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聯合新聞發佈會

“同時,這些小型稀土精礦廠的資金情況也較爲堪憂,據統計,平均每家稀土精礦廠在當地民間借貸中至少負債2萬元人民幣左右,生產出來的稀土精礦95%都是銷售給RB方面,而因爲結算週期長短不同,每家工廠都要承擔不菲的利息,這一點從長遠上來講不利於整個礦區稀土精礦產業的發展。”

“所以,在我們公佈了籌資方案後,尤其是優先吸收原來承辦過小型稀土精礦廠的民間資金措施,得到這些廠家的熱烈歡迎,截止昨天,當地一共19家稀土精礦廠,包括僅辦理了掛靠手續的,全數100%同意籌資參與北國稀土精礦廠的建設,這也代表着華國工業吸納民間資金的良好開端,也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後,工業領域的另一個創新舉措。”

“可能有些外國記者朋友會質疑這一點,過程中是否有貓膩?是否有強迫現象?這裡我給大家展示一張照片。”

說着,葉星將早就準備好的《投資協議意向書》放大照片拿了出來,讓旁邊的工作人員高高舉起示意。

這玩意兒,就是那天鍾白用自己三寸不爛之色+賭上自己前途才勸說成功19位小老闆當場簽字按手印的那份文書!

這東西很重要,因爲不管是RB還是其他西方媒體,他們的傳統觀念就認爲華國民間是根本沒有所謂“自由”的,只要參與了官方的任何倡議,那都是“被迫”的、“洗腦”的結果。

雖然現在還沒有新時代華國SHZY特色市場經濟的提法,但無疑的是,隨着改革開放力度增大,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也開始活躍起來。

現在已經不是前幾年那種什麼“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了,即使是北國稀土精礦廠這樣的大型國企,只要控制權和人事權還在國資手中,吸引一些民間資金不但有助於增加企業的活力,還能穩定當地的形勢,有助於平穩推進這一次的礦區稀土精礦產業改革,當然是上層所樂見的。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改革並非從上而下, 而是基層自發,這當然就更好了,也更不容易讓那些西方媒體抓到“把柄”,說你們華國又是玩假的云云。

所以,當這份意向書照片出現後,RB記者雖然沒有多大反應,但是臺下的MD、YG、法國的記者明顯就有些躍躍欲試,想馬上提問了!

這些細節都落在鍾白眼裡,但沒有超乎他事前的預料。

事實上,爲啥要鍾白對這個環節大書特書也是有道理的。

雖然這一次的苦主是RB方面,但無論MD、YG還有法國,實際上都是稀土精礦消費大國,他們對於稀土精礦的需求也不少,只不過因爲RB人捷足先登,他們沒有多少資源可買纔是真的。

而如果把這個“被迫”集資的帽子給摘了,這些國家進口華國稀土精礦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理由,至少在他們國內,不用背上資助“紅色華國”的黑鍋,這樣一來,就和RB方面形成了競爭。

只要是競爭對手,那當然希望打擊別人,做大自己,所以通過這個小小的手段,不知不覺又把RB方面的注意力分散了一些到這些西方大國身上,那麼作爲主要當事方之一的華國,自然也就壓力小了許多咯。

“……好了,有關這一次北國稀土精礦廠籌辦的細節展示,我在這裡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把時間交給我身旁的袁建國教授和鍾白科長,由他們二位給大家介紹技術創新環節。”

這個時候鍾白和袁建國對望一眼,默契十足的由袁建國出頭。

畢竟人家是國家工業研究院的教授,尤其RB人最吃什麼頭銜這一套,讓鍾白來領頭髮言那顯然是不合適的。

袁建國將鍾白準備好的小抄拿在手中,四平八穩的介紹道:“我重點來和大家談一談北國稀土精礦廠這一次獨創的‘全循環利用技術’,簡稱全循環技術。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有些過於專業和枯燥,但煩請大家給我十分鐘時間說明,有任何疑問,在最後的提問環節裡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袁建國認真的說道:“簡單來講,我們都知道目前主流的稀土精礦生產技術有兩種,也就是RB同行十多年前首創的酸法,以及現在西方各國,包括RB、YG、MD、法國等國家普遍使用的溼法冶煉兩種方法。”

