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匡的恐懼

永漢元年(公元189年)冬,衛將軍葉昭率領部署脫離洛陽,以回鄉祭祖之名,返回河內。

永漢,是劉協登基所用的年號,這無疑代表着對漢室江山永固的美好願望,但這一年卻並不太平,光是年號,便歷經了中平、光熹、昭寧以及永漢四個年號。

隨着葉昭離開,司隸一帶,再無人能對董卓形成掣肘,董卓權勢日重,行爲也越發肆無忌憚,甚至夜宿龍牀,穢亂宮闈。

但這些都只是坊間傳言,以葉昭這段時間的觀察,董卓或許會膨脹,但應該不會做出這種事情,說他張狂可能,但夜宿龍牀、穢亂宮闈這種事情,別說以如今的局勢董卓哪有心思去做這種事,就算有這個心,以董卓那肥胖外加日年近五十的身軀,也是有心無力。

以這個年代平均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壽命,年近五旬的董卓,的確已經算得上是步入老年了。

而隨着這些消息的傳播,似乎也給了關東諸侯討伐董卓的藉口,雖然還未打出誅董卓的口號,但朝廷政令已經難以再出洛陽,關東諸侯已經開始直接拒絕朝廷政令,天下亂象已現!

不過這一切,暫時於葉昭而言,並沒有太大關係。

懷縣,太守府。

“葉昭此時屯兵懷縣,意欲何爲?”王匡神色有些慌亂的看向府中一衆幕僚。

也難怪,昔日王匡曾在何進帳下聽用,一開始葉昭入洛陽時,因爲年輕時與蔡邕親善,加上葉昭與袁紹當時處於蜜月期,王匡對葉昭也頗有照顧。

只是後來,隨着葉昭跟袁家的矛盾逐漸加深,王匡自然是站在袁紹這邊排斥葉昭,這也使得兩人關係大不如前,再往後,雙方自是徹底決裂,當初袁隗錶王匡爲河內太守,也有斷葉昭退路的意思,在當時,葉昭本已有了退意,正是袁隗這一步,讓葉昭不得不留在洛陽。

如今時移世易,何進死了,王匡雖是河內太守,但河內丁壯幾乎都被葉家招走,或是爲葉傢俬兵,或是跟着葉家商隊行商天下,王匡上任之後,雖然積極發展軍事,卻已經被葉昭搶了先機,到如今,河內官軍還不足四千,甚至沒有葉昭的私兵多,更別說如今葉昭在懷縣外屯兵三萬,日夜操練。

不說戰力如何,光是葉昭如今在河內能夠調動的兵馬,加上葉傢俬兵便有近四萬之衆,兵力是他的十倍,更何況論打仗,十個王匡綁在一塊兒都未必是葉昭的對手,雖然葉昭渡河歸來之後,並沒有爲難王匡,但就如懸於頭上的一把利劍一般令王匡惶惶不可終日。

自葉昭回來之後,他就沒睡過一個好覺,每次一閉上眼睛,就彷彿看到葉昭破門而入,砍下他腦袋的畫面,這比直接上來砍了他都要煎熬,終於忍不住召集府中幕僚,商議葉昭之事。

“府君與那渤海太守親善,何不請他爲中介,請動那冀州刺史韓馥來殺葉昭?”一名幕僚躬身道:“所爲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那葉昭屯重兵於河內,那韓馥豈能安心?不如聯合韓馥、袁渤海除之!”

“那韓馥膽薄,聽聞葉昭渡河而來,早在牧野一帶佈下重兵。”王匡苦笑道:“況且那韓馥此時正死盯着本初,防他起兵,豈肯相助?”

“未必不能!”幕僚笑道:“所謂此一時彼一時,那韓馥雖忌憚袁渤海,然渤海之地地廣人稀,袁渤海帳下兵馬不過萬人,而葉昭麾下,卻有精兵數萬,何重何輕,就算那韓馥不知,但冀州人傑地靈,賢士輩出,豈能不知此理?”

