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

別說這個時代,哪怕在往後推幾百上千年,曲解聖賢之意在儒家那都是大罪,這個問題聽起來不大,但如果細究起來可不容小覷。

“何謂曲解?”葉昭不答反問,扭頭看向王允道:“在場諸位,都是博學之士,然又有何人可以告知於昭,聖賢之意究竟以何爲準?”

王允聞言有些接不上來,別說他,號稱大儒的蔡邕、鄭玄、盧植恐怕都不敢說話自己所言便是聖賢之意。

“但我等飽讀之士,總不見得比那升斗小民都不如吧?”王允冷哼道。

“子師竟欲與升斗小民來比學問,這等志向,昭不及也。”葉昭看着王允,哂笑道。

袁隗扭頭,看向葉昭道:“子師卻有錯漏,然道理也的確如此,若讓升斗小民妄自揣度聖賢之意,難免錯漏曲解,若這般傳下去,豈非貽笑大方?”

“太傅所言又差矣!”葉昭笑道:“如此說法,纔是真正曲解先賢之意。”

“哦?”袁隗氣樂了,搖頭笑道:“那衛尉但言之,老夫洗耳恭聽。”

“不敢!”葉昭對着袁隗一禮道:“試問先賢爲何著書?”

“自是爲教化世人,然這教化也並非一併盲教。”袁隗沉聲道。

“昭不敢苟同,昭以爲,先賢著書,並非教化,而是爲我等後世人開路。”葉昭笑道:“這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拿這論語一書而言,其實說到底,不過是先賢於人生感悟,易懂難驚,若以求學之心學之,恐我等任何人學之一生都未必能到達先聖之高度,究其原因,其實也十分淺顯,因爲那是先聖之路,而非我等之路,時代不同,天下不同,局勢不同,所以我等看待人生,看待這天地也不同。”

“似你這般說,那先聖之學,根本無用了?”太史令李昶皺眉道。

“自然不是無用,先聖之學,可以讓我等能更快地看到這個世界,少走許多彎路,就如我之前所言,先生之學,非在教化,而在爲我等後世人鋪路。”葉昭一轉身,看向劉宏道:“然這學海何其浩瀚,天地宇宙,又有多少先聖也無法解說之事,若一味追尋先賢所立學說,於我輩而言,也不過再走一次先聖之路,終其一生,都未必能夠達到先聖之境界,更遑論創新?”

“是以昭以爲,這般百姓如何理解先聖之學,大可不必如此勞師動衆,正因爲他們沒有如在座諸位一般受過這代代相傳的學問,思維被封固在這一代代先輩所固化的圈子裡,所以他們反而更容易走出新的道路,是以,臣以爲,這書籍被推廣,雖會衍生出一大批糟粕,但也定然會有能夠經得起歲月考驗的精華在其中,大浪淘沙,能夠留下來的,定然是金子,朝廷只需善加引導,而非遏制其生長。”

“修明所言甚是!”盧植嘆了口氣,站出來笑道:“老夫鑽研經學一生,世人皆尊老夫爲儒家大師,然而越是精研,便越能感覺先聖之學與我朝,與當下之世態頗有出入,一直以來,老夫都以爲是自身學而未精,今日修明一番話卻令老夫豁然開朗,並非先生之學不對,也非老夫所悟有差,實乃時勢不同爾,以數百年前之學說卻要治理當今之世,然數百年前與當今時勢相差何其遠也,豈可一概而論。”

說完,盧植對着劉宏抱拳道:“陛下,臣以爲修明所言卻有道理,民間書籍流通,朝廷該疏導而非一味鎮壓。”

“臣亦附議!”議郎馬日磾出列,對着劉宏拱手笑道:“原以爲衛尉雖爲蔡翁所重,才學高深,不過是他人奉承之言,今日才知,衛尉在這學問上,有着我等所未有之眼光、格局!”

