長找到了一個形容詞,接着道:“就像是捏着一片羽毛一樣,幾乎沒什麼重量的樣子。”

“而且它看上去真的好薄,感覺和那種裝文件的牛皮紙袋的厚度差不多。”

聽到這話,徐川笑了笑,開口解釋道:“這也是碳基芯片的優勢之一。雄芯05號採用碳納米管作爲主要材料。”

“而碳納米管不僅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還因其獨特的結構使得碳基芯片在保持高強度和剛性的同時,重量卻相對較輕。”

“當然,這也和這枚芯片還沒有完全封裝有關係。沒有封裝的芯片,本體就只有這麼薄薄的一層。”

對於芯片來說,沒有封裝的芯片晶圓也叫裸片,整體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受外部的潮溼、震動等的影響。

不過實驗室這邊爲了方便研究,使用的自然是這種類型的。

等到後續通過使用環氧樹脂等材料包裹起來後,它看上去就和硅基芯片沒什麼差別了。

“對了。”

說到芯片的封裝,徐川想起來了他昨天在實驗室這邊看到的另一種產品,笑着看向袁周禮和任正斐,開口說道。

“關於碳基芯片的封裝和應用,實驗室這邊已經有了一些成品。”

“嗯主要是電路控制、通信、傳感器等方面的,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碳基芯片實驗室能製備出每平方毫米集成一千萬顆晶體管的芯片,對於芯片的研究來說其實已經進入到中後期了。

後續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斷的壓縮雕刻進程,研究低納米的碳基芯片,電路設計等等。

但28納米包括28納米之上的進程,其實就已經具備廣泛應用的潛力了。

比如電源管理、家電、LED照明、工業控制等領域,都需要高納米進程的低端芯片來控制。

對於這些方向,實驗室這邊自然不可能忽視。

所以除了28納米的服務器芯片外,這邊已經制備出了不少相對的成熟的單一功能性或少功能性的低端產品芯片。

“當然。”

聽到徐川這麼說,袁周禮連忙點頭,碳基芯片就是他這次緊急從京城那邊趕來的目的,自然要弄清楚這邊到底研究到了什麼程度。

如果說連成品都弄出來了,那麼他該思考的就不是對星海研究院這邊碳基芯片研發的幫助了,而是推廣!

沒錯,就是推廣!

當然,補貼和幫助肯定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說星海研究院這邊已經能夠製備出商業化使用的碳基芯片成品了,那麼回去後,他就會第一時間寫報告。

然後聯繫發改wei、工業蔀、商業蔀等機構和部門聯合推廣碳基芯片!

對於華國這個十幾億人口的龐大市場來說,即便是低端的芯片市場,也是一個以千億爲單位的領域啊!

帶着兩人,徐川來到了碳基芯片實驗室的另一個研究區域。

刷開門禁驗證過安保後,一行人先走進了一間隔間,消毒清理,更換防護服、穿上鞋套戴上口罩等設備後,幾人才走進一間開闊的實驗室裡面。

實驗室中,一排的儀器擺放在陶瓷板製造的實驗桌上,裡面還有好幾名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和護目鏡的正忙碌着。

看到走進來的一行人,這間實驗室的負責人連忙走了過來,打了個招呼。

“徐院士,趙教授”

帶着一行人的趙光貴點了點頭,開口介紹道:“這位是2號產品實驗室的負責人,李明研究員。主要負責電源管理芯片一塊的測試和研究。”

互相介紹了一下後,他看向李明,笑着道:“拿幾份已經通過了測試的電源管理芯片過來。”

“好的,稍等。”

應了一聲後,李明快速的走向實驗室一旁的儲物櫃,從裡面取出了幾枚已經封裝好了的‘電源管理芯片’,遞了過來。

順手接過芯片後,徐川按照上面貼的標題分別遞給了袁周禮和任正斐兩人,笑着看向李明,開口道。

“李明研究員,幫忙簡單的介紹下這些功能性芯片吧。”

“沒問題。”

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李明快速的開口道:“這幾枚芯片都是昨天剛通過測試的產品,主要是LCD/LED驅動芯片這兩種。”

“.採用並聯方式驅動四路LED芯片,輸入電壓範圍爲2.7V~5.5V,可爲每路輸出提供約20mA的電流。”

“另外,這些驅動芯片做到了具備熱管理系統特性,可以保護任何輸出引腳所出現的短路,以及內部嵌入的軟啓動電路也可防止啓動時的電流過沖。”

“並且兩者都做到了利用簡單串行控制接口對芯片進行使能、關斷和32級對數刻度亮度控制等功能”

“理論上來說,目前這些碳基LCD/LED驅動芯片,和市面上銷售的硅基LCD/LED驅動芯片差距已經不大了,完全可以替代對方至少是一部分的領域!”

“甚至從某一些方面,比如反應速度,主控制系統、數據轉換等方面來說,它們要遠超同級別的硅基驅動IC芯片!”

說到這,李明介紹的語氣也充滿了自豪。

碳基LCD/LED驅動芯片的研發和設計,包括測試,都是他負責的。

能夠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做到這一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做出足夠與硅基芯片爭鋒的產品,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模仿就能夠解決的。

至少在碳基LCD/LED驅動芯片領域,他們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發設計思路!

儘管纔剛剛起步,但藉助碳基晶體管的優勢,他們製備的芯片就已經足夠取代傳統硅基芯片了。

至少在部分驅動IC芯片領域,完全可以這樣說!

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235章 徐教授?他懂個P的超光速航行!第674章 PNP?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491章 成了!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1207章 下一個!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1185章 無人可以抵達的巔峰!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411章 那就只有得罪他一次了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23章 國決落幕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1197章 崑崙鏡!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14章 論文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1108章 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纔有可能實現第63章 750+20+20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
第834章 沒什麼,心態崩了而已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122章 計算參宿四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636章 不能種菜的月球不是好月球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1235章 徐教授?他懂個P的超光速航行!第674章 PNP?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491章 成了!第980章 真正意義上的降維打擊!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794章 改寫物理學聖地第669章 月球礦藏開採計劃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82章 卡住的思路第880章 ‘家鄉’遇發小第1176章 凍結米國的份額!第812章 早已不在同一個起點華米兩國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1031章 失去對溫度敏感度的航天員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978章 抹黑與無力掙扎第59章 損失慘重的第一區第348章 他這個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590章 徐院士許願石第1207章 下一個!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1097章 連通解析數論與代數幾何的橋樑!第1185章 無人可以抵達的巔峰!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156章 造成質子半徑之謎的罪魁禍首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411章 那就只有得罪他一次了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489章 突如其來的靈感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162章 戴維·格羅斯的指導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23章 國決落幕第736章 我是你的忠實粉絲第53章 自負的第一區第246章 某位髮型很酷的~第536章 可憐的威騰第1197章 崑崙鏡!第802章 福克斯教授的選擇第14章 論文第472章 德利涅:我該怎樣才能聽懂這些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418章 其實也算不上很難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651章 要想提前登月也並非不可能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137章 收穫與分贓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108章 證明Weyl-Berry猜想的最後一步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1108章 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纔有可能實現第63章 750+20+20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114章 真正燒錢的科研項目第965章 ;碳基芯片的突破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1155章 這種先進設備用在他身上也太浪費了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1074章 一分鐘摧毀目標!第858章 徐川:那就給點錢吧。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