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使臣

洛陽的事情,是早在葉昭離開張掖之時,心中就已經有了腹稿,這次葉徵出兵,看來倉促,實際上準備工作早在也在找回朝時就已經開始了,所以三天之後,葉徵告別了劉薇時,三萬蘭池新軍已經在西城校場之外集結。

這次葉徵出兵洛陽,爲的是宣佈洛陽的歸屬,說重要,也重要,但要說葉昭跟曹操之間因此而全面開戰是不可能的,兩個橫跨南北數州的大勢力,內部也已經經過時間的考驗穩定,一方想要消滅另一方絕對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

除了兵力、後勤之外,更多的,還有人心向背的問題,在這方面,曹操和葉昭在五五開之間。

固然這些年葉昭不斷通過各種渠道向中原民間灌輸一些關中思想,但曹操對關東的治理也並不差,百姓求得是安穩,除非活不下去,否則沒人會在這個時候做出迎奉葉昭這種事情,至於士人方面,哪怕曹操如今大刀闊斧,鎮壓的厲害,但作爲撬動士人階層的罪魁禍首,士人對葉昭也是不可能有絲毫好感的。

所以這一仗重要,但還沒有達到決定雙方勝負的層面,所以葉昭才答應葉徵的請戰,一來是鍛鍊葉徵,二來也有迷惑對手的意思。

目送葉徵的大軍消失在視線盡頭,葉昭才默默地嘆了口氣,帶着羣臣返回長安城。

“丞相。”剛剛進城,便見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跑來,對着葉昭躬身一禮道。

“何事?”葉昭挑了挑眉,這小宦官乃是劉辯身邊的人,一般都是在劉辯身邊侍奉,類似於張讓與劉宏一般,不過地位可沒有張讓那麼高,同時也負責幫葉昭監控劉辯,以按時不會出來的。

“來了一批西域使者進貢,陛下好像很感興趣,在未央宮接見使者。”小宦官道。

“就這事?”葉昭疑惑道。

“是陛下要奴婢前來通知丞相還有諸位臣子,明日早朝正式接見這些西域使者。”小宦官躬身道。

“喲,西域哪國的使者,有這般臉面?”葉昭聞言不禁有些好笑,這北匈奴、西部鮮卑都給端了,在西域聲威日盛,哪個國家敢擺這麼大派頭,要滿朝文武接見?

“是龜茲國使者。”宦官連忙躬身道。

“龜茲?”葉昭想了想,如果不算大宛、烏孫、康居這三大巨頭的話,龜茲倒是能夠排的上號,有十來座城池,人口不滿二十萬,全國兵馬大概萬人。

對於西域各國,尤其是這些小國的情報,葉昭已經了熟於胸,龜茲在西域勉強能算個大國,但即便如此,葉昭也不認爲對方有讓大漢如此鄭重接見的資格。

“主公。”郭嘉湊到葉昭身邊低聲道:“陛下登基之後,此乃第一次陛下主動要求百官上朝,最好莫要拂逆,明日朝堂上,再見機行事。”

如今兩個朝廷征戰在即,這邊若傳出君臣不合,難免會有所影響。

葉昭點點頭,對小宦官道:“去告知陛下,我等領旨,明日一早,便上朝共同接見龜茲使者。”

“喏!”小宦官連忙答應一聲,對着葉昭一躬身,轉身跑去。

“讓人把龜茲使者的情報送來!”葉昭想了想,也想不出龜茲在這個時候派使者過來是什麼意思?畢竟西域如今剛剛穩定,龜茲還沒膽量來招惹大漢。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葉昭帶着百官上殿,對着劉辯行禮過後,葉昭身後,李儒出列,躬身道:“陛下,昨日聽聞有西域使者前來,不知那使者何在?”

劉辯笑道:“再等片刻,朕已經命人去傳,應該很快便能到。”

葉昭聞言,愕然的看向劉辯,羣臣中,不少武將卻是炸了。

“荒唐,一個番邦小國使臣,也敢叫我滿朝文武來等他,陛下莫不是……”華雄直接暴躁的叫嚷起來。

“閉嘴!”葉昭回頭,瞪了華雄一眼,擡頭看向劉辯,躬身一禮道:“陛下,恕臣直言,我大漢,乃上國,華雄將軍雖然言語激烈了一些,但卻也不無道理,這尊卑有別,一番邦小國之使臣,卻膽敢要我大漢天子以及文武百官等候,未免太將自己當回事了吧?”

