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畢竟是那個男人!

報告臺上,主持大會的肯尼格教授從禮賓人員手中取過一枚銀色的獎章,鄭重的遞了過來。

徐川深呼吸了一口氣,沉穩的接過這枚獎章。

“我們又見面了,恭喜你,徐教授。”

右手輕輕在眼前這名年輕的學者手臂上拍了一下,肯尼格教授的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謝謝!我也很高興能再次站在這裡見到您,這絕對是今天最意外的驚喜了。”戴上了獎章,徐川認真的感謝道。

不得不說,今天國際數學聯盟所做的一系列決定,真的讓人驚訝詫異了一次又一次。

先是頒發了兩名女性菲爾茲獎得主,又頒發了一枚菲爾茲特別獎,可以說是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原有的一些規則。

拇指在胸口的銀質獎章上輕輕撫摸過,感受着上面那複雜的花紋,徐川也有些感慨。

這大概就是上個世紀安德魯·懷爾斯教授拿到過的那枚菲爾茲獎了。

1994年的時候,懷爾斯教授證明了費馬大定理,但他錯過了那一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不過說起來不錯過他在那一年也拿不到菲爾茲獎,畢竟那時候他已經滿41歲了,不符合菲爾茲獎的選人標準。

但對於數學做出偉大貢獻的學者,數學界不可能忘卻。

於是在四年後1998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國際數學聯盟IMU委員會的成員經過商議後,決定爲這位偉大的學者頒發一枚特別製作的菲爾茲銀質獎章,用以鼓勵和獎勵他解決了‘費馬大定理’這一世紀猜想。

而今,讓徐川沒想到的是,他在四十歲之前就拿到了這枚曾經想過未來有可能會拿到的獎章。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讓人意外。

報告臺上,肯尼格教授看着已經佩戴好獎章的徐川,笑着說道:“這大概是我們能在這些年中頒發給你的最後一枚獎章,剩下的那些,無論是陳省身獎還是沃爾夫獎,恐怕都需要等到你五十歲或者六十歲以後再來考慮了。”

聞言,徐川笑了笑,開口道:“不是還有里拉瓦蒂獎、拉德任斯卡婭獎這些嗎?”

肯尼格笑着搖了搖頭道:“你太貪心了,徐教授,還是留一些機會給其他同樣爲數學做出了貢獻的年輕學者們吧,全都讓你拿走了,他們那就也太可憐了”

徐川聳了聳肩,笑道:“我只是覺得既然最難的這些都已經拿到了,爲何不集齊呢.咳,我的意思是我覺得我還是有希望的。”

肯尼格:“.”

集郵嗎?

原來這傢伙是抱着這樣的心態來的。

不過說起來,無論是的里拉瓦蒂獎、還是拉德任斯卡婭獎、亦或者是表彰信息技術中數學科學的算盤獎,眼前這位搞不好真能拿到。

里拉瓦蒂獎是表彰數學科普事業的,如果眼前這位寫幾本書,多辦幾場數學報告,多支援一下數學事業,相信國際數學聯盟IMU委員會也會考慮。

而拉德任斯卡婭獎則是表彰數學物理成就的,以這位在數學物理上的成就,如果不是考慮到這一屆已經將高斯獎和菲爾茲獎特別獎頒發給他了,說不定拉德任斯卡婭獎還真就給他了。

至於算盤獎,這個倒是希望比較小?

畢竟從目前來看,他並沒有怎麼涉及信息技術科學領域。

除非他能將七大千禧年難題中還有一個P=NP猜想也幹掉,雖然這並不是沒有可能,但可能性目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

報告臺下,當徐川完成了菲爾茲獎特別獎的頒獎典禮後,猛烈的掌聲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的襲來。

在場衆多的學者,除了像費弗曼、高爾斯這類國際數學聯盟IMU委員會成員外,絕大部分前來參加大會的人都又一次被震驚到了。

那一枚菲爾茲銀質獎和高斯獎金質獎章迭加在一起格外的亮眼,兩者相交熠熠生輝,彷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夢幻無比。

“菲爾茲獎特別獎!真是不可思議,他居然一個人拿到了兩枚菲爾茲獎!”