“這兩種方法,毫無疑問是後一種比較先進,對環境的污染較少。我們華國因爲經濟發展不如西方發達國家,所以一直採用比較落後的酸法生產,這種方法對環境污染極大,導致當地水源、土壤和空氣都有很嚴重的破壞,而且產能效率低,生產中對礦石的大量浪費,也是所有人不願意見到的。”

“但引進先進的溼法冶煉技術,我們華國目前又有重重困難。第一是專利壁壘和封鎖問題,這裡坐着的大部分都是外媒,大家也很清楚這類技術屬於還未對華國開放的技術領域,我們想引進也無門,自己研發又破壞了國際專利規則。即使有哪個國家想給我們開後門,費用也一定不低,以白雲鄂博礦區的經濟水平來說,完全無法承擔,所以我們國家工業研究院的選擇是自行研發新技術生產稀土精礦。”

袁建國這話說得可就直白得有點露骨了!

不但臺下的記者聽完翻譯後紛紛皺眉,就連馮寬寧副部長也臉上掃過了一絲不愉快。

外國封鎖華國,這是家醜是因爲形勢所迫,也是大家心中的痛,你這位教授咋一上來就提這個呢?

甚至連一些電子領域的新技術,RB人其實也早就有開放給華國的意思,但無奈RB畢竟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上面還有一個MD的老爹,老爹不點頭,兒子可不能亂來嘛。

因爲之前華國外事部對外的新聞發佈會很少有這種不加掩飾直接把原因說出來的,所以馮寬寧的不愉快也被鍾白清清楚楚看在眼裡。

但鍾白可不在乎這一點!

