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陸風舟的造法其實有簡有繁,如果繁雜的來造,只怕一年都造不成一艘。這東西基本上與造海船是一個辦法:要先造龍骨,再鋪隔倉,然後一塊塊的拼上木板,造上甲板,而且還要掛上帆。與海船所不同的是,陸風舟的底要是平的,而且要大面積光滑的平板,如果造的再好些,就要在底下加上輪子。
這等造法,自然不是衛青所需要的,所以劉七也沒有說這種辦法,只是說了簡單的辦法。簡單的辦法則只要四塊木板,呈井字形釘上,兩塊在下面的木板底面要光滑,兩塊頂上的木板則用來站人,中間豎一根木棍用來張帆就可以了。
軍中木板木棍之類本就多,加之方纔這一陣天上的雜物雨,不但掉落下大量的沙塵,而且掉落下不少木棍之類,所以東拼西湊一下,倒也可以勉強夠裝下數萬的漢軍了。
衛青留下五萬人造舟,另五萬人則先行一步,繼續向前行軍。劉七指揮着士兵們就以最簡單的辦法來造這陸風舟,幾名士兵大半個時辰就能造好一艘。數萬人一起動手,哪消一個時辰,千多架陸風舟就已經造好了。一架舟可容二十人,這千多架舟可容二萬多人。
衛青看了看天,見那天邊又有些發黃,心知花木蘭又是神算,再有一個多時辰,狂風又會再起。他當下傳令:“一半士兵在此等待,另一半士兵這就開拔,向前行軍。”幾個將領相互又看了看,衛青先是命令五萬士兵不停留的前行,現在又讓兩萬五千士兵前行,這十萬人現在分成了三個部分,他們實在不知衛將軍心裡打着什麼主意。但這一回沒人發問,人人都緊張的去執行命令。
天水城中,守城主將阿克扎和剛剛來到城中的八都正在爭執。
“咱們就應當出擊!”八都大叫大嚷着,“衛青詭計多端,手下又多能人異士,坐守此城只能失敗!”
“你不是出未擊了嗎?結果不一樣失敗?”阿克扎穩穩的坐着,一句話噎的八都臉上通紅。
“我是指全軍出擊,不是一個人出擊!”八都怒道,“阿克扎,你是真的不明白還是裝的?”
“裝的。”阿克扎答道。
八都大怒,搶上一步,指着阿克扎喝道:“我好心好意的來告訴你與漢軍對戰的經驗,你反而戲耍我?”
阿克扎從鼻子裡哼了一聲,慢悠悠的從懷裡拿出一紙命令來展示給八都:“這是完顏雍王爺的命令,令蘭州以東各城要死守,只要爲馳援蘭州的部隊贏得時間就是勝利,相反,擅自出戰者,雖勝也按失敗處理。”
“那是王爺想防住這條通道!”八都叫道,“此一時彼一時,王爺發命令時並沒有想到衛青這麼善於攻城,以爲死守可以守的時間長些,現在情形變了,我們只有出擊才能守得更長一些!”
“但王爺的命令沒有變,”阿克扎仍然慢悠悠的答道,“除非王爺的命令變了,否則我是不會出擊的,我出擊,勝也是敗,爲什麼一定要出擊?何況現在沙塵暴刮的正猛,哪個部隊會在這樣的情形下行軍?漢軍不會攻過來,我們也不會出城,再拖上個十天半月的,援軍就到蘭州城了,那時一切都好辦了。”
八都突然不說話了。
他心中暗罵自己笨蛋。這沙塵暴如此之猛,怎麼出擊?就算出擊,漢軍又怎麼可能在這樣的天氣裡行軍?他們到哪裡去找漢軍?
他一言不發,轉身出帳。
阿克扎看着八都的背景,微微冷笑,對身邊的衛士說道:“去,命令把城上的守軍撤下來,這麼大的風沙,讓他們在城上吃沙子做什麼?就算看也看不到東西的。讓他們待風小了再上去觀望。”
衛士應了一聲,出門去傳令了。
門簾一掀,八都又回來了。他看着阿克扎,突然問道:“你可讀過漢人的兵書,叫孫子兵法的?”“我們金人的兵法都是老子兵法,”阿克扎答道,“誰會去看漢人的孫子輩兵法。”
八都哼了一聲,對阿克扎打心裡透出一股看不起來,他對阿克扎說道:“漢人所說的‘子’,就是老師的意思。孫子兵法,就是孫老師的兵法。”
“那又怎麼樣?”阿克扎不爲所動,“就算是孫大仙的兵法又如何?漢人的國土還不是被我們金人佔領着?”
