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龜茲獻寶

“大漢陛下,我等不遠千里而來,向貴國弘揚佛法,本是善舉,爲何這般無禮對待我等?”一名光頭僧人狼狽的站起來,對着劉辯咆哮道。

這一開口,不止是葉昭,就算是這朝武百官眉頭也不禁皺起來。

雖然劉辯只是個傀儡,平日裡文武百官也並不在意劉辯,但好歹也是大漢朝天子,在面對外邦使者的時候,代表着整個大漢的顏面。

這龜茲使者不說讓他們這滿朝文武等待,上殿之後,不進行參拜,反而喝問孫子一般朝着天子說話,這下子,可是叫滿朝文武,包括後來投效過來擁護劉辯的那一批中原士人心中都生出不滿。

更要命的是,劉辯還真把自己當孫子了,龜茲僧人話音落下,甚至直接站起來想要下來,一邊還笑道:“使者勿怪,那典韋乃莽夫……”

“陛下!”葉昭直接打斷劉辯的話,一指龍椅道:“請陛下歸坐,我大漢朝,丟不起這個人!”

“丞相!”劉辯有些不滿,他已經不想染指權利了,怎麼行爲還要受束。

“請陛下歸坐!”葉昭擡頭,直視劉辯,語氣雖然溫和,但整個大殿之上,氣氛一下子變得壓抑起來。

“朕……”劉辯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葉昭的威勢下壓抑的久了,這一次,並沒有依照葉昭的意思坐下,而是梗着脖子道:“丞相,朕已經不理朝中軍政,一切皆依丞相,但這佛法東傳,乃利在千秋之事,朕有意促成此事,有何不對?”

“佛法若是真的有用,龜茲如何會成爲我大漢屬國?”葉昭揉了揉太陽穴,快三十的人進入叛逆期是不是有些太遲了。

“那是因爲龜茲地處偏僻,朕相信,若是傳入我大漢必能使佛教大興。”劉辯大聲道。

“好,就如陛下所說,可否先請陛下坐下,陛下乃我大漢天子,縱然有錯,區區龜茲,也受不起陛下的道歉。”葉昭深吸了一口氣,文武百官面前,他還是想給劉辯留些顏面,更何況還有番邦使臣在殿上。

“不行,此事確是我大漢有所怠慢,朕身爲天子,更該以身作則,向幾位大師賠罪。”劉辯見葉昭罕見的勢弱,心氣更足。

羣臣聞言紛紛無奈搖頭,便是那些擁護劉辯的關東士人,此刻也有些無語,若平日裡在一些正事上,劉辯能有這麼強勢,他們會很高興,但偏偏在這種事上跟葉昭犟,不說葉昭答不答應,他們心裡也很難認可。

幾名龜茲人倒是樂的見大漢君臣不合,他們知道葉昭之名,如今看情況,分明是主弱臣強,如果操作得當,不但能讓佛教東傳,說不定還能更進一步。

“好,既然陛下執意如此,臣也不好阻攔。”葉昭嘆了口氣,勸也勸了,他是懶得再多言了,劉辯想道歉,便道歉吧。

“典韋!”不理會劉辯,葉昭轉頭,對着殿外喊道。

“末將在!”典韋鐵塔般的身子出現在門口。

“一會兒陛下道歉完了,把這些龜茲僧人拉出去,砍了!”葉昭淡然道。

“喏!”典韋躬身一禮,上前一步,虎視眈眈的看着一羣龜茲僧人。

“這……”一羣龜茲僧人面色大變,能被派來出使大漢,對於漢語自然精通,聽得懂葉昭說什麼,之前還一臉幸災樂禍的看着漢人君臣爭吵,怎麼結果卻是他們倒黴啊?這些漢人也太霸道了吧?

“丞相,這是爲何?”劉辯一張臉漲的通紅,瞪着葉昭憤怒道。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陛下向一羣番邦人屈膝道歉,乃有傷國體,若這些人傳揚出去,我大漢顏面何存?”葉昭冷然道:“所以,若陛下執意道歉,臣也不阻攔,但這些人,絕不能活着從這裡走出去!”

“你……”劉辯也是怒昏了頭,一指滿朝文武道:“那他們也看到了,丞相是否也將他們一起斬殺。”

話音落下,葉昭的人倒是沒什麼反應,葉昭不可能因爲這麼幾句,把他們給宰了,但一羣投靠過來的士人卻是變了臉色,他們招誰惹誰了?雖然是效忠劉辯,也在來之前,已經報了爲國捐軀的決心,但就因爲幾個番邦僧人,把他們給賣了,這也太不值了。

“在場都是我大漢棟樑,怎會外傳?”葉昭好笑的看了劉辯一眼,他還沒想着處理這些人呢,劉辯先要處理了?