王匡聞言,有些躊躇,世家的圈子就這麼大,韓馥什麼德行,他早就看透了,以他那瞻前顧後的性子,就算答應了對付葉昭,恐怕不是臨時變卦,就是說說而已,不過此時也顧不了那麼多了,葉昭在側,實在讓他輾轉難眠,當下點頭道:“那便書信兩封,遞給本初和那韓馥。”

實在沒辦法就撤吧,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可沒想過要跟葉昭硬槓,當地豪族世家,恐怕也沒人會支持他,畢竟這河內算是葉昭的故土,以這個時代的鄉土情結,哪怕是河內世家看不慣葉昭,也斷不會幫自己來對付葉昭,論及影響力,他還真比不上葉昭,更別說在人家老巢了。

相比於王匡的惶惶不可終日,葉昭這段日子就自在多了,雖是冬季,但卻每日與戲志才談古論今,便是與一干將士操練兵馬,或是陪劉薇、馨兒散心。

劉薇產後虛弱,加上懷孩子的那段時間,葉昭大半不在身邊,整日提心吊膽,而且洛陽傳來的消息,雖然家裡人都儘量不談這些,但還是不免有些消息傳入她耳中,若非馨兒每日在側悉心侍奉,恐怕都走不出那段陰影,也因此,誕下麟兒之後,劉薇跟馨兒倒是感情越見親密,如今更是連牀笫之間都不捨分離,也讓葉昭嚐了一把齊人之福。

葉昭長子,最終被葉昭取名爲葉徵,生在這烽煙四起的年代裡,日後很可能還是葉昭的繼承人,註定這一生會與戎馬相伴。

小傢伙長得秀氣,繼承了父母的基因,很是惹人憐愛。

“夫君欲如何處置那王匡?”這日大雪剛過,劉薇知道葉昭喜歡這樣的天氣,主動央葉昭出來賞雪,與馨兒一左一右靠着葉昭,出言詢問道。

“怎麼?”葉昭笑道:“那幫蠻漢見說我不成,將主意打到你身上了?”

自葉昭回到河內之後,夏侯蘭、紀靈、徐榮、管亥都相繼表達過類似的意思,畢竟這河內是葉昭的地盤,如今要養軍,怎能沒有地盤?

“夫君生氣了?”劉薇小心的看着葉昭,婚前,因爲那一夜在蔡府的邂逅,對葉昭就帶着些恐懼,婚後雖然葉昭百般疼愛,那股恐懼淡了許多,平日裡偶爾也會撒撒公主刁蠻任性的小脾氣,但只要葉昭嚴肅下來,劉薇都會不自覺的小心翼翼起來。

“那倒不至於。”葉昭笑道:“若是以前,女人干涉軍政,爲夫也會不滿,但如今……”

涅凡營的事情,對葉昭觸動很大,哪怕是在這個時代,女人也未必就真的全是男人的附庸,她們一樣可以上馬殺敵,參政議事,有時候,或許比男兒都管用。

“那王匡爲人勢利,在洛陽時便多次爲難夫君,夫君如今軍權在握,又何必與他客氣?”劉薇不爽道。

“站在你我這個位置,就不能再以私人恩怨來左右行爲,你我一舉一動,牽涉太廣。”葉昭輕撫着劉薇的脊背,將她攬在懷裡笑道:“夫人慾管這些,爲夫不會阻攔,但夫人可知,有句話叫師出有名?”

“這個妾身自然知道。”劉薇疑惑的看向葉昭。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知也。”葉昭看着遠方嘆道:“一個王匡,是生是死,皆在我一念之間,然殺王匡易,但若動他,卻會引來整個北方諸侯的敵視甚至攻擊,如今天下大勢,關東羣雄討董在即,而王匡乃袁紹心腹摯友,若此時殺他,我們便被認爲是董卓陣營,董卓有虎牢關天險,我可沒有,若諸侯藉此刁難,要來拿我祭旗,我等恐怕又要倉皇奔逃了,而你夫君我對於跑去董卓麾下聽調任人擺佈沒有任何興趣,所以,此時絕非奪取河內之機。”

看着劉薇似懂非懂的表情,葉昭笑道:“一者牽一髮而動全身;二者師出無名,強行爲之,只會迎來關東諸侯的敵視與排斥,智者不取。”

“夫人想與我議事也可,但需先通讀兵法、政略,否則,有時候,好心也會辦了壞事。”葉昭笑道,他有生以來,大概第一次這麼耐心的給人講解這些東西。

“夫君,大漢……當真……”劉薇的情緒突然有些低落下來,有些失神的道。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漢亦然!爲夫不想騙你。”葉昭攔着劉薇的肩膀笑道:“夫人放心,爲夫答應過先帝,我在一日,保漢家血脈不絕!”