“聽我慢慢說。”八都只好從頭說起,否則這位阿克所實在是糾纏不清,他慢慢說道:“《孫子兵法》是漢人的春秋末期出現的,寫此兵法者名叫孫武,孫武原是齊國人,後來輾轉到吳國。當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在被吳國聘爲將軍以前,曾經蟄伏二十年之久。此後,姬光即位,伍子胥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當時,孫武就帶着這十三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後,吳王進攻楚國,將領就是孫武。他一路大勝,指揮神奇,所以這兵法此後就廣泛流傳於世了。”
“那又怎麼樣?”阿克扎又重複了一回。這樣的事情絲毫提不起他的興趣,他又不想當史官,研究這種漢人的歷史做什麼?
“孫子兵法中有些話是咱們也應當明白的!”八都有些生氣了,他憤憤的對阿克扎說道,“孫子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咱們金人算數一向不入廟裡,只在家裡。”阿克扎的回答仍是那麼淡定,那麼平和,那麼。。。。。。氣人。
八都實在不知道阿克扎究竟是有意的還是真白癡。他氣恨恨的說道:“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未戰之前,經過周密的分析、比較、謀劃,如果結論是我方佔據的有利條件多,有八、九成的勝利把握;勝算的把握就多,在實戰時纔可能取勝。如果只有六、七成的勝利把握,勝算的把握就少;如果在戰前乾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較,或分析、比較的結論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勝利把握,那在實戰中就不可能獲勝。即不用實戰,勝負就顯而易見了。”
阿克扎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作戰之前的分析謀劃固然重要,但臨敵作戰之時,戰場上千變萬化,不是每件事都能事先算到的,有些事就算是事先算到了,事到臨頭也未必就按照事先算好的情形發生。否則的話大家都廟算一下就可以了,何必親自上戰場去打?”
八都一呆,沒想到阿克扎說的還真有些道理,不由得點了點頭。
阿克扎笑了笑,說道:“好啦,對孫老師兵法咱們就聊到這裡吧。”
八都這才反應過來,他心裡直犯迷糊,不知道這話題什麼時候被歪跑的。他急忙對阿克扎說道:“不是聊孫子兵法!我是說,我們要防備着漢軍趁大風沙時來攻!這個可能性我們要算到!”
阿克扎手掩着嘴打了個呵欠,對八都說道:“你真是太過慮了。我且問你,你自寶雞出逃到現在,是第幾天了?”
“第三天!”八都答道。
“着啊。”阿克扎說道,“你用了三天時間從寶雞逃到天水,漢軍攻克寶雞,再怎麼急也得花一天時間來整理城池吧?然後就算他們立刻出發,一個人可以用這種驚人的速度逃回,十萬人可能嗎?加之現在如此大的風沙,他們怎麼可能走得快?以此算來,他們五天能到天水就算快的了,現在我們卻去防備什麼?在敵人沒來時把兵力都派出去,等到敵人真的來啦,軍力也疲勞了,打仗可哪有這樣打的?”
八都聽着阿克扎的話,越聽感覺越對,心想自己還真是比阿克扎差上了一截。當下點頭道:“您說的對,這事情是我多慮了。”
阿克扎又打了個呵欠,淡淡的說道:“那麼,你也去休息吧,過兩天咱們再來研究下漢軍會如何來攻吧。”
八都下去了。阿克扎身後,門簾掀起,他的小兒子多因悄悄走了出來。
阿克扎看着多因,眼中閃着慈愛的光,他摟過多因,說道:“調皮鬼,你又在偷聽大人談話吧?”
多因咯咯的笑着,對阿克扎說道:“父親,那個八都步步真蠢,我聽着都好笑呢。”
阿克扎笑了笑,沒有接話。其實他不認爲八都蠢,謹慎一千次都是對的,莽撞一次都是錯的。
多因騎在阿克扎的膝上問道:“父親,如果漢軍來攻了,我們怎麼應戰啊?您是怎麼打算的?”
阿克扎的臉色變的有些僵硬:“多因,漢軍有十萬,我們纔有二萬,我們哪裡打得過他們?如果漢軍來了,我們只有一個辦法:撤退。”
多因的臉上現出一絲不快的神色:“父親,我們就不打一次試試麼?要是隻有撤退的辦法,爲什麼我們現在不撤?”
“因爲漢軍來了我們再撤是力戰不敵,無罪,如果不等漢軍來了我們就撤,是臨陣脫逃,要殺頭的。”阿克扎答道,在多因的屁股上拍了一記,“去玩兒吧,這些事你還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