袁隗和王允等人面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盧植便也罷了,他與蔡邕交厚,更是帝黨,爲葉昭說話也不難理解,但馬日磾的站隊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馬日磾乃大儒馬融族子,雖非大儒,然而在士林中的聲望可不低,一生醉心學術,很少參與朝政之事,同時在他身後,還有一大批清流,這些人於政事無所建樹,典型的清談之士,但卻在很多時候掌握着輿論,於士人中的影響力頗高,若是讓這幫書呆子今天支持了葉昭,日後就算這些人反應過來,大勢已成的情況下,他們也無力再扭改局面了。

王允有些不忿的站出來道:“若按衛尉的說法,豈非販夫走卒也能與我等一辯?我等尊嚴又何在?”

“此言實乃笑話。”葉昭冷笑道:“只因爲怕別人超越爾等,便要將之鎮壓,何等荒謬,子師之言,與那先秦焚書坑儒之舉又有何區別?若真如子師所言,豈非令時光倒流,歷史重演?子師又欲置這滿朝高德,置陛下於何地,若真如子師所言去做,豈非令陛下還有這滿朝公卿擔上那阻礙時代進步的惡名,千百年後,我等後人將以我等這先祖爲恥,子師他日九泉之下,又如何面對後世子孫?”

從來只聽說九泉之下如何去面對列祖列宗,這如何面對後世子孫的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聞,然而似乎還頗有道理。

王允一時無言以對,只能無奈退回班列。

“我輩學者,能聚在此處議政,便證明我等便是這天下最優秀之人,何懼旁人超越?”葉昭向劉宏一禮,躬身道:“是以,臣以爲,此次百官聯名,實數不必,與其擔心這些書籍流通會造成百姓動盪,不如好好思考該如何疏導方爲正道。”

“葉卿所言甚善。”劉宏點頭道:“朕不願再做那焚書坑儒之事,留的千古罵名,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袁隗看了一眼已經明顯站在劉宏這邊的清流,無奈的嘆了口氣,扭頭對何進使了個眼色。

何進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上前一步道:“陛下,只是百姓不知收斂,這一旦有了學問,卻不知壓制,久必生害,臣一介武夫,不懂什麼大道理,但近日來,各州郡頻頻傳來有小股賊寇作亂之事,若常此以往,不加鎮壓,臣擔心我大漢天下,將再生動盪。”

劉宏胸口一窒,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

葉昭皺眉看向何進、袁隗等人,如果說之前還算是講道理的話,那現在,根本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小股賊寇之言根本是子虛烏有,葉昭統領京中兵馬,自然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若真出現這種情況,自己怎麼可能沒有收到任何風聲?

張了張嘴,葉昭卻沒有說什麼,他知道,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這一次的動作,是真的刺激到士人的底線了,若真將他們惹怒,恐怕何進所說的這些事情,立刻會在全國各州郡上演,而且會愈演愈烈。

“陛下~”張讓擔憂的幫劉宏拍着脊背,幫他順氣,然而收效甚微,劉宏的咳嗽聲越來越大,葉昭隱隱看到劉宏的指縫間,隱有殷紅之色溢出。

當即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身體欠安,不如將此事押後,陛下先回宮歇息,待身體好轉之後再議不遲!”

袁隗上前一步皺眉道:“此事關乎國本,不可怠慢!”

“太傅定要讓陛下聖體衰竭才甘心麼?”葉昭一步攔在袁隗身前,盯着袁隗道。

“老臣只是爲社稷着想,此事關乎國本,聖人云,民貴而君輕,若只因陛下身體欠安,便至國家於不顧……”

“聖人所言,未必就對!”葉昭打斷袁隗的話,沉聲道:“若這滿朝公卿,都能遵行那聖人之說,如今天下又何至於混亂至此?”

“你此言何意?”袁隗瞪着葉昭,厲聲喝道。

“昭以爲,以太傅之智,當能明瞭昭所言何意!”葉昭寸步不讓的看着袁隗道。

“若天下因此而大亂,這罪責,衛尉可是要一力承擔?”袁隗冷眼盯着葉昭,森然道。

“不敢!”葉昭淡然道:“昭只是盡爲臣本分,天下這麼大的擔子,昭可擔不起,但我看太傅德高望重,該能擔得起此任!”

