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扶搖號入軌

萬達廣場的某間大型會議室中,針對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項目正式運行的啓動會展開。

先是金陵市的一把手上臺對整個項目進行了一個簡短的講話。

表達了金陵市會在接下來幾年的時間內進行城市改造項目,努力將金陵市打造成首個‘人工調控’的宜居城市,造福百姓。

對於金陵市來說,受可控核聚變技術最先落地帶來的廉價電力影響,這幾年它其實一直都在不斷的虹吸着周邊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人口與人才。

但大型城市能否留住人口與人才的原因除了最主要的工資水平,以及不少的其他因素,比如相對廉價的日常生活物資衣食住行,交通便利等等能夠人爲調控的因素外。

還有城市是否宜居,氣候溫度等等因素。

而這些往往都是人力無法改變的。

但是現在,金陵市已經有了一張可以打的‘牌’了。即通過城市改造,人工調控城市的溫度,打造宜居城市。

或許短時間內,在城市改造未大規模形成前很難見到顯眼的效應,但作爲吸引人才的‘城市特色’還是足夠了的。

在這位金陵市的一把手上臺對城市改造工程送上祝福後,徐川也上去講了幾句,對金陵意向打造的宜居城市表達了讚揚和祝福。

事實上,不管這邊的市領導是否有看到他的顏面上才上臺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城市改造項目的,還是的確有想法打造一座宜居的超級城市。

無論是處於哪一種理由,這種項目落地下來,福利的是居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千萬普通百姓。

哪怕是爲了配合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而對城市進行的大規模綠化等行動,都是有益城市居民的。

這種造福普羅大衆的項目,他上去支持一下,站個臺還真不反感,甚至相當的樂意。

不過對於他來說,相對比改造一座城市來說,他對於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的詳細試運行數據更感興趣。

婉拒了金陵市領導邀請他一起共進午餐的請求後,帶着這些實驗數據,徐川回到了星海研究院。

雖然說今天才是部署在外面高樓大廈上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正式運行,但之前收集到試運行數據已經足夠他從中瞭解一些情況了。

“思懿,幫我將這些數據交給信息研究所,讓周吉安排幾個人針對性的建一個數學模型,並參考最近十年整個金陵市的氣候數據做一個模擬,看看城市改造項目對金陵市區的影響。”

“重點關注計算兩個方面,一是二氧化碳數量降低後對城市的溫度影響,分別計算河西新城以及整個金陵市。”

“第二個則是計算捕集器在最大功率的推動下,對城市熱島效應暖熱氣流的影響程度,計算需要多少大型二氧化碳捕集器才能夠影響整個城市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七十五節點氣流的流動。”

助理間內,沈思懿接過保存數據的U盤後,快速的用筆在速記本上簡單的記錄了幾個關鍵的字詞。

確認沒有問題後,她擡頭問道:“還有其他方面的信息需要補充的嗎?教授。”

徐川想了想,搖搖頭道:“暫時沒有了。”

他本來是還想讓信息研究所模擬計算一下使用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對火星大氣的影響的。

但目前火星大氣及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以及地殼中可能存儲着的二氧化碳等資源都還是個不確定的數值。

雖然說此前NASA宇航局的毅力號等火星探測器採集了一部分的數據,但那些數據並不是非常的詳細和完整。

真想要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器改造火星的大氣,恐怕還需要等扶搖號航天飛機傳遞回來完整詳細的數據。

現在計算,也沒有太多的意義。

如果土壤中蘊含的乾冰和二氧化碳數量太大,到時候一切都得推翻重來。

“好的教授。”

沈思懿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後接着道:“另外剛剛航天研究院那邊的翁筠宗翁所長來過,說是請您回來後去一趟那邊,和扶搖號航天飛機有關。”

聞言,徐川心念一動,算了算時間,好像也差不多了。

點點頭,他開口道:“行,我知道了。”

辦公室都沒進去,徐川就調轉了腳步朝着航天研究所那邊走去。

敲了敲翁筠宗辦公室的大門,他笑着走了進去。

辦公室中,正盯着電腦屏幕的翁筠宗聽到動靜後擡頭看了過來,看到徐川后笑着站起身。

“徐院士,您回來了。”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打了個招呼:“嗯,剛回來,辦公室都還沒進,就聽到說你這邊有事找我,扶搖號抵達火星軌道了?”

翁筠宗笑着起身親自泡茶,回道:“嗯,已經順利的抵達了火星的近地軌道,正在着手投放相關的探測設備。”

“另外第一批對火星進行的整體拍攝超高清圖像已經傳遞回來了,您要不要看看?”

“當然!”徐川感興趣的回道。

泡好兩杯清茶後,翁筠宗打開了電腦,將傳遞回來的火星照片調了出來。

“這些照片已經通過郵箱在幾個小時前發給你了,不過我想你應該也還沒來得及看。”

徐川走了過去,接過位置坐在了電腦前。

點開的文件夾中,鋪滿了整個頁面的圖片映入了他的眼簾中。

摸過鼠標雙擊了一下第一張圖片,這是一張在數十萬公里,扶搖號航天飛機還沒抵達火星軌道時拍攝的照片。

黃色和黃褐色的岩石及土壤,以及火星南北兩極的白色冰冠構成了這張完整火星圖。

它看上去似乎和絕大部分普通人印象中的火星,或者是在網絡上看到的火星圖片並不相同。

在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中,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鐵,長期受紫外線照射後變成了紅色,它看上去應該是一顆紅色、寒冷的星球。