“那若傳出去呢?”劉辯有些不依不撓的道。

“那爲了捍衛我大漢尊嚴。”葉昭目光從那些面色難看的大臣們臉上掃過,淡然道:“龜茲國便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雖然我軍在西域兵馬不算多,但可以以龜茲國衝撞我大漢天子的名義,邀西域諸國共誅之,臣想,無損過緊鄰龜茲,會有意願跟我大漢合作,另外西域諸國,皆仰仗我大漢鼻息,湊出十萬大軍應該不難,到時候要滅龜茲,如探囊取物。”

“噗嗵~”劉辯氣的說不上話來,幾名僧人卻是直接跪下了。

“陛下,我等不該妄自尊大,更不該累陛下和大漢上使們在此等候,還望陛下恕罪,請陛下憐我龜茲百姓生存艱難,莫要再說了!”幾名龜茲僧人跪在地上,將地面磕的嘭嘭直響。

他們算是看出來,這大漢天子,根本沒有一點兒實權,他們之前想通過天子來控制大漢的想法,如今看來根本就是找死,有這個所謂的丞相在這裡,這天子的命令,不說控制大漢,恐怕連這個皇宮都出不去,他們根本就是找錯了方向。

劉辯心中生出一股深深地挫敗感,看了葉昭一眼,面色鐵青的坐回龍椅上,黑着臉道:“既然知錯,念爾等初犯,便不予追究了。”

說完,還小心的看了葉昭一眼。

葉昭也沒過份相逼,實際上,若非劉辯不懂事,再加上這幫龜茲僧人在這裡耍那些小手段,葉昭也不會現在就把君臣關係弄得這麼僵,還想佛教東傳?而且以手段來看,這幫龜茲人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走正規途徑去弘揚他們的佛法,而是想着霍亂大漢,來從中牟利,如此看來,這龜茲國,是不能留了。

“不知龜茲使者此番出使我大漢,有何要事?”劉辯見葉昭沒反應,心中鬆了口氣,同時也有些後怕,剛纔腦子一熱,就跟葉昭頂牛了,如今想來都有些後怕。

“回大漢陛下,我龜茲國近年來連翻遭遇戰亂,又逢天氣乾旱,國民困苦不堪,此番前來,是希望能以我龜茲國寶,換取大漢的一些資助,他日待我龜茲國渡過難關,再將國寶贖回。”爲首的僧人道。

“是何國寶?”劉辯饒有興致的道。

“請陛下觀之。”僧人連忙令身後的沙彌將三個盒子抱上來。

“此乃我龜茲百年前一位大德高僧坐化後所留下的佛骨舍利!”僧人打開一個盒子,給劉辯介紹道。

“佛骨舍利是何物?”劉辯不解道。

那僧人微微一笑道:“凡佛法精深者,圓寂之後,火焰也難盡毀其屍身,這佛骨舍利,便是大德高僧所留下來的最爲精純的佛骨,蘊含無邊佛力!”

“也就是說,是死人焚燒之後留下來的東西?”葉昭聞言笑道:“或許爾等番邦與我大漢風俗不同,在我大漢,死者留下來的東西,會附有陰氣,屬於穢物,帶之不祥!”

“你……”僧人聞言,對葉昭怒目而視,寒聲道:“丞相是在侮辱我龜茲高僧?”

“並無此意,只是告訴你龜茲於大漢的不同,汝視之爲寶,吾視之爲穢物,此乃文化風俗之差異,若爾登想要,改日我可讓將士們挖掘很多,贈予爾等也無妨!”葉昭淡然道。

匈奴被焚燒的,鮮卑被坑殺的人何止十萬,這種東西,現在大漢還真不缺。

“大德高僧,豈是凡夫俗子可比?”龜茲僧人怒道。

“佛言四大皆空,一切皆爲虛幻,既然如此,大德高僧也是虛幻,那這所留之物,不也是虛幻?”葉昭淡然道:“爾等將此物視之爲寶,本就已經背離佛法精要,如今還將這虛幻之物當成國寶獻來,豈非可笑?”

“丞相也懂佛法?”僧人愕然道。

“略知一二。”葉昭淡然道:“若你所說國寶,都是這類,便不必展示了,我大漢智者無數,在場文武,皆乃我大漢棟樑,想要以這等物什,換取糧草支助,卻是妄想,貴國還是拿出一些實際些的東西把。”

羣臣聞言,也紛紛點頭,雖說如今四州在葉昭的治理下越見興盛,也越見富足,但也不是拿幾塊骨頭疙瘩就能隨便換取錢糧的。

“那不知丞相要何物?”僧人皺眉道。

“先說說你們要多少支助?”葉昭問道。

“糧草百萬單,牛羊各千頭!”僧人連忙道。

“荒唐!就以區區三件玩物,便想換我大漢一州一年之稅賦?”太傅羊續聞言大怒。

“太傅息怒!”葉昭揮了揮手,看向僧人道:“這些東西,可以給你,但何時能還?”