說到最後,葉昭的語氣已經冷了下來。

“丞相息怒。”劉辯有些畏懼的看了葉昭一眼道:“也許是那幾位大師旅途勞頓,耽誤片刻,不礙事的。”

“大師?”葉昭挑了挑眉,也沒有直接將劉辯的話頂回去,而是反問道:“這不是礙不礙事的問題,試問我等臣子每日朝拜陛下,若是也讓陛下先到,等滿朝文武來拜,陛下會如何想?”

雖說劉辯只是個傀儡,但自劉辯登基以來,在禮法上,葉昭可沒有過半點逾越。

“按照龜茲的規矩……”劉辯弱弱的看向葉昭,想要辯解。

“這裡是大漢!”葉昭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劉辯道:“莫說是龜茲使臣,就算是龜茲國王來了,也得遵照我大漢的規矩。”

“那……朕再派人去催催?”劉辯試探道。

“不必了。”葉昭轉身道:“殿尉何在?”

“在!”典韋、何曼大步邁入大殿,對着劉辯一禮。

“派人去將那些龜茲人請來。”葉昭在說道請字的時候,加重了語氣。

典韋跟隨葉昭多年,立刻明白了葉昭的意思,肅容一禮,轉身就走。

“丞相,這不太妥吧,畢竟是使者……”劉辯有些遲疑道。

“陛下可能對接待使者有所誤解!”葉昭回身,看向劉辯道:“首先,龜茲使者來見,並未通過任何文書形勢事先遞帖,並不能算是真的使者,其次,就算他們能代表龜茲國,但我等文武百官上殿,滿朝接見,已是最高禮儀,我等已經全了禮儀,而此時,龜茲人明知我等今日接見,卻故意不能準時上殿,這不是我等無禮,而是這些龜茲人不懂禮數!另外,陛下可能不明白我大漢在西域的地位,纔會對龜茲使者如此客氣,滿寵,爲陛下講一講我大漢在西域的地位以及龜茲的國情。”

“喏!”滿寵出列,分別對着劉辯和葉昭一禮,朗聲道:“泰安元年,車師前部、車師後部聯合北匈奴、西部鮮卑來犯我西郡伊吾、移支、宜禾、柳河四縣之地,盡屠我漢家子民,丞相督軍西進,耗時兩年又七月,盡屠鮮卑之丁,遷徙鮮卑人口入我漢地歸化,北匈奴遠遁極北之地,車師二都交河城、金滿城二城更爲乞降、乞活,至此,天山以北,盡歸我漢家土壤。”

“此外,丞相重啓絲綢之路,龜茲、焉耆、烏壘、姑墨等西域諸國,皆依附我大漢生存,爲我大漢屬國,方得安定,令烏孫、康居等大國不敢輕辱,同時,丞相曾爲西域定下規矩,凡我大漢屬國,但有我大漢子民入西域,無論其出身、貧富,西域各國都當以上賓之禮待之,否則,視爲對我大漢不敬,將剝奪屬國之權,不再受我大漢蔭護!”

“大宛、康居、烏孫,雖非我屬國,但在其境內,我漢家子民不得受到任何苛待,否則將視爲我漢家之敵,大漢將斷絕與其貿易往來,同時大漢屬國也不得以任何方式與其通商。”

儘管已經知道這些,但滿寵一番話,仍令滿朝文武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這纔是大國之威該有的霸氣。

“陛下!”葉昭看向面色有些尷尬的劉辯道:“一個廕庇於我大漢的番邦小國,先不說有何德何能,要我大漢滿朝文武相迎,單就憑今日竟敢讓我滿朝文武以及陛下在此等候,已是不敬!”

“丞相,幾位大師乃方外之人,不可以俗禮束縛。”劉辯辯解道。

“?”葉昭一臉驚愕的看向劉辯:“僧人?”