“國家大事,果非女子可參。”劉薇失神道。

“夫人開心就好,想要參政也罷,想要快樂度日也罷,爲夫都應你。”葉昭摸着劉薇的秀髮笑道:“既然入我葉家之門,爲夫有責任許你一世繁華無憂。”

“嗯~”劉薇哪聽過這些情話,只感覺心都有些發酸,靠在葉昭懷裡,久久不願出來。

“主公……呃……”典韋飛奔而來,看到眼前一幕,聲音戛然而止。

“不是放你假讓你去跟劉氏親熱了嗎?”葉昭沒好氣的看着典韋道。

“呃……婆娘懷了身孕,將我攆出來做事,我無處可去,就回了軍營操演,然後就被徐榮那廝給騙出來,正碰上有斥候截獲了兩封書信,就順手帶來給主公看。”典韋尷尬的撓頭道。

“這纔回來幾天?你的經歷倒是蠻豐富的。”葉昭被典韋給逗笑了,鬆開一臉不情願的劉薇,從典韋手中接過兩封書信道:“既然沒事做,明天就隨我去涅凡營,跟姑娘們一起訓練。”

“這……不好吧?”典韋有些爲難道。

“又不是隻你一個人去,明天軍中操演,各軍都會在涅凡營集結,你若不去,就滾回家陪媳婦,子龍陪我便可。”葉昭展開書信笑罵道。

“去。”典韋連忙道。

葉昭將兩封書信看完,嘴角不禁咧過一抹嘲諷:“王匡,就這點兒出息。”

“發生了何事?”劉薇好奇道。

“名來了,典韋,替我送一份請帖去王匡府上,明日校場演兵,將他給我‘請’來。”葉昭在請字上咬字極重。

“喏!”典韋會意,答應一聲便走。

“等等,請帖還沒拿!”

:

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五十四章 開始與終結第九十二章 意外的順利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十一章 遇虎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四十二章 有人想搞事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十四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九十六章 雙日同天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天下驚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夜第四十三章 寓教於樂第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三十二章 曹操相邀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三十四章 攔路與反殺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十二章 山間猛士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二章 討公道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六十章 僥倖心理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三十七章 定冀州第九章 出兵第四十二章 飛舟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八十六章 怒令智昏第三十一章 密謀廢立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十六章 再見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三章 使臣第十四章 露宿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九十四章 虎軀狼心第十七章 首戰第七章 算心第二章 殺人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四章 龜茲獻寶第二十四章 輸得起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二十六章 不正常假日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四十一章 非臣不忠,乃君不明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十三章 難題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章 鳴冤第二十六章 不正常假日第七十章 漢帝崩,大亂起 下第五十九章 赤壁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二章 書第七十六章 冀州來人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章 豐年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五章 公堂趣事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二十八章 說服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一百章 出城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情報先行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
第五十一章 勸降第二十三章 生擒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二十一章 郭嘉請命第五十四章 開始與終結第九十二章 意外的順利第五十六章 諸侯應對第十一章 遇虎第三十六章 暗審第四十二章 有人想搞事第一章 重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十四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四章 一本書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三十二章 底牌第九十六章 雙日同天第九章 鹿腸山上第七十五章 封賞第二十九章 天下驚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零三章 混亂之夜第四十三章 寓教於樂第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三十二章 曹操相邀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一十四章 懲戒第三十四章 攔路與反殺第四十五章 孫策退兵第四十五章 認命第十二章 山間猛士第六十章 各逞機謀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第七十八章 打臉的來了第十五章 士氣低迷第二章 討公道第八十四章 ‘妙計’第九章 葉昭論太平第六十章 僥倖心理第六十二章 重典第四十九章 暴怒的蔡邕第三十七章 定冀州第九章 出兵第四十二章 飛舟第七十一章 殺戮第三十八章 敗露第三十八章 馬城之殤第四十六章 突圍第八十六章 怒令智昏第三十一章 密謀廢立第三十六章 瘟疫出現第十六章 再見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三章 使臣第十四章 露宿第九十五章 再遇第九十四章 虎軀狼心第十七章 首戰第七章 算心第二章 殺人第九十一章 不敗秘訣第四十八章 立身之地第四章 龜茲獻寶第二十四章 輸得起第四十四章 總有宵小想害陛下第七十章 馬韓反目第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城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窩裡鬥第二十六章 不正常假日第七十三章 詔書第五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四十一章 非臣不忠,乃君不明第三十六章 曹操來使第二十三章 密謀第十三章 難題第十二章 黑雲壓城第二十章 鳴冤第二十六章 不正常假日第七十章 漢帝崩,大亂起 下第五十九章 赤壁第八章 辯王子第十二章 書第七十六章 冀州來人第七十二章 窩囊而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章 豐年第八十一章 長安亂第五章 公堂趣事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二十八章 說服第六十三章 應驗第三十六章 天子出巡第三十六章 衝動的代價第一百章 出城第五十四章 朝堂之辯第五章 情報先行第八章 攻佔虎牢關