報告廳的前排,舒爾茨看着再次走上講臺的徐川愣了良久,才帶着羨慕,甚至是一絲嫉妒的語氣開口說道。

“的確是難以想象,一枚菲爾茲金獎,一枚菲爾茲銀獎,菲爾茲獎有記錄的兩枚勳章,全被他拿到了。”

坐在另一側的陶哲軒也有些被震撼到了,搖着頭感慨的說道。

他也有一些羨慕,儘管他已經有了一枚菲爾茲獎金獎,但菲爾茲獎銀獎的出現,卻是他以前從未想過的。

只不過,如果他想要拿到這枚獎章,恐怕得解決一個千禧年難題這種級別的世紀猜想才行,甚至可能一個都還不夠。

畢竟那個人可是即便是不算還未完全定論的楊-米爾斯質量間隙,也解決掉了兩個半千禧年難題來着。

如果按照以往的節奏來看,不出意外再過一段時間這個兩個半就將成爲三個。

一個人能解決掉三個千禧年數學猜想,國際數學聯盟IMU委員會再度破例將菲爾茲獎銀獎頒發給他也正常。

畢竟,菲爾茲獎特別獎和菲爾茲獎還是有一些差別的,並不算同一個。

但不得不說的,真是讓人羨慕啊。

一旁,舒爾茨砸吧了一下嘴脣,有些意猶未盡的開口道:“陶,你說是菲爾茲獎的含金量高,還是這枚特別獎含金量高?”

陶哲軒扭頭看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你自己心裡不是已經有了答案嗎?”

聞言,舒爾茨長舒了口氣。

菲爾茲特別獎,又叫做菲爾茲銀獎。

而菲爾茲獎,叫菲爾茲金獎。

從名字上來說,絕大部分人的第一概念恐怕都會是菲爾茲獎的含金量高於菲爾茲特別獎。

畢竟金貴銀這種固有的印象能對人造成極大的觀點影響。

但實際上這兩者的含金量卻完全是相反的。

後者從成立以來自1936年首次頒發至今天共授予了64人,頒發了六十四枚勳章。

而前者,從菲爾茲獎成立至今,哪怕算上今天的這一枚,也就兩枚而已。

上一次頒發還是因爲懷爾斯教授解決了費馬大定理這樣的世紀級難題而破例的。

如果說菲爾茲獎在四十歲之前解決掉一個T3級別的世界級猜想差不多就足夠拿到,那特別獎,從目前的記錄來看,最低的條件也是解決掉一個千禧年難題級別的世紀猜想。

如果想要在已經獲得了金獎的情況下,再拿到特別獎,恐怕解決兩個千禧年難題級別的猜想都不一定能穩拿。

畢竟,如今站在臺上的那個人,解決的可不止兩個。

一枚菲爾茲獎,就已經是數學界無上的榮耀了,再加一枚特別獎

只能說,國際數學聯盟已經認證了那個人當代數學界第一人的地位了,哪怕是這個世紀才進行了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報告廳的角落中,一排攝像機正緊盯着報告臺。

而其中一臺掛着CTV的logo的儀器,此刻正將畫面全程實況直播到國內。

對於國內的學術界也好,還是政zhi需求也好,無論是徐川院士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獎章,還是他的學生阿米莉亞獲得菲爾茲獎,無疑都是絕佳的宣傳機會。

而作爲國內媒體的老大,CTV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良好的機會。

畢竟在國內的學術界,沒有什麼比徐院士又雙叒叕獲獎更奪人眼球了。

不過CTV的宣傳力度雖然很大,但一開始徐川獲得高斯獎的時候,並沒有在國內掀起多大的討論和熱度。

畢竟那個人又雙叒叕獲獎了,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相反,他還是沒拿到獎牌,反而能更吸引人眼球。

畢竟《震驚!數學界第一人落選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竟無一收穫》《徐院士的時代已經過去,數學界迎來巨大變革》這類標題新聞很顯然更能吸引人眼球。

不過隨着直播的進行。

阿米莉亞拿到了菲爾茲獎,還是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熱議的。

二十六歲的菲爾茲獎,還是女性,再加上導師還是當今數學界第一人,種種因素集結在一起,不少的吃瓜網友紛紛都在猜測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PY交易之類的。

不過還沒等他們吃瓜吃進肚子裡面,緊隨其後的菲爾茲獎特別獎,就又刷新了一大波觀衆的眼球。

【臥槽???又一枚菲爾茲獎?】

【厲害了,川神!居然讓IMU破例發了兩次菲獎!】

【菲爾茲獎特別獎,這是菲爾茲獎銀獎吧,證明了費馬大定理的懷爾斯教授好像拿的就是這個。】

【太神了!】

【蹭一口川神身上的歐氣,只求這學期的代數別再掛了……】

【雖然對國際數學聯盟頒發了兩次菲獎感到驚訝,但我卻沒有一點詫異和不合適的感覺,奇了怪了。】

【正常,畢竟是那個男人!】

伴隨着一枚菲爾茲獎特別獎的頒發,第二十九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正式宣告了落幕。