“不錯。”劉辯點了點頭。

葉昭深吸了一口氣道:“陛下,我大漢亦有僧人,陛下何曾見過哪個僧人有膽量因爲自己是方外之人,便置朝廷禮法於不顧?”

“這……或許中土僧人與龜茲僧人不同吧,朕聽聞這佛法便是出自龜茲。”劉辯有些不敢看葉昭的目光。

“恕臣直言,只要是我漢民,莫說是僧人,便是沿街乞討的乞兒,去了那龜茲國,地位也要在這方外僧人之上。”葉昭深吸了口氣:“陛下,你乃我大漢天子,有所喜好,臣不阻攔,但望陛下莫要令我整個大漢蒙羞!”

“丞相,言過了!”劉辯面色有些難看的道。

過?

葉昭還想再說什麼,卻見殿外傳來一陣叫罵之聲,典韋和何曼帶着一隊典韋押着十幾個腦袋光溜溜的僧人進入殿中。

“典韋,你放肆,怎可對幾位大師無禮?”劉辯面色難看道。

葉昭是無語了,這性子懦弱不止是體現在做人上,身爲一國天子,哪怕是名義上的,對外人都這般軟弱,就算葉昭現在還政給他,葉昭估計劉辯都能把國給賣了。

“典韋,你先出去。”葉昭轉頭,對着典韋道。

“喏!”典韋瞪了劉辯一眼,轉身大步出殿,大殿之中,只剩下一羣龜茲僧人的咒罵聲。

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五十三章 憐憫之心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四章 鬥將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八十九章 放權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六十章 離別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二十一章 賄賂第十一章 繽紛 下第八十二章 管制變革第六章 暴怒的曹洪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四章 圉縣驛館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一百零二章 親征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五章 諸侯興兵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二十六章 猛將第十九章 奇襲孟津第九十三章 紛至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十五章 錢驀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三十一章 蹭飯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葉昭鬥呂布第六章 蔡府第六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五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章 定策第八十三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中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四十四章 猥瑣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仇心切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三十五章 貪功冒進第三十四章 轉折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五十六章 朝堂之爭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十三章 馬城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二十五章 奇襲、遭遇和反殺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訓練第八十五章 甘寧拜師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四十章 傳位第八十一章 等待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一百章 出城第二十章 意外第十七章 曹操的決定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十八章 廷議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
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七章 劍師王越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五十三章 憐憫之心第二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四章 鬥將第一百一十章 坑第七十一章 破綻第八十九章 放權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六十章 離別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二十一章 賄賂第十一章 繽紛 下第八十二章 管制變革第六章 暴怒的曹洪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四章 圉縣驛館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一百零二章 親征第十四章 呂布來襲第一百二十二章 黃巾落幕第四十四章 密令第九十二章 未來方向第八十章 葉昭一戲呂布第五章 諸侯興兵第四十二章 撇清第三十二章 再立賭約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二十二章 一日破城第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二十六章 猛將第十九章 奇襲孟津第九十三章 紛至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十五章 錢驀第六十二章 無信第五十九章 另類的動員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八十三章 宮變第三十一章 蹭飯第五十二章 決定第二十九章 羣雄匯聚虎牢關 下第五十三章 百官聯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葉昭鬥呂布第六章 蔡府第六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刀之威第五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十章 定策第八十三章 鮮卑人的反撲 中第二十六章 降服第三十八章 又有了第八十八章 初平四年第四十四章 猥瑣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四章 太后保媒第三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一十四章 復仇心切第七十五章 陷城第三十五章 貪功冒進第三十四章 轉折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五十六章 朝堂之爭第五十九章 詔令第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決議第十三章 馬城第七十二章 聯手何進第一百一十章 技術突破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一百零四章 再戲呂布第二十五章 奇襲、遭遇和反殺第十三章 董卓點將第二十二章 最後的訓練第八十五章 甘寧拜師第八章 遭遇太平教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十九章 小麻煩第四十九章 無力反抗第六十一章 求援第四十章 傳位第八十一章 等待第三十九章 紛亂第一百章 出城第二十章 意外第十七章 曹操的決定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十八章 廷議第三十五章 馬城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