“呃……十年!”僧人臉不紅心不跳的道。

此言一出,整個朝堂炸了。

葉昭揮了揮手,示意羣臣息聲,看着龜茲僧人道:“也不算久,不過抵押之物,卻要由我說了算。”

“請丞相示下。”龜茲僧人躬身道。

“龜茲有城池十六座,拿八座來作抵押,十年之後,若爾等能夠還清,八座城池盡數奉還,但若不能,也不會霸佔,但每多一年,所還糧草、牲畜需多一成!”葉昭看着龜茲僧人道。

“這不可能!”龜茲僧人直接拒絕道。

“條件就在這裡,八座城池,而且每座城池,至少需有五千人口,若願意,我軍可立刻發放糧食、牲畜,若不願,我等也不會勉強,但要想我大漢免費贈你,那是癡人說夢!”葉昭淡然道:“其實你們不虧,十年時間,我大漢只是代爲管理城池,十年後,爾等若能還清所欠糧草牲畜,不但可以渡過眼前危機,更能獲得八座更加堅固、繁華的城池,何樂而不爲?”

“這……我等無法做主。”幾名僧人面色難看的道。

“那就請能夠做主的人來說。”葉昭淡然道:“條件便在這裡,爾等可以走了。”

羣臣聞言,看着一臉糾結的僧人,嘴角不由抽搐了幾下,以葉昭對外的態度,就算龜茲答應了,十年後,這城池會不會還都是個未知之數。8)

第一章 王匡的恐懼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十三章 馬城第十二章 書第三十一章 狠人第一百零一章 師徒爭執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十九章 穩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事有餘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章 任命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二十八章 寶馬護主第七十三章 馬超發飆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九十二章 玩弄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五十章 情報第二十四章 雞飛蛋打第八十七章 端倪第六十一章 火燒赤壁第八十六章 鮮卑族——滅第九十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十七章 首戰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六十章 離別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十六章 意外第八十六章 磨礪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八章 漢末無間道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十二章 山間猛士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十六章 再見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十章 醉鬼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一百一十章 北宮混戰第八十九章 坐觀天下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整頓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二十四章 敗露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二十章 意外第八十七章 端倪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十二章 書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八章 蔡邕的發現第一百零八章 羣英匯聚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十六章 再見第二十五章 下策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一百零五章 做自己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八十四章 失控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十六章 再見第十二章 詭譎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坐觀天下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十章 一籌莫展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二十三章 生擒
第一章 王匡的恐懼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十三章 馬城第十二章 書第三十一章 狠人第一百零一章 師徒爭執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十九章 穩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敗事有餘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二章 葉昭講學第五十五章 新問題第七章 任命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二十八章 寶馬護主第七十三章 馬超發飆第九十九章 公主第九十二章 玩弄第五十四章 投降也要殺第四十三章 麻煩事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三章 公堂之上第五十章 情報第二十四章 雞飛蛋打第八十七章 端倪第六十一章 火燒赤壁第八十六章 鮮卑族——滅第九十章 回京第二十四章 問案第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十七章 首戰第一百零五章 首戰告捷第六十章 離別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十六章 意外第八十六章 磨礪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八章 漢末無間道第一章 回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平元年的第一場雪第一百零六章 再議廢立第十二章 山間猛士第八十八章 驅賊自重第十六章 再見第六十四章 二虎爭食第十章 醉鬼第六十一章 兩道防線第一百一十章 北宮混戰第八十九章 坐觀天下第九十五章 家有麟兒初長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作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十一章 名士?第五十八章 糧草帶來的變數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整頓第十章 驅狼吞虎第二十四章 敗露第八十五章 混亂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二十章 意外第八十七章 端倪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十二章 書第五十六章 荊州風雲第一百二十章 誘騙第二十一章 期限將至第八章 蔡邕的發現第一百零八章 羣英匯聚第五十一章 怪才第四十五章 幽冥路寒,望君珍重第一百零五章 捷報第五十五章 閃襲第十六章 再見第二十五章 下策第五十章 八校之議第八十一章 威逼第一百零五章 做自己第二十三章 鄰居第八十四章 失控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一章 進擊的曹操第九十五章 關羽之威第五十三章 戰報第四十八章 遠謀第四十九章 軍都山之戰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十六章 再見第十二章 詭譎第八十七章 劉備的野望第八十九章 坐觀天下第二十七章 兇威絕世第五十五章 盧植的請求第十章 一籌莫展第四十章 池魚說天下第二十三章 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