“好一張利嘴,蔡伯喈便是如此教你爲臣之道!?”袁隗喝罵道。

“恩師如何教我,不勞太傅掛心,然太傅言語中似有辱及恩師之意,恕昭無禮,爾是何人?安敢質疑吾師?”

“我乃當朝太傅,四世三公,爲何不能?”袁隗冷聲道,旁人或許敬蔡邕才學名望,但他可不比蔡邕差。

“哈,若無你那顯赫家世,敢問太傅,此時的你,又有何資格辱及當世大儒?”葉昭冷笑道。

“衛尉也說,此事不過是假設,太傅四世三公之名,已是事實,何須再論?”王允在一旁冷笑道。

“夠了!”劉宏終於平靜下來,一拍桌案站起來,厲聲道:“此事事關重大,今日朕身體欠安,暫且押後,待來日再議!退朝!”

說完,不顧袁隗等人呼喚,徑直在張讓的攙扶下離宮。

“哼!”袁隗冷冷的看了葉昭一眼,拂袖而去,羣臣也相繼離開,葉昭見狀,稍稍鬆了口氣,與盧植並肩而出。

第八十二章 召見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二十章 意外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零二章 呂布兇威第九十二章 美女救英雄的傳說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一百零一章 四郡造反第十六章 孫堅鬥呂布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一百零三章 抵達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六十五章 暗鬥第四十六章 勢成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三十三章 瘟疫第四十八章 狩獵第八十二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上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第十九章 鐵石心腸第九十二章 美女救英雄的傳說第三章 威懾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章 一敗再敗第九十二章 玩弄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五十章 情報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十四章 要變天了第五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零四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一百零八章 所求爲何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五十章 軻比能退兵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五十五章 殺無赦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十一章 遇虎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十九章 漢帝劉宏第三章 威懾第一百零一章 降書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一百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六十三章 得子第八十九章 放權第四十一章 大勢不可逆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三章 使臣第八十三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中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三十章 錢驀第九章 曹操出兵萬分抱歉第十一章 求援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二十四章 輸得起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九十三章 端倪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盡殺絕
第八十二章 召見第三十九章 回頭無路第六十二章 大結局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二十章 意外第九十一章 意外第一百零二章 呂布兇威第九十二章 美女救英雄的傳說第九十一章 內訌第五十八章 靜待第一百零一章 四郡造反第十六章 孫堅鬥呂布第三十四章 聲討第一百零三章 抵達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六十五章 暗鬥第四十六章 勢成第三十三章 衛家滅門第八十四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下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三十三章 瘟疫第四十八章 狩獵第八十二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上第三十五章 袁紹之求第十九章 鐵石心腸第九十二章 美女救英雄的傳說第三章 威懾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三十章 一敗再敗第九十二章 玩弄第四十三章 鹿腸山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五十章 情報第九十七章 囑託第十四章 要變天了第五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十八章 新的首領第二十章 衛家入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六十八章 義士第四十二章 建安五年春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零四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九章 夜襲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四十九章 太史慈之死第五十四章 驅趕第一百零八章 所求爲何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六十二章 變數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三十四章 年末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四章 和連的恐慌第五十章 軻比能退兵第四十七章 殺人奪權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零九章 難題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五十五章 殺無赦第十七章 袁紹的恨意第三十七章 蔓延第九十六章 關羽效忠第十六章 樑國相第十一章 遇虎第五十二章 曹操的怨氣第十九章 漢帝劉宏第三章 威懾第一百零一章 降書第二十八章 衛家之劫第一百章 一言不合就殺人第六十章 陽壽將盡第三十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六十三章 得子第八十九章 放權第四十一章 大勢不可逆第五十七章 天子籌謀第三章 使臣第八十三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中第七十五章 澄清第三十章 錢驀第九章 曹操出兵萬分抱歉第十一章 求援第九十七章 強請第二十四章 輸得起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九十三章 端倪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