第四百三十二章 踩到尾巴第七百二十章 代理出口稀土精礦的事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猜想是正確的第四百四十章 驚天大新聞第六百七十章 關鍵人物還是鍾白第六百六十八章 他到底是何方神聖?第一百五十五章 奇怪的行程安排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瑪尼第五百四十一章 和記憶並不相符第八十七章 更加強硬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五十九章 如何產品創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連見面的必要都沒有第六百九十章 新廠廠長是誰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什麼是個人PC第七百一十四章 啥時候出院第五百四十五章 瑞士人來了第四百零二章 其他路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副科長變科長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範宇亮來電第五百七十章 什麼是突破口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會說話的“餘總”第五百零五章 建立獎學金第二百四十五章 你們省一化是真不差錢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纔是大頭利潤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天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三百零七章 孫光石的獨家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一點都不虛幻第六十六章 優勢在哪裡第二百六十九章 親自來看一看的原因第五百九十九章 竟然是《奧秘》!第四百九十九章 拿下訂單第七百零八章 直白的袁建國第六百零八章 上門質問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四百二十六章 來自MD的三人組第四百零四章 不真實的幸福感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們華國已經準備好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年前的收尾工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先知先覺的年輕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快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接風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喜從天降第六十一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去日內瓦轉轉第三百二十二章 明天去哪裡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年代華僑的威力第三十五章 我叫宋小麗第五百零四章 送妹上京第四百九十一章 引進工人計劃第六百零三章 不妨再包一輛車第四百四十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五十七章 時代變了,先生第二百八十章 心情極好的吳書記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他成功了!第六百九十章 新廠廠長是誰第十章 牛肉麪引發的點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低調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忙人上門第六百三十五章 找京城大學的副校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省一化不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相信緣分第六百一十四章 我可以推薦一名同志第七十八章 面見劉明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讓我們幫他打廣告第三百二十二章 明天去哪裡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過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駐天都辦事處第十四章 人各有志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給你多放幾天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對目前的合同價格滿意嗎第五百四十六章 還能變成這樣?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有辦法處理第三百零五章 壁式崩落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懷才”的故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換個思路吧第一百九十四章 被約定成俗的翻譯給害了第四百零四章 不真實的幸福感第六百五十三章 “入夥”的感覺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消息第六百九十一章 還有另外一個人選?第六章 辦公室?我沒興趣第二百七十三章 讓對方在山平縣投資?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們需要轉變思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咱倆出門打聽打聽第五十七章 困局第六百三十三章 卡哇伊第七百零六章 是另外一件事情的起因第六百九十五章 廠名還沒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偶遇袁建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強人選第七百一十九章 鐵路複線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說小化肥廠就不能轉型
第四百三十二章 踩到尾巴第七百二十章 代理出口稀土精礦的事兒第四百七十四章 猜想是正確的第四百四十章 驚天大新聞第六百七十章 關鍵人物還是鍾白第六百六十八章 他到底是何方神聖?第一百五十五章 奇怪的行程安排第五百三十九章 阿瑪尼第五百四十一章 和記憶並不相符第八十七章 更加強硬第六百四十八章 慌亂的佐川真人第五十九章 如何產品創新第三百五十三章 連見面的必要都沒有第六百九十章 新廠廠長是誰第五百三十八章 稀土培訓班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什麼是個人PC第七百一十四章 啥時候出院第五百四十五章 瑞士人來了第四百零二章 其他路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副科長變科長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範宇亮來電第五百七十章 什麼是突破口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會說話的“餘總”第五百零五章 建立獎學金第二百四十五章 你們省一化是真不差錢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纔是大頭利潤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天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爲什麼鍾白會有這種理解?第三百零七章 孫光石的獨家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這一點都不虛幻第六十六章 優勢在哪裡第二百六十九章 親自來看一看的原因第五百九十九章 竟然是《奧秘》!第四百九十九章 拿下訂單第七百零八章 直白的袁建國第六百零八章 上門質問第一百八十七章 修改措辭第四百二十六章 來自MD的三人組第四百零四章 不真實的幸福感第三百八十三章 如何建立信任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們華國已經準備好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年前的收尾工作第四百一十五章 先知先覺的年輕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快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接風宴第三百三十四章 喜從天降第六十一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三百六十七章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第一百六十四章 去日內瓦轉轉第三百二十二章 明天去哪裡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年代華僑的威力第三十五章 我叫宋小麗第五百零四章 送妹上京第四百九十一章 引進工人計劃第六百零三章 不妨再包一輛車第四百四十四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五十七章 時代變了,先生第二百八十章 心情極好的吳書記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他成功了!第六百九十章 新廠廠長是誰第十章 牛肉麪引發的點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低調點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忙人上門第六百三十五章 找京城大學的副校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省一化不接!第三百九十八章 相信緣分第六百一十四章 我可以推薦一名同志第七十八章 面見劉明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讓我們幫他打廣告第三百二十二章 明天去哪裡第二百三十五章 回家過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駐天都辦事處第十四章 人各有志第七百二十二章 不給你多放幾天假?第二百一十四章 對目前的合同價格滿意嗎第五百四十六章 還能變成這樣?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有辦法處理第三百零五章 壁式崩落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懷才”的故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換個思路吧第一百九十四章 被約定成俗的翻譯給害了第四百零四章 不真實的幸福感第六百五十三章 “入夥”的感覺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消息第六百九十一章 還有另外一個人選?第六章 辦公室?我沒興趣第二百七十三章 讓對方在山平縣投資?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們需要轉變思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咱倆出門打聽打聽第五十七章 困局第六百三十三章 卡哇伊第七百零六章 是另外一件事情的起因第六百九十五章 廠名還沒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偶遇袁建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強人選第七百一十九章 鐵路複線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說小化肥廠就不能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