而開幕式結束之後,接下來進行的,是聖彼得堡最出名的歌劇團與芭蕾舞團的才藝表演。

表演承辦方的特色歌舞,這也是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習俗了。

文藝演出之後,主持大會的肯尼格主xi宣佈了開幕式的結束,會場中,絕大部分參加會議的學者紛紛三五成團的盡興離場。

從座位上站起身,徐川走向了阿米莉亞。

剛剛在臺上的時候被其他獲獎者隔開了,他都沒機會和這名學生道一聲恭喜。

不過現在也不遲。

“恭喜你,阿米莉亞。”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俏麗的身影,徐川由衷的祝福道。

“謝謝教授,如果不是您的教授,我也不可能拿到這枚獎章。”帶着獎章,阿米莉亞彎着月牙般的眼睛,喜悅的朝着徐川躬身敬了一禮。

正如張偉所說的一樣,如果不是眼前這位導師的教導和指點,她原本大概很難有機會站到這個舞臺上。

至少在二十六歲的時候是不可能的。

IMO金牌得主很多,每年IMO競賽的金牌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多的時候能達到半百,而菲爾茲獎,快一個世紀了,也才六十餘枚而已。

能拿到IMO金牌,只能說明她在數學上有一些天賦而已,但要將這份天賦轉變成自己的實力,這永遠都離不開一位優秀導師的指點。

華國有句古話她很清楚,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

徐川笑着道:“這離不開你自己的努力,我的教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頓了頓,他接着道:“你能以二十六歲的年齡拿到菲爾茲獎,很優秀也很出色。但我希望你將這枚獎章看作是人生的起點,而不是終點,希望你能在未來的時間裡面,收穫更多的碩果。”

阿米莉亞認真的點了點頭,道:“我會銘記在心的,導師。”

正說着,身邊幾名其他的學生也趕了過來。

“恭喜教授,恭喜師姐!“

“一門雙菲爾茲獎!恭喜教授,恭喜師姐了!”

喜悅的祝賀和道喜伴隨着幾人的過來在耳邊響起,徐川笑着和幾名到來的學生點了點頭。

人羣中,谷炳走到了阿米莉亞身邊,有些羨慕的看着她手上的獎牌:“恭喜你了,阿米莉亞。”

菲爾茲獎啊,真是讓人羨慕。

儘管布洛赫猜想是他和阿米莉亞一起完成的,但在解決這個猜想中,他做出的貢獻卻是很少,拿不到菲獎也正常。

阿米莉亞笑着道:“谷師兄還有機會的,下一次說不定就是你了。”

這話說的倒是沒錯,谷炳今年三十三歲,再過四年三十七,還有四年的時間,的確還有機會。

聞言,谷炳笑了笑,雖然他也很想拿一枚菲爾茲獎,但他也是很清楚,他大概沒什麼機會了。

哪怕同爲徐川的學生,他和阿米莉亞之間的差距也很大。

就像他和阿米莉亞在解決布洛赫猜想的過程中,阿米莉亞總能先他一步甚至是多步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和解決方法。

而他拼盡全力也只能勉強跟上對方的腳步。

不得不說,有些時候天賦真就決定了人生的上限。

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79章 轉瞬即逝的靈感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197章 回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4章 規劃未來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25章 練習短跑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51章 發現規律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913章 能拿諾貝爾獎的,都是這種怪物嗎?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67章 新的征程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932章 你看出來了嗎?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360章 院士到底有多牛逼?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1166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1093章 掛谷猜想!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1052章 諾獎大滿貫?
第720章 各懷鬼胎的交流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1055章 M87黑洞的時空波動漣漪效應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402章 大亞灣捷報!第1077章 聯合國大會第79章 轉瞬即逝的靈感第398章 上天都在幫助他們!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703章 噁心人誰不會啊?第1117章 啓動火星地球化工程?第197章 回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4章 規劃未來第458章 和楊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25章 練習短跑第570章 沒有任何意外的獲獎人!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28章 臥虎藏龍的母校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412章 人和設備,我都要了!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1081章 地球生態圈的滅頂之災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672章 獨一無二!第1159章 堪比‘創世神’的存在第51章 發現規律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913章 能拿諾貝爾獎的,都是這種怪物嗎?第617章 提爾曼:我怎麼感覺被NTR了?第529章 臉都被打腫了(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第775章 太空安全的威脅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1057章 天文學界最偉大的發現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939章 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史詩’呢?第918章 新產品電磁狙擊步槍!(求月票)第1047章 外星文明的威脅?第1003章 那飄蕩着的紅旗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67章 新的征程第551章 人類有史以來的巔峰智慧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819章 一封信,六百億第1089章 非平凡零點的縱向‘週期性’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494章 論文中致命的缺陷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1041章 被抑制的A類火星菌!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932章 你看出來了嗎?第372章 學姐回來了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360章 院士到底有多牛逼?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857章 學術界的指鹿爲馬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1166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764章 引力的真正來源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141章 晨星數學獎頒發第239章 資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第1093章 掛谷猜想!第50章 整理數據,收集線索第1052章 諾獎大滿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