而網絡上絕大部分和火星相關的圖片,包括哈勃望遠鏡和其他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的照片,也基本都帶着一些類似的色彩。

但扶搖號航天飛機所拍攝的照片,卻是有些不同的。

在這張圖片中,火星表面也並沒有那麼的紅色,更多的是呈現出黃色和黃褐色。火星表面土壤中的氧化鐵似乎並沒有呈現出泛紅。

當然,這並不代表以往拍攝的照片就有問題,也不代表扶搖號拍攝的照片是錯的,更不意味着火星表面的情況變了。

這只是通過不同的拍攝技術進行成像導致的區別而已。

一張張的圖片在徐川眼中劃過,由遠到近,扶搖號航天飛機在接近火星的過程中,拍攝的照片數量其實並不算很多。

這主要是受拍攝技術的影響。

它和常規的拍攝方式完全不同,普通人拍照通常情況下拿着手機和照相機對着風景就是一頓咔咔咔,只要你手速快或者設定了自動拍照,一分鐘給你整出幾百張照片都是輕而易舉的。

但在遙遠的太空中,拍攝一張星球的高清圖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

比如哈勃望遠鏡,拍攝星球高清圖的核心原理是通過光學系統收集並聚焦光線,然後將其轉化爲電信號記錄下來。

它採用了裡奇-克雷蒂安-卡塞格倫光學佈局,入射光首先從主鏡反射到副鏡,副鏡再次將光線反射通過主鏡上的一個小孔,到達一組科學儀器共享的焦平面,從而生成圖像。

而在扶搖號航天飛機上,搭載了太空望遠鏡先進巡天照相機、廣域照相機、成像光譜儀等拍攝裝備。

這些設備都在特定波長範圍內工作,通過共同努力來收集火星的光學數據,再轉變成電信號形成圖片。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曝光控制’。

星空中的恆星儘管足夠的多,但對於相機來說,星空依舊太過於暗淡。

幾乎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需要長時間的曝光來收集足夠的光子,曝光時間越長,得到的光子越多,照片也就越清晰完美。

這也是限制超高清火星圖片拍攝數量的重要原因。

不過隨着與火星的距離拉近,當常規光學超高清相機陣列進入工作區間後,拍攝的照片數量便會急劇的增加。

在這些照片中,徐川最感興趣的是火星兩級的圖片。

和地球一樣,火星的自轉軌道同樣是具有自轉傾角,且與地球接近。

地球的是自轉傾角約爲23.5度,而火星的則約是25.19度。

但由於火星沒有像月球那樣的巨大衛星來維持自轉軸的穩定,因此自轉傾角會發生變化,會從13度到40度之間變化,週期以千萬年爲單位。

讓徐川感興趣的,是火星南北兩極的冰蓋面積大小!

在其中的一張火星全景圖上,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火星南極的傾斜角背光面上,有着大面積的白色。

那是類似於地球南北極的冰蓋,但和地球的水冰蓋不同的是,火星南北極的冰蓋,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甲烷。

它的數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人類未來移民火星的方式。

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1224章 至關重要的鋰空氣隔離膜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單章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673章 《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852章 這不科學!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759章 葵花小課堂之我們中出了個大佬!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569章 高斯獎!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981章 龍藏一代存儲產品,對比強悍的美光!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136章 畢業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627章 首航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024章 米國:怎麼又是這個該死的人?!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211章 虛空場論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831章 史上最快的審稿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162章 不僅僅是宇宙的索取者,更是文明的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1189章 數學大統一報告會!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
第739章 徐川:我整篇論文就好了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1224章 至關重要的鋰空氣隔離膜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318章 彷彿在見證一場奇蹟!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97章 建模工作開始第306章 又一項諾獎級的成果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206章 等離子體湍流第134章 找不到審稿人員的天文物理期刊單章第790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178章 兩個小時解決戰鬥!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749章 物理學的新紀元!第673章 《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第1134章 第三十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第890章 獨孤求敗未免也太寂寞了第133章 新聞發佈會第235章 第一個階段性成果第852章 這不科學!第58章 拔除諜報人員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760章 比數學課更催眠的課程!第522章 夢迴大唐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481章 我更建議你們去看精神病科!第759章 葵花小課堂之我們中出了個大佬!第32章 可能你永遠都不知道爲啥考試那麼難第346章 激光增能與粒子加速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569章 高斯獎!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76章 高爾斯教授的讚揚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692章 來自父母的嘮叨第915章 能夠打穿航母的子彈第1051章 徐川:拿那麼多的諾獎也沒什麼用第981章 龍藏一代存儲產品,對比強悍的美光!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449章 大載荷電磁推進系統的難題第1076章 帶個孩子?第136章 畢業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627章 首航第13章 令人驚歎的解題方法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1024章 米國:怎麼又是這個該死的人?!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1211章 虛空場論第557章 國士無雙!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224章 合適的人選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345章 有你是國家的福分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訪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1101章 只有他才能夠一如既往的‘快’!第289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第181章 用世界級數學難題來檢驗自己的學習第831章 史上最快的審稿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1162章 不僅僅是宇宙的索取者,更是文明的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199章 需要用一輩子來死磕的難題第336章 虛擬現實技術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1182章 談判條件第22章 競賽的危險第1189章 數學大統一報告會!第612章 物理學的盛會第1084章 異變的行軍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